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催化二氧化碳制备多碳醇燃料获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俞书宏课题组与多伦多大学教授Sargent课题组在电催化二氧化碳制备多碳醇燃料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提出在二氧化碳的电还原过程中,通过调控碳—碳偶联“后反应”步骤,抑制烯烃产生实现高效多碳醇转换,为高能量密度液体醇燃料(发动机燃料)的选择性制备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该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催化》。 研究人员利用密度泛函理论模拟预测核—壳(硫掺杂铜—空位铜)纳米结构有利于二氧化碳还原过程中反应路径的选择,通过抑制乙烯的产生从而促进电化学合成多碳醇。合作团队通过胶体成核方法,合成了一种缺陷可控的硫化亚铜纳米晶,之后再利用原位电化学还原方法,成功研制了一种新型核—壳—空位铜纳米催化剂。 他们利用流动电解池设备解决了二氧化碳传质限制,促使这一核—壳—空位铜纳米催化剂的多碳醇法拉第转换效率达到32%、转换速率超过120毫安平方厘米,是目前国际上报道的最高电流密度。核—壳—空位铜的醇/烯烃产物比例是相应的纯铜催化......阅读全文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高效电催化还原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包信和与汪国雄团队在二氧化碳高效电催化还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能源和环境科学》(Energy Environ. Sci.)上。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CO2RR)可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和可再生清洁电能的有效存储,利于

大连化物所二氧化碳高效电催化还原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包信和与汪国雄团队在二氧化碳高效电催化还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结果发表在《能源和环境科学》(Energy Environ. Sci.)上。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CO2RR)可同时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和可再生清洁电能的有效存储,利于

新型、高效的催化剂可用于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2779.shtm

海胆状纳米催化剂可高效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659.shtm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产生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和燃料,是种有望缓解能源危机、解决环境问题的技术。不过,热力学稳定的二氧化碳难以被活化,严重制约其催化反应速率。在大多数铋基硫化物中,具有层状结构

俞鸿儒院士:“与众不同”的钱学森

“钱所长不随大流,敢想、敢做别人不敢想、不敢做的事,他也不怕别人追上自己。他是大科学家,也是高明的组织家。”在近日《力学学报》组织纪念首任主编钱学森先生诞辰110周年活动上,中科院院士俞鸿儒做了《向钱先生学习什么》的报告,讲述了他在钱学森身边学习、工作的故事。俞鸿儒1957年初来到力学所,他的办公室

什么是电催化

电催化设备又叫电催化氧化设备,是基于电化学技术原理的一种处理高浓度、难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的专用设备。电催化设备主要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有机物降解处理和有机毒物的分解处理。该设备技术方法是当今废水处理的热点,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的新工艺。

中国科大实验室“长出”珍珠母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课题组在人工合成珍珠母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通过模拟天然珍珠母生长过程制备了人工仿生结构材料,具有与天然珍珠母高度相似的化学成分、微观结构等特征,并兼具很好的强度及韧性。该成果刊发在10月7日出版的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上。   贝壳内层的珍珠母具有独特而

中国科大发展一种新型生物合成法制备纳米复合材料

  中新网合肥1月27日电(记者吴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7日消息,该校俞书宏教授研究团队发展一种新型生物合成法,首次制备出系列宏观尺度功能纳米复合材料。  近日,《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大俞书宏教授研究团队这一最新研究成果。  纳米材料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能,将纳米材料组装成宏观尺度体材料可实现

中国科大学者在顶级化学刊物发表评述

记者从中国科技大学了解到,日前,国际顶级化学综述期刊美国化学会《化学评论》发表了该校俞书宏课题组受邀撰写的评述论文,全面总结了国际上关于纳米材料稳定性和反应性研究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阐述了作者对纳米材料稳定性和反应性研究的认识和理解,提出了今后有关纳米材料稳定性和反应性研究的建议和今后值得关注

我国学者研制出可耐1300度高温隔热防火材料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受热350摄氏度以上时强度会迅速下降,从而引起坍塌。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课题组研制出一种具有双网络结构的酚醛树脂/二氧化硅复合气凝胶材料,可将1300摄氏度高温“隔热”为300摄氏度左右,在提高建筑安全及节能等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国际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日前刊发

能源所开发出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反应催化剂

  用可再生电力驱动CO2电催化还原为甲醇、甲酸等高附加值化学燃料,在解决CO2过量排放的同时,还可以实现间歇性电能向化学能的直接转化,对控制碳平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意义重大。由于CO2分子中C=O双键结合稳定,电催化CO2还原反应(CO2RR)所需要的能量较高。因此,开发高效的催化剂提升反应催化

晶态多孔核壳结构催化剂实现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

华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陈宜法教授和兰亚乾教授在共价有机框架(COFs)和金属有机框架(MOFs)基杂化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在二氧化碳(CO2)电催化还原领域的应用取得了重要研究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华南师范大学是该论文第一完成单位,2022级博士生杨伊璐为第一作者

Pd纳米晶的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性能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和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教授曾杰课题组与杨金龙课题组展开合作,在理解表面应力效应对CO2电催化还原反应的调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人员设计合成了Pd单晶八面体纳米晶和孪晶二十面体纳米晶的准模型催化体系,详细阐述了Pd纳米晶表面应力与CO2电催化还原性能

