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SARSCoV2基因组分析对大规模开展COVID19临床试验至关重要

日前,发表在预印版网站bioRxiv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布里斯托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对SARS-CoV-2的遗传物质进行测序揭示了其对后期开发有效预防COVID-19疫苗的重要意义。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 目前研究人员一直在受控的实验室中活的人类SARS-CoV-2病毒,从而来观察该病毒在后期和人类细胞中的活性;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分离到了病毒的部分结构,他们旨在分析病毒是如何指导宿主细胞结构来制造病毒蛋白,从而形成病毒颗粒或减缓宿主的免疫反应,同时研究人员还分析了当在宿主细胞生长繁殖的过程中病毒的基因组是否会发生改变。 研究者表示,当病毒在实验室猴子细胞中生长时,其就会促进病毒表面上的蛋白发生明显改变,该蛋白就是所谓的刺突糖蛋白,其能促进病毒进入宿主细胞中,同时也是人类免疫系统抵御病毒感染的一个重要靶点。病毒会对其表面很多蛋白进行所谓的磷酸化修饰,这种修饰能够改变病毒表面的蛋白功能......阅读全文

刘昌孝:认识SARS-CoV-2,抗病新药研发策略该从“何”说起

  过去100年发生的多起事件让世人密切关注未来发生传染病大流行的风险。2018年是1918年流感流行的100周年,估计有数千万人死于100年前那次流感。现在拥有比一个世纪前更好的干预措施,季节性流感疫苗,但不一定完全有效预防。每年需要接种或选择接种的人所占比例较小。世界上还有抗生素可以帮助治疗细菌

复旦大学从基因组学角度揭示SARS-CoV-2的起源和出现

  新型人类冠状病毒SARS-CoV-2(之前称为2019-nCoV)的持续大流行引起了全球的极大关注。我们和中国的其他人参与了对这种病毒的初始基因组测序。在本文中,我们描述了针对SARS-CoV-2的出现,这些基因组数据揭示了什么,并讨论了我们对其起源理解上所存在的差距。  一种新的人类冠状病毒 

2020Cell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2020年3月份即将结束了,3月份Cell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Cell:我国科学家从结构和功能角度揭示SARS-CoV-2利用人ACE2进入细胞机制  doi:10.1016/j.cell.2020.03.045  病毒感染始于病毒颗粒与宿主表

2020 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

589个新冠临床试验,都“失败”了吗?华人教授发声!

   -核心提要 -  1. 虽然中国对于 “冠状病毒” 的注册临床试验有589个(截至2020年5月20日),但其中有效的2期与3期干预性临床试验共只有8个。除了疫苗之外,证明药物疗效的临床试验,近乎全部 “翻车”。  2. “临床试验” 不能仅靠行政审批,要依靠科学临床试验的“循证审批”。注重质

一文了解12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

基因与疾病治疗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一览

  1. Retrovirology:整合到人基因组中的古老逆转录病毒有助抵抗HIV-1感染  doi:10.1186/s12977-017-0351-8  在我们的进化过程中,病毒持续地感染人体。一些早期的病毒已整合到我们的基因组中,如今它们被称作为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human endogeno

从全球精准医疗进展看未来投资机会

  01 全球精准医疗进展  自2015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后,精准医疗概念迅速席卷全球,近年来更呈逐年加速趋势,各种新技术、新产品不断出现。  基因测序的成本进一步降低至100美元,解读效率进一步提升。  2017年1月,基因测序行业巨头美国Illumina公司推出全新测序仪,将

基因测序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下一个万亿市场在哪里?

  一项新技术或产品的问世,给人们带来欣喜的同时,也必然会引起担忧,基因测序技术便是其中之一。基因测序技术被看作自疫苗问世以来疾病预防最重要的科技突破,它不仅可以大大降低遗传相关的疾病发生率,减少出生缺陷,还可以实现对疾病预测、预防、预警以及个体化诊疗;但目前,国内的基因测序市场却并不让人满意,甚至

史上最全,关于PD-1单抗上市有关的信息整理!

  临床试验患者紧缺  自2006年,首个PD-1单抗nivolumab开展临床试验以来,到目前为止,FDA已经批准了一共六款PD1/PDL1抗体药物,PD1/PDL1抗体药物已经成为肿瘤免疫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PD1/PDL1抗体药物临床试验的数量显著增长,已经从2006年的区区一项

“S-三聚体”候选疫苗与大流行疫苗佐剂系统联用

  三叶草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叶草生物”)近日宣布,将与疫苗巨头葛兰素史克(GSK)开展研发合作,推动其基于蛋白的新型冠状病毒候选疫苗“COVID-19 S-三聚体”的研究开发。GSK将为三叶草生物提供针对预防疾病大流行的疫苗佐剂系统,以便在临床前研究中进一步评估“S-三聚体”。三叶草生物

国内外超20家企业开启新冠病毒疫苗研发征程

  自18世纪末首次诞生以来,疫苗就成为了人们健康的“护身符”,它的出现使无数人摆脱了疾病的侵犯。考虑到新药研发的周期较长,且存在种种不确定因素,用疫苗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导致的疾病,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想法。  从传统技术来看,许多疫苗使用的是减活或者灭活的病原体。这种策略在许

外源性RNA的转录反应预测RNA病毒的广谱抗病毒药

  所有RNA病毒都通过与正常运输细胞RNA转录本不同的过程将其基因组传递到目标宿主细胞中。来自正常的细胞RNA转录的运输。病毒RNA的传递最多。进入大多数细胞的病毒DNA的运输因此触发了先天的抗病毒防御机制,将病毒RNA识别为异物。反过来,病毒已经进化出了破坏这些防御的机制,让它们在其中茁壮成长。

