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大洋科考之旅:收获海底沉积物

抓斗“吐”出样品。 海底沉积物。 经过近60个小时的持续作业,第四航段在南纬19度附近的南大西洋洋中脊完成了4条热液综合拖体测线。在海底摄像的帮助下,神秘的海底世界一览无余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揭开海底的神秘面纱,看只是第一步,科学家的好奇心不会就此得到满足。海底究竟有什么宝贝,亲手触摸一下,拿回实验室分析一下,才更真实。 当地时间9月25日上午9点左右,在完成第4条测线后,紧接着,调查队员们下放了深海电视抓斗。 深海电视抓斗,是可用于深海海底采样的机电设备。和拖体一样,也是个庞然大物。它主要由抓斗、液压和电源系统、水下电视、机架和甲板控制单元组成,经铠装同轴电缆吊装下放至最深达6000米的海底,通过所带摄像机观察海底,由甲板监视系统操作斗体开合,并根据需要对海底表面松散岩石、沉积物等进行抓取采样。 抓斗的下放过程和拖体基本一样,需要不同岗位的船员、队员的密切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等抓斗安稳到达3......阅读全文

中国北极科考队展开本次科考首次冰站作业

  当地时间29日下午,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在北纬86度48分、东经120度15分的北冰洋浮冰区设立短期冰站,这是中国第五次北极科考队第一次开展冰站作业。   据介绍,此次短期冰站作业由4组人员分别实施:海冰物理组进行冰芯钻取,开展海冰厚度剖面、反照率、积雪特性等观测,海冰光学组进行海冰光学透射和

“科学三号”科考船顺利完成科考任务 航次共计19天

   12月2日,负责执行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健康海洋”秋季联合航次南黄海航段的“科学三号”科考船顺利完成科考任务,返回中科院海洋所西海岸园区码头,航次共计19天。本航次由中科院海洋所徐勇老师担任首席科学家、刘合义担任船长、欧江担任航次队长,共搭载了来自中科院海洋所、中科院烟台海岸带所、中

“雪龙”号完成南极科考回国

  4月10日上午,中国国家海洋局极地研究所所属科考船“雪龙”号完成第三十三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抵达长江口水域。  此次为“雪龙”号第三十三次赴南极执行科考与运输补给任务,历时161天,总航程约3.5万海里。“雪龙”号顺利完成“一船四站”环南极航行计划,在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泰山站执行任

北极科考:中国须深度介入

  中外科学家在“雪龙”号上施放“系流气艇”,进行大气物理科学观测。  2010年7月中国进行第四次北极科考,首次把海洋综合考察延伸到了北极点。图为“雪龙”号正在吊运“防熊”的“苹果房”。  全球气候变化有可能导致北极“无冰”,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但各国也在“憧憬”,冰雪消

“雪龙”号科考船凯旋

  北京时间4月5日21时左右,“雪龙”号科考船在上海长江口锚地下锚,并将于8日停靠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在航行5个多月、2.8万余海里之后,“雪龙”号终于凯旋“回家”。  “雪龙”号于2011年11月3日从天津正式起航,11月11日越过赤道进入南半球,11月底到达南极中山站,先后完成了中

新疆科考队公布罗布泊科考七大新发现

科考队员在对罗布泊地区气象做监测。数据显示,罗布泊地区是中国乃至全亚洲气候最干旱的地方。   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东部的罗布泊一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它是塔里木盆地的最低处,史书中称其为泑泽、盐泽、蒲昌海等,据载,公元330年以前,罗布泊湖水较多,为中国第二大咸水

我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考启航

  “向阳红01”科考船8月28日从青岛起航,执行中国首次环球海洋综合科学考察。这是我国首次将大洋科考与极地科考整合在一起的环球海洋综合科考,也是“向阳红01”科考船首次执行大洋和极地科考任务。  科考以中国大洋46航次和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与“雪龙”号极地考察船联合组队)两部分为主体任务,在

中国大洋54航次科考启动

   经自然资源部批准,为时255天、航程约22000海里的中国大洋54航次考察任务18日正式启动。  记者18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向阳红10”船当日从舟山出发,赴太平洋海域开展资源环境调查。本航次由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负责总体实施,是统筹落实自然资源部2019年太平洋方向深海资源环境调查任务

“实验3”号科考船凯旋

  经过12230海里的航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3”号科考船圆满完成中国和巴基斯坦首次北印度洋联合考察任务,22日返回广州。  应巴基斯坦国家海洋研究所邀请,“实验3”号科考船于2017年12月30日从广州起航,经马六甲海峡前往北印度洋,于2018年1月14日抵达巴基斯坦外海的莫克兰海沟

记“彩虹鱼”科考团队“小花”们

   探秘全球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巾帼不让须眉。由上海海洋大学和西湖大学联合组建的“彩虹鱼”2018马里亚纳海沟海试与科考团队中有8名女队员,占科研人员的五分之一。  自从“沈括”号起航,船上的“海试大学”就正式开学,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博士后李小花担任教务长,组织大家利用航渡的空隙时间,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