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研究发展出新型三维基因组成像系统

4月7日,《细胞研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刘光慧课题组和徐涛课题组,以及中科院动物研究所曲静课题组合作的题为Visualization of Aging-Associated Chromatin Alterations with an Engineered TALE System的研究论文(封面故事)。该研究发展了一种新型三维基因组活细胞成像工具TTALE,并利用该系统实现了对端粒缩短和着丝粒构象变化等衰老伴随的染色质结构改变的精准成像。此外,该研究发现了核仁区核糖体DNA拷贝数减少可以作为人类衰老的新型分子标志物。上述成果为在遗传和表观遗传水平认识人类衰老的本质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CRISPR/Cas9和TALE等新型核酸结合蛋白的发现和广泛应用使得对基因组特定序列的精准成像成为可能。然而,目前基于dCas9和TALE的成像系统尚存在一定的不足:dCas9系统的主要问题是由于其涉及多种蛋白和RNA元件,且dC......阅读全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最新文章解析HOX基因表达模式

  “核心刊物”迎来了新期刊:科学通报,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这两份期刊均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的,我国学术期刊中的知名品牌,被国内外各主要检索系统收录,如国内的《中国科学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美国的SCI、CA、EI,英

Nature子刊:癌症基因组三维结构和拷贝数变异关系

  来自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等处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3D genome of multiple myeloma reveals spatial genome disorganization associated with copy number variations”的

中科院合纽约大学两篇Nature:新世界--单染色体酵母

  生物学教科书中将自然界存在的生命体分为具有被核膜包裹染色体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和染色体裸露无核膜包裹的原核生物。染色体携带了生命体生长与繁殖的遗传信息,真核生物通常含有线型结构的多条染色体,而原核生物通常含有环型结构的一条染色体。  在最新研究中,科学家们成功融合了真核生物酿酒酵母(Saccharo

超高分辨直接观测基因表达的染色质时空调控

  生命科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在个体发育中,单个细胞如何分化成各种类型的组织细胞。这个过程高度依赖于基因表达的精确时空调控,而这种细胞特异基因表达与染色质的调控密切相关。比如,不同的顺式调控原件增强子能够在不同细胞中选择性地激活目标基因。每个基因经常由分布在千碱基(kb)甚至兆碱基(Mb)以外的多个增

Nature:庄小威团队实现染色质组织的直接成像

  后生动物基因组在空间的多个尺度上,通过DNA围绕着核小体将整条染色体分为不同的区域隔离包装。染色质在细胞核中是怎样折叠的对从基因表达的调控到DNA复制的很多生物过程都有重要意义。从千碱基到兆碱基的规模,其中包括基因的大小,基因簇和调控域,三维DNA的组织方式在多基因调控机制被涉及到,但了解这个组

全面回顾:2014年全球生物医学突破进展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揭示了许多固体肿瘤中基因异常的源头;冷泉港实验

2014年世界生物医学科技发展回顾

  生物 医学  美 国  遗传研究更深入掌控基因;细胞学攻克检测与治疗多项难题;脑科学研究记忆刺激技术帮助恢复记忆,发现大脑存在“意识开关”和“信息交换台”。  田学科(本报驻美国记者)遗传学方面,杜克大学绘制出综合酵母菌基因脆弱位点图,而脆弱位点所在区域正是DNA复制机变慢或停顿的地方

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

传统的光学显微镜使用的是场光源,标本上每一点的图像都会受到邻近点的衍射或散射光的干扰;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利用激光束经照明针孔形成点光源对标本内焦平面的每一点扫描,标本上的被照射点,在探测针孔处成像,由探测针孔后的光电倍增管(PMT)或冷电耦器件(cCCD)逐点或逐线接收,迅速在计算机监视器屏幕上形

科学家绘制出人类基因组三维图像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1月4日报道,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多恩希夫文理学院的科学家,开发出一种绘制DNA(脱氧核糖核酸)之间接触位点的新方法,并利用计算机模型绘制出一个细胞中的完整DNA链——基因组的精确三维图像。相关论文预先发表在《自然·生物技术》网站上。   细胞内的基因组就像一碗细丝面,不同

2018年新技术:空间转录组学技术

  ——也许不久的将来,定位组织中的基因表达就会成为一种常规技术了。  对于基因表达研究来说,空间一直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前沿研究领域。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获得了技术进展,这已经不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领域了。这些方法的多样性和创造性使其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技术方向。  空间基因表达对于理解组织中细胞的

大数据:助力判定癌症驱动基因!

  目前已知超过100个新的癌症驱动基因,帮助解释了怎样的肿瘤驱动会造成:相同的癌症基因导致不同的病患!  在一项由Sanford Burnham Prebys医学发现研究所(SBP)引导下的协作研究中,研究人员结合两个公开的“组学”数据库创建一个新的目录“癌症驱动者”。当癌症驱动基因的改变造成癌症

Cell:基因定位听命于谁?