上海高研院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低碳转化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暨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科技大学低碳能源联合实验室在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转化生成甲酸和乙醇方面均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结果分别发表于国际期刊《德国应用化学》 (Angew. Chem. Int. Ed. 2017, doi: 10.1002/anie.2017

大连化物所等发现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制甲酸双火山曲线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理论催化创新特区研究组研究员肖建平团队与浙江大学教授侯阳、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教授武刚合作,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制甲酸的研究中取得进展。  在固体催化材料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均遵循Sabatier原理,即当催化剂的反应性较强时,反应受到

二氧化碳培养箱的操作说明书

1、把减压阀出气压力调到0.06 Mpa,不能超过0.1 Mpa。2、按Mode键选Set是设定你所需要控制的值,按左右箭头选择设定项,如TEMP是温度设定;O TEMP是超温报警设定;CO2是二氧化碳设定,然后按上下箭头设定新的数值,按ENTER键确认保存。  3、如果报警显示Add Water,

中科院上海高研院二氧化碳电催化转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研究员魏伟、陈为团队设计了铜中空纤维气体透散电极,为三相界面活性位点提供无限量CO2突破低CO2溶解度限制瓶颈,实现了在安培级电流密度下电还原CO2生成多碳产物。相关研究成果以Ampere-level CO2 reduction to multicarbon produ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发表膜电极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综述

  二氧化碳(CO2)的过量排放会引起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电催化还原CO2制备高附加值化学品不仅可以解决CO2排放引起的环境问题,还可以将可再生电能存储到易于输运的化学品中,解决间歇性电能不易储存的问题。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德会团队发表膜电极电催化CO2还原综述文章。该综述介绍

基金委化学科学部科学基金评审会专家名单公示

关于公布2017年度化学科学部科学基金评审会专家名单的公告  2017年7月5日至2017年7月10日,化学科学部组织评审: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相关规定

《先进功能材料》推出“中国科学家纳米材料研究”专刊

《先进功能材料》“中国科学家纳米材料研究”专刊封面  继2010年5月4日材料科学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出版“中国科大专刊”后,Wiley出版社旗下的材料科学领域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先进功能材料》(Advanced Funct

中国学者提出增强仿生陶瓷韧性的新方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课题组茅瓅波副研究员等从生物矿物的残余应力增强机制中获得启发,提出一种新的仿生增韧方法,可显著提升仿珍珠母陶瓷的韧性,韧性放大系数达16.1±1.1,优于最先进的仿生陶瓷。相关成果发表于《先进材料》,对于先进陶瓷材料设计和制造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陶瓷具有硬度大、强度高

2018基金委化学部“优青”评审专家名单中含多位院士杰青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2018年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评审会专家名单公布,共计134位专家,含多位院士杰青。  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评审会专家名单:  薄志山,卜显和,蔡宗苇,车顺爱,陈春英,陈弓,陈敏东,陈胜利,陈威,陈玉,褚良银,戴家银,丁建东,丁克,段春迎,樊卫斌,范青华,方

新型氰基空位高效抑制电催化剂循环中活性元素成分流失

  析氧反应(OER)是光/电解水和金属空气电池等新能源存储与转化器件的关键半反应。发展廉价高效的OER电催化剂,进一步降低电极过电势,提升器件能量效率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材料缺陷工程能够调节催化剂的电负性、电荷分布以及配位环境,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提升催化剂性能的策略。设计新型缺陷结构,营造新的活

电催化有效的氢气生产

一组科学家通过使用高分辨率显微镜方法发现,电催化剂表面上的第一个原子层具有决定催化剂效率的化学变化。通过优化表面,可以加速水的电解。 电催化是电力行业将电能直接转化为化学能的不可或缺的过程。这一点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可再生能源产生的电能数量只能在日常消费波动的有限范围内进行调整。例如,储存过量电

金属N4活性中心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邓德会团队在金属-N4活性中心高效电催化二氧化碳还原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以快讯的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1808593)上。  金属-氮-碳

研究揭示电催化二氧化碳和硝酸盐共还原制甲胺反应机制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5134.shtm

大连物化所实现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高效制备C2+化学品

  近日,中科院大连物理化学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汪国雄研究员、高敦峰研究员与包信和院士团队,在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了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高效制备C2+化学品,为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二氧化碳电催化还原反应利用清洁电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在温和条件下转化为燃料和化学品,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防护材料

  近期,受天然珍珠母“砖-泥”层状结构的启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聚酰亚胺-纳米云母复合膜。这种新材料由于采用了独特的仿生设计,其力学性能和空间极端环境耐受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有望取代现有的聚酰亚胺基复合膜材料。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  聚酰亚胺

中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防护材料

近期,受天然珍珠母“砖-泥”层状结构的启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院士团队研制出一种新型航天器外层防护材料——聚酰亚胺-纳米云母复合膜。这种新材料由于采用了独特的仿生设计,其力学性能和空间极端环境耐受性均得到显著提升,有望取代现有的聚酰亚胺基复合膜材料。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先进材料》。聚酰亚胺薄膜因其

张文宏受聘南大!

  7月2日上午,南京大学病毒与感染病研究所正式成立。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被聘为兼职教授和名誉所长,并现场做了《人类传染病的过去现在及未来》的主题演讲。  演讲中,张文宏提到,从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史来看,病毒将长期存在,今天有新冠病毒,明天可能还会有其他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