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恒星诞生提出新理论热暗物质弦点亮早期宇宙

科学家最近提出了一个新的宇宙模型和恒星诞生理论,即宇宙早期的恒星是沿着分布广阔的热暗物质丝(弦)形成的。该理论挑战了宇宙学家目前较为流行的认识,有望揭开早期宇宙的一个最大谜团。相关论文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9月14日的《科学》杂志上。 在大爆炸之后的数百万年里,宇宙是一片黑暗,存在的只有极热但极为分散的氢气和氦气。最终,这两种气体结合形成了恒星,恒星又形成星系,直至成为今天的宇宙。不过,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一直都是宇宙学家关心的焦点。之前,科学家已经在暗物质身上找到了答案,他们提出了“冷暗物质模型”(CDM),即不可见的冰冷(即没有辐射)暗物质会形成相对较小的块状结构,它们巨大的引力足以吸引并压缩周围的氢气和氦气,形成早期恒星。 不过,在最新的研究中,英国达拉莫大学(University of Durham)的理论学家Liang Gao和Tom Theuns提出了不同的认识,他们认为暗物质并非绝对“冰冷”。在此......阅读全文

宇宙大爆炸余辉有望揭示彗星诞生地

大爆炸的余辉 北京时间12月8日消息,据英国《新科学家》报道,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科学家通过拍摄的宇宙大爆炸发出的放射物图片,或许可以看到因为距离地球太远而无法看到的彗星聚集地。 200多年来一直围绕太阳轨道运行的彗星来自天空的各个方向。长期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这些彗星是从围绕

沉默两载不过如此?两年后惊现《Nature》封面

  1月6日凌晨,《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中国天眼”(FAST)的最新成果。  在该成果中,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李菂等领导的国际合作团队,通过FAST平台,采用原创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首次获得原恒星核包层中的高置信度的塞曼效应测量结果。研究发现,星际介质具有连贯性的磁场结构,异于

大型艺术装置亮相上海天文馆

作品《宇宙》 近日,以不锈钢雕塑作品《引力》为代表的一组大型艺术装置亮相上海天文馆。这些作品是馆方为多层次、多角度展现天文之美,特别邀请数位中外知名艺术家为上海天文馆量身打造的“天文”主题作品,通过不同视角和多元表现形式,将科学的理性之美与艺术的创造之美融为一体,共同诠释宇宙的震撼魅力。

窥探宇宙最古远的星河

星空下的郭守敬望远镜。陈颖为摄138亿年间宇宙化学组成的演化示意图。资料图片  浩瀚星河中,有类金属含量极低的恒星——贫金属星,它们如同宇宙的化石,携带了早期的宇宙信息;对它们的研究,被称为恒星考古。  日前,我国科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的巡天数据,挑选出一万余颗金属含量不到太阳百分之一的贫金属星候选

中国科学家刷新对初始质量函数的经典认知

  2023年1月底,《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论文引起了天文学界的广泛讨论:中国科学家发现以前一直被视为固定不变的“恒星初始质量函数”竟然随着金属丰度和年龄发生显著变化。这个天文学中基础物理概念的变化将会影响到人类对恒星形成、星系演化等多个领域的理解。  那么,这个“恒星初始质量函数”究竟是个啥?它变

科学家首次发现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化学遗迹

6月7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赵刚研究员带领的国际团队的一项重要成果。研究团队率先在银晕恒星中发现了第一代超大质量恒星演化后坍缩形成的对不稳定超新星(pair-instability supernova, PISN)存在的化学证据。在此之前,理论研究曾预言这种特殊超新星

超高速星缘何在银河系狂飙

  近日,国家天文台发布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一期巡天成果。作为我国自主创新研制的一架主动反射施密特天文望远镜,LAMOST大显神通,在近千万光谱中大海捞针发现了五颗超高速星,而目前世界上已证认的超高速星仅有几十颗。  超高速星是迄今为止人类在银河系中发现的速度最快的一类恒星,其速度可达100

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一批宇宙初期诞生的星系

  美国航天局12月12日宣布,天文学家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发现了一批在宇宙初期诞生的星系,其中“年龄”最大的星系约为133亿岁,可能是迄今已知最古老星系之一。   今年8月至9月间,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理查德·埃利斯领导的天文学小组借助哈勃太空望远镜的“广视野照相机3”在为期6周的深空观测中发现了7个

