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利民:“第三种文化”方兴未艾

1959年5月7日,英国物理学家、文学家C·P·斯诺(C.P.Snow)在其母校剑桥大学作了一场题为《两种文化和科学革命》的演讲。在演讲中,他将人类文化的承载者归结为两类:第一类以人文学家为代表,主要包括作家和社会学家;另一类则以科学家为代表,主要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根据当时人文科学与技术科学相疏离甚至相互排斥的状况,他直言不讳地指出“在人文学家和科学家(主要是物理学家)之间的冲突是存在的”。 1961年,斯诺将自己观点扩充和延展,进一步提出了“第三种文化”的概念,并且乐观地预言“这种文化将在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而且“人文学者会主动地与科学家沟通”。他用戏谑的口吻描述了这一图景:人文知识分子“趁别人不注意时,就把自己称为‘知识分子’,好像没有其他人可以称为知识分子似的”。 半个世纪过去了,但要确切地给“第三种文化”下一个完整的定义还存在一定的难度。然而,我们可以从这样的维度对“第三......阅读全文

2023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召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098.shtm

开展文化宣传-护核与辐射安全

  “2015年,我国核与辐射安全达到了质量受控、总体良好的状态。”环境保护部(国家核安全局)核设施安全监管司(以下简称“核一司”)有关负责人日前向记者表示。   作为总体国家安全战略的组成部分,核与辐射安全问题一直为公众关注。2015年以来,国家核安全局从核安全文化宣传贯彻、核安全大检查及核安全

《北京文化科技融合发展报告》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585.shtm

科学期刊肩负文化与精神使命

  科学期刊随着近代科学的发展而来,目前科学史学家通常认为1665年英国《皇家学会哲学汇刊》创刊,标志着科学期刊的正式诞生。  此时,近代科学史上最古老、最有影响力的学会之一——英国皇家学会,不过才成立5年的时间。1666年,英国科学家波义耳等在《皇家学会哲学汇刊》上发表了关于输血的论文,

弘扬生态环保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弘扬生态环保文化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以有机肥改良土壤和治理荒漠化公益工程巡礼   编者按:从2007年开始,在推进“天地人和”行动过程中,华夏文化纽带工程与北

数字科技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全息影像《霓裳羽衣舞》、“盛唐天团”IP形象的裸眼3D大屏、“无人机+VR”沉浸式览古城……新技术的多维赋能不断创造着古城西安的文旅新场景,丰富着文旅的新业态、新模式、新消费。作为文化旅游“热搜城市”,西安文旅之所以频频出圈,一方面是源于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禀赋,而另一方面,则是源于西安文旅在数字

莫让“圈子”文化陋习侵蚀科技界

  中国人有句俗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由此伴生的“圈子”文化,根植于我们几千年的文化血液里。当前,科研领域或多或少也存在着这样的“圈子”文化:以个人关系好坏决定立场亲疏,维护自己人,疏离“圈外人”。“圈子”内部,人情交流可以实现资源互换,利益共享;“圈子”之间,可能存在派系利益冲突,形成壁垒。

讲好中医药故事,助力文化输出

4月20日,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举行的介绍《“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及中医药文化建设工作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魏春宇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年来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强文化弘扬的顶层设计和总体统筹,推进中医药文化“走出去”。  中医药学作为中华民族原创的医学

刘为民:核危机与安全文化

  日本福岛核危机不仅仅是技术性的科技危机,也是社会性的文化危机;应该提醒我国“核安全”及其伴随的“安全文化”问题,尽早地列入有关部门和社会文化建设的议事日程。  早在1986年,IAEA国际核安全咨询组(INSAG)提交的《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厂事故后审评会议的总结报告》中,就提出了

杨福家:大学的使命与文化内涵

 四、一流大学青睐什么样的学生 最近美国大学陆续发榜,公布2007年秋季入学新生的名单。在全世界近2.3万名申请哈佛大学的优秀学生中,只有79个国家中的2058名学生打开邮件时,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今年哈佛大学录取新生的比例创下历史纪录,只有约9%的申请人能幸运选中。那么一流的大学真正需要选拔什么样的

Science:科学需要跨文化跨地域交流!

  只要一项活动,就可为你的科学方法带来新生、提供做研究的宝贵资源并为国际关系做出积极贡献吗?科学家通常会说,他们可以从国际合作中获得所有这些回报。  然而,这些回报却需要对文化的适应。尽管各处的科研人员都拥有对科学的热爱,但不同国家有着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在全球各地穿梭的科学家表示。他们对于这些风

金钱在WEIRD文化中激励作用更强

  《自然-人类行为》1月9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经济奖励对来自“西方、受过教育、工业化、富裕、民主”(WEIRD)国家居民的激励作用可能比对非WEIRD国家居民的激励作用更强。  金钱常被认为是刺激努力行为的一个主要激励因素,而理解金钱和非金钱奖励的作用具有实际意义。不过,之前分析动机的研究大多针

绘制龙年挂历,感受中华龙文化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2/517603.shtm2024甲辰龙年大年初一,位于陕西杨凌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2024年新春活动在一场生动有趣的“龙文化”讲座与“绘制龙年挂历”中拉开序幕,吸引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活动现场热闹非凡。活动

试论检验检疫通关管理文化建设

   检验检疫通关管理文化的内涵   检验检疫通关管理文化建设,就是进行检验检疫通关业务环节的意识形态、制度和组织机构建设,使之与现代检验检疫通关业务的发展要求相适应,做到依法行政、严密监管、快速通关。   检验检疫文化具有共性和个性。对于全国检验检疫机构来说,检验检疫文化存在共性。然而,

