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还在吐槽量子针灸?!你太孤陋寡闻了……

这两天,一篇题为《试论“量子纠缠”与针灸》的文章(以下简称量子针灸)爆红。 这是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针灸科王军老师2017年11月在《中国针灸》上发表的论文。(真的是论文哦!DOI:10.13703/j.0255-2930.2017.11.026) 原文让人大开眼界 “笔者运用量子纠缠理论实现针灸临床的直系亲属互治,且效果显著,结果提示疾病与直系亲属的相应腧穴之间存在着量子纠缠的耦合关系。” “笔者大胆猜想:根据量子纠缠理论的耦合关联和超越时空性,父母与子女以及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必然存在量子纠缠现象。那么是否可以在针灸临床中,实现有血缘关系的直系亲属互治?即父母生病给子女针灸,子女生病给父母针灸,甚至兄弟姊妹之间针灸互治,如果量子纠缠理论真的适用于针灸临床,那么即便患者与被针刺者相隔距离很远,也会产生治疗效果。如果这种假设被证实,那么这应该是量子纠缠理论在针灸临床运用中最生动的体现。” ......阅读全文

《自然》文章:数据隐形传输,量子太空竞赛

  三年前,潘建伟将星际旅行带到了中国长城。从位于北京北部丘陵的长城附近实验点,他和他的团队——来自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将激光瞄准16公里之外的屋顶上的探测器,然后利用激光光子的量子特性将信息“瞬移”过去。这刷新了当时量子隐形传态的世界纪录,这是朝着实现团队的终极目标——将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发表10篇CNS,全球学术排名表现出色

Science: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量子力学再取新突破  实现对量子系统的调控是人类认识并利用微观世界规律的必然诉求,也是诸多前沿科学领域的核心要素。自旋作为一种重要的量子调控研究体系,在世界各国的量子计划中均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开展单自旋量子调控研究有助于人们在更深层次上认识量子物理的基础科学问题,

PRL:宇宙弦理论或许能在实验室验证

  自弦理论提出25年来,虽已成为“终极理论”中最热门的候选,但一直无法得到验证。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日报道,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一个科研小组提出了一种数学模型,用弦理论来预测“量子纠缠”系统中量子位的行为,然后通过在实验室检验量子位,以此来验证弦理论学说是否正确。研究论文发表在9月2

宇宙弦理论或许能在实验室验证

  自弦理论提出25年来,虽已成为“终极理论”中最热门的候选,但一直无法得到验证。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9月1日报道,英国伦敦帝国学院的一个科研小组提出了一种数学模型,用弦理论来预测“量子纠缠”系统中量子位的行为,然后通过在实验室检验量子位,以此来验证弦理论学说是否正确。研究论文发表在9

施一公:我的认知再度崩塌了,世界可能根本就不存在

  科技发展到今天,我们看到的世界,仅仅是整个世界的5%。这和1000年前人类不知道有空气,不知道有电场、磁场,不认识元素,以为天圆地方相比,我们的未知世界还要多得多,多到难以想像。世界如此未知,人类如此愚昧,我们还有什么物事必须难以释怀?  1、施一公教授的演讲  一个生物学家面对生命之谜的不懈追

中科院发布改革开放四十年40项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

  二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15项,不含专用领域)  16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科学与应用  中科院是中国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发起者、组织者之一,是科学与应用目标的提出者和实施者,50余家院属单位承担了大量重要工程任务和多项协作配套任务,突破了大批关键核心技术,为工程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在载

再发Science!中科大潘建伟团队利用“墨子号”进行实验检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范靖云等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单位的人员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对一类预言引力场导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检验。2019年9月1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

再发Science 潘建伟团队开展引力诱导量子纠缠退相干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彭承志、范靖云等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单位的人员合作,利用“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对一类预言引力场导致量子退相干的理论模型进行了实验检验。2019年9月19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以“First Release”形式在线发布了该重要研