年度巨献:2017年Science杂志重磅级突破性研究成果

  时光总是匆匆而逝,12月份已经开始,2017年也已接近尾声,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8年,2017年三大国际著名杂志Cell、Nature和Science(CNS)依旧刊登了很多突破性耐人寻味的研究,本文中小编首先对2017年Science杂志发表的重磅级亮点研究进行盘点,分享给大家!与各位一

疫情下的疫苗丨Gregory Poland教授:就像边飞行边造飞机

  (转载自:药明康德公众号)  自18世纪末首次诞生以来,疫苗就成为了人们健康的“护身符”,它的出现使无数人能更好地预防疾病。在这次疫情中,用疫苗来预防新型冠状病毒导致的疾病,也是大众翘首以盼的方向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已经有超过20家创新生物技术和医药公司在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 

助力硬核抗疫 为科技战疫贡献高校力量

   新冠疫情是一场大考,考验着我国高校抗击疫情科研攻关实力。疫情发生以来,华中科技大学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和多学科综合交叉优势,积极开展科研攻关,尽最大努力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科技支撑。  在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的部署下,我校第一时间组织30家科研机构和医院,组建24支重点科研团队,投入5000万元科

不该因冠状病毒而感到恐慌的10个理由!

  无论我们是否将这种新型冠状病毒归类为流行病,它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它已经蔓延到了几个大洲。大流行意味着疾病在三个以上不同地理区域同时持续和持续传播。大流行不是指一种病毒的致命性,而是指它的传播能力和地理扩展。  我们当然对大流行有恐惧。整个星球的媒体都被冠状病毒所控制。对最

2016年中国、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揭晓

   由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主办,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中国工程院办公厅、中国科学报社承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世界十大科技进展新闻,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晓。  入选新闻囊括了一年来最重要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  入选的2016年中国十大

2019中国生命科学领域CNS盘点:曹雪涛 颜宁 施一公上榜

  截至2019年12月23日,中国学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线发表了107篇文章(2019年的Cell ,Nature 及Science 已经全部更新),iNature团队对于这些文章做了系统的总结:  按杂志来划分:Cell 发表了31篇,Nature 发表了44篇,Scie

3月Science期刊不得不看的亮点研究

  2020年3月份即将结束了,3月份Science期刊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学习呢?小编对此进行了整理,与各位分享。  1.Science:重大进展!经过改进的CRISPR-Cas9不受PAM的限制,可靶向整个基因组中的任何位点  doi:10.1126/science.aba8853  许多基础研

六部门印发《“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近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的总体部署,为进一步完善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我国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创新对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和促进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

210项新冠临床试验专家点评:中医药占比高

  截至目前,尚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特效治疗药物,也未发现有明确疗效的预防性药物。因此,为抗击疫情,科学家们迫切需要通过临床试验,筛选出针对新冠肺炎预防或治疗的有效药物。  截至2月22日凌晨1时,《中国科学报》记者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查询到,自1月23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申请首

210项新冠临床试验专家点评来了!

  截至目前,尚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特效治疗药物,也未发现有明确疗效的预防性药物。因此,为抗击疫情,科学家们迫切需要通过临床试验,筛选出针对新冠肺炎预防或治疗的有效药物。  截至2月22日凌晨1时,《中国科学报》记者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查询到,自1月23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申请首

已有210项新冠肺炎临床试验 中医药治疗项目达21.9%

   截至目前,尚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特效治疗药物,也未发现有明确疗效的预防性药物。因此,为抗击疫情,科学家们迫切需要通过临床试验,筛选出针对新冠肺炎预防或治疗的有效药物。  截至2月22日凌晨1时,《中国科学报》记者从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查询到,自1月23日武汉市金银潭医院申请

年终盘点:2018年HIV重磅级研究解读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的Robert Gallo团队[1][2]和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的Luc Montagnier团队

干货:国内外疫苗行业“现状分析“及”发展预测”

  一、 疫苗的概念及分类  疫苗,是指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的生物制品,包括蛋白质、多糖、核酸活载体,感染因子等。在我国,疫苗分为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  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

比尔 · 盖茨长文:考虑开放边境时,检测将变得极其重要

  新冠病毒的全球大流行使全人类都深受其害,对人们的健康、财富以及福祉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这就像一场世界大战,但不同的是,我们都在同一条战线上。全人类可以通力合作,了解这种疾病并开发工具与之斗争。我认为全球创新是减轻伤害的关键。这包括在检测、治疗、疫苗和政策上的创新,以遏制病毒的传播并最大程度地减少

基因测序前景:上游市场增速放缓 中下游市场潜力巨大

  基因测序服务市场增速快,预计2016年超过测序仪器市场。据Markets&Markets预测,2014-2020年上游市场中测序仪的复合增长率是15.4%。中游测序服务市场重资产、技术附加值低,将是产业链中增速最快的,据BCC Research预测2011-2016年复合增长率为29%。

研究解析新冠病毒RNA聚合酶三维精细结构

  由饶子和院士/娄智勇教授/王权教授等组成的“上海科技大学-清华大学抗新冠病毒联合攻关团队”率先在国际上成功解析了新型冠状病毒转录复制机器核心单元“RdRp-nsp7-nsp8”复合体的三维空间结构,整体分辨率达到2.9 埃(Å)。  该研究揭示了该病毒遗传物质转录复制机器核心“引擎”的结构特征,

2019年10月HIV研究亮点进展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即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病毒。1983年,HIV在美国首次发现。它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lentivirus),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HIV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