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南极长时间序列固定冰图

南极固定冰与冰山(李新情供图) 南极中山站固定冰Landsat-8卫星影像(影像获取时间为2015年10月7日,李新情供图) 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极地遥感团队与国内外科研人员合作,基于高分辨率SAR影像首次获取了环南极时间序列固定冰数据集,揭示了南极固定冰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及其与冰山的相互作用等。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遥感领域国际期刊《环境遥感》上。 固定冰是指附着于海岸、近岸岛屿、冰架前端或接地冰山等地物上的海冰,是南极海冰的重要类型和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固定冰数据可以提高南极近岸区域海-冰-气热交换的评估精度,为近岸冰间湖的形成和发展、冰架稳定性以及生态系统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受南极特殊地理位置和恶劣环境的限制,卫星遥感是当前对南极固定冰进行大范围观测的唯一有效手段。”论文通讯作者、中山大学测绘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程晓告诉《中国科学报》。 他表示,光学遥感通常受云和极夜的影响,无法形成连续的观测,......阅读全文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

科技日报讯 (实习记者张佳欣)科学家16日报告,南极冰盖面积缩小至历史最低水平,支撑南极洲地面冰盖的较厚冰架暴露在海浪和温暖的气温下。 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NSIDC)表示,近日南极洲的海冰面积降至191万平方公里,为1979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前的历史最低纪录是2022年创下的。NSIDC

《自然》:南极海冰变化或很关键

  距今约一万年以来的现代间冰期(全新世)是有一个大暖期还是持续变暖?由于地质记录和气候模拟的差异,这个问题成为“全新世温度谜题”,是古气候学界乃至整个气候学界最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12月2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兰州大学教授张旭和陈发虎院士在《自然》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南极海冰变化

20.75℃,创南极高温新纪录

  据报道,2月9日,南极半岛附近西摩岛的最高温度为20.75℃。世界气象组织(WMO)称,几天前,附近的阿根廷埃斯佩兰扎基地达到创纪录的18.3℃高温。之前的纪录是2015年的17.5℃。图片来源于网络  WMO是由联合国管理的机构,负责保存官方气候记录。为了确保准确度,其气象站的校正、高度和服务

Nature:南极海冰变化或很关键

   距今约一万年以来的现代间冰期(全新世)是有一个大暖期还是持续变暖?由于地质记录和气候模拟的差异,这个问题成为“全新世温度谜题”,是古气候学界乃至整个气候学界最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  12月2日,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兰州大学教授张旭和陈发虎院士在《自然》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南极海冰变

南极新站环评报告将发布

  鲜为公众所知的是,任何一个国家现在在南极建立科考站,必须拿到一系列破土动工的“许可证”,其中就包括综合环境评估,只有完成环评,才有可能通过所有南极条约协商国的审查。为中国南极第四座科考站(维多利亚地科考站)做前期环评的,正是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规划与管理研究所的杨海真教授团队。这也是该

让更多人认识南极——李航

冰雪覆盖、极端寒冷——在南极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封大陆上,充满了未知和神秘。  对“90后”博士李航来说,南极却像是“世界尽头的家”。从2014年到2020年,他参加了中国第31次、32次和36次南极科学考察,科考累计时间达700天。工作之余,他行走在广袤无垠的冰原上,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深邃绚烂的星空和

南极冰架融化新原因确定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发现相邻的冰架在造成下游其他冰架不稳定方面发挥了作用。这项由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领导的研究还发现,思韦茨冰架旁边的一个小型海洋环流(一种循环洋流系统)会影响其下方流动的冰川融水量。当该环流较弱时,更多温水可进入冰架下方的区域,导致其融化。该研究近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  

南极冰盖对气温升高有“韧性”

  13日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的两项研究显示,西南极洲冰盖在过去约1.5万年间大幅融化后又有所恢复,而东南极洲冰盖过去800万年中基本没有融化,但这两种机制不足以阻止全球变暖导致的冰盖融化和海平面上升。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项对西南极洲的研究发现,约1.45万年前到9000年前,海平面以下的冰盖部分

南极冰川融化影响食物链

  近期发布的一份极地探险报告显示,南极食物链、天气及景观的重大变化再次为气候变暖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来自澳大利亚南极考查队(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和伍兹?霍尔海洋科学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e)的科学家们

