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学家揭示神经细胞极性维持机理面纱

电有正负极,磁有南北极,细胞也具有极性特质。自然界中,有不少可直接感知的细胞极性现象,例如涡虫的切断体进行再生时,从朝向原来头部的断面上再生出头部,从朝向原来尾部的断面上再生出尾部。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朝教授课题组揭示了维持神经细胞极性的分子机理,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神经系统是人体中最重要的功能调控系统。作为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细胞是一类高度极化的细胞。典型的神经细胞由接收信号的树突、胞体和传递信号的轴突组成。不同的物质组成构成了树突、胞体、轴突不同的形态和各自独特的生理功能,从而维持神经细胞极性。 在生物学中,支架蛋白是许多关键信号通路中的重要调控因子。一种名为“Ankyrin-G”的神经支架蛋白作为神经细胞轴突起始段中最重要的蛋白质复合物组织者,是该起始段的标志性蛋白。这种蛋白通过选择性地调控进入轴突的蛋白和特定细胞器,从而维持神经细胞分别构成轴突和树突的极性。然......阅读全文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回顾2018:中国大陆在CNS发表的神经科学论文

  即将过去2018年,中国大陆学者在神经科学的基础、临床及技术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据不完全统计,以第一作者(含共同第一作者)单位或通讯作者(含共同通讯)单位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Nature和Science 即CNS发表以神经科学为主体的研究论文共计19篇。其中,论文第一作者单位和最

全面回顾:2014年全球生物医学突破进展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

2014年世界生物医学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 医学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

中科院科研进展2017

  Ce基非晶合金的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非晶形成的机理以及热力学、动力学和结构对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是材料科学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也是非晶材料和物理领域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物理所汪卫华小组与美国North Carolina大学Wu Yue研究小组合作,采用核磁共振NMR 27Al 方法系统研究了微量元

中国科大等PNAS发文:神经细胞极性维持的分子结构机制

  2019年12月30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无膜细胞器与细胞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朝课题组通过综合性运用生物化学、结构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及分子神经细胞生物学等研究手段,揭示了Ndel1/Ankyrin-G复合物在神经轴突起始段调控物质选择性进入轴突,从

201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名单之复旦大学(生物类)

  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消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2年度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及港澳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项目、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项目等方面的评审结果。有关评审结果将通知相关依托单位,其科研管理人员可登录

2017年诺奖预测:脑成像重磅级研究解读

  10月诺贝尔奖月马上到来,随着颁奖时间越来越近,很多科学家们都开始预测2017年的诺奖获得者;从2002年开始,汤森路透社每年都会进行诺贝尔奖的预测,近期汤森路透公布了2017年的预测名单,其中共有四位科学家入选生理学或医学领域,包括来自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特聘教授张远(发现了人类疱疹病毒)、

张明杰院士PNAS发表研究新成果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乔治亚瑞金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解析Crumbs尾区与PALS1的PDZ–SH3–GK串联体的复合物的晶体结构,揭示出了顶面Crumbs复合体的高度特异性装配机制。研究结果发表在11与10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Ming

张明杰教授等两篇文章:肠道与耳朵的渊源

  进化其实是个很会省事的家伙,它常借用现成的生物学结构,稍加改动使其拥有一个新的功能。香港科技大学和 Vanderbilt 大学的两个团队最近不约而同地发现,内耳毛细胞静纤毛的发育可能就是这么回事。他们的论文同时发表在一月二十五日的Developmental Cell杂志上。  肠道微绒毛是肠道壁

上海生科院教授《细胞》子刊解析神经干细胞研究

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干细胞生物重点实验室(Key Laboratory of Stem Cell Biology),日本福井大学(Fukui University)医学院,美国Sloan-Kettering癌症研究中心(Memorial Sloan-Ketterin

解读近期癌症化疗领域的重磅级研究成果

  近年来,科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在癌症化疗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研究突破,那么近期又有哪些值得一读的最新研究报道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  【1】Nature:模块化基因增强子导致白血病并调控化疗疗效!  DOI:10.1038/nature25193  骨髓每天都会产生数十亿

基因技术专题-2

RNAi技术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 RNAi)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生物体基因表达、调控与功能的一项崭新技术,它利用了由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 siRNA)引起的生物细胞内同源基因的特异性沉默(silencing)现象,其本质是siRNA与对应

Neuron:饶毅等提出脑研究的“化学连接组”新概念

  “化学连接组是一个新概念,化学连接组学是一个新途径,应用于果蝇的相关工具是强有力的资源”。  2019年2月21日,重要国际学术期刊《神经元》发表北京大学饶毅教授实验室的论文:“化学连接组学:绘制果蝇的化学传递图谱”。 其摘要中明确提出“化学连接组是一个新概念,化学连接组学是一个新途径,应用于果

盘点:5种最前沿的癌症治疗理念

  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的科学家和医生坚信我们正步入肿瘤研究和治疗的黄金时代。尽管尝试揭示和控制癌症的征程充满挫折,但是近年来许多癌症研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着实让人惊喜。尽管依然布满荆棘,但是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相信战胜癌症的未来终会降临。以下就是其中五项令人振奋的癌症治疗理念。  (一)精

