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60年谜团:DNA复制时序维持细胞表观遗传状态

近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称,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大卫·吉尔伯特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回答了一个60年未解的科学谜题:DNA的复制时序维持着人类细胞中全局的表观遗传状态。 在过去60年里,科学家已经能够观察到遗传信息的复制方式和时间,并确定了“复制时序程序”的存在,该程序控制着DNA片段的复制时间和顺序,但仍无法解释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特定的程序存在。 吉尔伯特博士解释说,他们假设细胞不只复制DNA,还会复制所有读取DNA的调控分子。复制时序程序和过程背后可能是因为“大自然不会浪费这个控制DNA读取方式的机会”。“复制时间为细胞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时机,它可以选择是保留所有的调控分子,继续对DNA中的信息进行相同的功能解释,还是改变它们以激发新的功能。” 研究团队以往曾发现,每种类型的细胞都有一个独特的复制时序程序,而且患病的细胞在该程序中有明显的变化。此次,他们研究了复制时序程序的变化如何影响DNA及其调控分子(统称为......阅读全文

获得诺奖的干细胞技术或能延缓衰老速度

  “长生不老”是历代君王的梦想,而如何延缓衰老带来的不良影响,维护老年人群的健康,是当代医药工作者试图攻克的重要课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一项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技术可能成为缓解衰老速度的关键!  罕见的成人早衰症  而揭示这一诺奖技术抗衰老潜力的研究,源于对早衰症患者的研究。这些患者的身体高速衰老,

Nat Met:新型单细胞技术助力表观遗传研究

  跨学科组织的专家们首次为临床医生实现“无艾滋病时代”的目标设计了最新的改进方案,方案融合了尖端的生物医学技术以及基础的行为干预方法。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  这项方案是由国际抗病毒组织IAS-USA召集的专家志愿者小组提出的,为临床医生实施新型HIV预防方法提供了指导方针。专家们对

Cell新发现颠覆表观遗传传统认知

  来自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获得了关于组蛋白修饰作用相反的证据。在一项果蝇胚胎研究中,他们发现亲代的甲基化组蛋白并没有转移给子代DNA。相反,在DNA复制后,由新合成的未修饰组蛋白组装成了新的核小体。相关论文发布在8月23日的《细胞》(Cell)杂志上。   托马斯杰斐逊大学生物化学

给器官升级换代不是梦 有研究者关注"超级器官"

  我们曾经想过拥有一个比天生器官更勤力工作的“超级器官”吗?比如“超级肝脏”等。插入人体干细胞内的合成DNA电路或许很快能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速度打造出一个新器官。   这一合成电路可以在计算机上设计并使用从网上订购的零件组装而成。科学家们表示,这一技术能让我们方便快捷地制造出供移植的身体器

用人造DNA电路可提高天生细胞的功能

  我们曾经想过拥有一个比天生器官更勤力工作的“超级器官”吗?比如“超级肝脏”等。插入人体干细胞内的合成DNA电路或许很快能让我们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和速度打造出一个新器官。   这一合成电路可以在计算机上设计并使用从网上订购的零件组装而成。科学家们表示,这一技术能让我们方便快捷地制造出供移植的身体器

《Nature》子刊:同济大学等成功制备神经干细胞衰老模型

  衰老是指随时间推移身体组织的机能下降,经常引起衰老相关的退行性疾病,例如:三篇论文深入了解衰老带来的神经元变化。越来越多证据表明,神经干细胞的衰老,对于中枢神经细胞衰老非常重要。然而,其根本分子机制的阐述却因为缺乏合适的衰老模型而受阻。   2014 年3月13日,来自同济大学、南通大学、清华

Nature子刊:热点蛋白解决表观遗传争议

      近二十年来,科学家开始逐渐认识到DNA中的遗传密码只代表了生命蓝图中的一部分信息。遗传信息还来自于DNA结构上的特殊化学标签模式,这些表观遗传学标签决定了DNA包装的紧密程度以及特定基因的开关。   随着越来越多的表观遗传学标签被发现,

