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天文台在混合型主序变星星震学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博士陈兴浩、研究员李焱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张孝斌合作,利用星震学方法精确得到了主序演化阶段混合型变星CoRoT 100866999的中心对流核尺度。该研究成果于12月26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赫罗图上,混合型变星位于盾牌座delta型变星和剑鱼座gamma型变星不稳定带的重叠区域,兼有p模式和g模式两种脉动特征。不同类型的振动波来自于恒星内部不同的深度,反映恒星内部不同位置处的结构信息。通过分析两种振动模式,可以获得恒星由包层到中心核的结构特征。 混合型变星CoRoT 100866999是一颗大小约1.8个太阳质量的主序恒星,内部存在一个对流的中心核。目前,恒星内部对流过程的处理仍然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对流问题处理方法的不完善会导致恒星的演化与结构出现很大的差异,研究该类变星可以帮助完善恒星对流模型。同时,主序演化是恒星演化......阅读全文

云南天文台在混合型主序变星星震学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博士陈兴浩、研究员李焱和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张孝斌合作,利用星震学方法精确得到了主序演化阶段混合型变星CoRoT 100866999的中心对流核尺度。该研究成果于12月26日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赫罗

云南天文台主序前盾牌座delta型变星星震学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科研人员在主序前演化阶段盾牌座delta型脉动变星星震学领域获得新进展,首次用星震学方法精确给出了该类变星的演化状态。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天文学杂志《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盾牌座delta型变星在赫罗图上处

科研人员首次在低振幅delta型变星中探测到径向双模脉动

  新疆天文台光学天文与技术应用研究室科研人员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高精度测光数据,在低振幅盾牌座delta型脉动变星中发现大振幅delta型变星(HADS)的脉动特征,此项研究成果已正式发表在美国《天文学杂志》(2021,AJ,162,48)。  大多数变星处于恒星演化的不稳定阶段,按照变星产生亮度

研究人员发现大熊座W型相接双星两种次型不同演化路径

  近期,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博士研究生张旭东和研究员钱声帮等人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两种不同次型的相接双星,发现它们具有不同的演化路

新研究搜寻到上百颗大质量脉动变星及其候选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089.shtm 科技日报昆明3月26日电 (记者赵汉斌)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近期利用望远镜巡天观测数据,探测到155颗大质量脉动变星及其候选体,并给出了其脉动特征和物理性质。相

云南天文台慢脉动B型星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恒星物理组吴涛、李焱等通过模型分析,构建了一个新的慢脉动B型星(SPB星)星震学诊断图,并对空间望远镜CoRoT观测的SPB星HD 50230进行了详细的星震学分析。8月14日,国际天文学杂志《天体物理学杂志》(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发表了

山西大学在星震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山西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讲师牛家树及其合作者太原师范学院物理系讲师薛会芳共同在国际天文学期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以快报形式发表了题为“A Rapidly Evolving High-amplitude δ Scuti Star Crossing the H

研究揭示中国常规稻主栽品种的演化机制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魏兴华团队在《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在线发表研究论文。研究者通过下一代重测序技术,首次对过去70年来中国常规稻主栽品种、地方种和国外引进种质构建了水稻高密度基因组变异图谱,系统研究了地方种和引进种质对我国常规稻主栽品种演化的贡献,以及主栽品种在遗传改良中的

科学家发现轨道连续扩张的持续超软X射线源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616.shtm记者14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首次发现银河系中轨道连续扩张的持续超软X射线源,并揭示了由物质转移引起的轨道演化机制,提示当白矮星质量达到相应极限时,很可能会产生Ia

郭守敬望远镜首批巡天光谱数据对世界发布

图为郭守敬望远镜。  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取得的首批巡天光谱数据从19日起正式对全世界发布,数据包括 220万光谱,高质量恒星光谱172万条,超过目前国际上所有已知恒星巡天项目的光谱总数。科学用户可登录网站(http://dr1.lamost.org/)进行数据查询和下载。  宇宙浩瀚,人类

云南天文台在LAMOST双星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研究员钱声帮等人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谱巡天资料,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双星(EA和EW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LAMOST食双星的物理特性与演化状态》为题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增刊》上发表。该工作给出了12000颗左右

云南天文台在LAMOST双星研究方面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双星与变星研究团组研究员钱声帮等人利用我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光谱巡天资料,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双星(EA和EW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相关研究成果以《LAMOST食双星的物理特性与演化状态》为题在美国《天体物理杂志增刊》上发表。该工作给出了12000颗左右双

新研究发现SPB中心对流核外存在奇异的混合效应

  湍对流运动现象广泛存在于各种天体中,是引起物质输运(混合)以及能量传输的主要物理过程之一,在恒星结构演化理论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湍流元在对流区受浮力作用而运动,到边界处浮力为零,但仍有速度。因此,湍流元将继续运动,延伸对流对物质和能量的输运效果,直至湍流元停止。这会导致实际混合区域要比对流区大

DNA定序分析

目的对于许多重组DNA的实验,知道DNA的序列常是进一步操作所必备的。 本实验将定出你所选殖之cDNA的序列,并进行数据库比对分析。其目的在教导学生如何从事DNA定序分析及DNA序列的计算机分析。原理本实验所使用之方法为F. Sanger所发展之dideoxy定序法。 此法乃是将一引子黏合到

什么是键序?

