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柏斌:薪火传承永探索深究机理育良稻

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这是中国创造的一个世界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为此耕耘奉献的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创办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在其中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如今,年轻一代科研人继续踏着金色的稻浪,并应用先进的仪器和方法,在探索改良育种、提升品质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近日,分析测试百科网采访了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负责人柏斌,作为年轻一代的杂交水稻研究者,柏斌分享了自己在水稻研究方面的科研创新之路,并对用高端质谱仪器开展代谢组和机理研究进行了展望。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负责人柏斌 水稻研究 不解之缘 在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柏斌主要开展稻米品质的机理和遗传育种研究,以高温或者是盐碱等为环境变量,结合稻米品质的相关关键基因开展研究,从而挖掘品质和非生物的逆境胁迫之间的分子调控机制。同时,柏斌也从产业链角度来部署创新链,聚焦黑米、高抗性淀粉以及香糯稻等稻米新品种......阅读全文

韩斌院士:破译水稻“基因密码”

  从率领团队完成水稻第4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到发现几百个与水稻性状有关的遗传位点,2013年新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科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韩斌,通过破译水稻“遗传密码”为全球育种专家提供了培育优良水稻品种的“金钥匙”。   水稻第4号染色体的精确测序图     1

研究发现高营养水稻新型育种材料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组织合作,通过半粒种子筛选方法获得了一个糊粉层增厚的水稻品系ta2,使水稻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品质因子得到普遍提升。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可用于培育高营养水稻的新型育种材料。该成果日前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在线

水稻剑叶夹角测量仪与水稻的超高产育种

    水稻的优质高产一直以来是各国育种专家,乃至全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追求,而水稻剑叶夹角测量仪与水稻的超高产育种,乍听之下,好像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如果深入了解水稻剑叶夹角测量仪的作用之后,就会明白,水稻剑叶夹角测量仪的应用,对于水稻的超高产育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目前水稻是世界上种植

我国耐盐优质水稻育种取得新突破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0/488385.shtm 中新网北京10月27日电 (记者 孙自法)继一周多之前耐盐大豆新品系“科豆35”取得盐碱地实收亩产超275公斤的重大进展之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科院遗传发育所

高产优质水稻品种设计育种研究获进展

  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粮。在粮食危机和人们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双重压力下,育种学家和稻米种业长期以来致力于培育“高产优质”型超级水稻新品种,但是传统育种进展缓慢。随着水稻功能基因组的发展,“品种设计育种”应运而生,其重要内容之一是将重要农艺性状关键基因的优异等位形式高效聚合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有了“导航仪”

  9月8日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刊发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韩斌研究组、黄学辉研究组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杨仕华研究组取得的一项成果,题为“水稻产量性状杂种优势的全基因组解析”,揭示了杂交稻杂种优势的基因组结构特征。这是我国在水稻基础理论和应用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

生物科技引领水稻育种创奇迹

  大约7000年前,人类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水稻的种植技术,并把稻米作为食粮搬上餐桌。如今,高新技术正在被广泛应用于水稻育种,各类水稻优良品种层出不穷,不断造福人类。据报道,孟加拉国科学家已成功培育出3种能够抵御洪水袭击的水稻新品种,其中一种正在农田试种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部位于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

跨界共赢 岛津与杂交水稻检测中心共建合作实验室

  2023年5月19日,由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简称“检测中心”)和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岛津”)联合举办的杂交水稻全国重点实验室检验检测中心-岛津合作实验室挂牌仪式暨代谢组学在农产品营养品质研究中的应用研讨会在湖南长沙举办。合作双方的高层领导以及业内专家、学者和用户6

基因组研究让水稻育种走向精准设计

  由中国主导的国际间科研大协作项目“3000份水稻基因组研究”26日结出硕果——北京时间当日凌晨1时,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正式发表《301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该研究针对水稻起源、分类和驯化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亚洲栽培稻的起源和群体基因组变异结构,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资源的基因组遗传

水稻分子设计育种:“新绿色革命”的起点

在传统育种过程中,由于株型和籽粒发育等控制产量性状的关键基因克隆有限、调控网络不明晰,使得育种方式以田间选择为主,仅能针对个别位点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主要农作物产量性状的遗传调控网络解析”支持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等责任专家指导下,研究人员对理想株型和籽粒发育调

长沙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农田整理工程通过验收

  7月3日,由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党委书记李文祥等组成的工程验收小组对该所长沙水稻育种试验基地农田整理工程进行了现场验收。在听取工程施工方、分子生态中心负责人的工作汇报并进行现场察看后,验收小组原则同意在施工方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有关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完工后通过工程质量验收。

给秧苗“吃小灶”:植物工厂水稻育种加速器

  没有阳光、雨水和土壤,能种出粮食来吗?  农业科学家说:“能,而且长得更快!”  2021年10月,在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一幢泛着红紫色柔光的玻璃小屋格外亮眼。  这可是一座植物工厂。四层栽培架上,一排排水稻青苗齐整整扎在特殊的营养液里,在颗颗彩色LED节能灯的“抚触”下,正奋力拔节

中科院李家洋团队开辟水稻育种新途径

“今年5月,我们的水稻材料就要在北京实验田里试种了,未来有望推广到更多地方。”说起手头的工作,余泓眼睛里都是喜悦。余泓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团队的一员。他说的水稻材料,是该团队快速从头驯化的全新水稻品种。去年初,这一成果发表在科学期刊《细胞》上,被业界认为有望开辟一条野生植物驯化新

