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2018,科学家都在搜什么

想知道你的同事在网上搜索什么吗? 2018年,“癌症”“区块链”和“大数据”等词在一个主要科学数据库中名列前茅。 近日,学术数据库Scopus将2017年和2018年的搜索词数据提供给《自然》,该数据库包含数千种期刊的摘要和参考文献。 “癌症”搜索数在这两年中都高居榜首。不过,2018年的新词条暗示了研究人员有了越来越多的想法——“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进入前20名,“人工智能”从第13位升至第4位。 这种上升的一个原因可能是人工智能研究开始结出果实。英国剑桥大学莱维胡姆未来情报中心科学传播学研究员Kanta Dihal表示:“一些人得到了大量资金,开始产生成果”,还有许多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新研究机构和研究项目正在建立。 “大数据”从第6位跃升至第3位。“今年有很多人关注(大数据)是如何影响世界的。”Dihal说。 “区块链”的人气也出现爆炸式增长,从榜单的第19位跃升至第2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科学和技术政策......阅读全文

深度学习“见顶”不等于AI寒冬

   尽管新的算法模型在推动AI向前发展,但并不意味着它们的前景可以预见,也不意味着深度学习“不可救药”。  在当前的第三次人工智能(AI)浪潮之中,深度学习算法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为重大的AI革命”。此说法或许有所夸大,但深度学习对这一轮AI的大爆发而言的确功不可没。然而,最近以来,关于深度学习算

《技术评论》选出2013年10大突破性技术(一)

  请读者朋友们先静下心来想想,你能想到的最沮丧、最棘手或者简单说来最烦恼的问题是什么?接下来,你再想想什么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为此,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技术评论》杂志为读者朋友们遴选出了2013年的10大突破性技术,这些技术为解决问题而生,将会极大地扩展人类的潜能,也最有可能改变世界的

院士大会报告:人工智能是天使还是魔鬼?

院士学术报告会|谭铁牛:人工智能是天使还是魔鬼?  (本文由科学大院根据谭铁牛院士在中科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上的报告整理而成,首发于科学大院)  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同仁,会场的各位同学以及各位网友大家好!今天非常荣幸有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我本人关于人工智能的一些粗浅想法。我报告的题目是《人工智能:天使

用深度学习对抗癌症:从分子层面研究到大规模人口建模

  Rick Stevens 表示,首个先进癌症计算解决方案的联合设计(Joint Design of Advanced Computing Solutions for Cancer,JDACS4C)「成果」将于 2017 年第二季度的某个时间公开。JDACS4C 一共有三个试点项目,Rick 领导

《2019人工智能发展报告》发布 共13个重点领域

  近期,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知识智能联合研究中心、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评选基地联合发布了《2019人工智能发展报告》,遴选了13个人工智能的重点领域,包括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机器人等热点前沿技术的基础及应用研究、发展动向等。  深度学习让图像、语音等感知类问题取得突

相比GPU和GPP:FPGA才是深度学习的未来?(一)

  相比GPU和GPP,FPGA在满足深度学习的硬件需求上提供了具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凭借流水线并行计算的能力和高效的能耗,FPGA将在一般的深度学习应用中展现GPU和GPP所没有的独特优势。同时,算法设计工具日渐成熟,如今将FPGA集成到常用的深度学习框架已成为可能。未来,FPGA将有效地

人工智能进入技术主流 | 医疗领域建树颇丰

  当谷歌DeepMind的AlphaGo在2016年令人震惊地击败传奇围棋选手李世石(Lee Sedol)时,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术语被推入了技术主流。  人工智能通常被定义为电脑或机器展示或模拟智能行为的能力,比如特斯拉(Tesla)的自动驾驶汽车和苹果(apple)的数字助理

人工智能再次战胜人类!这次是在心脏病预测上

  上周五,《科学》杂志报道了英国诺丁汉大学流行病学家Stephen Weng博士团队发表在《PLOS ONE》上的重要研究成果,Weng博士团队将机器学习算法应用于电子病历的常规数据分析,发现与当前的心脏病预测方法相比,深度学习算法不仅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心脏病发病风险,还可以降低假阳性患者数量(1)

