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南极西部冰盖可能曾有畅通海道

英国南极考察处8月31日发布公报说,对南极西部冰盖两侧海洋生物的研究显示,它们虽相隔遥远但却高度相似,这说明南极西部冰盖可能曾有一条畅通海道。这一发现将有助于研究当前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极冰盖的不稳定性。 公报说,研究人员在调查南极西部冰盖周边海域中的生物状况后发现,罗斯海和威德尔海中的苔藓虫类生物高度相似,而今天这两片海域相距约2400公里,且中间是约2公里厚的冰层。研究人员分析认为,由于苔藓虫类生物移动能力很差,不大可能随洋流绕道“走”那么远,因此,南极西部冰盖可能曾大面积崩塌,出现过一条畅通的海道。 研究人员戴维·巴恩斯说,他和同事认为这一事件发生在约12.5万年前,当时正值两次冰期之间一个较温暖的间冰期,冰盖的融化使得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高出约5米。 在当前的气候变化研究中,南极冰盖因全球变暖而融化是一个广受关注的问题。研究人员说,这项发现说明南极西部冰盖曾经有过不稳定而崩塌的历史。他们认为,如果南极......阅读全文

我国第26次南极考察揭开序幕

  10月10日,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正式公布组队情况,集结待发的考察队整体趋向年轻化,队员平均年龄仅为35.8岁。据了解,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共计251人,其中中方人员245人,年龄最小的仅20岁。此外,本次考察队还有6名外方人员参加,包括从澳大利亚租用的S76轻型直升机机组人员3人,来自

人民日报求解:我国为何还要建南极科考站

  11月7日,中国第三十次南极考察队乘坐刚刚大修完的雪龙船奔赴南极。与往年科考不同的是,此行的重中之重,是在南极冰原上建造一个新的科考站。   继南极长城站、中山站,以及昆仑站之后,我国第四个南极科考站马上就要开建。这个被命名为泰山站的度夏站,位于中山站至昆仑站之间,主要目标是为南极最高海拔科考

选址工作长达5年 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啥模样

  随着日前第三十三次南极考察队凯旋,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选址工作画上圆满的句号。  为什么要建新的南极站?新站选址背后有哪些故事?南极科考未来如何发展?怎样实现从南极大国到南极强国的跨越?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国家海洋局的有关专家。  即使建造有难度,但只要科考意义大,就不怕困难  围绕中国第五座南

东南极冰盖由内向外加速流动

   中国第35次南极科考队22日测量的冰流速显示,距离中山站344公里处的东南极冰盖近14年来以平均每年22米的速度移动。结合其他数据,这说明东南极冰盖从内陆向边缘的冰流速逐渐增加。  南极冰盖是直接覆盖在南极大陆上的冰体,分为东南极冰盖和西南极冰盖。测量南极冰盖的变化情况,对于认识南极环境有重要

中国历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

         第一次:1997年,在中国第13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3天,向南极内陆冰盖腹地的冰穹A方向挺进了300公里。   第二次:1998年,在中国第14次南极考察期间,8名考察队员历时17天,向冰穹A方向推进了464公里。

我国南极内陆考察队首次赴西藏进行高原选拔训练

17名来自中国各地的南极内陆考察队员8月18日奔赴西藏,进行为期两周的高原选拔训练。这也是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首次赴西藏集训。 中国第24次南极考察计划于今年10月启程。在这次考察活动中,中国将继续对南极内陆冰盖冰穹A地区进行综合考察。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党委书记魏文良介绍

国家海洋局首发《中国的南极事业》报告

  国家海洋局今天对外公开发布了《中国的南极事业》。这部我国政府首次发布的白皮书性质的南极事业发展报告,全面回顾了我国南极事业30多年以来的发展成就,介绍了我国依据南极条约体系要求,制定国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加强国内南极活动管理,有效保护南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情况。  报告称,中国一贯支持《南极条约》

南极科考:敢走别人想走而走不成的路,留下自己的脚印

  “沿着前人的脚印,走出更深的脚印是创新;踏出新的脚印,走一条自己的新路更是创新。”谈及20年前独特的“企鹅考古法”,73岁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孙立广说,这是“逼”出来的创新。当时,与他的知识积累相关的领域已有权威科学家和研究机构在承担。为抓住一生中难得的机会,只能剑走偏锋。  1400万平方公里的

中国科学家将赴南极寻找150万年冰体

海拔4000多米的南极冰盖最高区域——冰穹A上,到底有没有超过150万年的古老冰体?在中国即将开展的第24次南极科学考察活动中,内陆考察队员将继续到冰穹A地区进行寻找,为确定中国内陆冰盖科学考察站站址提供科学和评估依据。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第24次南极内陆考察队预备队长孙波说:“中国

核动力破冰船已提上日程 我国极地科考还缺啥?

