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44颗脉冲星中国天眼目光更有神

图为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在贵州平塘县克度镇喀斯特洼坑中落成。 经过两年调试,FAST已确认新发现44颗脉冲星 中国天眼 目光更有神 15日,首届中国·天泉湖天文论坛在江苏盱眙举行。中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在论坛上表示,被誉为“中国天眼”的FAST经过两年的紧张调试工作,现已实现了跟踪、漂移扫描、运动中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数项关键指标超过预期。截至目前,已发现了44颗被确认的新脉冲星,有望明年下半年完成验收并向全国天文学家开放使用。 研究脉冲星有望解决许多重大物理学问题 经过工作人员的精心调试,如今“天眼”视力越来越好,脉冲星的批量发现也随之开始。 去年10月10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就曾对外公布,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当时探测到数十颗优质脉冲星候选体,其中6颗通过国际认证。近一年过去,如今新......阅读全文

FAST即将正式开放 有望描绘早期宇宙图景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尽管远在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的深山里,但有“中国天眼”之称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一直以来都备受瞩目。  “最近我们和天马望远镜团队合作,首次成功实现联合观测,这标志着FAST具备了联合组网观测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总工程师、

中国天眼FAST首秀引瞩目 已超额完成年度试观测任务

  几乎没有悬念,“中国天眼”FAST的成果“首秀”,又一次让中国科学界站到全世界面前。10月10日,FAST团队携脉冲星发现的成果甫一亮相,就引来国内外注目,享誉世界的澳大利亚帕克斯射电望远镜的科学主管乔治·霍布斯评价:这是国际天文学界目前最令人激动的事件之一。  但鲜为人知的是,直到FAST“首

FAST首次发现并认证毫秒脉冲星

  记者4月28日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次发现的毫秒脉冲星近日得到国际认证,这是FAST继发现脉冲星之后的另一重要成果。  科研人员介绍,FAST于2月27日首次发现这颗毫秒脉冲星,并通过FAST与费米伽马射线卫星大视场望远镜(Fermi-LAT)的国际

调试阶段就能发现100多个!中国天眼FAST将向全球开放 ?

  FAST的超高灵敏度将推动探测宇宙现象,包括快速射电暴和脉冲星。  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向全球天文学家开放,即将开启高灵敏度观测的新时代。这不仅有助于寻找引力波,还能探测到神秘又短暂的快速射电暴(FRB)。FAST将实现对天文现象的高精度测量。来源: Ou Dongqu/

与南非合作,推动SKA望远镜获得更丰硕成果

  在中国与南非不断深化经贸合作的同时,中国科学家呼吁,进一步推动双方在SKA射电望远镜项目上的合作,以使两国在这一举世瞩目的大科学项目中获取更丰硕的科学成果,实现共赢。  SKA望远镜全称“平方公里阵列”,由2500面直径15米的碟形天线以及250组低频和中频孔径阵列组成,因接收总面积约“1平方公

“中国天眼”FAST遇到挑战 预计明年完成调试

59颗优质候选体、44颗脉冲星,这是FAST调试两年来交出的“科学发现成绩单”。国际上没有先例可循,调试工作颇具挑战性,FAST团队克服重重困难,为FAST矫正视力,让它转动“眼珠”。而在19波束接收机投入使用后,FAST巡天能力提高了五六倍,视场也扩大到原来的19倍,除了脉冲星,FAST是否有最新

探秘亚洲最大射电望远镜:可观测百亿光年外天体

亚洲第一的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  这个口径65米,重达2700吨的庞然大物,其相当于8个标准篮球场的主反射面精度误差却不超过0.3毫米,并能在1分钟内完成不同观测波段的转换——10月28日,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研制的直径65米射电望远镜在上海天文台启用。作为我国目前口径最大、波段最

扒一扒高考“题坑” 寻一寻科技宝藏

今年高考理综卷里的两个“题坑”,让很多人“兴奋”了一番。 一个“坑”是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压轴题。这道题以“中国天眼”FAST直径是500米为条件之一,让考生计算FAST能够观测到的天体数目等。据媒体报道,题干虽不影响考生答题,但FAST用于观测的有效口径是300米。 另一个“坑”是全

巨型射电望远镜“FAST”:聆听宇宙的“大耳朵”

图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成后的效果图。  无论是“巨眼”还是“大耳朵”,都不足以形容从空中俯瞰后又下到谷底所带来的震撼。  8月初,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大窝凼洼地,依托喀斯特地区“天坑”而建的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成功拼装出首个反射单元。未来数月内,

中科院FAST重点实验室成立

  “中国天眼”早期科学数据中心系统计算能力达世界级水准。图片来源网络  科技日报报道,随着19波束装置即将投入使用,FAST在超级计算方面有何“秘籍”29日,中国科学院FAST重点实验室在FAST现场举行揭牌仪式。依托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重点实验室旨在面向国际天文前沿问题和国家重大战

2016年国际十大科技新闻解读

  数千年来,人类依靠直觉去探索世界运行的原理。虽然这种方式也会让我们误入歧途,譬如曾相信地球是平的,但结果仍然是真理大过谬误。现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正发生剧变:人工智能刷新着超越人类的成绩、引力波将带来天文学革命、基因编辑让设计生命近在咫尺、量子计算机虎视眈眈地要推翻50年来的经典运作方式……这

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 2016年中国科技不容错过的8件大事

  决胜“十三五”靠什么?靠创新发展。其中,科技创新是第一动力。2016年中国科技看什么?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代表委员和科研工作者带您提前了解今年中国科技不容错过的8件大事。  事件1:4月发射太空中的临时实验室“实践十号”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五院总体部抓总研制的我国首颗微重力科学实验卫星——“