南极发现迄今最古老海洋DNA

科技日报北京10月11日电 (实习记者张佳欣)由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大学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南极大陆北部斯科舍海的深海沉积物中发现了最古老的海洋DNA。这些有机物质碎片为研究气候变化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长期影响提供了宝贵线索,还有助于评估冰冻大陆周围海洋生物目前及未来的变化。相关研究发表于最近的《自然

人类为何对月球南极如此着迷

  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8月20日发布消息称,其发射的“月球-25”号探测器偏离预定轨道,与月球表面相撞后失联,任务以失败告终。按照原定计划,“月球-25”号将在月球南极的博古斯拉夫斯基陨石坑附近软着陆。  正当人们认为登陆月球南极无望时,事情很快出现“反转”。8月23日,印度发射的“月船3号”探测器

南极海冰面积创历史新低

  据美国《商业内幕》网站17日消息,美国国家冰雪数据中心的卫星图像显示,9月中旬南极洲的海冰面积创下历史新低。  2022年2月,南极洲因气候变化而导致浮冰融化。  北极和南极地球的海冰均在减少。在南极洲,继2017年和2022年检测到创纪录的最低水平之后,海冰面积在2023年至少两次达到历史最低

中国南极新站前期建设全面展开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在南极恩克斯堡岛上建设新科考站的前期准备工作已全面展开,目前岛上住宿舱已经通电,海水淡化设备也已能基本满足生活用水需要。   中国第34次南极科考队副领队、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夏立民介绍,科考队在前些天将总重180吨的工程装备和建设物资全部运上恩克斯堡岛后,随

南极冰封湖泊发现微小动物

向深处挖掘 图片来源:Billy Collins  -SALSA Science Team  过去10年间,研究人员开始在南极冰封湖泊中钻探以寻找生命。如今,他们可能在一个湖泊中发现了从生物学角度可被视为复杂生命的迄今最清晰的证据,尽管目前尚不明确这些动物是否还有幸存者。  一份发表于《自然》的报告

南极西部冰盖可能曾有畅通海道

  英国南极考察处8月31日发布公报说,对南极西部冰盖两侧海洋生物的研究显示,它们虽相隔遥远但却高度相似,这说明南极西部冰盖可能曾有一条畅通海道。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极冰盖的不稳定性。  公报说,研究人员在调查南极西部冰盖周边海域中的生物状况后发现,罗斯海和威德尔

今年南极臭氧层空洞面积增大

  美国政府研究人员于本月初称,今年南极洲超低温造成的臭氧层空洞面积比过去几年科学家测量的结果增大了近300万平方公里。  据《自然》杂志报道,较低的温度促使南极上空大气层中形成大量的冰晶。这些冰晶会吸附在含有氯的化学物质上,例如含氯氟烃(CFCs),并将其分解,由此产生的氯原子进而侵蚀了臭氧层。这

世界最大冰山在南极洲形成

  总部设在法国巴黎的欧洲航天局19日发布新闻公报说,一座巨型冰山从位于南极洲威德尔海的龙尼陆缘冰断裂,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冰山,面积约4320平方千米。 根据公报,这座冰山由英国南极考察处发现,并由美国国家冰中心利用欧洲“哨兵-1”卫星近期拍摄的图像确认。 公报说,该冰山被命名为A-76,

研究发现南极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污染

  日本一项最新调查发现,南极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污染,部分地区污染水平与北太平洋地区相当,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污染的严重性。  塑料垃圾占海洋漂流垃圾的约70%,在风吹日晒下塑料垃圾逐渐碎片化,而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称为塑料微粒。塑料微粒易吸附有害物质、易被海洋生物摄入,从而危害整个海洋生态系

南极冰盖之巅天文观测探秘

   连日来,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队员在昆仑站天文区安装、调试和维护天文台址监测设备和天文观测设备,调查南极冰盖之巅冰穹A地区天文观测条件并开展天文观测。记者跟随他们,深入了解了工作情况。  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位于南纬80度,海拔超过4000米。在这里,极夜可提供连续数月不间断的观测,