人工智能科学家发现 “衰老时钟”,我们的生物钟可以倒转

  “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生物钟。我从来没有听到过生物钟的滴答声。“ —— 美国知名影视喜剧明星珍·林奇(Jane Lynch)Insilico Medicin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博士  喜剧演员Jane Lynch大可以嘲笑一番生物钟,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我们的生物

深度学习方法可协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近日,来自芬兰阿尔托大学(Aalto University)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方法可以协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黄斑水肿,相关研究成果以“Deep Learning Fundus Image Analysis for Diabetic Ret

深度学习方法可协助临床医生准确诊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成年人低视力和盲的主要原因,它严重影响着全球成千上万人的生活质量。目前我国糖尿病确诊患者超过9000万,隐性患者近1.5亿人。糖尿病病史10年患者中DR

人工智能给生物医药行业带来了什么?

  AI:新药研发工业化的开始  人工智能(AI)——从计算机算法中学习如何解开复杂的基因组数据,例如疾病的基因表达模式——已经准备好为药物开发,临床研究和医学治疗等各个方面带来革命。但它也可能为人类实现又一个里程碑——降低药品价格。  即使不能彻底消除目前这种效率低下、时间密集、不断试错的创新过程

深度结合技术可预言蛋白结合点查出致病突变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加州食品与农业研究学会科学家近日提出一项名为“深度结合”的最新技术手段,通过运用机器学习技术分析蛋白质与DNA和RNA的结合方式,查出可阻断细胞进程的致病突变。   美国加州食品与农业研究学会高级研究员布伦丹-弗雷运用“深度学习”技术,最新研发出一项可查出致病突变的科技手段。

人工智能实验室 图像识别新服务

   AWS表示,计划开设一个新的机器学习实验室名为“ML Solutions Lab”,将让专家与客户一起共同致力于构建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技术。此外,Amazon还表示,将会向Amazon Rekognition添加新的功能,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平台,包括实时人脸识别以及识别图像中

生物学家借助数据科学破解生命奥秘

  自2000年人类基因组图谱绘制后,生物学研究迈入全新的“组学”时代,科学家们争先恐后地测序各种有机生物的基因组或蛋白质组。  现在,即使一些简单的实验都会产生大量数据,而从“背景噪音”中获得想要的结果则成为了一大挑战。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指出,计算机技术正帮助科学家们征服这些数据大山,甚至提

人工智能会成为优秀的天气预报员吗

  近日,一则人工智能或能提前一周预测台风的消息引发关注。报道称,日本海洋研究机构和九州大学的研究小组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开发了从全球云系统分辨率模型(NICAM)气候实验数据中高精度识别热带低气压征兆云的方法。该方法可识别出夏季西北太平洋热带低气压发生一周前的征兆。   不看不知道,原来人工

几秒钟之内可测量脑龄

  使用MRI扫描来确定脑龄一直是一个非常耗时的过程。现在,AI机器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完成检测。  人类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衰退。神经科学家也早已发现,这种衰退与大脑解剖结构的变化有关。毫无疑问,大脑MRI图像无法指示衰老迹象,更不用说确定“大脑年龄”。大脑年龄和实足年龄之间的差异可以揭示痴呆

全国仅10人,每人100万!达摩院青橙奖结果揭晓

  昨天(9月10日)上午,阿里巴巴达摩院青橙奖第三届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共10 位青年科学家,每人 100 万人民币奖金。在他们之中,最年轻者仅有 28 岁,获奖者的平均年龄也只有 32 岁。除了百万奖金之外,每位获奖者还将获得阿里全方位的科研资源支持。姜宇(清华大学)邓岳(北京航空航天大

相比GPU和GPP:FPGA才是深度学习的未来?(二)

  除了编译时间外,吸引偏好上层编程语言的研究人员和应用科学家来开发FPGA的问题尤为艰难。虽然能流利使用一种软件语言常常意味着可以轻松地学习另一种软件语言,但对于硬件语言翻译技能来说却非如此。针对FPGA最常用的语言是Verilog和VHDL,两者均为硬件描述语言(HDL)。这些语言和传统