日前,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电子商务平台的一则招标公告透露了一个重磅信息:我国将建造首艘核动力破冰船。 与此同时,在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长兴岛厂区坞内,中国新一代万吨级极地科考破冰船“雪龙2”号正在建造中,预计于2019年交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

南极冰盖底部水体存在“自低向高流”奇特现象

  新华网上海4月10日电(记者张建松、徐硙)利用我国自主研发、探测深度超过3500米的深部冰雷达系统对南极冰盖进行大规模探测后,我国第29次南极科考队员发现,南极冰盖底部水体存在“自低处向高处”快速迁移的奇特现象。   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的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被平均厚度达2450米的

我国成功回收“沉睡”时间最长海底地震仪

  海底地震仪由地震计、记录仪和释放器3部分组成,其中地震计负责将接收到的地震波转化为电子信号,记录仪对电子信号进行采集和存储。科研人员通过释放器将海底地震仪回收后,可从记录仪中读取相关数据。  笔者从国家海洋局了解到,2月4日,我国第31次南极考察队成功回收两年前在南极中山站附近海域布放的一套海底

我国第一个南极永久机场即将开建

  28日从有关方面获悉,我国第35次南极考察队队员将于11月2日搭乘“雪龙”号前往南极。本次考察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距离南极中山站28公里的冰盖上,建设我国第一个南极永久机场。  在业内人士看来,其难度并不亚于建设一座考察站。  首先是位置特殊。备选位置位于冰盖。冰盖好比盖在南极大陆上的一床“被子”

从这里登上南极内陆最高点

   南极中山站站长、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极地大气与空间物理学研究室主任胡红桥正在经历第三次南极越冬。  近日,南极中山站激光雷达安装成功。在天空晴好时,今年他和团队可实现对极区中高层大气24小时昼夜连续观测,填补我国极区中高层大气观测空白。  1989年2月26日,我国在白色荒凉的南极大陆上建立起了南

90后研究生南极科考:我给南极“做CT”

   行程数万公里,带着1.5吨器械,到达南极洲海拔最高的科考站昆仑站,90后小伙潘曜去了最艰苦的地方,做了最基础的科研工作。  与许多在校学生不同,他把自己的研究扎到坚实的大地上,甚至扎到冰盖200米以下,他在给南极“做CT”。  立志:半年的考察用3年准备  7月18日,潘曜从南极回国后的第一个

南极极区空间环境实验室投入使用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南极可以观赏到众多罕见的自然现象。这是2010年1月22日子夜拍摄到的南极极昼。新华社记者 崔 静摄   2009年10月至2010年4月间,中国成功开展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在冰川、天文、地质、海洋、高空物理等科研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冰盖之巅

中国南极科考队昆仑队成功抵达冰穹A地区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队16名队员2日成功穿越南极内陆冰盖“大锅底”,进入冰盖最高处的冰穹A地区。  当地时间早上8时(北京时间上午11时),昆仑队5辆雪地车从距离中山站990公里处的营地出发,不久即来到总体地形像一口锅一样的长距离大起伏路段,科考队员们称其为“大锅底”。  这段路程起伏

中国南极深冰芯钻探实现零的突破

  随着中国南极深冰芯第一钻在中国昆仑站冰芯房的正式开启,考察队员成功钻取了一支长达3.83米的冰芯,标志着中国深冰芯钻探实现零的突破。   深冰芯钻探是地球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冰芯钻取位置选择、钻取技术手段和后勤保障能力都制约着深冰芯的钻取。此次钻取冰芯的位置将是未来获取更深冰芯的钻口。中国

我国科学家在南极获得三个重大科学发现

  记者从南极中山站获悉,中国第32次南极科考队对南极大陆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进行了大规模调查,首次实地探明南极冰盖底部存在地球表面最大的峡谷。  南极洲东部的一些冰盖地区由于地域偏远,是迄今人类认识最少的区域之一。近年来科学家通过卫星遥感分析等手段,推测南极洲东部的伊丽莎白公主地区域的冰盖底部应该藏

