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测月雷达揭开月球背面地下浅层结构的面纱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春来、苏彦领导的科研团队在我国月球深空探测领域取得重大发现。该团队利用嫦娥四号玉兔二号月球车上搭载的测月雷达,首次揭示了月球背面着陆区域地下40米深度内的地质分层结构,发现地下物质由低损耗的月壤物质和大小不同的大量石块组成。这一研究成果对于了解撞击过程对月表的改造、火山活动规模与历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最古老且最大的南极–艾特肯(South Pole–Aitken)盆地内的冯卡门(Von Kármán)撞击坑底部成功着陆。冯卡门撞击坑形成于前酒海纪,中心位置为44.45°S, 176.3°E,直径约为186千米。坑内地形相对平坦,坑底被玄武岩填充,玄武岩表面相当一部分区域被周边大型撞击坑的溅射物所覆盖,并广泛分布着二次撞击坑。 测月雷达好比是一台给月球做CT的设备,它在1月4日早上9点29分35秒开始工作。此次由国家天文台领导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阅读全文

人类不是重返月球,而是向月球前进

   各国航天机构和企业在展示各型月球车,科研人员在畅谈最新的探月科技,公众参与热情越发高涨……在德国不来梅举行的国际宇航大会上,月球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阿波罗”首次登月已过去近半个世纪,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探月参与者的增加,人类正在加速推进重返月球的计划,而且这样的“重返”有更深远的意义。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发现月球“水库”

  据最新一期英国《自然·地球科学》发表的研究论文介绍,中英科研人员从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样品中发现,撞击玻璃珠是月表水的重要储存库。这些玻璃珠具备维持月表水循环的能力和潜质。  过去20年的月球探索已经发现月球表面存在大量水的证据。在最新研究中,中英科研人员发现了月表水的天然存储库——撞击玻璃珠。 

月球岩石样品显示月球水分或来自地球

  据美国布朗大学网站报道,借助多接收离子探针,研究人员近期对月球岩石样品和地球岩石样品中的氢/氘比进行了比对。他们得到的结论是:月球上的水并非来自彗星撞击,而是来自45亿年前地球,当时地球与另一个大型天体撞击,产生的大量溅射物逐渐冷凝形成了月球。   这项最新研究显示月幔中的水来自原始

欧阳自远:月球车将“窥探”月球内部

  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日前透露,即将发射的“嫦娥二号”,将作为“嫦娥三号”的先导星,对“嫦娥三号”的探月“旅程”进行侦察准备。   “嫦娥三号”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窥探”月球内部的工作。欧阳自远介绍,“嫦娥三号”上携带的月球车,底部还被安装了雷达装置

“嫦娥”的眼睛:紫外月球敏感器拍摄月球影像

绕月探测工程是我国继载人航天工程之后又一重大项目,嫦娥一号卫星是这项大工程的第一步。与以往我国发射卫星不同的是,嫦娥一号卫星绕月飞行使得该卫星具有某些不同与以往卫星的新功能。要实现这些新功能,保证飞行任务顺利完成,就要对一些关键技术进行重点攻关。紫外月球敏感器以其"新、难"的技术特点成为嫦娥一号卫星

月球之水“天上来”?月球再成航天探索“热目标”

  黑暗、寒冷,月球两极地区让人类难以踏足,但近日美国科研团队在月球极地地区发现其表面存在水冰的确切证据,这一消息让人振奋。  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月球是一个干燥无水的星球。直到2009年10月,美国航天局的两个航天器相继撞击月球南极附近的凯布斯坑后,才得出月球表面存在水的结论。  那次发现只是间接的

重返月球:美国宇航局公布月球基地新计划

正如科幻作家的梦想一样,月球前哨曾被视为20世纪60年代阿波罗匆忙登月时想要达到的目标。只是这一目标在匆忙中成为一种幻灭。 而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向月球吹起了进军的号角。日本的“月亮女神”绕月探测卫星H2A-13火箭升腾而起,中国的探月卫星“嫦娥一号”也即将发射。而在这一切的探月计划中,月球基地、