盘点哈勃发射20年在科学上的重大成就

      哈勃从发射之初,就满载了天文学家的期望,试图通过它来进一步了解宇宙中的奥秘。在20年的服役历程中,它帮助天文学家们解决了一些长期困扰天文学家的问题,并且引导着天文学界产生新的整体理论来解释这些结果,推动了天文科学的进步。以下列举了哈勃的重大“功绩”: 1. 哈勃可更准确的的测量出造父变

美国航天局延长多个太空探测器任务期

  美国航天局表示,搜寻类地行星的“开普勒”的任务期原定为3年半,今年9月即将结束,此次将延长4年至2016年9月30日;“斯皮策”的任务期将延长两年至2014年,届时项目团队可以再度提出延长申请;“普朗克”项目美国部分的任务期将延长一年。   航天局喷气推进实验室天文学首席科学家迈克尔·沃纳表示

距地128亿光年星系中发现水

  根据位于智利沙漠的阿塔卡马大型毫米波/亚毫米波阵列(ALMA)最新观测结果,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天文学家在距离地球近128.8亿光年、早期宇宙中质量最大的星系SPT0311-58中发现了水和一氧化碳。大量检测到这两种分子表明,在早期形成元素后不久,分子宇宙就变得强大了。这是迄今为止对

科学家完成银河系暗星云普查:恒星诞生之地

示意图:我们生活的银河系 示意图   北京时间10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个由亚利桑那大学领衔的研究组日前完成了迄今规模最大的,针对银河系高密度气体云的巡天考察工作,这些密集的尘埃气体云是新生恒星诞生的地方。   亚利桑那大学斯图尔特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扬西·雪莉(Yancy Shir

距今130亿年远古气体云揭示首批恒星更早形成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团队偶然发现了一团古老的气体云,其中包含星系和恒星形成早期阶段——大爆炸后约8.5亿年的信息。令人惊讶的是,在相对丰度方面,这团气体云的化学特征非常现代,这表明第一批恒星必须在大爆炸之后很快形成,形成时间比我们现在认为得要更早。研究结果发表于《天体物理

千年一遇伽马暴,带来更多宇宙谜团

距离银河系24亿光年外的一个盘状星系里,发生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爆炸。爆炸喷射出的物质形成了极其狭窄、接近光速运动的喷流。这使它释放的能量如同一束激光,沿着一个特定的方向照射出来,而我们的地球恰好在这个方向上。世界时2022年10月9日下午1点17分,这束闪光以伽马射线暴发(伽马暴)的形式造访了地球,

天文学家或发现迄今最大恒星-比此前发现大2倍

   据美国媒体7月21日报道,英国天文学家表示,他们可能观测到了迄今为止发现的宇宙中质量最大的恒星。  英国天文学家近日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上发表了他们的成果。他们指出,这颗被命名为“R136a1”的恒星所在的星系距离人类所处的银河系约16.5万光年,比此前发现的最

天文学家找到宇宙大爆炸决定性证据

这是利用美国宇航局威尔金森各向异性探测器(WMAP)长达9年时间内积累的数据构建的详尽的宇宙初期全天地图。这张图像中可以看出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空间上分布的微小不均一性        北京时间3月18日凌晨消息,据 报道,天文学家们在北京时间0点左右刚刚宣布他们发现了他们专业领域的“圣杯”——这是时空

十分罕见的超富锂矮星-我国天文学家一次发现九颗

  说到锂元素,现代人并不陌生,无论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还是无人机、电动汽车,都在使用锂电池供电。但这个现代感十足的元素其实几乎和宇宙一样古老,是宇宙中最早产生的元素之一。  《天体物理学杂志快报》近日发表了一项关于超富锂矮星的重要研究成果。基于郭守敬望远镜(LAMOST)中分辨率光谱数据,我国天

天文学家首次详细观测“吸血鬼恒星”

吸血鬼恒星   据《每日科学》网站报道,天文学家借助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首次对宇宙空间一颗“吸血鬼恒星”的炮弹状喷射物进行了仔细观测。这颗“吸血鬼恒星”不断吞噬伴星的物质,2000年11月发生过猛烈的爆发。天文学家据此测算出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以及它爆炸时自身的亮度。   科学家认为,

“调研”宇宙“化工厂”

