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艾滋病基因疗法动物试验获得成功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2月1日(北京时间)报道,加州理工大学的诺贝尔奖得主戴维·巴尔的摩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发出一种以腺病毒(AAV)为载体的基因疗法,能使小鼠肌肉细胞产生多种强效中和性艾滋病病毒(HIV)抗体,保护它们免受感染。相关论文发表在11月30日的在线《自然》杂志上。 研究人员将一种腺病毒插入到小鼠的腿部肌肉中,作为载体来传递一段基因代码,通过这些代码详细指示抗体的生成,结果肌细胞能产生多种中和性抗体投放到循环系统中。这些抗体具有帮助机体抑制艾滋病病毒的作用,最初是在一些对艾滋病有抵抗力的患者体内分离得到的。根据小鼠血液样本显示,仅注射一次腺病毒后,它们就能产出高浓度的抗体;给小鼠静脉注射HIV之后,抗体能保护小鼠免受感染。 传统的抗HIV疫苗无论是以抗体的形式封锁感染,还是通过T细胞攻击被感染细胞,都是通过药物引发有效的免疫反应,而新方法直接由抗体来打前锋。研究领导作者、巴尔的摩实验室博士后阿莱简多·巴拉茨说:“......阅读全文

中国科学家找到治疗艾滋病和白血病新方法!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邓宏魁研究组、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陈虎研究组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吴昊研究组的研究人员通过联合研究发表了题为“CRISPR-Edited

2017年,基因编辑技术将首次用于人体临床试验?

  在最近举行的一个生物技术会议上,美国爱迪塔斯医药公司首席执行官卡特琳·博斯宣布,2017年该公司将用开创性的基因编辑技术(CRISPR),开展治疗导致失明的罕见眼疾的人体临床试验。  如果爱迪塔斯公司的计划能够完成,它将成为第一个在人体上应用该技术的研究。  CRISPR技术只是3年前的一项发明

打开基因的潘多拉盒后,人类已经无法回头

  自昨天人民网对「世界首例艾滋病免疫基因编辑婴儿」的报道发出后,不到 24 小时,此事已经在全网发酵。  包括Nature及Science在内的国际顶级学术网站,都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并登上网站首页。  基因编辑婴儿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图源:Nature 网站报道截图CRISPR 技术重磅炸弹:中

中国留学生的生殖细胞基因改造研究引发全球关注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目前正对一项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杨璐菡的研究成果翘首以盼,因为该项研究或许标志着人类胚胎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首次将以可延续给后代的方式进行修改,这将成为人类医学史上一次划时代的进步,其地位可与上世纪疫苗的成功研发相媲美。  此项研究成果虽尚未发表,但已在科学期刊和网络上引发

厉害了!新型CAR-T疗法可抑制HIV感染

  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FDA批准了第一个针对癌症的基因疗法——CAR-T疗法。近日,科学家们报告说,同样的基因工程细胞技术在实验室动物中显示出抑制HIV感染的能力,甚至有可能根除HIV。虽然这项研究样本很小,只在两只平顶猴以及实验室培养的细胞上测试了基因工程“CAR”细胞的作用,但是,研究结果

造血干细胞研究进展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 HSC)是存在于造血组织中的一群原始造血细胞,它不是组织固定细胞,可存在于造血组织及血液中。造血干细胞在人胚胎2周时可出现于卵黄囊,妊娠5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出生后骨髓成为干细胞的主要来源。在造血组织中,所占比例甚少。现代医学中,造血干

新方法可使艾滋病病毒“休眠”

  澳大利亚昆士兰医学研究所最新宣布,该所科学家发现一种使艾滋病病毒“休眠”的方法,有望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简便的艾滋病疗法。   昆士兰医学研究所分子病毒学实验室副教授戴维·阿里什等研究人员在《人类基因疗法》杂志上报告说,他们通过修改艾滋病病毒成长中所需的一种蛋白,使病毒处于休眠状态,不能继续复制