月球的化学特征

  月球的化学特征是研究月球物质组成的基础,对探索月球的形成与演化过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阿波罗和月球探测器带回的月岩和月壤样品进行的分析,了解到月球的岩石类型和成分特征,如月海玄武岩富含铁、镁和钛等元素,高地斜长岩则富含铝元素。人们由此推论整个月海和高地的成分可以用月球样品来代表,但通过取样

月球能否种菜?不排除未来在月球科研站人工培植

  3月11日“月球是否能种菜”这一问题日前多次登上社交平台热搜。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对此回应称,在月球现有自然环境下种菜、种粮食并不现实,但不排除未来在月球科研站进行人工培植。 吴伟仁解释道:“据科学家推算,月球南极有可能有水冰存在。月球产

俄罗斯“月球25”号月球探测器出现异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839.shtm

人类将重返月球-这次载人登月选址为何在月球南极?

阿尔忒弥斯计划在月球南极着陆的原因有三:首先月球南极存在一些常年无法被阳光照到的、永久黑暗的陨石坑,这些陨石坑底部有可能存在水冰;其次,月球南极能够被阳光照射到的高地可以连续获得太阳光的照射,不会被长时间的月夜困扰;最后,由于连续光照,该地区的温度变化不大,这可以大大地降低研发载人登月技术设施的难度

地球向月球输送氧气

  1969年至1972年,12位宇航员将足迹印在了月球上。但一项新研究显示,亿万年以来,地球还在源源不断地将另一种生命的痕迹——氧气送到月球表面。  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自然—天文学》上报告说,太阳风把地球氧气“吹到”了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的月球。研究人员表示,在过去24亿年里,约

月球磁场古已有之

  现有月球磁场存在时间可能比人们预想的要长至少10亿年。  科学家分析了1971年阿波罗15号宇航员带回地球的一块月球岩石,结果显示,在十多亿年前,月球就被磁场包围。当时,炙热的磁石位于一个磁场地表,它们的电子与这片区域相结合。随着岩石冷却,磁场就被保留在这里的石头中。  美国罗格斯大学的Soni

NASA揭示“月球漩涡”之谜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日消息,一些明暗分明的斑纹在月亮上打着转,看起来就像奶油在咖啡里打转,这些独特的“月球漩涡”是怎么来的呢?新研究表明,这是太阳风和月壳磁场共同作用的结果。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安德鲁·波普使用NASA的“加速、重联、湍流及电动力学月球—太阳交互作用”(AR

地球将氧气“送到”月球

宇航员Alan Bean踏上月球1969年至1972年,12位宇航员将足迹印在了月球上,但一项新研究显示,亿万年以来,地球还在源源不断地将另一种生命的痕迹送到月球表面:氧气。日本大阪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近日在上报告说,太阳风把地球氧气吹到了距离地球约38万公里的月球。研究人员表示,在过去24亿年,约

NASA揭开月球扬尘成因

  图片来源:Dana Berry;(插图)亚利桑那州立大学   经过数十年的搜索,美国宇航局(NASA)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小流星体对月球的冲击,揭开了月球表面尘土飞扬的成因。阿波罗号宇宙飞船上的宇航员及其他许多航天器一直尝试探测沙尘反射的阳光,却从未成功。因此,月球大气与粉尘环境探测器(LADEE

俄罗斯月球探测器传回其首次拍摄的月球表面图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19.shtm 中新社莫斯科8月17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17日宣布,进入月球轨道的俄罗斯“月球-25”号探测器首次拍摄了月球表面图像。 俄国家航天集团官网消息称,正在沿轨道

月球样品研究报告:月球19.6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

  记者8日从国家航天局获悉,近期由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刘敦一研究员和地质所海外高级访问学者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亚历山大·涅姆钦(Alexander Nemchin)教授领衔的国际研究团队在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团队对嫦娥五号月球玄武岩开展了年代学、元素、同

月球辐射计的概述

  月球辐射计是用于测量月球表面温度变化,从而为未来月球表面操作和勘测提供必不可少的信息。月球表面和地下的温度是未来人类和机器人探测的至关重要的环境参数。 据悉,之前“阿波罗号”宇宙飞船都是着陆在月球赤道附近,目前美国宇航局月球轨道器将波及探索更广泛的纬度范围,宇航员在月球上停留的时间至少超过两个星

