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科研狗对“南开校长曹院士论文造假事件”的完全剖析

最近南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被曝出40多篇论文涉嫌学术造假,数据图有PS痕迹。 曹院士是免疫学大牛,在全世界的学术地位都极高!但学术界是一个特别容不得造假的地方。这一锤下去,半个科研圈都惊得信仰崩溃了。 微博网民一开始喷曹院士骗子,再喷南开药丸,后来质疑曹的这个院士头衔估计也是骗来的。 但我坦率地说,大部分网友一不知道曹院士是谁,二吃不懂学术瓜,喷得很不理性。今天请允许我以我浅薄的学术水平,在此详细分析一下曹院士的前前后后01 事件的时间线 事情起源于11月14日,美国生医领域学术打假专业户Elizabeth Bik在推上表示,发现某中国大牛的论文图片有问题。她讲得很隐晦,没有点名。 随后我国打假专业户方舟子直接点名:此人是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院士,有18篇论文被发现数据造假。 方在推里只配了4张图,并没有指明18篇论文是哪18篇。在国内传得最多那条微博就是方舟子的机器人小号,但我看这种阴阳怪气挺不爽的。......阅读全文

曹雪涛院士权威期刊发表miRNA研究重要成果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采用一种体内方法鉴别出了计算机算法无法预测到的目标miRNA,证实在肝癌中miR-92a作为一种致癌miRNA抑制了抑癌基因p21的表达。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10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曹雪涛院士权威期刊发表miRNA研究重要成果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报告称,他们采用一种体内方法鉴别出了计算机算法无法预测到的目标miRNA,证实在肝癌中miR-92a作为一种致癌miRNA抑制了抑癌基因p21的表达。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6月10日的《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曹雪涛团队发现免疫细胞活化调控新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团队发现,E3泛素连接酶分子Nrdp1在T细胞抗感染、抗肿瘤功能的活化中起重要调控作用,为研究如何增强机体抗感染、抗肿瘤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抑制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提出了新的分子机制与干预方法。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9月21日的《自然—免疫学》杂志。  杀伤性T细

曹雪涛团队发现晚期癌症恶化的新机制

   3月29日,《细胞》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晚期癌症肿大的脾脏中发现了一种称之为Ter细胞的新型红细胞样亚群,此细胞能够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artemin而促进癌症恶性进展,该发现为癌症预后判断和干预治疗提出了新思路。图片来源于网络  目前认为,癌症

曹雪涛院士权威期刊发布癌症研究新成果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证实,肿瘤衍生的CXCL1通过招募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促进了肺癌生长。这一研究发现发布在近期的Journal of Immunology Research杂志上。  我国著名的免疫学家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和第二军医大学的刘秋燕(Qiuyan

曹雪涛团队发现晚期癌症恶化的新机制

  3月29日,《细胞》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晚期癌症肿大的脾脏中发现了一种称之为Ter细胞的新型红细胞样亚群,此细胞能够通过分泌神经营养因子artemin而促进癌症恶性进展,该发现为癌症预后判断和干预治疗提出了新思路。   目前认为,癌症是一种发生于

曹雪涛院士综述文章:当免疫遇上表观遗传

  近日,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和第二军医大学的鲍嫣(Yan Bao)博士,发表了一篇题为“Epigenetic Control of B Cell Development and B-Cell-Related Immune Disorders”的综述文章,探讨了参与B细胞发育和B细胞相

曹雪涛院士:精准医学不应以基因测序为导向

  从年初奥巴马提出将精准医学纳入美国国策以来,精准医学就成为一项热门概念。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长庚医院管理咨询委员会的委员曹雪涛看来,精准医学的最终目的是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它只是精准定义病因的“利器”,并不是万能,也不应以基因测序作为导向。  曹雪涛表示,目前的医疗理念发展越来越呈现个性化、精确