中国科学家突破成果:AI有望让肿瘤细胞无处遁形

  近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在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新型成像方法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将小鼠颅内脑胶质瘤的三维定位精度,由传统方法的百微米级误差缩小到了十微米级,为疾病动物模型乃至临床患者的影像学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路。相关研究论文已发表于《光》期刊。  “图

AI有望让肿瘤细胞无处遁形

  如果肿瘤细胞刚刚生成,就可以被精准地“揪”出来,那将给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变革。而要想实现这一点,成像方式就必须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近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在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新型成像方法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将小鼠颅内脑胶质瘤的三维定位精度,

AI有望让肿瘤细胞无处遁形

  如果肿瘤细胞刚刚生成,就可以被精准地“揪”出来,那将给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变革。而要想实现这一点,成像方式就必须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近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在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新型成像方法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将小鼠颅内脑胶质瘤的三维定位精度,

AI有望让肿瘤细胞无处遁形

  如果肿瘤细胞刚刚生成,就可以被精准地“揪”出来,那将给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带来巨大变革。而要想实现这一点,成像方式就必须具有极高的灵敏度。  近日,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在基于人工智能(AI)技术的新型成像方法研究上获得了突破性进展——研究人员将小鼠颅内脑胶质瘤的三维定位精度,

安全问题日益明显!人工智能“短板”如何补

   今年4月以来,支付宝、微信、银联相继推出了自己的刷脸支付产品,刷脸支付俨然已成为备受青睐的下一个战场。有数据显示,预计到2022年,人脸支付使用用户将突破7.6亿人。  然而,随着人脸识别、语音识别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其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清

人工智能助力癌细胞活体检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崛起,基于人工智能的癌症筛选也获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家们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高效区分出普通的健康细胞和癌变的细胞,其准确率不亚于一个专业训练的病原学专家。  在过去的近一白年间,研究人员和医生们检测人体病原体的方法并没有太大的变化。通过获取样品,在显微镜下进行镜检,需要在

零氪、阿里云、英特尔联手向肺癌影像AI诊断发起挑战

  当前,肺癌作为全球第一大癌症,其发病率逐年提升。肺癌的生存率与首次确诊时所处的病程阶段高度相关,因此肺癌影像学诊断是发现早期肺癌的重要手段,但受限于设备、经验、人眼客观识别能力外加超负荷难免会有漏诊和误诊;将大数据驱动的人工智能应用于肺癌早期影像诊断中,通过机器辅助医生,提高诊疗效率,缓解超负荷

科学家开发出挖掘疾病遗传根源的数字化工具

  人类携带了数以百万计的DNA代码,但一直以来并无有效的方法来告诉人们哪些基因突变引起癌症,抑或只是简单的耳垢潮湿。由多伦多大学电脑工程师领衔的一个研究小组在18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上称,他们已开发出的一种独一无二的过滤技术可最终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在与至少两个其他国际小组的同类

AI侦探敲碎深度学习黑箱

  研究人员创建了能填补照片空白的神经网络,以鉴别人工智能瑕疵。  Jason Yosinski坐在美国加州旧金山的一个小型玻璃办公室内,陷入了对人工智能的沉思。作为优步公司的研究科学家,Yosinski正为在笔记本电脑上运行的人工智能(AI)进行“脑外科手术”。  很多AI将改变人类现代生活,例如

大脑如何通过自言自语来学习?

  人类和其他动物一样,拥有巨大的学习能力,能够理解新的感官信息,掌握新的技能或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然而,许多使我们能够学习的机制仍然不清楚。系统神经科学的最大挑战之一是解释突触连接如何改变以支持适应性行为。瑞士日内瓦大学(UNIGE)的神经科学家先前表明,大脑皮层的突触学习机制依赖于大脑深层区域的

寻找人工智能的突破口

  发展AI,就要更好地了解人的思维和大脑。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前任3》票房赚了18亿,也就是说,一个前任6亿啊!”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汤晓鸥,1月29日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与DeepTech深科技主办的全球新兴科技峰会(EmTech China)上如此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