浙江大学发表7篇CNS,在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取进展

  截止2019年10月10日,浙江大学在Cell,Nature及Science上发表了7篇重要研究成果,iNature系统总结了这些成果:  【1】高熵合金是一类材料,其中包含五个或更多近似等原子比例的元素。它们非常规的成分和化学结构有望实现前所未有的机械性能组合。这类合金的合理设计取决于对几乎无

与中科院空间科学卫星科学研究联合基金项目指南

一、设立宗旨 空间科学卫星科学研究联合基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中国科学院共同出资设立,旨在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吸引和调动全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充分利用中国科学院研制的空间科学卫星平台开展前沿领域和综合交叉领域研究,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发挥空间科学卫星的效能

量子是什么?从微观世界规律到人类新物理革命

  19世纪末,欧洲一些学者认为从牛顿力学到热力学、电磁理论,人类的“物理学大厦”已全部建成,再没有多少可研究的了。 但是,在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马克斯·普朗克提出了量子理论,为人类开启了探索“微观世界规律”的“新物理革命”。量子理论也与相对论一起,成为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

“纠缠态”是现实世界的必然特征

  用于描述量子物理世界的“纠缠态”,是否同样适用于后量子理论时代?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日前报道,英国物理学家团队已在数学上证明,任何具有经典局限的理论都必然包含“纠缠态”特征。  纠缠是关于量子力学理论最著名的预测。它描述了两个粒子互相纠缠,即使相距遥远,一个粒子的行为将会影响另一个的状态。当其中一颗

潘建伟院士:量子世界里领跑者 操纵微观粒子进入人们生活

   采访潘建伟院士的地点约到了上海,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安排记者采访的中国科技大学上海研究院杜先彬老师一再解释:潘院士实在太忙,时间只有两个小时,之后还要参加中科院的一个重要会议,若不行的话只能“紧盯插空”了。而前一天晚上,潘建伟还在医院检查治疗。  我国也是世界上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2016年

量子网络中的非定域性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张强、范靖云等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在关闭定域性、测量独立性以及纠缠源独立性等漏洞的基础上,实验实现了对量子网络中的二元隐变量理论的实验检验,为量子网络中量子非定域性的实验研究以及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相

2019年中国学者发表CNS统计,谁是CNS发表之王?

  物理与材料学领域  【1】2019年12月11日,中科院物理所张余洋、丁洪及高鸿钧共同通讯在Science 在线发表题为“Nearly quantized conductance plateau of vortex zero mode in an iron-based superconducto

中国科大首次实现测量设备无关的高维量子导引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团队在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与澳大利亚的理论物理学家合作,首次实验观测到测量设备无关的高维量子导引,并用其产生私密量子随机数。该研究成果于10月23日发表在国际物理学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导引是介于量子纠缠

证实了,“幽灵作用”延绵千里

    “墨子号”实现1203公里量子纠缠6月15日,德令哈量子卫星地面站的科研人员李双林在整理实验数据6月15日,在乌鲁木齐南山观测站,“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过境,科研人员在做实验(合成照片)美国《科学》杂志封面  升空整整10个月之后,“墨子号”终于再次传来好消息,当地时间6月15日,美国《

继3篇《科学》后,浙大团队又添1篇《自然》!

  浙江大学关联物质研究中心和物理学系袁辉球教授团队首次在纯净的重费米子化合物中发现铁磁量子临界点,并且观察到奇异金属行为。这一发现打破了人们普遍认为铁磁量子临界点不存在的传统观念,并且将奇异金属行为拓展到铁磁量子临界材料中。这项研究于北京时间3月5日在国际顶级杂志《自然》在线发表。浙江大学物理学系

中科大首次实验检验无相容性漏洞的量子互文性

   检验无相容性漏洞量子互文关系的实验装置图  中国科技大学郭光灿院士领导的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在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的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柳必恒、韩永建等人首次实验检验了无相容性漏洞(compatibility loophole)的Kochen-Specker(KS)量子互文

