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精准医疗无人区,有人护!

——访伯科创始人郭诚博士 日前一则“打破国外垄断!伯科生物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液相芯片杂交捕获与探针原位合成技术”引起了业界广泛关注,细细阅读后,我好奇地开始探究“伯科”了。伯科创始人是谁?这一探针合成技术优势在哪里?能为中国精准医疗带来什么变化? ……全球有机化学殿堂—美国哥伦比亚大学Havemeyer楼 相信学化学、化工的人,都有向往的学府吧? 不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不在列? 但,在伯科创始人“郭诚”逐梦之列。 从北大到哥大,从本科到博士后,非常有幸,他得到了化学系光化学权威教授Nicholas Turro以及基因测序领域著名的华人教授Jingyue Ju联合指导,从事用于基因测序的荧光核酸分子的合成研究。 在哥伦比亚大学化学系所在的Havemeyer楼中,他逐渐掌握了很多合成的技巧,同时深入了解了基因测序这个新兴行业。 奎宁、维生素B等药物人工合成的发明人、诺贝尔奖获得者Robert Woodward教......阅读全文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一)

     摘要:基因芯片技术是90年代中期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高新技术,是各学科交叉综合的崭新科学。其原理是采用光导原位合成或显微印刷等方法,将大量DNA探针片段有序地固化予支持物的表面,然后与已标记的生物样品中DNA分子杂交,再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分析,就可得出该样品的遗传信息。基因芯片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的荧光原位杂交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以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探针首先与某种介导分子(reporter molecule)结

原位杂交仪原位杂交的意义

  原位杂交:在研究DNA分子复制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两条核苷酸单链片段,在适宜的条件下,能过氢键结合,形成DNA-DNA、DNA-RNA或 RNA-RNA 双键分子的特点,应用带有标记的(有放射性同位素,如3H、35S、32P、荧光素生物素、地高辛等非放射性物质)DNA或R

原位杂交仪—原位杂交实验(二)

  原位杂交第二天  1.  1)将探针回收,放于-20C保存(通常探针可重复使用十次左右)。  2)加入50%甲酰胺/2XSSCT溶液1毫升,60℃,放置30分钟,重复一次。  3)置换2XSSCT1ml,60℃,放置15分钟。  4)置换0.2XSSCT1ml,60℃,放置30分钟,重复一次。 

原位杂交仪—原位杂交试验(一)

  收集斑马鱼的胚胎,在Holfretor水中培养,到达所需要的发育时期时,用蛋白酶去除卵膜,用4%多聚甲醛固定,在4℃保存,二十四小时后用50%甲醇2%多聚甲醛溶液洗,然后换成甲醇,在-20C 保存,待用(两天和两天以上的胚胎需要用双氧水处理,去除色素。或者使用苯锍脲稀溶液培养,可阻断色素的形成)

原位杂交仪—原位杂交实验(三)

  原位杂交第三天  1) 用1ml含10%热灭活血清的MABT溶液置换抗体溶液,放置摇床上25分钟,然后用1mlMABT置换,25分钟,再用1mlMABT溶液置换,一小时以上,最后用1mlMABT溶液置换,25分钟。  2) 用1ml 1mM左旋米睉的Staining buffer洗三次,每次放置

液相芯片介绍

1、液相芯片的概念液相芯片,又称悬浮阵列、流式荧光技术,是基于美国Luminex 公司研制的多功能流式点阵仪 (Luminex 100TM)开发的多功能生物芯片平台,通常用于免疫分析、核酸研究、酶学分析、受体和配体识别分析等研究。也是是目前唯一得到权威机构和医学界共同认可用于临床诊断的生物芯片平

非同位素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实验地高辛标记探针信号放大

试剂、试剂盒10μg ml 羊抗地筒辛抗体 Fab 片段 溶于 4×SSC 1% m VBSA (组分V)地高辛信号放大溶液:3. 5〜7. 0 ug ml荧光素标记的兔抗羊IgG (Sigma) 溶于 4×SSC 1% m V BSA (组分 V)仪器、耗材Parafilm 膜玻片实验步骤1) 用

用非同位素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和检测实验——杂交信号放大

实验材料载有样本的载玻片试剂、试剂盒1〜3μg ml生物素酰化抗亲和素抗体 溶于4×SSC 1% (m V) BSA (组分 V)生物素信号放大溶液:含2〜5μg ml荧光素亲和素DCS 溶于 4×SSC 1% (m V) BSA (组分V)仪器、耗材广口瓶载玻片湿盒实验步骤1) 用生物素酰化探针与

光敏生物素核酸探针原位杂交组化程序

(1)石蜡切片脱蜡入水后,置0.1mol/l PBS pH7.2冲洗5min;冰冻切片直接入PBS冲洗5min。  (2)0.1mol/l 甘氨酸PBS冲洗5min。  (3)0.4%Trition X-100 PBS 冲洗15min。  (4)蛋白酶K1μg/ml(0.1mol/l Tris –H

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荧光探针有什么区别?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是荧光标记的DNA探针与细胞核内的DNA靶序列杂交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组织)细胞核彩色探针信号,获得特定DNA靶序列结构和数目异常的信息。

DNA微阵列技术的主要流程:

①芯片的制备:DNA芯片的制备方法有光引导原位合成法、化学喷射法、接触式点涂法、原位DNA控制合成、非接触微机械印刷法TOPSPOT和软光刻复制等。已能将40万种不同的DNA分子放在1 cm2的芯片上。②样品的制备:包括样品DNA或RNA的分离提纯和用PCR技术对靶基因片段扩增以及对靶基因标记。③杂