基于OBE视角的红色文化教学思考

胡业生 邬旭东 蚌埠学院 OBE理念是“以生为本,结果导向,持续改进”。借鉴此观念进行思政教学顶层设计,是因为其逻辑与立德树人的底层逻辑一致。以OBE框架分析问题,倒逼教学改革也是文化扎根与价值输出的一条路径。一、红色文化生成理路 红色文化生成理路主要包涵八个要素:红色文化是革命时代形成的心

2024年“国际中文日”启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4/521202.shtm4月19日,2024年“国际中文日”启动仪式暨“汉语桥”海合会国家青年学生春令营开营仪式在北京语言大学举行。沙特、阿曼、阿联酋等国驻华外交官,国际语言文化机构代表,有关部委、高校以及“

调查揭示实验室文化与科研关系

   一项涵盖全球3200名研究人员的调查尝试衡量实验室“文化”如何推动或阻碍科研事业的发展。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   数据显示,实验室主管对实验室运行情况的看法比其他成员更乐观。虽然调查结果显示实验室内整体士气较高,但是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过去1年里感受到了要产出具体成果的压力

发展科学文化是当下紧迫课题

  无论是解决“卡脖子”难题,还是消除“数字鸿沟”,抑或是提升大众新冠疫苗接种意愿,都离不开科学文化的建构。科学文化是当代文化的重要类型,它以现代科学精神为核心,既包含科学的知识形态,也包括科学探索中的理性、求真精神,还包括科学与社会之间所产生的互动效应,在整个文化生活中举足轻重。当前,推进社会主义

杨-涛:科学制定质监文化示范标准

   质监文化是促进质监工作有效开展的“推进剂”。当前,一些质监部门在质监文化建设方面,有的采用“超级模仿秀”法,有的采用“照猫画虎”法,有的采用“跟风学风”法,缺乏主动性、创新性、统一性、规范性,大大限制和降低了质监文化的推进作用。科学制定质监文化示范标准,高效凝聚质监事业发展正能量,更加有效地促

甘肃科技创新引领敦煌文化薪火相传

  今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视察时指示,要秉承“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莫高精神”,努力把研究院建设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典范和敦煌学研究的高地。多年来,敦煌研究院科技人肩负延续敦煌文明文化的重大使命,坚持文化遗产保护和科技创新实践,利用敦煌莫高窟丰富的壁画资源优势,集

国家林业局发文推进生态文化发展

  为在全社会大力培育普及生态文化,形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社会风尚,国家林业局组织编制了《中国生态文化发展纲要(2016-2020年)》,并于日前印发。  纲要明确,弘扬生态文化,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生态文化保护传承与增进民生福祉同步。挖掘生态文化遗产资源,传承民族的、地域的生态文化优秀

刘经南院士:创新须改造文化基因

  过度行政化、资源分配不公、奖惩失措、创新文化贫瘠,是当下科技管理体制失效的主要表现,也是科技体改不得不加快推进的现实动因。院士群体代表国家最高智力资源,得益于体制的同时又或为体制所累,在这场变革中,成为推动者还是观望者,每个人都面临着选择。  两院院士大会期间,围绕科技体改的一些

饶毅:科研需去除“夹着尾巴”文化

  曾经担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院长、现任北大校务委员会副主任的饶毅,他的行为一直被广受关注——放弃了国外20多年的生活、工作,来到中国投身科研领域,经历过美国和中国的两种科研体制,对于他来说,所承受的不仅仅是体制带给他的结果,更重要的是所处环境之下的感受。  对饶毅来讲,回国后到底是一个

汪品先院士再讲“科学与文化”课

 “我给同学们讲这门课的目的,就是想在科学和文化之间构筑桥梁——哪怕只是架在校园角落里的一座小木桥。”3月10日晚,由著名海洋地质学家、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主讲的公共选修课“科学与文化”在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开讲。这也是时隔4年,在系统性思考科学与文化关系的基础上,汪品先再

“罚单文化”破解不了“十面霾伏”

  辽宁省日前首次向省内8个空气质量不达标的城市开出“雾霾罚单”,罚缴总计5420万元。“雾霾罚单”首度出击,让公众见识了相关政府部门治霾的决心,折射出发展观念的变化。然而,相比雾霾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罚单”治霾只能是扬汤止沸、杯水车薪。   “罚单”的真正意义在于给地方政府带来一种震慑,促使

传统文化进校园-助力“双减”

  科技日报青岛11月25日电 (王海滨 记者王健高)“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以来,青岛市长阳路小学充分利用课后托管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学生们通过体验非遗糖画、扎染等过程,走出课本放飞心灵,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11月25日,在青岛市长阳路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

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国式现代化】 在4月召开的2023青岛数字文化应用发展大会上,多个齐文化成语故事,通过动画的形式,以皮影戏的效果闪耀岛城,让数字技术和齐文化碰撞出创意火花,有趣而又形象的展现形式收获了一大拨粉丝。 数创淄博,美好生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柳叶刀》主编:科研不是“精英文化”

  “科研不是‘精英文化’,更不是少部分人的特权,而应该是大众化的。不管是教学医院还是普通医院,医生们都应该做科研,只不过侧重点有所不同。基层医生不一定要去做高精尖的研究,应该更多对平时的医疗工作进行评估与评价。” 10月27日,在2018“柳叶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会议”上,《柳叶刀》主编理查德·

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

顾秉林:创新须先营造文化土壤

  站在主席台上,日前再次当选北京市科协主席的顾秉林发表就职演说时神情严肃:“我将认真履行北京市科协第八届委员会主席职责,紧紧把握国家和首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继承和发扬科协工作优良传统,励精图治、开拓进取……”   同时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思考更多的,是科学共同体在中国创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