五百米口径望远镜让中国射电天文领跑世界

   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全景。FAST工程办公室提供  开栏的话 大科学工程是20世纪以来世界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国家创新力以及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征。就当今世界科技而言,一个国家在关键领域领先一步,哪怕只是一小步,往往都会造成“胜

中国建太空望远镜 灵敏度比德国高10倍

23日,我国建设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重要设备——反射面单元面板第一批1000个单元“就位”,开始在贵州省黔南进行现场拼装。这只被誉为中国“天眼”的超级望远镜单口径500米,接收面积相当于近30个足球场。中国“天眼”为何选址黔南?长啥样?有哪些“本领”?它能找到“外星人”么

科技界党代表:新时代要有新担当

   党代表通道  尽管已经是中午12时30分,在十九大闭幕后开始的“党代表通道”第三场采访活动依然吸引了众多记者。  在这场采访中,“创新”依然是重要关键词。  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天眼”FAST工程副经理张蜀新、中船重工701研究所国家航母工程副总设计师吴晓光、从事传感与测试技术研究的

习近平: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重大工程等

  集中力量抢占制高点  五年来,我们实施了一大批重大工程。实施这些重大工程的决策背后体现了习近平怎样的治国理政理念?新华社《学习进行时》原创品牌栏目“讲习所”今天推出文章,为您解读。  2013年9月30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说:“政府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命脉的领域要积极作为

FAST发现毫秒脉冲星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之上的星空。FAST摄影团队提供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上的测量靶标。FAST摄影团队提供

FAST发现毫秒脉冲星 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之上的星空。FAST摄影团队提供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上的测量靶标。FAST摄影团队提供

2017中科院亮点: FAST首次发现脉冲星

  完成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  2017年10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召开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首批成果新闻发布会,宣布“中国天眼”FAST找到2颗新的脉冲星。FAST团组探测到数十个优质脉冲星候选体,经国际合作进行后随观测认证,两颗脉冲星通过系统认证,一颗编号J1859-01

中华“慧眼”观测能力有多强?

  ——解读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结构示意图  茫茫天宇间,在轨运行的航天器“中国方阵”中,除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等之外,还有一颗近日发射升空的新卫星——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XMT)。与其他航天器相比,这颗重约2.5吨,在距地面550公里的轨道上运行

紫金山天文台搜寻类轴子方面新进展

  观测和计算表明,宇宙总质量的85%和总能量密度的26%由暗物质提供。但对于暗物质究竟是什么,人们还几乎一无所知。轴子(Axion)和类轴子是一类重要的暗物质粒子候选者,它们都可以通过普里马科夫过程与光子在电磁场中相互转化。借助这一特性,天文学家可以通过寻找银河系内伽马射线源能谱中因光子在银河系磁

“中国天眼”:“慧眼”刺穿“光年之外”

  经历了调试、试运行和正式开放运行后近6000个机时的观测服务积累,目前“中国天眼”运行稳定可靠,灵敏度稳居世界射电望远镜之首,可有效探索的空间范围体积远超此前最先进的射电望远镜。  从古至今,人们都渴望一双“慧眼”。现代望远镜,帮助人们看到更暗更远的天体,成为能刺穿深空的“慧眼”。  对射电望远

“中国天眼”通过国家验收 将正式开放运行

   1月11日,被誉为“中国天眼”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简称FAST)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图片来源于网络  FAST 是以南仁东为代表的老一代天文学家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设想,利用贵州省天然喀斯特巨型洼地,建设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历经5年半的艰苦建设

我国参建的SKA有望再现“宇宙黎明”

  在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南非以及南部非洲的8个国家,2020年将开始建设世界最大综合孔径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SKA由全球十多个国家计划合资建造,中国是发起国之一。目前,面向全球的项目布局、科学准备、工程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工作正全面推进。我国部署的SKA前期数据处理系统建设和

“基于X射线光机单光子源的实现与测量研究”项目通过验收

   1月5日,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承担的“基于X射线光机单光子源的实现与测量研究”通过了专家组的验收,该课题解决了我国“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高能X射线探测器地面标定的技术难题。   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卫星(Hard X-ray Modulation Telescope,简称

盘点:新冠与中国科学的2020

  2020年,没有人猜到开头就是一场大疫,生命以未曾预料的方式消逝,世界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  疫情犹如战场,需要科学家们的强力支援。医生们在一线抢救危重病人,病毒学家解析病毒序列,公共卫生学者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免疫学家们攻坚疫苗研发,探索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加速进度。随着多款新冠疫苗研发成功,

我国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发射成功

  记者从国防科工局获悉,6月15日11时0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颗X射线空间天文卫星“慧眼”。该卫星项目被纳入中科院空间先导专项计划,由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高能物理研究所分别负责地面应用系统建设及卫星数据接收、处理、分发和科学应用。

中国空间站将成为宇宙研究重要平台

  空间天文学家在北京说,中国2020年前后建成的空间站将为空间天文提供重要平台,进行黑洞、暗物质、暗能量等天体物理研究,认识宇宙基本规律。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张双南在第28届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期间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计划于2014年发射的空间实验室“天

2020年世界科技发展回顾·基础研究

俄罗斯 从化合物溶液中制备出锝 量子和光学研究亮点纷呈2020年,俄罗斯科学家在量子、光学和计算机领域不断发力,取得了较突出的成果。 俄罗斯审计咨询公司FinExpertiza发布研究报告称,2010—2018年间,俄罗斯科研和研发开支从5230亿卢布(约83亿美元)增至1万亿卢布(约158

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战略情报研究所研制的“2016全球最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通过计量统计遴选出天文学与天体物理[1]、物理学、化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这五个学科中受到科技界热切关注的科学成果,及中国研究者参与的每个学科TOP30受公众关注的科学成果,为科技工作者把握最新的科学研究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