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以钱学森之矛对钱学森之盾

最近任正非的访谈中,又提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而每次提到中国的教育,“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钱学森之问”,总是个躲不过去的大问题。不过,这个问题其实太绝对了,钱颖一后来做了修改: 相对于我们的人口规模,相对于我们的经济总量,相对于我们的教育投入,从我们的教育体制中走出来的具有创造力的人才为什么这么少?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那么难。第一,钱学森是公认的杰出人才,第二,像他这样的杰出人才培养出来的很少。既然如此,剖析下钱学森自己的经历,这个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而且,钱学森生于1911年,是上一个世纪的“10后”。那么,结合他一生的经历,我们这些正抚养着本世纪的“00后”、“10后”的父母,也许也能从中学习到一些什么。 1、钱学森的成长VS现代教育路径,到底差了什么? 乍一看, 钱学森就是非常典型的一路名校培养出来的学霸。他每一阶段进入的学校,全是顶尖牛校: 幼儿园 :蒙养院 (北京第一所中国第二......阅读全文

漫天飞雪送钱老

  ——追悼钱学森大师   2009年10月29日上午,著名生物学家和教育家、我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最年长的院士贝时璋先生,在安睡中辞世,享年107岁。   11月1日起,钱学森位于北京中国航天大院内的家中设立灵堂,接受钱老生前同事、故旧亲友等各界人士前往吊唁、缅怀。 &n

纪念中国唯一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5周年

   编者按 2016年是“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诞辰105周年。作为杰出的科学家和思想家,钱学森不仅是中国“两弹一星”元勋,在航天事业上取得了伟大成就,而且开创了系统工程“中国学派”,与国外同行相较,独树一帜,屹立群伦。在2016年4月24日,我国第一个航天日来临之际,纪念钱学森,从他长期

钱学森人生的五次选择 展示他科技报国的圆梦历程

  今天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怀疑钱学森的人生是成功的。他的成功原因可以归纳出若干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就从钱学森人生的五次选择讲起,或许能为当今年轻人提供一点启迪和参考。  人们一般把钱学森留美及以后的人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留学美国阶段,从1935年到1955年二十年。这个阶段钱学森作为技

弘扬钱学森精神 建功立业新时代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逝世十周年。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全党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重温钱学森光辉灿烂的科学人生,回顾他彪炳史册的丰功伟绩和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

钱学森:系统工程中国学派蔚然成林

  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的名字,因“两弹一星”而彪炳史册;直指学校教育与杰出人才关系的“钱学森之问”,持续激励我国人才培养体制改革。鲜为人知的是,这位科学巨匠晚年用力最勤、牵念最深、成就最大的研究,是一个今天已为人熟知的概念:系统工程。  40年前的9月27日,钱学森发表学术文章《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

赵文津:“钱学森之问”实为中华民族之忧

    许多例子说明,我们过去在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曾经起步较早,但最后又落在国外的后面。所以要认真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安排好有关的研究工作,还应总结反思一下几起几落的教训。没有政策的连续性,急功近利,工作反反复复是难以征战“科技高地”的。  在杰出人才能不能够受重视、能不能够发挥重要作

钱学森夫人蒋英逝世 享年95岁

蒋英资料图片   昨天(2月5日)中午,一阵紧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静寂,北京传来消息,“钱学森夫人蒋英于11时在301医院逝世”。蒋英走完了95年不平凡的人生。   去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位于上海交通大学的钱学森图书馆开馆,钱学森之子钱永刚专程莅沪。原先在春天时

《钱学森》:读懂钱学森这本丰厚的大书

  《钱学森》,中央电视台、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钱学森》摄制组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出版,定价:28.00 元  为缅怀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纪念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中央电视台六集传记电视纪录片《钱学森》于10月25日晚22:30起在中央电视台一套、10月26日晚19:

沙产业:让干旱荒漠成为生存新空间

  1984年,钱学森提出沙产业理论,其目标是将不毛之地变成沃土。如今,钱老的设想正在变为现实。   刘恕:当一个理论经过实践转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以后,它的作用和影响力是无穷的。   沙产业理论是钱学森在1984年提出的,其目标是将不毛之地变成沃土。钱学森还把自己获得的奖金捐献出来,用于支持

西安交大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图书出版发布会侧记

  4月12日,西安交通大学纪念钱学森百年诞辰图书出版发布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作为对人民科学家钱学森百年诞辰的一份献礼,我国首部记载钱学森生平、思想和业绩的编年体著作《钱学森年谱》正式出版发行,汇集钱学森留美深造期间大量珍贵手稿的《钱学森力学手稿》以及“钱学森第六次产业革命探微”和

与改革开放共荣,钱学森系统工程理论的40年

   如今,在中国,“系统工程”这四个字已经深入人心。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钱学森,不仅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与领军人物、更被认为是我国系统科学和系统工程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1978年9月27日,钱学森和许国志、王寿云在《文汇报》发表《组织管理的技术——系统工程》一文。  日前,由上海

李析:钱学森与思维科学

  钱学森对自己晚年的科学思想是最看重的。他曾经对自己的孙子说:“你记住上世纪爷爷做的这些事,如果称得起伟大的话,那么21世纪的爷爷将更伟大。”钱学森的科学思想十分超前。20年之后,我们才能理解他的思想内涵。  “两弹一星”是工程,是技术,其实也是科学问题。钱学森说过,“两弹一星”研究成功

钱学森遗体在京火化

  11月6日,“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的追悼会在北京八宝山举行,追悼会向公众开放,社会各界群众祭奠。图为钱学森的灵柩抬出追悼厅。   中新网北京11月6日电 中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遗体今日在京火化。   钱学森的遗体告别仪式今天上午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

何祚庥:钱学森与十二年科学规划

  1956年制定十二年科学规划期间,钱学森(左三)参加第九组会议  钱学森在我国导弹和火箭技术方面是创造者和开拓者,这是很多同志们都很熟悉的事情;但是钱学森还有一个功勋却很少为人们所熟知,即参与和主持制定了1956年~1967年发展科学技术的科学规划纲要。  1955年~1956年

张瑜:钱学森教育思想与实践的启示

钱学森  自2011年9月22日我应邀在中国科大作第一场报告以来,近三年来我已在全国作了201场报告。题目是:《身为科学家的教育家钱学森》《百人一院士,千人九将军》《钱学森先生引领的成才之路》《钱学森先生改变和影响了我的人生轨迹》等。  我已经年过七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事情要从3年前说起。20

钱学森追悼会今天上午举行 将向公众开放

  据悉,钱老的追悼会已经定于11月6日上午在八宝山举行。近日来,前往钱老家中灵堂悼念这位著名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的人群络绎不绝。中新社发李京生 摄   近日,“钱学森展览馆”在钱学森生前念书的北京师大附中“百年附中会堂”落成。馆藏的大量珍贵文物、图片、纪录了中国“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的生

钱学森图书馆举办庆祝上海交大建校123周年专场乐会

   “同学们,同学们!振兴中华,振兴中华。宏图在胸,重任在肩。”  4月7日,激昂奋进的歌声回荡在上海交通大学钱学森图书馆,在这座人民科学家的纪念馆中,一场名为《春之永恒》的专场音乐会成功举办。123位上海交大的青年学子为观众们带来《我和我的祖国》、《上海交通大学校歌》、《江南月亮》、《春之永恒》

中国航天科工成立“钱学森系统工程理论培训中心”

    10月29日,在“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前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钱学森系统工程理论培训中心”在北京怀柔的雁栖湖畔正式揭牌成立,将致力于发扬光大钱老开创的系统工程理论。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在“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逝世一周年纪念日前夕

“仰望星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图片展在京展出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的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逝世一周年之际, “仰望星空——人民科学家钱学森”图片展开幕式暨大型电视剧《钱学森》发布会,于12月10日上午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行。这项活动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主办。   据了解,中国科学院原党组

