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PNAS:提高抗体应答率和疫苗保护性的新机制

疫苗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但人种因素、个体因素、疫苗的形式等因素会影响疫苗保护率。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组病毒样颗粒疫苗(如乙肝疫苗、HPV疫苗)因其超然的安全性、强劲的免疫原性和优异的保护率,成为疫苗技术的领跑者,但这类蛋白颗粒疫苗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例如,有5%-10%乙肝疫苗接种者抗体水平达不到免疫保护的效价(统称为疫苗不应答者)。这些不应答人群即成为感染乙肝病毒的高危人群,阻碍了人类最终消灭乙肝的进程。 针对上述难题,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唐宏课题组博士生林欣文、李舒然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博士后Trix Twelkmeyer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Homeostatic regulation of T follicular helper and antibody response to particle antigens by IL-1Ra of medullary sinu......阅读全文

PNAS:提高抗体应答率和疫苗保护性的新机制

  疫苗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但人种因素、个体因素、疫苗的形式等因素会影响疫苗保护率。20世纪80年代以来,重组病毒样颗粒疫苗(如乙肝疫苗、HPV疫苗)因其超然的安全性、强劲的免疫原性和优异的保护率,成为疫苗技术的领跑者,但这类蛋白颗粒疫苗也存在不尽人意之处,例如,有5%-10%乙肝疫苗接种者抗体水平

巴斯德所合作研究揭示H1N1疫苗免疫后抗体应答重要规律

  12月9日,国际知名科学杂志PloS ONE在线发表了上海巴斯德研究所与华兰生物疫苗有限公司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揭示了人群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后,抗体应答产生随时间变化的详细情况,同时初步探讨了甲型H1N1流感疫苗抗体应答与人群中已经存在的季节性流感免疫应答的相互关系。   2009年

适用于无应答人群乙肝疫苗上市

  从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获悉:针对成人接种乙肝疫苗后无抗体者,我国率先研发的60微克重组乙肝疫苗,目前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获准上市,实现了乙肝疫苗接种人群的全覆盖。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表示,60微克重组乙肝疫苗具有激活人体免疫应答的功效,保证了16岁及其以上年

“疫苗”是抗原还是抗体?

疫苗就是作为抗原,这些减毒或者灭毒的病原体进入我们的机体,微量的病原体不会导致疾病,但是却使我们的免疫系统记住这些微量病原体的特点,并且使身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在同一种病原体再次进入身体的时候,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就可以识别病原体,并产生出更多抗体来保护我们的身体不受病原体的损害,以达到预防疾病的作用。

2014疫苗与抗体生物周

  伴随着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飞速发展,尤其是疫苗和抗体近几年的广受关注,由上海决策者会议策划集团主办,广大政府机关行业协会支持的2014生物医药周,将于2014年9月16-19日在国际化大都市上海举办。在三届中国疫苗聚焦峰会和两届全球抗体聚焦峰会成功举办的基础上,此次的生物医药周2014将继续由第四

抗原抗体疫苗的基本介绍

  抗原抗体复合物治疗性乙型肝炎疫苗(60μg/1.0ml,商品名:乙克,2002SL0038,简称YIC或YK)上海复旦悦达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复旦大学和江苏悦达集团合资,现已转给上市公司华丽家族)  由复旦大学医学院教育部/卫生部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闻玉梅院士和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赵铠院士等人合

《临床调查杂志》:对HIV-II病毒免疫应答有助疫苗研发

科学家发现,感染II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II)但是不发病的人们能针对一种特定的病毒蛋白质产生很强的免疫应答。这项研究可能有助于开发艾滋病疫苗。 HIV-II与HIV-I不同,前者很少造成艾滋病发病,大约80%的HIV-II患者从不表现出临床症状。 来自冈比亚共和国、几内亚比绍共和国和英国的科

应答元件

中文名应答元件外文名response element定    义调控基因专一性表达的DNA序列,应答元件(response element)是位于基因上游能被转录因子识别和结合,从而调控基因专一性表达的DNA序列。特    点不同基因中应答元件拷贝数相近

打了乙肝疫苗,就“一劳永逸”了?

生活中,提到乙肝,很多朋友就会说:我打了乙肝疫苗的,不会得乙肝了。当然也有人会担心即便打了乙肝疫苗也被传染的,那到底是不是打了乙肝疫苗就一劳永逸了呢?其实,接种了乙肝疫苗的人,也不能保障他终生不受乙肝感染。这里面涉及到一个关键词,细胞应答。不同的人群,其免疫能力不同,应答效果不一样。在正常人群中,按

关于抗体肿瘤疫苗的基本介绍

  根据依赖抗体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理论设计的单克隆抗体肿瘤疫苗,是疫苗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单抗与相应的抗原能高度特异性结合,具有较好的分子靶向功能。目前,单克隆抗肿瘤药物有两类:一是抗肿瘤的单抗;二是抗肿瘤单抗耦联物,或称免疫偶联物。单克隆抗体药物与肿瘤抗原结合,共同刺激DC,激发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