2013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医学领域收获颇丰

美国  遗传学研究深入揭示、利用基因机制;细胞研究让多种细胞互换“身份”;再生医学造出多种器官组织。  田学科 (本报驻美国记者)在遗传学研究领域,杜克大学模仿人体细胞内复杂的基因调控过程,模拟出多种蛋白质如何通过复杂相互作用调控一个基因。  斯坦福大学设计出一种由DNA和RNA制成的生物晶体管——

清除艾滋病病毒新法动物实验成功

  德国研究人员22日报告说,他们正开发一种新方法,有望帮助患者从体内清除艾滋病病毒。目前动物实验已取得成功。   艾滋病病毒与其他逆转录病毒一样,在繁殖时其遗传物质会整合到人体宿主基因组上进行复制。虽然目前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但却不能根除这类整合性病毒。因此病毒可以在治疗期

德开发出清除艾滋病病毒新法 动物实验已取得成功

   德国研究人员22日报告说,他们正开发一种新方法,有望帮助患者从体内清除艾滋病病毒。目前动物实验已取得成功。   艾滋病病毒与其他逆转录病毒一样,在繁殖时其遗传物质会整合到人体宿主基因组上进行复制。虽然目前的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可有效抑制艾滋病病毒繁殖,但却不能根除这类整合性病毒。因此病毒可以在治疗

艾滋病病毒的黑匣子猴子模型揭示艾滋病疫苗和治愈疗法

  尽管艾滋病研究人员在过去的30多年里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他们尚未开发出一种疫苗或治愈该疾病的疗法。不过,他们在猴子实验上取得了进展,近日在美国最盛大的艾滋病年度大会上报告的两项研究引起了轰动。   一些艾滋病疫苗在猴子模型上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成功,猴子模型通常会使用SIV——会在恒河猴中引起艾滋

“追捕”艾滋病毒 五十年探寻“隐秘的角落”

 “性感染的最小年龄才13岁,最大的86岁。” 提到这两个数字,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性病艾滋病门诊主任孙丽君神情黯然。 13岁,花样年华;86岁,耄耋老者。他们本不应该被艾滋病毒“俘获”,更不可思议的是通过性行为。 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两个极端的个例。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

FDA批准首个帕金森病新药,肺具有造血功能……

  本周回顾,GSP和GMP认证费自4月1日起全部取消,药明康德已正式启动A股IPO流程,默克/辉瑞PD-L1抗体获FDA批准,FDA批准十年来首个帕金森病新药,GEN网站公布2017年最具吸引力的生物制药公司收购标的TOP10,Nature惊人发现肺的新功能——造血,利用智能手机就能检测精子质量…

CRISPR突破性成果:首次在活体动物中除掉HIV

  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十年来HIV的治疗和预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HIV携带者的寿命大大延长,新HIV感染者已经从2002年的三百三十万减少到了2012年的两百三十万。但人们仍未找到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途径,也没有开发出相应的疫苗。 

转基因细菌变身抗病“斗士”

  埃希氏菌正被发展成人类基因疗法的载体。图片来源:Fernan Federici、Jim Haseloff  人们通常服用药物清除难对付的细菌。如今,一种违反直觉的方法——将转基因细菌转变成药物——正越来越受到认可。  若干公司正在测试工程菌能否治疗影响大脑、肝脏和其他器官的疾病,甚至杀死有害细菌

转基因细菌变身抗病“斗士”

埃希氏菌正被发展成人类基因疗法的载体。图片来源:Fernan Federici、Jim Haseloff 人们通常服用药物清除难对付的细菌。如今,一种违反直觉的方法——将转基因细菌转变成药物——正越来越受到认可。 若干公司正在测试工程菌能否治疗影响大脑、肝脏和其他器官的疾病,甚至杀死有害细菌

艾滋病疫苗试验失败原因不明 放弃还是继续

9月18日,被全世界公认为最有希望的艾滋病疫苗——Ad5载体疫苗的临床Ⅱb期试验宣告失败。9月21日,这项试验被叫停,给整个艾滋病疫苗研究领域造成极大震撼。艾滋病疫苗研制之路还能不能继续下去?是不是该考虑“偃旗息鼓”了? 10月13日下午,记者在北京协和医学院建院90周年学术报告会间隙,采