神舟八号返回舱内番茄苗在太空开花结果

身着连体白色防静电服的工作人员从返回舱内取出搭载物品。昨日,“神八”返回舱开舱仪式在京举行。钱学森的儿子(左)接过钱老画像。8瓶太空小西红柿5瓶结果。万泉小学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航天之梦》。  昨日(11月21日)上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举行神舟八号返回舱开

追忆唐九华的经纬人生:为 “两弹一星”作贡献

唐九华(1929年—2001年) 唐九华,浙江绍兴人,出生于上海。中国光学工程总体设计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50年代,负责研制成功地形一号经纬仪、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并推广工业生产。60年代,负责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学跟踪测量设备和坐标基准传递设备,均达到世界

梁思礼院士:没有钱学森就没有中国航天今天的业绩

  10月31日晚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官方网站中国航天网邀请原中国航天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刘纪元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火箭专家梁思礼(右)进行在线访谈,两人深情回忆与钱老共事、交往的点点滴滴,深切缅怀中国航天奠基人钱学森。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当天在北京逝

来自钱学森先生10月23日的一封贺信

2008年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登门看望钱学森。   人民网11月1日电(记者杨雪梅)11月15日,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就将迎来成立30周年的日子。在他们精心准备的画册中,有一封钱学森先生在10月23日发来的贺信。   系统科学研究所的所长高小山说:“钱

钱学森在美国发表的论文首次翻译出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郭永怀的夫人李佩早年在美国时就与钱学森相识。今天她终于完成了一项重要使命:组织翻译了钱学森当年在美国所发表的论文,并集结出版。在钱学森百年诞辰之际,手捧着《钱学森文集(1938-1956海外学术文献)》,92岁的李佩觉得可以告慰她的“钱兄”了。  在钱学森诞辰百年

历史:一场被动的人才交换促成一双中科院院士

   【直到30年后的一天,他偶然瞥见了一本大连理工大学校史才恍然大悟。原来竟是钱学森所长亲自促成此事!】  现在在高校和科研单位之间根据科研需要和人才自身特点直接进行人才交换的事情已非常罕见。但上个世纪60年代,在中科院和高校之间却发生过一场有趣的人才交流,被悄然交换了工作单位的俞鸿儒和钟万勰二人

李政道与教育学者共答“钱学森之问”

  李政道先生作报告:要创新 需学问     过去的一年里,“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震聋发聩的疑问一直是教育界、知识界、学术界的热点话题。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随着大师的远去,著名的“钱学森之问”引起了上至国务院总理下

2007感动中国人物揭晓 钱学森闵恩泽获奖

2007年度“感动中国”2008年02月17日晚颁奖 由中央电视台评选 科学家钱学森和国家科技大奖得主闵恩泽入围 “嫦娥一号”研发团队获“特别致敬” 由中央电视台评选的2007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揭晓,中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与国家科学技术大奖获得者闵恩泽入围,“嫦娥一号”研制开发团队获“

追忆唐九华的经纬人生:为 “两弹一星”作贡献

唐九华(1929年—2001年) 唐九华,浙江绍兴人,出生于上海。中国光学工程总体设计专家。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20世纪50年代,负责研制成功地形一号经纬仪、自动记录红外分光光度计并推广工业生产。60年代,负责研制成功多种大型光学跟踪测量设备和坐标基准传递设备,均达到世界

郑哲敏:有探索才会有创新

   人物介绍:   郑哲敏生于1924年,著名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长期从事固体力学研究,开拓和发展了我国的爆炸力学事业。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3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   历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非线性连续介

中科院力学所实验室遭强拆 已发严正声明

中科院力学所在网上声明中发布的17日强拆照片  7月23日,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官网发表声明称,从7月17日到昨天,力学所怀柔试验基地遭持续暴力拆毁。声明中称,该试验基地是钱学森先生回国后亲自选址和创建的,是我国第一个火箭研究与试验基地,初步统计直接 损失高达1700余万元。 但是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