曹雪涛小组揭示自身免疫疾病发生新机制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带领的团队揭示了炎症与自身免疫疾病发生的新机制,为防治人类自身免疫疾病提供了潜在新型靶点。该成果日前发表于《免疫》。   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影响生活质量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目前临床上仍缺少对该病的根治性疗法。因此,人们对于炎症性自身免疫

曹雪涛团队12篇论文可信性遭质疑

6月26日的《生物化学期刊》就曹雪涛团队的12篇论文发表关注声明。  2020年6月26日,《生物化学杂志》(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JBC)编辑部在最新一期的杂志中对免疫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发表的12篇论文分别发布了关注声明。声明措辞

曹雪涛院士:准确把握医学科技发展趋势

  医学科技是提高人口健康水平的关键要素,也是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培育发展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基础。当前,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孕育之中,医学科技不断发展,催生出了转化医学、系统医学、精准医学、个体化医疗、智慧医疗等一系列新的医学思想和理念,医学新理论新技术已成为疾病防治和健康管理不可或缺的重要

曹雪涛:资助基础研究得有点风险意识

   如今,曹雪涛是世界著名免疫学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和中国免疫学会理事长。而1991年时,他还是刚刚博士毕业的青年教师,一笔3万元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让他走上了科研正轨。  “那是我科研生涯起步的第一个基金项目。”曹雪涛说,“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内学术界能够得到科研资金支持的渠道很

曹雪涛院士免疫疗法项目获“陈嘉庚科学奖”

  陈嘉庚科学奖颁奖合影(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  201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陈嘉庚青年科学奖6月1日在北京揭晓,5位中国科学家获此殊荣。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为其颁奖。  获得2016年度陈嘉庚科学奖的项目共2项。其中,《多复变中若干问题的解决》获得陈嘉庚数理科学奖,获奖人是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

人员调动!曹雪涛任国家卫健委副主任

据人社部网站消息,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任命曹雪涛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任命林尚立为中国人民大学校长;任命陈雨露为南开大学校长。免去陈雨露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职务;免去苟仲文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执行主席职务;免去刘伟的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职务;免去曹雪涛的南开大学校长职务。

浙大曹雪涛院士Cell发表免疫学新成果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在核糖核酸(RNA)病毒逃逸天然免疫杀伤清除机制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证实RNA病毒通过诱导Siglec-G,促进RIG-I降解,抑制了先天免疫反应。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1月31号的《细胞》(Cell)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现

曹雪涛:细胞免疫治疗和干细胞治疗亟待规范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细胞免疫治疗与体细胞治疗、基因编辑与基因治疗等,为人类疾病救治与健康促进带来了革命性进步。对于这些生物医学前沿热点与高新技术,除了加大科技投入进行战略布局之外,相关监管科学体系建设也要及时跟上,以保障新型治疗手段及药物应用与评价,推动我国相关产业有序发展和新业态形成。”3

曹雪涛小组发现人肝癌预后判断和治疗新靶标

为进一步研究mRNA在肝脏生理和肝脏疾病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最新一期(当地时间2月15日)《癌细胞》(Cancer Cell)杂志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课题组及其合作者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其通过深度测序技术进行人正常肝脏、病毒性肝炎肝脏、肝硬化肝脏和人肝癌m

曹雪涛:积极推动立足中国本土的创新性研究

  “我们这代人关注‘术’,对‘道’的追求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两院院士大会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与《中国科学报》记者谈了近来他的思考。  “创新”作为本次大会的主题,引起科研人员的广泛关注与热烈探讨。在曹雪涛看来,创新就是要“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而只有科学家达到一定的

曹雪涛《自然》子刊介绍天然免疫现状与未来

  机体如何及时启动天然免疫反应以有效地清除病原体入侵,同时又适度控制免疫应答强度并能够及时终止免疫应答而不损伤机体自身组织?这是免疫学根本性关键科学问题,对于免疫系统功能的发挥与机体自身稳定至关重要。12月29日出版的新一期《自然免疫学综述》(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发

