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四种新元素“上表”引争议上元素周期表得举手表决?

2016年5月,瑞典南部小镇Bakaskog Castle本该一片欢乐。在诺贝尔基金会的赞助下,一些物理学家和化学家聚集在此,召开了一场特别的讨论会,为科学家评估核科学极限的全球努力提供机会,同时庆祝4种新元素在几个月前加入元素周期表。这些元素的正式名称计划在几天内正式宣布。对于发现它们的科学家和国家而言,这是一份巨大的荣誉。 虽然很多与会专家都为核科学的进展,以及这些进展所带来的大新闻激动不已,但也有相当数量的科学家感到担忧。他们担心评估新元素发现真实与否的流程有缺陷,另外也忧虑对新发现元素进行的评审不达标。一些人认为目前的证据并不足以为最具争议的两种元素——115号和117号元素进行正名。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可信度岌岌可危。 在会议的最后,一位科学家提出通过举手表决来决定是否要按计划公布这些新元素的名称。这暴露出了众人忧虑的程度之深。多数科学家支持延迟宣布新元素的名称,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的核化学家Walter Lov......阅读全文

114号和116号元素诞生记:验证历时4年多

10月24日,俄罗斯科学院中央大楼,第114号和116号两个新化学元素的命名仪式在此举行。  这就像是一场宗教洗礼:“神父”是来自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主席巽和行,“新生儿”是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两个新元素第116号和第114号元素,“教堂”是位于俄罗斯科学院中央大楼的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

为什么相对原子质量以C-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

  导读:由于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如果人们用它们的实际质量来计算的话那就非常的麻烦,因此国际上规定采用相对原子质量和相对分子质量来表示原子、分子的质量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演变是人类对物质本质认识的一个缩影,小编在这将尽量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把这段曲折的历史呈现给大家。一、 H标准-原子质量

诺贝尔化学奖全收录(1901-2018)

  当地时间10月3日,201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揭晓。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1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科学家Frances H. Arnold在“酶的定向进化(the directed evolution of enzymes)”方面的研究,另一半授予美国密苏里大学科学家Geo

质谱发明人的故事 质谱改变生活

  质谱发明前的准备  质谱仪的发明者阿斯顿Francis William Aston 1877-1945阿斯顿是英国物理学家,他长期从事同位素和质谱的研究。他首次制成了聚焦性能较高的质谱仪,并用此来对许多元素的同位素及其丰度进行测量,从而肯定了同位素的普遍存在。同时根据对同位素的研究,他

质谱发明人的故事

   质谱仪的发明者阿斯顿Francis William Aston 1877-1945阿斯顿是英国物理学家,他长期从事同位素和质谱的研究。他首次制成了聚焦性能较高的质谱仪,并用此来对许多元素的同位素及其丰度进行测量,从而肯定了同位素的普遍存在。同时根据对同位素的研究,他还提出了元素质量的整数法则。

光学分析方法的发展

 光学分析法是利用待测定组分所显示出的吸收光谱或发射光谱,既包括原子光谱也包括分子光谱。利用被测定组分中的分子所产生的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即通常所说的可见与紫外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利用其发射光谱的分析方法,常见的有荧光光度法。利用被测定组分中的原子吸收光谱的分析方法,即原子吸收法;利用被测定组分

光学分析方法的发展(二)

(三)荧光分析当紫外光照射到某些物质的时候,这些物质会发射出各种颜色和不同强度的可见光,而当紫外光停止照射时,这种光线也随之很快地消失,这种光线称为荧光。第一次记录荧光现象的是16世纪西班牙的内科医生和植物学家N.Monardes,1575年他提到在含有一种称为“LignumNephriticum”

化学元素周期表即将150岁 仍在“添丁”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看到这一串字符,中学化学课上摇头晃脑背诵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场景是否又浮现在你眼前?  明年,化学元素周期表将迎来它的150周岁生日。为了给它“庆生”,联合国宣布2019年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  日前在杭州召开的中国化学会第31届学术年会上,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

九种人工合成元素:锎一克价值10亿美金

  据国外媒体报道,从遥望无际的广袤宇宙,到身边的万物,都是由一些最简单、最基本的物质——化学元素组成。元素周期表前26种元素,从氢到铁都是在恒星内部核聚变过程形成的,而从27号元素钴起自然存在的元素都是由于超新星爆炸形成的。而还有一些元素是科学家在实验室人工合成的。人工合成元素是一项艰巨的工作,科

重写元素周期表,迫在眉睫还是天方夜谭?

