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纳米表面声子首次实现三维成像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物理研究所联合法国南巴黎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首次成功地对纳米表面声子进行了三维成像,有望促进新的更有效的纳米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显微技术、数据存储还是传感器技术,都依赖于材料表面的电磁场结构。在纳米系统中,表面声子——原子晶格的时间畸变,对物理和热力学性质起着决定性作用。如果能对表面声子进行特殊操控,就有可能在两个具有纳米表面的组件之间实现更好的热传递。 表面声子可用于探测器、传感器或高效的被动冷却系统中。此外,表面声子将电磁能量集中在远红外范围内,这为造出超分辨率镜头、改进振动光谱等铺平了道路。尽管潜力巨大,但科学家对这一领域的探索仍然很少。为了开发新的纳米技术,必须首先使表面声子在纳米尺度上实现可视化。 “可视化这些局部场域是更深入地了解基本原理和更好地设计纳米结构的起点。”格拉茨技术大学电子显微镜和纳米分析研究所所长杰拉尔德·科思莱特纳表示,“几年前才开发出能记录声......阅读全文

雷达三维成像技术取得进展

  日前,国防科技大学王雪松团队提出一种新型雷达三维成像理论和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车辆等典型人造目标的三维高分辨成像。相关研究在《地球科学与遥感》发表后,引起国际同行的高度关注。据IEEE官网统计,在最近数月内该网遥感领域最受欢迎的25篇论文中,该论文位居第一。   三维乃至多维成像是当前雷达

纳米表面声子首次实现三维成像

  据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报道,奥地利格拉茨技术大学物理研究所联合法国南巴黎大学固体物理实验室,首次成功地对纳米表面声子进行了三维成像,有望促进新的更有效的纳米技术的发展。  无论是显微技术、数据存储还是传感器技术,都依赖于材料表面的电磁场结构。在纳米系统中,表面声子——原子晶格的时间畸变,对物理和

植物根系三维立体成像--基于纽迈科技磁共振成像系统

现有的植物根系结构及功能研究方法具有高度破坏性且准确率低,从而相比于地上植物结构,根系的研究特别少,研究人员也经常强调获取根系数据的困难。因此我们需要一个更好的方法去研究植物根系。质子核磁共振成像是医学诊断的一种新技术,它利用静磁场和射频场来获取生物体内可动水的分布图,具有快速无损、对比度高、分辨率

我国三维成像激光雷达获突破

  不久的将来,在我国激光雷达的“眼”里,远处正在高速运动的物体将不再是一个二维的平面图像,而是以有纵深的三维形态呈现。  记者5月6日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刘博研究员课题组了解到,日前该课题组在面阵三维成像激光雷达研究方面取得突破,首次提出了基于双偏振调制技术和自适应距离选通相结合的三维成像方

法国同步三维成像技术让观察大脑无需扫描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最近,法国巴黎笛卡尔大学科学家结合数字单光子全息刺激和远程聚焦荧光功能成像两项技术,开发出一种能在光激发脑部神经元的条件下,同步观察其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三维成像技术,而且分辨率和准确性更高。   观察大脑在三维空间处理感觉及概念信号分两步走:一是拍摄神经结构,

三维体扫描大型成像显示器亮相世博

世博会徽标、招手的海宝、迎客的茶壶……在一个高2.8米、直径1.3米宛若水帘洞的圆柱体空间内,一件件上海世博会标志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人们眼前。没有观看角度的限制、无须佩戴特制眼镜,人们惊喜地体验到360度全景观看这些三维立体影像的璀璨感受。日前,由华东师大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刘锦

研究发展出新型三维基因组成像系统

  4月7日,《细胞研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和徐涛课题组,以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曲静课题组合作的题为Visualization of Aging-Associated Chromatin Alterations with an Engineered TALE System的研究

研究发展出新型三维基因组成像系统

  4月7日,《细胞研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和徐涛课题组,以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曲静课题组合作的题为Visualization of Aging-Associated Chromatin Alterations with an Engineered TALE System的研究

三维多色超分辨成像应用的开发与实现

  近日,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教授吴长锋课题组成功开发了一系列高亮度聚合物点荧光探针,通过荧光探针功能化和扩展成像技术,在普通荧光显微镜上可以观察到精细的亚细胞结构,分辨率高达30 nm。相关成果发表在材料领域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DOI: 10.1002/adma.2

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超过200公里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14.shtm 看得更远、更清,是人类的不懈追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徐飞虎教授等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级,为远距离目标识别、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