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单肺通气时降低吸入氧浓度对兔肺损伤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OLV)时降低吸入氧浓度(FiO2)对兔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新西兰白兔 30 只,随机均分为三组:60% FiO2 组(L 组)、100% FiO2 组(H 组)和对照组 即双肺通气(TLV)组(C 组,60% FiO2)。L 组和 H 组 TLV 30 min 后行右 OLV 3 h C 组 TLV 30 min 后继续 TLV 3 h。 三组于 TLV 30 min(T0)和 OLV 10 min(T1)、30 min(T2)、60 min(T3)、120 min(T4)、180 min(T5)时抽取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计算氧合指数(OI)。股动脉置管监测血压 (ABP)、心率(HR),记录气道峰压(Ppeak)。各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双侧肺组织行肺病理 组织学损伤评分,并测量双侧肺组织匀浆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 结果 与 H 组比较,L 组动脉氧分压......阅读全文

单肺通气时降低吸入氧浓度对兔肺损伤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OLV)时降低吸入氧浓度(FiO2)对兔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新西兰白兔 30 只,随机均分为三组:60% FiO2 组(L 组)、100% FiO2 组(H 组)和对照组 即双肺通气(TLV)组(C 组,60% FiO2)。L 组和 H 组 TLV 30 min

单肺通气时降低吸入氧浓度对兔肺损伤的影响

  【摘要】 目的 观察单肺通气(OLV)时降低吸入氧浓度(FiO2)对兔肺损伤的影响。 方法 新西兰白兔 30 只,随机均分为三组:60% FiO2 组(L 组)、100% FiO2 组(H 组)和对照组 即双肺通气(TLV)组(C 组,60% FiO2)。L 组和 H 组 TLV 30 min

单肺通气的低氧血症(附一例)

胸外科成立数年,开胸手术逐渐增多,支气管插管技术广泛应用于胸科手术。我院因肺隔离技术操作欠佳导致麻醉后单肺通气无法维持指脉氧饱和度,致使手术暂停,给医院及科室带来损失,现报道如下。患者男,63岁,体重65kg,身高172厘米。主  诉: 发现右下肺占位1月余。现病史: 患者1月余前因&

阿司匹林与急性肺损伤

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是各种直接和间接致伤因素导致的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造成弥漫性肺间质及肺泡水肿,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以肺容积减少、肺顺应性降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为病理生理特征,临床上表现为进行性低氧血症和呼吸窘迫,肺部影像学上表现为非均一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ung protective ventilation strategy,LPVS)包括小潮气量、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肺复张策略、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control ventilation,PCV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诊断及防止

  (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概述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在1961年由Northway等首先命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病因目前认为与早产、正压通气、高浓度给氧、肺部感染等因素有关。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诊断标准为:生后一周使用过机械通气,其后需要吸氧以维持Pa02&g

急性肺损伤的治疗新进展

  急性肺损伤(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ICU最常见的急危重症,是一种以失控炎症反应为根本发病原因,以肺泡上皮和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以急性非心源性肺水肿和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由于机械通气等支持治疗技术的进展,尤其是近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1 急性肺损伤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 ALI)是一种综合征,其特点是低氧血症,肺僵硬和肺浸润等.其定义为急性发病,胸片有肺浸润,Pao2/Fio2(P/F)≤300mmHg,以及肺动脉压≤18mmHg或无左房压升高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ALI最严重的形

氧气治疗的临床应用

  氧疗的目的在于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氧饱和度及氧含量以纠正低氧血症,确保对组织的氧供应,达到缓解组织缺氧的目的。氧气如同药物一样应正确应用。氧疗有明确的指征,有其流量,并应通过临床观察及实验室检查帮助估计适当的流量。    一、氧疗的指证  

Nature Communications:肺组织损伤后灵巧再生

  一项新的合作研究描述了肺组织损伤后再生的方式。再生的细胞并不是典型的干细胞,而是成熟的肺细胞在响应伤害时做出的反应。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证实肺组织的修复比原来所认为的更加灵巧。这篇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肺泡中的两种呼吸道细胞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