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袁隆平“超优千号”创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10月14日下午,由袁隆平“海水稻”团队和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合作试验种植的耐盐水稻在江苏如东栟茶方凌垦区进行测产,经专家团队对3块各1亩左右稻田机收实测,“超优千号”耐盐水稻的平均亩产量达到802.9公斤,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方福平表示,这个产量创下盐碱地水稻高产新纪录。 江苏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管永祥介绍,除了袁隆平“海水稻”团队研发的好种子,江苏省农业专家也结合盐碱地土壤理化特点,运用了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盐碱地水稻壮苗早发、缓混一次施肥、病虫绿色防控等种植技术,有效保障了示范种植取得预期成功,目前,该试验田128.9亩耐盐水稻陆续进入收获期。“江苏沿海地区有大量盐碱地,很多都具有类似的种植条件,该耐盐水稻的高产具有很强的推广价值。”管永祥表示。......阅读全文

我国耐盐优质水稻育种取得新突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85.shtm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继一周多之前耐盐大豆新品系“科豆35”取得盐碱地实收亩产超275公斤的重大进展之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中科院耐盐水稻“盐黄香粳”亩产达500公斤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77.shtm 耐盐水稻新品系“盐黄香粳”        受访者供图 10月27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选育的耐盐水稻新品系“盐黄香粳”进行了田间实收测产,最终达到亩产5

拿什么实现袁隆平的两个“限期”新梦想

   “五一”将至,88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此时仍在三亚南繁基地上忙碌。这位在人类反饥饿史上写下光辉一页的科学家,未敢颐养天年,一心琢磨着加速实现他的两个“限期”新梦想:  培育出更高产优质的超级稻品种。让超级稻百亩连片攻关不断自我超越,实现18吨/公顷目标;  化滩涂为良田,盐碱地里稻花

袁隆平院士PNAS发现水稻新基因

  来自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可以提高水稻产量的新基因,其有望将其应用于培育新的水稻品种。这一研究成果发布在2月4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杂志上。   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的李传友(Chuanyou Li)研究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别样人生

 在“百度”上输入“袁隆平”,指尖敲击回车键的一瞬间,屏幕上出现众多信息。右上角提示:"搜索到相关网页约556,000篇,用时0.001秒。"排在最前面的一篇文章是:袁隆平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这真是奇妙的一瞬。  当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当"袁隆平"的名字与互联网以这种方式相逢

两篇PNAS, 袁隆平团队在水稻耐寒性及耐冷基因方面取进展

  虽然今年有采访袁隆平院士视频传出说,带博士生会“死脑细胞的”,但是今年袁隆平团队已经连续发表了两篇PNAS文章,分别如下:2019年2月11日,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陈彩艳团队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袁隆平团队在PNAS上发表题为“Natural variation inthe HAN1 ge

袁隆平团队的青岛海水稻将首次在全国盐碱地大范围试种

   4月8日,春暖花开的三亚传来捷报:在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上千份海水稻材料中,挑选出176份优良品种,将首次进行全国大范围试种。图片来源于网络   三亚南繁基地,主要承担海水稻材料扩繁、水稻加代育种等工作。海水稻为何物?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张国栋解释说,耐盐碱水稻俗称海

袁隆平青岛种海水稻 三年能推广盐碱地变“良田”

  海水里也能产稻米?没错!7日,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揭牌仪式在青岛国际院士港举行,这标志着青岛的“盐碱地”变身“良田”的步伐又迈进了一步。“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介绍,他将带领团队利用三年时间,在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培育出可推广种植的海水稻品种。  “我们有信心在2020年培育出抗盐碱度1%

袁隆平将在胶州湾种“海水稻”

   海水里也能产稻米!10月1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青岛市李沧区政府和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青岛签订战略合作备忘录执行方案。据此方案,青岛国际院士港将与袁策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建设国家级研发平台——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    随着袁隆平院士领衔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能解困全球粮荒

每增加一定单位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可以解决世界上多少人吃饭的问题? 4月29日,坐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78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反复计算着这道题目。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口增长以及耕地消耗等原因,上个世纪曾有国外经济学家如此向世界发问,并引起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