南极海域出现大面积海藻爆发

  这是上周五拍摄的一张图片,展示了南极附近海域出现的这一巨型海藻爆发的海区,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狂风将南极埃默里冰架上的积雪吹入海中融化,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养育了这里的海藻,从而导致这次爆发事件   北京时间3月8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站报道,在南极附近的洋面上近期出现了一大片明亮的

英南极新科考站投入使用

哈雷六号 图片来源:BAS   英国日前宣布第一座可在冰面上移动滑行的未来南极科考站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与之前惨遭冰雪破坏的科考站相比,新的科考站有望战胜极地地区凛冽的冰雪。   据英国南极考察局(BAS)介绍,哈雷六号南极科考站是第6个建在布伦特冰架上的科考站——布伦特冰架是南极地区的一块浮冰

南极冰封湖面下发现活跃菌群

  据《新科学家》网站近日报道,美国科学家报告说,他们在位于南极东部、比海水咸7倍、伸手不见五指、零下13摄氏度的维达湖下极端环境中发现了一个富有多样性的活跃细菌群落,这一发现提供了地球上极端环境下生命极限的新见解。相关研究报告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   维达湖埋葬在20米厚的冰下长

南极“冰立方”探测到超高能中微子

  据英国4月10日报道,“冰立方”最新探测到了超高能中微子,其或许源于宇宙最暴烈的事件。   过去一个世纪,宇宙射线(其实是一种高能粒子)的起源一直是困扰物理学家们的几大谜团之一。据信,诸如超新星、黑洞或伽马射线的爆发都可能产生宇宙射线,但其起源却很难探测到。于是科学家“曲线救国”,转而追寻中微

李航:南极科考的700个日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8/484536.shtm 冰雪覆盖、极端寒冷——在南极这片人迹罕至的冰封大陆上,充满了未知和神秘。 对“90后”博士李航来说,南极却像是“世界尽头的家”。从2014年到2020年,他参加了中国第31次

卫星照片揭示南极冰山形成过程

据国外媒体报道,借助于去年和今年拍摄的一组卫星照片,科学家发现了南极一座新形成的冰山。这组照片清晰地显示出南极洲一座冰山从其母体冰川上断裂,并漂向大海的过程。   卫星照片显示冰山形成过程 这座新生冰山长约21英里,宽12英里(合长34米,宽20米),在欧洲航天局发射的Envisat恩维

四卫星绘制南极冰盖新地图

科学家们日前借助四颗卫星成功绘制了这幅名为“数字马赛克”的南极冰盖图。  据加拿大《蒙特利尔公报》报道,科学家们日前成功绘制了更加清晰的南极冰盖图。  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人员借助加拿大RADARSAT-2卫星以及欧洲和日本的卫星收集的数十亿个数据点,将此前未知

南极冰盖之巅深冰芯房探秘

  连日来,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昆仑队队员维护昆仑站深冰芯场地和钻机。记者跟随他们,深入了解了南极冰盖之巅的深冰芯钻探过程。  中国南极昆仑站所在的冰穹A地区,海拔4000多米、冰层厚度3000多米,是国际公认的南极冰盖理想的深冰芯钻取地点。深冰芯则如同大自然的“年轮”和历史档案馆,展现出百万年来

南极洲冰下有个水世界

 研究小组在南极洲西部的惠兰斯冰流上的营地。图片来源:Kerry Key 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怀疑南极洲的冰面下可能埋藏着地下水,但直到现在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证实这一想法。 近日,在发表于《科学》的研究中,科学家给南极洲做了一个“巨

长须鲸种群在南极摄食地回升

  科学家在1976年限制捕猎以后,首次记录到南极长须鲸在许多古代摄食地觅食,包括首次视频记录到大群长须鲸在南极象岛附近觅食。作者认为,长须鲸种群的恢复,或可修复海洋生态系统的营养,支持其他海洋生物的恢复。《科学报告》发表的  南极长须鲸是长须鲸(体型仅次于蓝鲸的第二大鲸鱼物种)的一个亚种,生活在南

俄罗斯制定南极考察新战略

  作为在未来10年重申其在南极洲存在的一项斥资9.75亿美元的努力的一部分,俄罗斯正计划让5艘新的极地考察船下水。   根据一份在2020年之前重点开发南极地区的政府战略文件,莫斯科还将在那里重建5所考察站以及3所季节性基地。   这份文件确定了将改善对气候变化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