肝脏再生与类器官形成中表观遗传重塑过程

  在成体肝脏中,生理条件下细胞迭代的速率较低。而肝脏遇到组织损伤的情况下,细胞则能够高效地发挥再生能力【1-4】。最近有研究发现,胆管细胞能够发展成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肝脏类器官,并且具有分化成为肝细胞和导管细胞的能力【5】。但是胆管细胞获得细胞可塑性、起始类器官发育以及应对组织损伤的再生能力是如

NCB | 肝脏再生与类器官形成中表观遗传重塑过程

  在成体肝脏中,生理条件下细胞迭代的速率较低。而肝脏遇到组织损伤的情况下,细胞则能够高效地发挥再生能力【1-4】。最近有研究发现,胆管细胞能够发展成为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肝脏类器官,并且具有分化成为肝细胞和导管细胞的能力【5】。但是胆管细胞获得细胞可塑性、起始类器官发育以及应对组织损伤的再生能力是如

1000多个案例记载,为何有些癌症会自然消失?

  很难相信一些癌症会奇迹般地自动消失,但这种情况确实发生了,而且根据文献记载,已有1000个肿瘤自然消退的案例。那么,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能否用它来造福癌症患者?  最早记录癌症自然消退的文献出现在13世纪末,一位骨肉瘤患者在严重的细菌感染后肿瘤自发消失。在19世纪后期,美国纽约市外科医生威廉•

厉害了!cfDNA又添新用途,或将成为新型衰老生物标志物

  在我们年轻的时候,DNA会规矩的待在细胞核中,但随着年龄的增长,DNA开始不再那么听话。在血液中,细胞因应激或降解释放的cfDNA仍保留了部分的组装状态,可为生物标志物研究提供信息。  近年来,表观遗传学成为研究热点。由DNA和组蛋白形成的染色质基本结构单位——核小体也是表观基因组的重要组成。在

lncRNA促进胃癌进展的新机制研究思路分析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束永前团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题为“Upregulation of the long noncoding RNA FOXD2-AS1 promotes carcinogenesis by epigenetically silencing EphB3 through

lncRNA促进胃癌进展的新机制研究思路分析

  Nature子刊|联合南京医科大发表重要研究成果:揭示lncRNA促进胃癌进展的新机制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束永前团队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题为“Upregulation of the long noncoding RNA FOXD2-AS1 promotes carcinoge

Nature子刊;阐析细胞记忆背后的秘密

  我们的细胞总是在不断地分裂从而维持身体的功能。在每次细胞分裂时,我们的DNA密码、染色质以及染色质结构都必须进行忠实地复制以保留细胞关于自身身份的记忆。来自哥本哈根大学生物技术研究及创新中心(BRIC)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新技术揭示了这一复制过程的一些动态事件和细胞记忆的秘密。研究结果发表在

何爱彬、李川昀团队揭示心肌细胞核小体更新机制

  2019年5月20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何爱彬研究员课题组,与分子所李川昀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Replication-independent histone turnover underlines th

Science重磅成果:RNAi是细胞平衡的一种必要手段

在我们星球上99%以上的细胞都处于一种静息休眠的状态,随便抓起一把土,这其中就包含着数以千计的微生物,把其中任何一种放到培养基中几乎都不会生长。这些细胞具有新陈代谢活性,也就是说它们是活的,但是它们并不会分裂,而且它们保持在一种相对“安静”的状态,除非在特定的条件下刺激它们,才有可能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北大何爱彬、李川昀团队揭示心肌细胞核小体更新机制

  2019年5月20日,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何爱彬研究员课题组,与分子所李川昀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在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题为“Replication-independent histone turnover underlines th

从人类基因组到人造生命:克雷格·文特尔领路生命科学

  4 合成生物学的贡献和困扰  4.1 合成生物学的概念与意义    合成生物学 (Synthetic biology) 是一门建立在系统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基础之上,并以基因组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物科学。  合成生物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911年的The Lancet杂志,但许多学者认为合成生物学

法医DNA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

法医DNA检测技术的现状及展望庞晓东 陈学亮 荣海博 俞丽娟 管桦 张涛公安部第一研究所DNA检测技术的应用,为法医学带来了一场技术革命。通过对遗传物质DNA的序列多态性及长度多态性的检验,即可实现个体识别及亲权鉴定,该技术正在成为当前法医物证鉴定最

八年!“细胞编程和重编程的表观遗传机制”重大研究计划

  DNA上核苷酸序列承载了生命的遗传信息,遗传物质能够遵循孟德尔遗传法则代代相传。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随着时间推移,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即使从上一代那里复制获得的DNA序列不发生变化,基因表达也会发生能够继承的变化。上世纪80年代

年终盘点:2016年国内不容错过的重磅生物研究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2016年马上就要过去了,迎接我们的将是崭新的2017年,2016年,我国有很多优秀科研机构的科学家们都做出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本文中小编盘点了2016年我国科学家发表的一些重磅级研究,以饕读者。   --结构生物学 --  1.清华大学 施一

狙击艾滋病毒――“引蛇出洞”还是“关门打狗”?