一文盘点12月CRISPR/Cas最新研究进展

  基因组编辑技术CRISPR/Cas9被《科学》杂志列为2013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CRISPR是规律间隔性成簇短回文重复序列的简称,Cas是CRISPR相关蛋白的简称。CRISPR/Cas最初是在细菌体内发现的,是细菌用来识别和摧毁抗噬菌体和其他病原体入侵的防御系统。  

全面回顾:2014年全球生物医学突破进展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

世界艾滋病日 多篇文章精准解析HIV的突破性进展

  今年12月1日是第29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宣传主题是“携手抗艾,重在预防”。就在11月29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务院防治重大疾病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暨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重要批示,批示指出:加强艾滋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和生

转基因细菌变身抗病“斗士”

  埃希氏菌正被发展成人类基因疗法的载体。图片来源:Fernan Federici、Jim Haseloff 人们通常服用药物清除难对付的细菌。如今,一种违反直觉的方法——将转基因细菌转变成药物——正越来越受到认可。 若干公司正在测试工程菌能否治疗影响大脑、肝脏和其他器官

经过基因修饰的CAR-T细胞有望在体内长期抵抗HIV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通过基因疗法,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基因改造,让它们携带着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CAR)编码基因,从而产生能够检测和破坏被HIV感染的细胞的T细胞。这些接受基因改造的细胞不仅破坏被HIV感染的细胞,而且

2019年8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

Nat Commun:首次利用CRISPR从活动物基因组中清除HIV

  坦普尔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LKSOM)和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MC)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重大合作,首次从活动物的基因组中消除了可复制的HIV-1 DNA,这是一种导致艾滋病的病毒。这项研究于近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它标志着人类艾滋病病毒(HI

首次利用CRISPR从活动物基因组中清除HIV

  坦普尔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LKSOM)和内布拉斯加大学医学中心(UNMC)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次重大合作,首次从活动物的基因组中消除了可复制的HIV-1 DNA,这是一种导致艾滋病的病毒。这项研究于近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它标志着人类艾滋病病毒(HI

王小理:新一轮生物科技革命的前景与忧思

  在2018年及并不遥远的未来,新一代精细化操控生物学现象的变革性工具,将开拓生物科技新领域、新空间、新疆域,其引领新一轮生物科技革命乃至更广泛范围科技革命的前景日渐明朗。  2017年,生命科学延续近年来的高速发展态势,科技政策和科研成果亮点纷呈,在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Nature子刊“大发现”:CRISPR可引发数百种“意外突变”!

  问世短短几年的CRISPR俨然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最耀眼的“明星”之一。除了作为常规的科研工具,这一被称为“魔剪”的基因编辑工具还被寄予了用于疾病治疗的厚望。目前,来自全球各国的科学家们正在开展CRISPR用于多种疾病治疗的研究,包括癌症、艾滋病、失明、免疫缺陷病症、杜氏肌营养不良症、镰状细胞病等

张锋:如何在34岁跻身于世界顶尖生物学家?

  豉汁蒸凤爪端上桌后,一个小女孩顽皮地用筷子哒哒地敲打着餐桌。一位穿着Polo衫和牛仔裤的男士,正在和自己的小女儿、妻子和母亲享用着广式点心。在波士顿唐人街这个喧闹的餐厅,没人会多瞄一眼这位男青年。  没人能猜到,34岁的张锋会是这一代人中公认的最具转化能力的生物学家,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在两个领域

转基因细菌帮帮忙:如何改造细菌基因用于疾病治疗?

   科学家正在对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肠杆菌和其他细菌进行人体试验,探索细菌用于疾病治疗的可能。  人们通常选择服用药物来对抗细菌。如今,一种反直觉的方法悄然而起——通过基因改造把细菌变成药物。  科研人员正在探索将大肠杆菌作为人类基因治疗载体的方式。来源:Fernan Federi

Nat Biotechnol:新方法有望让造血干细胞移植更加安全

  哈佛大学干细胞研究所(HSCI)的科学家们朝开发出一种让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更加安全的方法迈出了第一步,也因此能够让数百万患有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和艾滋病等血液疾病的人更加广泛地采用这种疗法。  当前,骨髓移植是这些血液疾病的唯一有效的疗法。但是如果要让新移植的造血干细胞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