  为纪念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v)发明元素周期表150周年,2019年被联合国定为元素周期表国际年。这张表有着让人无法忽略之美,因此在众多的文艺作品,如电影《星球大战》,还有大卫鲍伊的歌中,都能看到向它致敬的内容。然而,除了美学意义,其作为一种科学图谱,是否在150年后,

现代地球化学之父Goldschmidt的风雨人生路

本文经作者宋建潮授权分析测试百科网发表  1838年,瑞士化学家Christian Friedrich Schönbein首先使用了“geochemistry”一词,但究竟是以地质为主,还是化学为主,地质学家与化学家并没有达成一致意见,两者之间鲜有往来与合作,致使地球化学长期少人问津、不被重视。直到

光谱分析2—光谱分析法简介

  什么是光谱分析?光谱分析的意义?  1858-1859年,德国化学家本生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著名物理学家进行合作,建立起了第一台把光谱分析作为主要目的的分光镜,宣告了光谱分析方法的诞生,奠定了一种新的化学分析方法—光谱分析法的基础,初步上解决了对于化学物质进行细微的微观认识并且进行精确研究的这一难

在厚积薄发中绽放自信——中国铁基超导研究发展纪实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美、日三国科学家的“超导大战”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在那场“大战”中,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超导研究团队不分昼夜地在实验室工作,困得实在受不了了,就在桌子上躺一躺或在椅子上靠一会儿打个盹儿,醒了继续做实验。那时,他们研究的是铜氧化物高温超导体。   正是在这一波研究

让化学老师想辞职的元素周期表,你一定也背不下来

  元素周期表几乎出现在每个化学实验室的墙上。它的创建通常归功于俄国化学家迪米特里·门捷列夫(Dimitri Mendeleev),1869 年,他将当时已知的 63 种元素写在卡片上,并根据化学和物理性质将它们进行排列。为了庆祝科学上这个重要时刻的 150 周年,联合国宣布将 2019 年定为国际

用化学常识解释转基因

  河南日报退休高级编辑,大河健康报退休总编,河南农大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奖获得者。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大家好。大家都是经常来图书馆借书、看书的读者,如今喜欢看书的人真是难能可贵。看年龄,大家多数是60后、50后,少数是70后、40后。大家可能都不是生物专业的大学生,但是大家在中学阶段都学过化

基于荧光光谱检测的食品安全探讨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的目光逐渐从住所房屋问题聚焦到食品上来。食品工业化程度的高速发展和日愈扩大,近年来所发生的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新的工艺技术及添加剂的广泛使用,滥用各种食品添加剂引发的食品安全事件的报道层出不穷。食品安全不仅仅关系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

七个有意思的化学小故事,来涨涨知识吧

  1、碘与指纹破案  同学们在电影中常常看到公安人员利用指纹破案的情节。其实,只要我们在一张白纸上用手按一下,然后把纸上手指按过的地方对准装有少量碘的试管口,并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底部。等到试管中升华的紫色碘蒸汽与纸接触之后,按在纸上的平常看不到的指纹就渐渐显露出来,并可以得到一个十分明显得棕色指纹。

白春礼:化学构筑未来生活

  2011年正值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前身国际化学会联盟(IACS)成立100周年,也适逢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为了纪念化学的成就及其对人类文明的贡献,2008年,联合国大会将2011定为“国际化学年”。   化学为我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世界,我们的日常生活几乎没有

门捷列夫是如何破译元素“密码”的?