中国将在南极新建两座科考站

  中国展现冰雪雄心   11月23日,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队将在完成最后一次物资补给后乘坐“雪龙”号离开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开始穿越“咆哮的西风带”,挺进南极大陆。科考队和经过大修、重新焕发青春的“雪龙”号可谓重任在肩,不仅将首次执行环南极航行任务,而且开展我国第四座南极科考站——泰山站建设工

中国有望绘出首张南极陆地“景观图”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人员26日对记者说,中国科研人员将在第26次南极考察期间首次大范围测量南极地表冰雪、岩石和土壤的光谱,为绘制全球首张南极陆地“景观图”提供数据支持,这张“景观图”有望在今年年底问世。   科考人员说,尽管目前世界上有多种版本的南极地图,但还没有一个国家或组织绘制出呈现整个南极洲

我国将在南极建立第4个科学考察站

  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我国计划在南极建立第4个科学考察站。  据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主任曲探宙在2010年中国极地科学学术年会上透露,根据《中国极地考察“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年至2015年,我国将继续加强极地考察能力建设,促进高新技术应用,提升极地考察站的保障能力。

专访秦大河院士:揭开“冰雪巨人”的神秘面纱

  中国徒步横穿南极大陆第一人、世界著名冰川学家、世界上唯一全部拥有南极地表一米以下冰雪标本的科学家、南极英雄这几个耀眼标签汇集起来,勾绘出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不同凡响的科研生涯。  秦大河院士为商务印书馆发售的新书——《南极洲:从英雄时代到科学时代》作序,并应商务印书馆南宁分馆和广西科技馆的邀请,

《自然》选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

  2016年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这篇新闻特写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号"Nature自然科研”同时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国科学之星》。  从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经科学,中国的顶尖研究者们正在发挥巨大的影响——并提升

《自然》杂志选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

2016年6月21日北京时间凌晨1点,《自然》杂志发表了Science stars of China这篇新闻特写文章,Nature.com的官方微信号"Nature自然科研”同时放出此文的中文版《中国科学之星》。从古老的DNA到中微子和神经科学,中国的顶尖研究者们正在发挥巨大的影响——并提

第一现场:“零距离”接触美丽磷虾

  澳大利亚南极局科研人员在介绍200年前南极冰核的尘埃、化学物质和二氧化碳含量。   坐落在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郊外的澳大利亚南极局,其明丽的现代建筑风格分外引人瞩目。这个具有百年历史的部门既是澳南极科学考察的后方科研基地和后勤部,又是与各国开展南极科考

“高帽子”“纸帽子”“土帽子”:学术圈的怪现象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称自己是正宗的“土博士”, 他从事极地研究20年,没喝过洋墨水,参加过中国4次南极科考,多次进入北极地区考察,在南极冰盖制图、极地海冰实时遥感监测方面有深厚研究积累,算得上是我国极地遥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一直在高校从事管理与科研,程晓对当前高

“高帽子”“纸帽子”“土帽子”:学术圈怪象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院长程晓,称自己是正宗的“土博士”, 他从事极地研究20年,没喝过洋墨水,参加过中国4次南极科考,多次进入北极地区考察,在南极冰盖制图、极地海冰实时遥感监测方面有深厚研究积累,算得上是我国极地遥感领域的学术带头人。 一直在高校从事管理与科研,程晓对当

南极冰盖在渐新世时期就已出现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由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地球科学研究所领导的国际考察小组,分析了来自南极不同深度的冰层沉淀,提出南极大陆的冰盖在渐新世(约开始于3400万年前,终于2300万年前)时期就已出现,距今已有约3360万年久远。相关论文发表在近期《科学》杂志上。   环南极区南大洋周边有着独

中国将在南极"冰盖之巅"开辟天文观测新窗口

  新华网“雪龙”号11月25日电(记者 崔静)记者25日获悉,中国第26次南极考察队将在位于南极“冰盖之巅”的冰穹A地区安装一台频谱范围更宽的太赫兹傅立叶频谱仪,这将为人类在冰穹A地区进行天文观测开辟新的窗口。   中国南极天文中心的天文学家、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商朝晖介绍说,与中国目前在冰穹A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