键级又称键序,是分子轨道法中表示相邻的两个原子成键强度的一种数值。对双原子分子来说,把成键电子数与反键电子数的差值的一半,称为键级。在形成共价键时,成键轨道上的电子称为成键电子,它使体系的能量降低,有利于形成稳定的键;反键轨道上的电子称作反键电子,它使体系的能量升高,不利于形成稳定的键。可见,键级是

光谱大数据来自耿耿星河-海量数据世界分享

LAMOST望远镜内部拼接镜面。LAMOST望远镜全景。  ■走近中国大科学工程   黑暗的燕山之巅,瞪着一只亮闪闪的眼——郭守敬望远镜(LAMOST),3月底,其获得的首批220万条巡天光谱数据正式向世界发布。  LAMOST是光谱加工厂,每个观测夜经“流水线”生产出万余条天体

银河系超软X射线源研究有新发现

  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了解到,该台研究人员发现超软X射线源天箭座V的连续轨道光变曲线存在奇特的无规律变化,首次揭示了射线源周围很可能存在分布不均匀的星周物质和不规则的物质损失。同时分析了其中心密近双星系统的轨道周期变化,给出了物质转移率的大致范围。国际权威天文学杂志《英国皇家天文学会月刊》发表了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测量出银河系旋转速度与质量

   近日,国家天文台天体丰度与星系演化研究团组博士后依明阿吉与该台研究员赵刚合作,首次利用我国LAMOST望远镜释放的第四次巡天数据与美国斯隆数字巡天项目(SDSS)释放的第八次巡天数据中的天琴座RR变星,测量出银河系旋转速度与银河系质量,该研究结果已在国际期刊《天体物理学报》上发表。  这项研究

独特双星系统解开脉动恒星之谜

  北京时间11月25日消息,天文学上精确测定恒星和星系的距离长期以来一直是让天文学家们困扰的难题,除去三角视差等经典方法,有一类特殊的天体,为天文学家提供了一个“量天尺”。这就是造父变星(Cepheid Variable)。和太阳不同,造父变星会按照一定的周期规律性地变亮再变暗,周

什么是序贯接种

随着疫苗品种和剂型的增多,在同一疫苗不同剂型间的交替预防接种已成为在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几种疫苗交替使用,这种免疫程序称为序贯免疫程序。如先打灭活脊灰疫苗(IPV),再口服减毒脊灰疫苗(OPV).

支序图的定义

中文名称支序图英文名称cladogram定  义由支序分析结果得出的谱系图。应用学科昆虫学(一级学科),昆虫分类与进化(二级学科)

基因萃取与定序

将采检的样本送到实验室中进行DNA萃取,由于DNA存在于细胞内的细胞核中,故须先打破细胞,目前最常见的有两种方式,物理性的如超音波震荡、化学性的如碱裂法;植物细胞因有细胞壁,破细胞较为麻烦,须先使用液态氮超低温凝结组织,在研钵中用磨杵捣碎破细胞壁,此过程中磨得越细越好,最佳状态是磨细至如奶粉程度。一

中外合作揭开经典新星高能伽马射线产生机制

  由美国密歇根大学Laura Chomiuk博士领导、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客座研究员杨军博士(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Onsala天文台)等人参与的研究团队,最近在新星伽玛射线辐射问题的观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自然》杂志。  新星是一类激变变星,由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吸积来自伴星的物

紫金山天文台证实在富碳星拱星包层中探测到硫化硅脉泽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博士龚龑等通过国际合作研究证实在富碳星IRC+10216的拱星包层中探测到SiS(1-0)脉泽。该研究成果近日以SiS in the circumstellar envelope of IRC +10216: maser and quasi-thermal emission

《分析化学论文撰写》序

  3月14日,在分析测试百科网上与网友讨论《分析化学论文撰写及建立分析方法的正规程序》,该网小L同志来我家,两人把这网上讲座的PPT做好了。当然,这PPT任何同志都可以下载,并欢迎批评指出。心里话:抛砖引玉。  PPT已做好,但还想向网友汇报我的一点看法: 

相序表的工作原理

zui早的相序表内部结构类似三相交流电动机,有三相交流绕组,和非常轻的转子,可以在很小的力矩下旋转,而三相交流绕组的工作电压范围很宽从几十伏到五百伏都可工作。测试时,依转子的旋转方向确定相序。也有通过阻容移相电路,使不同相序就有不同的信号灯显示相序。相序表是检测A、B、C三相是否对应的电工仪表。由于

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病因分析

  1.原发性血脂异常  关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目前的研究多从基因缺陷及代谢异常方面开展。该疾病突出的特征是,在同一家族中发现有各种不同类型的高脂蛋白血症患者,并有60岁以下发生心肌梗死者的阳性家族史。大多数原发性血脂异常原因不明、呈散发性。临床上可常与肥胖症、高血压、冠心病、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简介

  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FCH)是于1973年首次被认识的一个独立的病症。在60岁以下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中,这种类型的血脂异常最常见(占11.3%)。在一般人群中FCH的发生率为1%~2%。另有研究表明,在40岁以上原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FCH为最多见的血脂异常类型。FCH最突出的特征是,在

怎样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

  1.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  低脂、低盐、低糖饮食,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体重;增加有规律的体力活动;戒烟酒。  2.药物治疗  ①他汀类如阿托伐他汀、瑞舒伐他汀、普伐他汀等,适应证为高胆固醇血症和以胆固醇升高为主的混合型高脂血症。此类药是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降脂药。②贝特类如非诺贝特、苯

主链的结构

主链是有支链(侧链)结构的高分子链中链节数最多的链。有支链(侧链)结构的高分子链中链节数最多的链。有分支结构的开链烃分子中较长的链。可看作母体。例如3-甲基己烷分子中的CH3CH2CH2—CH—CH2CH3是主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