曹雪涛院士团队发现免疫炎症平衡调控新机制

  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曹雪涛院士团队发现,DNA修饰酶Tet2分子可以通过调控RNA修饰的新方式,促进机体增加天然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以应对病原体感染及其炎症反应。该发现不仅从免疫学角度为机体抵抗病原体感染的天然免疫机制提出了新观点,也在表观机制层面揭示了Tet2参与基因表达转录后调控的

曹雪涛委员:推进精准医学发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科技日报:今年1月3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正式宣布美国启动“精准医学”研究计划,什么是精准医学?美国启动的精准医学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曹雪涛:精准医学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进步以及生物信息与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本质上是通过基

浙大曹雪涛院士Cell子刊解析表观遗传与免疫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组蛋白甲基转移酶Ash1l通过诱导泛素编辑酶A20,抑制了IL-6生成及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这一研究在线发表在9月5日的《免疫》(Immunity)杂志上。   文章的通讯作者是现任职浙江大学医学院和第二军医大学的曹雪涛(Xueta

浙大曹雪涛院士Nature子刊免疫学新成果

  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在巨噬细胞中LRRFIP2通过促进Flightless-I介导的caspase-1机制,对NLRP3炎症小体(inflammasome)激活起负调控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8月14日的《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曹雪涛院士Nature子刊发表免疫学新成果

  来自第二军医大学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研究人员,采用深度测序检测了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HSCs)和各种树突状细胞(DCs)亚型的miRNA组(miRNomes),并揭示出了免疫反应的一个负调控因子:miR-30b。这些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miRNAs在干细胞生物学以及DC亚型发育和功能调控中的作用提供

曹雪涛团队再发Nature——揭示新型非编码RNA调控网络

  先天性免疫反应可保护宿主免受病原体感染,并向病原体施加进化压力,以减弱这些反应并确保其存活和复制的策略。这些不断变化的压力导致了跨宿主-病原体相互作用的先天性免疫稳态的复杂机制,但尚未得到全面了解。尤其是,更好地了解控制宿主与病原体相互作用并促进入侵病原体清除或逃逸的调节剂,可以确定传染病和慢性

曹雪涛:倡导青年学者独创原始学说和革命技术

  青年时期是科学家最具创新力的黄金时段。回顾世界重大科技创新历程,许许多多推动人类科技进步的颠覆性革命性重大理论突破与科技发明,是一流科学家在青年时期做出的;翻阅诺贝尔奖得主的成长历史,青年时期的原创性工作也正是他们成长为大师级科学家的重要标志。对一个学科和领域而言,能否聚集一批具有原创力的青年科

曹雪涛解读2015中国医院科技排行榜

  医学科技是推动医学发展的根本,通过建立医学科技评价体系,有助于优化科技资源的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达到造福百姓的终极目的。  12月30日,2015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在北京揭晓,从排行榜综合排名中看,相比去年,位列前三的医院并没有变化,分别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

曹雪涛等发现RNA病毒逃逸机体天然免疫机理

  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研究团队在最新研究中,获得了RNA病毒如何通过其独特方式逃逸天然免疫细胞监控清除作用的研究结果,并发现了天然免疫识别与调控的新型分子机制。相关研究论文近日发表在《细胞》(Cell)杂志上。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天然免疫细胞,是机体感知与识别外源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曹雪涛小组发现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机制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团队发现,Rhomboid蛋白家族成员Rhbdd3分子能选择性地抑制树突状细胞分泌炎性细胞因子而阻止自身免疫病发生发展,为自身免疫病提出了新型发病机制,也为其防治提出了新的潜在分子靶标。相关研究发表于6月19日出版的《自然—免疫学》杂志。  我国近年来自身免疫病发病率持

曹雪涛:化零为整-强化高端人才国际合作

   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并掌握核心技术的国际化领军人才和团队,特别是储备一批能参与国际科技竞争、攀登未来科技制高点的人才,对提升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尤为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曹雪涛指出,在人才培养中,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随着科研人员出国留学进修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许多值得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