星际空间中复杂有机分子与恒星形成、生命起源等重大问题息息相关。因此,开展宇宙复杂有机分子研究,对富含有机分子的热核进行观测,是研究天体化学、大质量恒星形成及宇宙生命起源的基础。近日,由中科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刘铁牵头的“大质量恒星形成区3毫米观测(ATOMS)”项目组,通过分析阿塔卡玛大型毫米波/亚毫

我国科学家发现锂元素丰度最高的巨星

日前,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为首的科研团队依托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发现了一颗奇特天体,它“居住”在银河系中心附近的蛇夫座,距离地球约4500光年。它的质量不足太阳的1.5倍,锂元素含量却是太阳的3000倍。更重要的是,它是目前已知的锂元素丰度最高的巨星。锂元素为何备受关注

太空望远镜拍到银河系孕育新生恒星照片

  北京时间10月6日消息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报道,近日,欧洲赫歇尔太空望远镜首次拍摄下银河系内孕育新星的照片。天文学家指出,银河系处于“一个非常骚乱的状态”,持续不断地形成新一代的恒星。   “赫歇尔”太空望远镜(Hershel)于今年5月发射升空,通过捕捉远红外波信号来观测宇宙。它也是人类有

物依稀为贵,这些恒星为何多点锂?

茫茫宇宙之中,似乎有极少数的小质量恒星不知道从什么神秘的地方得到了一些多余的锂元素,使自己成为了极其稀有但却非常重要的一类恒星——锂超丰恒星。最近中日天文学家利用郭守敬望远镜(LAMOST)和斯巴鲁望远镜(Subaru)合作发现了其中的十二颗。这些小质量的锂超丰恒星着实给理论学家出了个难题。物以稀为

循环生态系统为新星诞生提供“粮食”

一方面,随着恒星形成和星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吸积物质,超新星爆发、活动星系核反馈活动等星系中的高能活动会将星系中的重元素物质抛射到大尺度环境系统中,形成星系外流。另一方面,在暗物质晕强大的引力作用下,星际空间的气体会源源不断地回流入星系内,也就是星系内流。因此在一系列相互作用下,星系、气体以及它们的暗

我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已知锂元素丰度最高恒星

我国科学家发现人类已知锂元素丰度最高恒星 距地球约4500光年 图为LAMOST发现富锂巨星示意图(国家天文台供图) 图中巨大火球是这颗恒星的示意图,它从白色圆形区域的星场中被发现。左下角展示这颗恒星由LAMOST所拍摄的光谱。背景是这颗恒星附近区域的真实银河照片。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

原初黑洞与暗物质有关吗?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7780.shtm 英国杜伦大学3月29日宣布,由该校牵头的一项研究利用引力透镜效应发现了一个超大黑洞,其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300亿倍。 这一研究将黑洞再一次带到了人们面前。在庞大的黑洞家族中,

欧航局“赫歇尔”卫星发现恒星诞生留痕

  欧洲航天局5月12日宣布,该机构的“赫歇尔”卫星日前意外发现恒星诞生后留下的痕迹,它将帮助天文学家更深入地了解恒星诞生的过程。  欧航局当天发表公报说,恒星通常诞生于遍布尘埃和气体的云团中,但新生恒星究竟如何驱散周围物质,从厚厚的云团中“破茧而出”,始终是一个谜团。  在“赫

SKA尝试回答“人类在宇宙中是否孤独”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0761.shtm◎实习记者 张佳欣 据英国广播电视公司(BBC)报道,当地时间12月5日,世界最大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开始施工。SKA天文台是一项酝酿了30年的全球

哈勃望远镜发现迄今最遥远星系

北京时间2月14日消息,据报道,美国的天文学家日前称,他们最近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测到了一个距地球约130亿光年的星系,这很可能是科学家们迄今为止观测到的最遥远星系。 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杂志》(Astrophysical Journal)上,天文学家们公布了他们的这一最新观测成果。参与此次

云南天文台发现Ia型超新星前身星候选体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0742.shtm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研究人员采用新方法,系统探究了伴星为渐近巨星支恒星的共生星通道,并在Ia型超新星的前身星领域取得新进展。国际期刊《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发表了

细绘氢地图-探秘银河系

   科学家们利用分别位于南北半球的两架大型全可动射电望远镜,耗时超过10年,绘制了更为详细的银河系中性氢地图,首次揭示了银河系恒星际气体的结构细节,有助于解释银河系形成的奥秘。  在地球以外,人们更熟识的是太阳系中的日、月、行星,也许你还能认出一些星座。但是,它们并非宇宙的“主体”。就宇宙的元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