在古代,东方人和西方人都认为物质是由最基本的几种“元素”构成的。在中国,这些“元素”是金、木、水、火、土。而在古希腊,则是土、气、水、火。但是到了近代,这些“元素”就禁不住科学的考验了。比如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就证明,水可以通过氢在氧气中燃烧而生成。后来,人们还发现用电可以把水分解为氢和氧,所以水不是元

生物大分子起源的悖论——“鸡”与“蛋”之争

  在细胞进化过程中,先有核酸还是先有蛋白?先有复制还是先有代谢?这些依然是生命起源中的未解之谜。在生物个体水平,亦普遍存在类似的问题,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或是先有‘雌’的还是先有‘雄’的?……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现代科学无法解答的悖论,但我们岂可一避了之?  1. 蛋白质与核酸之比较 

NASA发现新微生物种 生命形式将重新定义

费丽莎・乌尔夫・西蒙在单色湖中取标本  北京时间12月3日消息,美国宇航局今天表示,在地球上发现全新的微生物,它能利用砷进行新陈代谢,砷含有剧毒。  据《纽约时报》报道称,科学家们表示,他们已经培训出一种细菌,该细菌能依靠砷维持生长,代替磷,一直以来磷被认为是生命

Science回顾报道:贺建奎如何走上了这条“不归路”

   《Science》通过贺建奎的前公关助手Ryan Ferrell,追踪采访与贺建奎相关的人物,用碎片信息拼出了整个事件的大致轮廓——这位本来做测序公司的生物物理学家如何转向并让首例基因编辑婴儿横空出世?他如何起步、获得经费、与同行进行交流、同行当时的建议是什么、事后又如何评论此事?  2017

丁肇中演讲:从物理实验中获得的体会

丁肇中   我向大家介绍的是我所经历的实验,讲我所做的实验,我的实验包括两种,第一种,探索宇宙中最基本的结构,另一种是寻找宇宙的起源,在国际空间站上。  我小时候在重庆长大,那个时候常常有日本飞机徘徊在上空,所以我没有机会上学,同时,那个时候我对上学特别没有兴趣。今天,我们正享受着由人们对基础学科的

《DNA:生命的秘密》:听沃森讲述DNA的前世今生

  4月,被誉为人类“DNA之父”的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科学家詹姆斯·沃森刚刚在中国度过了他82岁的生日。而一本由他所著的、为DNA双螺旋结构发现50周年的献礼之作《DNA:生命的秘密》也在近期与中国读者见面。    《DNA:生命的秘密》,詹姆斯·沃森、

必收藏丨超全面拉曼光谱、红外光谱、XPS的原理及应用干货

  拉曼光谱的原理及应用  拉曼光谱由于近几年来以下几项技术的集中发展而有了更广泛的应用。这些技术是:CCD检测系统在近红外区域的高灵敏性,体积小而功率大的二极管激光器,与激发激光及信号过滤整合的光纤探头。这些产品连同高口径短焦距的分光光度计,提供了低荧光本底而高质量的拉曼光谱以及体积小、容易使用的

《时代》杂志评出2010年十大科学发现及医学突破

  美国《时代》周刊12月9日在其网站上揭晓了本年度十大科学发现和十大医学突破评选结果。2010年十大科学发现  1. 最出众的长角恐龙:美国科学家在犹他州发现了15只角,而它们竟然是重达2500公斤的巨型恐龙的头顶装饰物。这种名为科斯莫角龙的恐龙生活在7600万年前,犹他大学研究人

化学有哪些迷人之处?

   如今,在很多人眼里,化学似乎总是和污染、爆炸、有毒等负面信息联系在一起,事实上,化学有很多迷人之处,往往被人们忽视。  下面一起来看看网友心目中的化学是怎样的迷人吧。  网友A:  5岁的时候,在楼下玩油漆,用手指沾着油漆画画。后来弄得手上也是,脸上也是,衣服上也是。那时候想,嗨没事儿,水龙头

柏林人爱因斯坦:成名、政治和旅行

  整整98年前,1919年11月7日,泰晤士报报道,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所预言的光线弯曲被天文学家观察到,立即引起世界轰动。在这之后,爱因斯坦还陷入一些政治漩涡,经历过很多国际长途旅行。  1. 爱因斯坦的一夜成名  爱因斯坦1905年就发表了改变物理学的5篇论文,1914年被盛邀到柏林成为普鲁士科

美重离子对撞机发现迄今最重新型反物质

北京时间2月2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美国科学家上周宣布,在长岛上演的一次微型“大爆炸”创造了一种新型反物质。这种新发现的粒子被称之为“反超氚”(antihypertriton),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重的反物质。此外,反超氚也是第一个含有所谓反奇夸克的粒子,也因此被排在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