《科学》:地球引力扭曲月球外表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11月12日报道,根据美国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地球在塑造月球表面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研究小组成员说,地球的引力在古代扭曲了月球的形状。  这导致了月球赤道“向外凸出”,而且可以解释为何月球的最远处甚至今天都比其最近处更高。该研究的详细情况发表在美国《科学》周刊

首架私人飞船将飞向月球

  以色列正飞向月球,并创造一个探月里程碑。如果一切顺利,2月21日该国发射的月球着陆器将成为第一个由私人资助的登月舱。这一壮举似乎开启了月球探索的新时代——国家航天机构与私营企业合作,探索和开发月球及其资源。  这艘名为“创世纪”(Beresheet)的飞船由以色列一家名为SpaceIL的非营利性

如何打造美妙的月球基地

   最近,美国航空航天局宣布将在10年内建立一座有人月球基地;俄罗斯也宣布计划于2031年首次载人登月,然后着手打造月球基地。我国已在今年透露,将发射嫦娥8号进行科学探测和试验,以验证建立月球科研基地的可行性。由此表明,人类将在不久的未来掀起打造月球基地的高潮。  为何建造月球基地  所谓月球基地

美澳欲奔赴月球“淘金”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7/504720.shtm 月球上没有现成可用的碳和水,能源采集也很困难。因此,到达月球的第一步是了解有什么资源,然后才能开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而最关键的在于,寻找可循环利用资源的方法。图为未来

神秘月球南极,藏有多少奥秘?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7300.shtm 科技日报记者赵汉斌通讯员毛祺颖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8月20日发布消息称,其发射的“月球-25”号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与月球表面相撞后失联,任务以失败告终。 23日,印度发

月球基地最佳建造地点确定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9456.shtm   ?月球南极一直被视为建造月球基地的理想之地。图片来源:英国《新科学家》网站科技日报北京9月27日电 (记者刘霞)智利科学家收集了有关月球南极5个陨石坑的水冰分布、倾斜角度

俄月球探测器失联坠毁,登陆月球为何如此艰难?

  俄罗斯时隔47年后再次发射月球探测器,任务前半段基本顺利,但在落月的最后一次轨道调整出现问题,最终撞月坠毁,只差临门一脚。  8月20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发布消息称,“月球-25”号探测器目前已失联。据初步推测,探测器进入了非预先规划的轨道并撞上了月球表面。据介绍,探测器失联的原因将由专门

日本拟在月球建立无人探测基地

  日本宇宙开发战略本部25日举行会议并提出报告草案,计划在2020年前投入约2000亿日元(1美元约合90日元),用于在月球建立无人探测基地。   该草案提出,日本将先在2015年进行月球表面的短期探测,然后于2020年在月球南极地区设置有太阳能发电和通信等功能的无人基地,

月球有水使其更具“竞争优势”

  月球表面太阳无法照射的地方,有着黑暗寒冷的极地陨坑。科学家最新获得确凿证据,证实这些“冷冻陷阱”里保存着月球表面几十亿年来深藏的秘密——水冰。在未来人类太空探索活动中,这一发现将使得月球更具“竞争优势”。   找到确凿证据   月球的倾斜角度非常小,加上地形特征等原因,阳光照不到两极附近的

火星多孔地壳密度与月球相当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学家日前发现,火星地壳的密度并不如此前想的那样大,这一点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红色星球的内部结构和演化历程。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地球物理研究通讯》杂志上。  较低的密度可能意味着至少部分火星地壳是相对多孔的。因此,研究团队不排除存在更薄外壳的可能性。  论

首批月球样品重大发现!

  “嫦娥五号”采集的首批月球样品,能为我们揭示月球的哪些奥秘?这一问题近期有了部分答案。12月13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布消息称,该台徐伟彪研究员及其行星化学科研团队联合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合作完成的一项关于嫦娥五号首批月球样品的研究成果,近期在线发表于我国综合类学术期刊《科学通报》(《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