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通过验收

  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最新研发的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28日通过“身份验证”。湖南省农学会组织的验收专家一致认为,这是理想的杂种优势利用方式,它的应用推广,有利于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进一步普及,有望为全球水稻种植带来新“福利”。  当下,我国杂交水稻育种“主流”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袁

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落地无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618.shtm

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的技术总结

  杂种优势是指两个遗传基础不同的亲本进行杂交,其杂交子一代在抗逆性、适应性、生长和产量等方面优于父母本的现象。水稻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三系法”和“两系法”利用杂种优势培育杂交种,有效提高了水稻生产水平。但“三系法”种质资源有限,“两系法”易受天气影响,严重制约了杂

中国科学家主导国际大协作助力水稻精准育种

  英国时间4月25日,《自然》杂志长文报道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联合国际水稻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华大基因、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等16家单位共同完成的3000份亚洲栽培稻基因组研究。  该研究针对水稻起源、分类和驯化规律进行了深入探讨,揭示了亚洲栽培稻

四川“十二五”水稻育种取得“三大突破”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水稻育种攻关在品种选育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育成并通过省级及以上审定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近180个次,育成品种数量、质量居全国前列和西南稻区主导地位,特别是中籼育种水平居全国领先。   一是育成品种产量取得突破。“十二五”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杂交稻组合4个。35个国审品种区试显示,

中国加强育种机制创新 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为重点

   农业部今日举行“推动种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种业发展有关情况。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在会上表示,中国正在进行加强育种机制创新,以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为重点,近期农业部还将首次发布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指南。   余欣荣表示,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国

中国诞生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下属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大学近日共同研制出全球首张水稻全基因组育种芯片,将大幅提高种子真实性检测准确性,有助提高育种效率,杜绝假种子危害。     中种公司生命科技中心喻辉辉博士表示,目前业内判断水稻种子真实性通常采用国标推荐的24个SSR标记检测结果,

利用PLSM定向进化可为水稻育种提供遗传新种质

  遗传变异是作物育种基础。尽管近年来功能基因组研究为作物分子育种提供了大量主效改良位点/基因;但由于传统诱变靶向性不足、突变随机性较大等技术问题,在多数情况下,挖掘和鉴定主效基因最适等位型仍较为困难。如何在体内实现重要基因关键位点的饱和氨基酸突变是该类研究的难点问题。  2021年6月10日,安徽

科学家揭示水稻杂种优势遗传机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韩斌院士研究组、黄学辉研究组联合中国水稻研究所杨仕华研究组,在水稻杂种优势研究中获重要突破,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专家表示,论文对高产杂交稻杂种优势的遗传基础有新发现,将有助于优化设计育种的战略以应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需求。   杂种优势

俄罗斯将设立俄中水稻蔬菜育种联合实验室

  俄罗斯克拉斯诺达尔边疆区政府新闻处发布消息称,2017年在全俄水稻科研所基础上将开设一个俄中水稻蔬菜育种联合实验室。  消息说:”科研中心看到蔬菜育种的前景。我们正在扩大研究工作,与外国同行交流经验。今年全俄水稻科研所将开设一个俄中联合实验室。”  预计,俄罗斯和中国的科学家将分别从事水稻和蔬菜

大米新品种来了!水稻分子设计育种获新进展

   9月17日至18日,国审稻新品种“中科804” 现场会在黑龙江五常市举行,在3000亩示范片中“中科804”在产量、抗稻瘟病、抗倒伏等农艺性状中表现突出,现场品尝食味与外观品质优异,丰收在即。 水稻是世界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60%以上人口的主粮。东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的粮仓,而稻花

科学家首次发现培育高营养水稻的新型育种材料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澳大利亚联邦科学和工业组织合作,通过半粒种子筛选方法获得了一个糊粉层增厚的水稻品系ta2,使水稻的维生素、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等营养品质因子得到普遍提升。这是国际上首次发现的一种可用于培育高营养水稻的新型育种材料。该成果于10月2日在《美国科学院院

破解水稻高产优质“密码”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然而如何才能“多快好省”地培育出高产又优质的“黄金”种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课题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韩斌课题组和中国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钱前课题组经过了20多年的密切合作、协同创新,给出了答案——这粒种子可以在“水稻高产优质性状

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我国要继续保持领先优势

  以“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现状和未来”为主题的第520次香山科学会议学术讨论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与会专家就水稻基因组测序及注释、水稻重要性状的调控网络、水稻多组学(表观组、蛋白组、代谢组、表型组等)研究,以及水稻基因组解析等方面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此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张启发

我科学家取得突破性成果将有助水稻优化设计育种

  我国科学家在高产杂交水稻的遗传机理研究中取得突破性进展,全面系统鉴定出了控制水稻杂种优势的主要基因位点。该成果于8日凌晨在线发表在《自然》杂志上。这一新发现被认为将有助于优化设计育种的战略,以应对全球粮食安全的需求。  这一成果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国家基因研究中心韩斌

植生生态所与扬州大学开展水稻遗传育种学术交流

  5月5日至6日,由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陈晓亚院士和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所长薛红卫研究员带队,植物分子遗传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植物基因研究中心(上海)、所科研管理处的科研和管理人员等一行9人赴扬州大学开展水稻遗传育种学术交流。扬州大学副校长范健教授、农学院院长郭文善教授、973计划专家组成员

遗传发育所开发水稻分子育种整合组学知识库

  10月18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梁承志研究组开发的分子育种整合组学知识库水稻子库在线发表于学术期刊《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文章题目为MBKbase for rice: an integrated omics know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