FISH荧光原位杂交实验(原位杂交)

1.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生物学、医学领域的应用。掌握原位杂交技术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荧光显微镜的使用方法。2. 实验原理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是一门新兴的分子细胞遗

荧光原位杂交实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荧光原位杂交可应用于:(1)动植物基因组结构研究;(2)染色体精细结构变异分析;(3)病毒感染分析;(4)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进化研究。实验方法原理用已知的标记单链核酸为探针,按照碱基互补的原则,与待检材料中未知的单链核酸进行异性结合,形成可被检测的杂交双链核酸。由于DNA分子在染色体上是沿着染色体纵

基因芯片技术简介和应用展望(一)

基因芯片(Gene Chip)通常指DNA芯片,其基本原理是将指大量寡核苷酸分子固定于支持物上,然后与标记的样品进行杂交,通过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进而判断样品中靶分子的数量。基因芯片的概念现已泛化到生物芯片(biochip)、微阵列(Microarray)、DNA芯片(DNA chip),

DNA微阵列技术的主要流程

DNA微阵列技术的主要流程:①芯片的制备:DNA芯片的制备方法有光引导原位合成法、化学喷射法、接触式点涂法、原位DNA控制合成、非接触微机械印刷法TOPSPOT和软光刻复制等。已能将40万种不同的DNA分子放在1 cm2的芯片上。②样品的制备:包括样品DNA或RNA的分离提纯和用PCR技术对靶基因片

基因芯片的应用

DNA芯片技术就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的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即可获得样品的遗传信息。是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通俗地说,基因芯片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将数以万计、

DNA芯片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DNA芯片技术就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的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即可获得样品的遗传信息。是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通俗地说,基因芯片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将数以万计、

DNA芯片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DNA芯片技术就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的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即可获得样品的遗传信息。是伴随“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研究进展而快速发展起来的一门高新技术。通俗地说,基因芯片是通过微加工技术,将数以万计、

漫谈分子诊断技术50年(一)

一、基于分子杂交的分子诊断技术  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是分子杂交技术发展最为迅猛的20年,由于当时尚无法对样本中靶基因进行人为扩增,人们只能通过已知基因序列的探针对靶序列进行捕获检测。其中液相和固相杂交基础理论、探针固定包被技术与cDNA探针人工合成的出现,为基于分子杂交的体外诊断方法进行了最初

核酸突变分析方法抉择:PCR、杂交、NGS?

日前,以“精细管理、精准医疗”为主题的2016届CSCO学术年会在厦门落下帷幕,精准检测作为临床实践中实施精准医学的第一步,成为本届CSCO学术年会的热点话题。来自不同企业的分子诊断技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面对新技术与成熟技术的较量,在“精准医学”时代下,如何选择合适的检测技术,实现精准治疗成为新医学

基因芯片实验原理与方法(一)

一、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会cDNA芯片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基因芯片这一技术方法在1991年的Science杂志上被首次提出,其高通量、并行检测的特点适应了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所提供的海量的基因序列信息的需要,可以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基因芯片技术发展的原因,而对深人研究基因突

生物信息学技术:基因芯片实验原理与方法

本实验的目的是学会cDNA芯片的使用方法。了解各种基因芯片的基本原理和优缺点。基因芯片这一技术方法在1991年的Science杂志上被提出,其高通量、并行检测的特点适应了分析人类基因组计划所提供的海量的基因序列信息的需要,可以说,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基因芯片技术发展的原因,而对深人研究基因突变和基因表达

用非同位素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和检测实验

荧光原位杂交 杂交信号的放大 地高辛标记探针的信号放大             实验方法原理 实验材料

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的双重标记原位杂交

     如果用不同的标记物标记不同的核酸探针,只要互相不影响各自的杂交反应,检测系统也不相互干扰,杂交信号易于分辨,原则上均能用于双重或多重标记原位杂交。应用非放射性标记探针的双重标记原位杂交。可克服放射性核素标记探针的分辨率低、时间长以及放射性污染等缺点。    1.应用生物素标记探针的双重标记

用非同位素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和检测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 实验材料 载有样本的载玻片试剂、试剂盒 20〜150 ng非同位素标记的DNA探针去离子的甲酰胺l0 mg mL经超声处理的鲑精DNA主杂交混合液50% (V V)甲酰胺(未去离子)SSC pH 7.0生物素检测液或地高辛检测液或生物素 地高辛检测液0.1% (V V) Tr

基因芯片的必备知识和操作流程

基因芯片  技术的诞生为生物技术工作人员打开了一道科研的便利之门,曾被评为1998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本文对基因芯片的实验原理、技术基础、分类、用途、操作主要环节等内容做详细的介绍。 1.基本原理和技术基础 基因芯片以DNA杂交  为基本原理,基于A和T、G和C的互补关系。它是在探针

基因芯片的必备知识和操作流程

  基因芯片 技术的诞生为生物技术工作人员打开了一道科研的便利之门,曾被评为1998年年度十大科技进展之一。本文对基因芯片的实验原理、技术基础、分类、用途、操作主要环节等内容做详细的介绍。  1.基本原理和技术基础  基因芯片以DNA杂交 为基本原理,基于A和T、G和C的互补关系。它是在探针的基础上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生物芯片技术是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进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是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它融微电子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为一体的高度交叉的新技术,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价值,又具有明显的产业化前景。生物芯片技

原位杂交仪—荧光原位杂交相关解释

  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放射性原位杂交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非放射性分子细胞遗传技术,以荧光标记取代同位素标记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原位杂交方法,探针首先与某种介导分子(reporter molec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