  曾庆平   有很多非专业或跨专业人士对于人类为何数十年攻克不了艾滋病难题感到迷惑不解,那是因为他们不太了解艾滋病毒致病的“特洛伊木马”机制。   艾滋病毒之所以能“摧毁”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因为它们专门感染并杀死免疫细胞。不过,只要它们在免疫细胞内复制并产生新的病毒,人体都能立即识别它们并设法

RNA与机体健康研究最新进展一览

  【1】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环状RNA在先天免疫中起着重要作用  doi:10.1016/j.cell.2019.03.046  在真核生物中,共价闭合的环状RNA(circular RNA, circRNA)是由前体mRNA反向剪接数千个基因的外显子产生的。它们通常低水平表达,并经常表现出细

Cell子刊:挑战传统理论的lncRNA

  一度被认为在线虫和果蝇中即便不是不存在但也不会多见的DNA甲基化表观遗传标记,实际上普遍存在于这些生物体和藻类的整个基因组,且其并非发生于在哺乳动物中已知被修饰的胞嘧啶而是在腺嘌呤上。来自中外的华人科学家将这一重大发现发布在4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3篇研究论文中。  西班牙塞维利亚

Nature:肿瘤抑制蛋白竟驱动恶性癌症

  近日,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处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恶性肿瘤的生长及DNA序列未发生改变的基因活性的变化往往和突变的p53蛋白质直接相关,相关研究结果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该研究或为开发应对难以治疗的癌症的新型策略提供帮助。  TP53是所有人类癌症中频繁突变的基因,其可以编码一种名为

中国科学家3篇Cell文章表观遗传学重大发现

  一度被认为在线虫和果蝇中即便不是不存在但也不会多见的DNA甲基化表观遗传标记,实际上普遍存在于这些生物体和藻类的整个基因组,且其并非发生于在哺乳动物中已知被修饰的胞嘧啶而是在腺嘌呤上。来自中外的华人科学家将这一重大发现发布在4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3篇研究论文中。  西班

中国科学家3篇Cell文章表观遗传学重大发现

  一度被认为在线虫和果蝇中即便不是不存在但也不会多见的DNA甲基化表观遗传标记,实际上普遍存在于这些生物体和藻类的整个基因组,且其并非发生于在哺乳动物中已知被修饰的胞嘧啶而是在腺嘌呤上。来自中外的华人科学家将这一重大发现发布在4月30日《细胞》(Cell)杂志上的3篇研究论文中。  西班牙塞维利亚

盘点9月Nature前十位亮点论文

  肠道微生物群丰富程度对健康的影响   肥胖是心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和包括一些癌症在内的其他疾病的一个风险因素。必须有其他影响因素存在,才能确定肥胖者会患哪种代谢疾病。本期Nature上两篇论文分析这些因素中的一个所起作用,这个因素就是肠道微生物群的丰富程度。Le Chatelier等

Cell杂志最受关注十篇文章(9月)

  Cell创刊于1976年,现已成为世界自然科学研究领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并陆续发行了十几种姊妹刊,在各自专业领域里均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Cell以发表具有重要意义的原创性科研报告为主,许多生命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发现都发表在Cell上。本月《Cell》前十名下载论文为:   1. Small-M

Nature子刊:癌症表观研究需要警惕这个

  瑞士巴塞尔Friedrich Miescher生物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真核生物有一种特殊的途径,能保护基因组不会出现重排,或者因为重复DNA导致基因删除。这与表观遗传H3K9me密切相关,因此这项研究也提出了癌症表观治疗方法的一种重要新问题:如果是抑制 H3K9甲基转移酶 ,那么就有可能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