   生物通报道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下属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科学家们,利用新型的大规模成像技术绘制出了个别基因在人类细胞核中的空间位置,并确定了50个细胞因子是基因正确三维(3D)定位的必要条件。这些空间定位对基因表达、DNA修复、基因组稳定性和其他的细胞活动起重要的作用。这项研究发布在8

上海生科院等建立小鼠早期胚胎空间转录组图谱

  3月22日,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子刊《发育细胞》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景乃禾研究组与中国科学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韩敬东研究组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Spatial Transcriptome for the Molecular Annotatio

颠覆!2018年,这7大顶级技术突破“很赞”

  12月24日,The-Scientist杂志公布了其评选出的2018年顶级技术突破。  “双父亲”小鼠、摧毁肿瘤的纳米机器人、“AI化”的液体活检、颠覆基因表达分析的革命性技术……  这一年,科学家们,依然很“赞”!  1# 突破哺乳动物同性生殖障碍,首次获得孤雄小鼠一只健康的成年双母亲小鼠(b

遗传发育所等发现调控植物器官塑形的生物力学机制

  扁平化是叶片等植物器官最为常见的形状之一。另一种常见的器官形状是辐射对称,如根、茎。不同的器官形状如何产生是一个基本的发育生物学问题。多年来的分子遗传学研究发现了众多能够影响植物器官形态的基因,但是这些基因怎样介导器官三维形态的变化(又称塑形)尚有待解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植物

Nature:哺乳动物着床前胚胎染色体三维结构重编程

   2017年7月13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颉伟研究组在《自然》杂志(Nature)上发表了题为《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染色体三维结构的亲本特异重编程》(Allelic reprogramming of 3D chromatin architecture during earl

合肥研究院构建三维(3D)细胞新型遗传毒性检测体系

  基因突变是评价环境因子致癌风险的重要指标。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吴李君课题组前期利用CD59突变检测系统研究了多种环境因子的致癌风险及其机理,包括放射线(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08)、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Environmenta

合肥研究院构建完成三维细胞新型遗传毒性检测体系

  基因突变是评价环境因子致癌风险的重要指标。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吴李君课题组前期利用CD59突变检测系统研究了多种环境因子的致癌风险及其机理,包括放射线(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2008)、环境持久性有毒污染物(Environmenta

中科院学者Nature Protocols:空间转录组测序新技术

  在真核细胞中,转录组的空间组织已经成为调节RNA转录后命运的一种有力手段,但是一般研究采用的是原位杂交或者原位的荧光染色,这项技术操作困难且通量低。近期来自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细胞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处的研究人员作建立了一种可以获得具有空间位置信息的少量细胞转录组图谱的技术方法:G

共聚焦显微镜介绍

  一、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的基本原理和发展   科学研究工作对更高图像分辨率的追求产生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随着免疫荧光技术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研究人员注意到,荧光显微照片的分辨率较低,传统的荧光显微镜使用场光源,因标本邻近结构(细胞或亚细胞结构)产生的衍射光和散射光的干扰,使标本中细

共聚焦显微技术应用

共聚焦显微技术应用  细胞生物学如:细胞结构、细胞骨架、细胞膜结构、流动性、受体、细胞器结构和分布变化、细胞凋亡机制;各种细胞器、结构性蛋白、DNA、RNA、酶和受体分子等细胞特异性结构的含量、组分及分布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特定的抗体对紫外线引起的DNA损伤进行观察和定量;分析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细胞骨

多光子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原理以及应用

多光子共聚焦显微镜是光学显微镜的重大改进,主要表现为可以观察活细胞、固定细胞和组织的深层结构,并且可以得到清晰锐利的多层Z平面结构,即光学切片,并以此可以构建标本的三维实体结构。共聚焦显微镜采用激光光源,经过扩充后充满整个物镜后焦平面,然后经过物镜的透镜系统,在标本的焦平面上会聚成非常小的点。根据物

科学家绘制出最清晰立体人类基因组结构图

  有助于了解基因调节的更多信息,而且肯定会带来一系列新疑问   美国科学家通过将人类基因组分成数百万个片段并重新排列组合,成功描绘出清晰度和分辨率最高的基因组三维图像。   据美国媒体报道,近日,美国科学家通过将人类基因组分成数百万个片段并重新排列组合,成功描绘出清晰度和分辨率最高的基因组

MolecularCell:精子发生过程中染色质高级结构“重编程”模式

  在真核生物中,线性DNA通过多层级地折叠以特定的三维结构存在于细胞核中。染色质三维结构对于基因调控、DNA复制和细胞分裂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其异常会导致基因表达失调和发育畸形。哺乳动物中,新的生命由精子和卵子的产生、结合以及随后的早期胚胎发育开启。在形成配子以及全能性胚胎的过程中,染色质需要经历

人体如何发育?首次揭示人类早期胚胎染色体结构动态

   人体是如何发育的?个体差异是怎么产生的?疾病又是如何来的?科学家正一步步揭开其神秘面纱。  12月5日,《自然》杂志刊发了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所研究员刘江团队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教授陈子江团队合作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人类早期胚胎中的染色体三维结构的动态变化,并发现CTC

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在我国创建成功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覃重军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该成果于北京时间8月2日发表在《自然》上,是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人造单染色体酵母与天然酵母细胞对比图,两者形态相似,但染色体的

创建成功!国际首例人造单染色体真核细胞

  近日,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覃重军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该成果于北京时间8月2日发表在《自然》上,是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人造单染色体酵母与天然酵母细胞对比图,两者形态相似,但染色体的

科研人员揭示三维培养细胞辐射抗性内在机理

  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揭示了具有更接近人体生理特性的三维培养细胞辐射抗性内在机理,为临床癌症放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治疗靶点。相关成果日前发表于《肿瘤靶向》。  论文第一作者、该所在读博士潘冬介绍,三维培养是一种基于基质胶为支架的新型细胞培养模式,在生命现象与药物效应测试研究中的应用日

世界首例!人工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在中国诞生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该成果于北京时间2018年8月2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这一成果在中科院B类先导专项“细胞命运可塑性的分子机制与调控”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里程碑的突破!中国科学家创建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今早宣布,其合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覃重军研究团队与合作者在国际上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条染色体的真核细胞,该成果于8月2日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该成果完全由中国科学家独立完成,是合成生物学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  人类能否创造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