隔空摄物:量子世界里的“花果山”

  【神话小说、神异故事和民间传说中给这一想象起了个和“量子态隐形传物”有些相近的名字,即我们耳熟能详的“隔空摄物”。】  近来重读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名作《海底两万里》,萌生了这样一个想法: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读者面对同一部科幻作品的感受应该是不同的。以《海底两万里》为例,无疑,书甫一问世时,读者会对

中国科大等首次实验证实量子力学中强于二值关联的存在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郭光灿领导的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李传锋研究组在量子力学基本问题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实验室李传锋、柳必恒等人与西班牙、匈牙利和德国的理论物理学家合作,首次实验证实了量子力学中强于二值关联的存在。该成果于5月4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上,并入选“编辑推荐文章”

南京大学马小松: 潜心走入量子世界

  日前,由我国自主制造的全球首颗“量子卫星”成功发射;今年年底,全球首条量子通信保密专线——“京沪干线”将如期建成,这无疑将把量子通信领域的研究再度推向新的高潮,也标志着我国的量子通信的科研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量子是现代物理的重要概念,描写微观世界的物理理论就是量子力学。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到量子

2019年,全球科学成果突破层出不穷

图① DNA具有持久性和存储海量信息的能力,现在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可利用其持久性进行存储。图② 生物科普试验载荷传回的照片显示,棉花的种子有发芽的迹象。新华社发图③ 英特尔公司Pohoiki Beach芯片系统。图④ 《科学》杂志封面刊登了由水凝胶3D打印而成的肺气囊模型。图⑤ 五夸

一文了解2019科技大事件

   科技改变生活。这一年,各国科学家又让科学的脚步再次向前迈进。棉花种子在月球发出第一株嫩芽,室温下气态二氧化碳首次转化为碳电池,最轻中微子的质量被算出,3D打印出会呼吸的人体器官……尽管这其中的具体原理有些高深莫测、晦涩难懂,但不得不说,它们刷新了我们的认知,而这些发现,也正在或终将切切实实地影

超导量子计算强关联纠缠体系的量子随机行走实验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朱晓波和彭承志等组成的超导量子实验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范桁等理论小组,开创性地将超导量子比特应用到量子随机行走的研究中。该工作将对未来多体物理现象的模拟以及利用量子随机行走进行通用量子计算研究产生重要影响。这一研究成果于5月2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走进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

  十一年前,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主任郭光灿还只是名普通教授。当他带着几个研究生跑去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下称基金委)设立的“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时,差点被“毙掉”。   “你们的方向很好,工作基础也很好,但是队伍太差。”基金委方面几番考量后才批准了他们的申请。   但近年

物理所重费米子理论研究获进展

  作为典型的强关联电子系统,重费米子体系中的电子表现出丰富的多体量子行为,其准粒子的有效质量在低温下可以达到自由电子质量的上千倍,超过缪子的质量。这些低温重电子产生于晶格中每个格点上的局域f电子自旋与导带电子自旋的集体纠缠。随着温度降低或两种自旋之间相互作用的增强,临近格点间的自旋纠缠产生强烈的相

量子通信 玄而不虚

  英国《自然》杂志日前评选出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国量子卫星项目首席科学家潘建伟入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为中国科学家和科研项目点赞,但是国内网络上却流传着一些针对量子通信的流言甚至谣言,有的甚至称这是“玄学”、“骗局”。图片来源网络  量子通信是“骗局”吗?经过百年发展,看似艰涩难懂的量子力学理论基础

中国科大等实验验证新型量子不确定性等式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彭新华与理论合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麻志浩等,首次实验验证新型量子不确定性等式关系。该研究成果以Uncertainty equality with quantum memory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为题发

研究验证新型量子不确定性等式关系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杜江峰、彭新华与理论合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麻志浩等,首次实验验证新型量子不确定性等式关系。该研究成果以Uncertainty equality with quantum memory and its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为题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