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热带退化海岸台地土壤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老一辈科学家采用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方式,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热带沿海光裸台地上,开展植被恢复和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图1)。研究表明,地下土壤生物群落与地上植物群落存在生物学联系,并与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建相关。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地上植物群落,对于土壤生物群落的恢复动态及其驱动机制关注较少。 华南植物园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刘占锋团队,利用小良热带海岸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长期植被恢复序列,探讨了不同恢复方式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发现,经过60年的恢复,乡土树种混交林的植物多样性和生物量可以恢复到自然林的水平,但桉林和混交林的土壤肥力与自然林存在一定差距(图2)。混交林的土壤生物多样性、多度和群落组成已恢复到与自然林类似的水平,而桉树人工林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恢复滞后(图3)。结果表明,乡土树种混交对土壤生物多样性的恢复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桉树纯......阅读全文

保持土壤健康,这类生物多样性是关键

《参考消息》5日登载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报道《微生物的多样性是保持土壤健康的关键》。报道摘要如下:  微生物是地球上已知最早的生命形式。它们在有机物分解、营养循环、土壤团聚甚至病原体控制等生态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它们的丰富和多样性有助于维持一个稳定和健康的全球生态系统。然而,如果微生物多样性发

南京土壤所揭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常常会导致土壤退化,有机肥与化肥的联合施用可以缓解土壤退化,提升土壤生产力,然而其中内在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棉、油、菜等作物产区,但由于肥力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以安徽

南京土壤所揭示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维持机制

  长期施用化学肥料常常会导致土壤退化,有机肥与化肥的联合施用可以缓解土壤退化,提升土壤生产力,然而其中内在的土壤微生物学机制并不清楚。  砂姜黑土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平原南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及棉、油、菜等作物产区,但由于肥力水平低下,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褚海燕课题组以安徽

热带退化海岸台地土壤生物多样性恢复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老一辈科学家采用生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的方式,在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热带沿海光裸台地上,开展植被恢复和长期定位观测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图1)。研究表明,地下土壤生物群落与地上植物群落存在生物学联系,并与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重建相关。然而,以往研究多关注地

南京土壤所等揭示气候变化将导致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升高

  自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致力于从过去气温和降水的变化、动物和植物的消失和演替中寻找证据,以预测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微生物是养分元素循环的“转换器”、环境污染的“净化器”、陆地生态系统稳定的“调节器”,时刻影响着人类的生存、生活与发展。气候变化也必将影响我们脚下的息息相关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全球在行动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而今年又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年。        生物多样性与人类息息相关。如果没有生物多样性,人类难以感受到树林的绿意,还可能失去空气、食物和水。如果没有多姿多彩的其他生命形式,不仅生活会变得索然无味,而且人类可能

我国学者在土壤线虫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877056)等资助下,南京农业大学土壤生态实验室李先平博士、刘满强教授团队与荷兰生态学研究所斯蒂芬·盖森(Stefan Geisen)教授和法国南巴黎大学赛琳娜·贝拉德(Céline Bellard)博士合作,在土壤线虫生物多样性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

欧盟发布非洲土壤多样性地图

一张欧盟委员会2013年测绘的非洲土壤地图   一个多国研究小组日前绘制完成了一份有关非洲土壤情况的地图集。这是第一本关注土壤这一重要自然资源的地图集,将有助于农民、土地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了解土壤的多样性和重要性,以及用可持续手段管理土壤的必要性。   大部分非洲人民对他们拥有的重要资

沈阳生态所沙地生物土壤结皮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研究获进展

  生物土壤结皮(Biological Soil Crusts)覆盖了全球干旱、半干旱地区约70%的裸地,具有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养分循环、抵御土壤水蚀风蚀、影响土壤水分运移等生态功能,在荒漠生态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多年来,不同领域学者在生物土壤结皮的时空分布、生物组分、内部结构、生态功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是雷蒙德在1968年提出的生态学术语。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多样性使地球充满生机,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可通过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