五种最先进的癌症治疗理念

  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SK)的科学家和医生坚信我们正步入肿瘤研究和治疗的黄金时代。尽管尝试揭示和控制癌症的征程充满挫折,但是近年来许多癌症研究和治疗方面的进展着实让人惊喜。尽管依然布满荆棘,但是我们有更多的理由相信战胜癌症的未来终会降临。以下就是其中五项令人振奋的癌症治疗理念。  精准医疗

“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项目申报发布

  5月22日,科技部官网发布了《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征求意见的通知》,其中,“干细胞及转化研究”重点专项、“蛋白质机器与生命过程调控”重点专项、“纳米科技”重点专项 与生物医学领域相关。  关于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干细胞及转化研究等6个重点专项

关于过敏反应的那些事

  本期为大家带来的是过敏反应相关的研究与临床治疗的最新进展,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喜欢。  1. Lancet:抗过敏药物能够缓解多发性硬化患者的认知损伤  最近,来自UCSF的研究者们成功地在II期临床实验中证明FDA批准的抗组胺药物能够恢复多发性硬化患者大脑的神经系统功能。此前实验室水平的研究发现

清华大学首席科学家Cell Stem Cell发布lncRNA重要发现

  来自清华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揭示,在多能细胞中Divergent lncRNAs调控了基因表达和谱系分化。这一重要的研究发现发布在3月17日的《细胞干细胞》(Cell Stem Cell)杂志上。  清华大学973项目首席科学家沈晓骅(Xiaohua Shen)是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

上海交大教授发JBC:神经发育过程中蛋白糖基化的新机制

  上海交通大学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自有成熟蛋白质糖基化研究平台的基础上,报道了神经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的糖基化功能机制研究最新成果:他们从糖基转移酶、糖蛋白和糖链修饰三位一体的角度揭示了蛋白质O-糖基转移酶在神经分化中的调控分子机制。  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JBC杂志上,领导这一研究的是上海交

20年间,胚胎干细胞的“革命之路” | Nature长文

    由胚胎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神经群,在培养基中聚集成球状。图片来源:Brivanlou Lab/Rockefeller University  胚胎干细胞(ES)为生命的早期发育提供了丰富的信息。类似于天文学家们回顾宇宙大爆炸,生物学家们也倾向于在这类细胞中寻找生命起源的秘密。科学家们将

张明杰院士Cell Res解析肿瘤抑制因子相互作用

  来自香港科技大学的研究人员证实,肿瘤抑制因子Discs Large (Dlg)和Lethal giant larvae (Lgl)以一种磷酸化依赖性方式相互作用。这一研究发现在线发表在2月11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领导这一研究的是香港科技大学张明杰(M

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交谈在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并不是两个独立的系统,它们之间存在密切的对话和沟通。这种对话和沟通在有机体的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小编针对近期这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一番盘点,以飨读者。  1.Nature: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交谈导致过敏性哮喘  doi:10.1038/nature2402

【盘点】咖啡真的有益于机体健康嘛?

  在睡眼惺忪的清晨或是紧张忙碌的工作中,你是否会享受一杯香浓醇厚的咖啡呢?现今社会,咖啡基本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中的必需品。  近些年来,科学家们进行了很多研究来揭示咖啡和人类机体疾病的关联,下面小编就来为您一一盘点咖啡与机体疾病之间的种种关系。  【1】Pharm Res:咖啡有益,可防止肥胖相关

7月6日《Cell》精彩内容

Cell创刊于1976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Cell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许多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都发表在Cell上。最新一期(7月6日)Cell杂志就公布了不少重要的研究成果:

12月Cell期刊亮点研究全在这里

  2019年12月份即将结束了,12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经过基因改造的大肠杆菌也可通过摄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行生长  doi:10.1016/j.cell.2019.11.009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

多篇文章解读血清素领域重要研究成果!

  血清素,又名5-羟色胺,其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特别在大脑皮层质及神经突触内含量很高。血清素一种能够抵抗悲伤的物质,这种产生于脑干神经元里的神经递质对于调节我们的情绪不可或缺。近年来,科学家们在对血清素的研究上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本文中,小编就对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分享给大家!  【1】Nat

科学家在巨噬细胞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  【1】Nature子刊:巨噬细胞有助让衰老的肌肉焕发青春  2014年,由杜克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授Nenad Bursac领导的一个研究团队首次推出了世界上第一个自我愈合的实验室培养的骨骼肌。它强有力地收缩,迅速整合到小鼠体内,并在实验室中和动物体内展示出自我愈合的能力。  这个里

科学家成功绘制出人类大脑细胞类型的“百科全书”!

  为了制作一道新菜,厨师必须选择食材并将其进行混合,从而实现不同的口味和质地,同样地,成千上万个基因多种不同组合的表达能够创造并维持大脑中每种细胞多种多样的“味道”,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研究者Hodge等人通过研究报道了他们对大脑中单个细胞基因表达的分析,这或能为人

RNA:全世界都在看

  2011年夏天,一项持续3年的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研究终于完成。研究小组将重点集中在了一种引发家族性ALS的突变上――仅仅是9号染色体上的3个基因。   一直以来,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各种新的排序技术和超大计算能力,进行了详细全面的基因分析,但未能发现任何有关连的突变。   而美国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