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换器的历史发展介绍

1976年,矩阵式变换器的概念和电路拓扑形式由L.Gyugyi和 B.R.Pelly首先提出。1979年意大利学者M.Ventutini和A.Alesina证明这种频率变换器的存在,促进了矩阵式变换器的迅速发展。他们首先在理论上证明了N相输入、P相输出的矩阵式逆变器的实现条件,同时给出了一种电压控制策略,这种控制策略虽然解决了矩阵式变换器的谐波问题,但也有输出输入电压比小于0.5的严重缺陷。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矩阵变换器的研究工作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为了解决M.Venturini和A.Alesina控制方案的不足,先后有许多学者对矩阵变换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控制方案。国外对于矩阵变换器的研究进入大发展阶段。 1989年,日本学者J. Oyama等提出了一种最大最小输入电压调制技术,该技术认为输出电压最小的相总是与输入电压最小的相相连,其余两相则利用P......阅读全文

变换器的历史发展介绍

  1976年,矩阵式变换器的概念和电路拓扑形式由L.Gyugyi和 B.R.Pelly首先提出。1979年意大利学者M.Ventutini和A.Alesina证明这种频率变换器的存在,促进了矩阵式变换器的迅速发展。他们首先在理论上证明了N相输入、P相输出的矩阵式逆变器的实现条件,同时给出了一种电压

疫苗的发展历史介绍

  疫苗的发现可谓是人类发展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繁衍生息的历史就是人类不断同疾病和自然灾害斗争的历史,控制传染性疾病最主要的手段就是预防,而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事实证明也是如此,威胁人类几百年的天花病毒在牛痘疫苗出现后便被彻底消灭了,迎来了人类用疫苗

热像仪的历史发展介绍

  1800年,英国物理学家F. W.赫胥尔发现了红外线,从此开辟了人类应用红外技术的广阔道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人用红外变像管作为光电转换器件,研制出了主动式夜视仪和红外通信设备,为红外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次世界大战后,首先由美国德克萨兰仪器公司经过近一年的探索,开发研制的第一代用于

关于电池的历史发展介绍

  1780年的一天,意大利解剖学家伽伐尼(Luigi Galvani)在做青蛙解剖时,两手分别拿着不同的金属器械,无意中同时碰在青蛙的大腿上,青蛙腿部的肌肉立刻抽搐了一下,仿佛受到电流的刺激,而如果只用一种金属器械去触动青蛙,就无此种反应。伽伐尼认为,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动物躯体内部产生的一种电,他

关于氯胺酮的发展历史介绍

  1962年,美国药剂师CalvinStevens首次成功人工合成,最初发现为一种有效的麻醉药,据称首次使用是被作为兽医麻醉剂,并曾在越战时期作为麻醉药而广泛用于野战创伤外科中。  1971年,美国旧金山和洛杉矶市首先报告氯胺酮滥用病例,当时主要是在一些通宵跳舞的娱乐场所,而光顾这些场所的主要是一

关于衡器历史发展的介绍

  衡器是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人类最早使用的衡器是原始天平。约在公元前5000年,埃及就已使用等臂天平秤(图1 )。它是在简易杠杆中点设一支点,在杠杆一端(图中右端)的盘(钩)上放置被测物,在另一端(图中左端)的盘上逐个放置形状、质量一样的物体,当这种装置平衡时,就意味着两边的质量相等,

水切割的历史发展介绍

  Norman Franz 博士一直被公认为水刀之父。他是研究超高压(UHP)水刀切割工具的第一人。超高压的定义是高于 30000 psi。Franz 博士是一名林业工程师,他想寻找一种把大树干切割成木材的新方法。1950 年,Franz 第一次把很重的重物放到水柱上,迫使水通过一个很小的喷嘴。他

关于糖类的发展历史介绍

  中国最早有饴、饧、糖等字,都是以糯米为原料,稀的叫饴,干的叫饧、糖。在六朝时才出现“糖”字。李时珍《本草纲目》载:“糖法出西域,唐太宗始遣人传其法入中国,以蔗准过漳木槽取而分成清者,为蔗饧。凝结有沙者为沙糖,漆瓮造成如石如霜如冰者为石蜜、为糖霜、为冰糖。”“糖”与一般所称的“糖”不同,“糖”是指

细胞遗传的历史发展介绍

  18世纪末,孟德尔定律被重新发现后不久,美国细胞学家萨顿和德国实验胚胎学家博韦里各自在动植物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现了染色体行为与遗传因子行为之间的平行关系,认为孟德尔所设想的遗传因子就在染色体上,这就是所谓的萨顿—博韦里假说或称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在1901~1911年间美国细胞学家麦克

关于抗氧剂的发展历史介绍

  为了适应从海洋生物演变为陆地生物,陆生植物开始产生海洋生物所不具有的抗氧化剂比如维生素C、多酚和生育酚。五千万年到两亿年前被子植物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发展出了许多抗氧化的天然色素--特别是在侏罗纪时代--作为一种化学手段抵御光合作用的副产物活性氧类物质。本来抗氧化剂一词特指那类可以防止氧气消耗的化

DNA测序的发展历史介绍

  70年代末,WalterGilbert发明化学法、FrederickSanger发明双脱氧终止法手动测序,同位素标记  80年代中期,出现自动测序仪(应用双脱氧终止法原理)、荧光代替同位素,计算机图象识别  90年代中期,测序仪重大改进、集束化的毛细管电泳代替凝胶电泳  2001年完成人类基因组

关于内啡肽的发展历史介绍

  在1975年,脑内啡分别由两组独立的研究人员同时发现。  苏格兰的约翰‧休斯(John Hughes)及汉斯‧科斯特利兹(Hans Kosterlitz)首次由猪只的脑袋中发现有α(alpha)、β(beta)及γ(gamma)3种脑内啡。当时他们称它为enkephalins(由大脑的希腊文εγ

关于复制酶的发展历史介绍

  1990年,美国科学家Golemboski在研究TMV基因组的编码54KD蛋白的基因时,意外地发现将该基因转入烟草后获得的转其因烟草能完全抵抗TMV的侵染。国内有些实验室很快克隆了TMV和CMV的复制酶基因,并获得了高抗性烟草转基因工程植株。利用病毒复制酶基因介导的抗性与上述其他基因介导的抗性相

关于P-物质的发展历史介绍

  属于速激肽家族  广泛分布于脑内,在负责调节情绪的脑区(杏仁核、导水管周围灰质和下丘脑等)比较丰富,同时在初级感觉神经元的胞体及神经纤维上有较高表达  速激肽(主要指P物质)的主要作用是传递痛觉信息——外周伤害性感觉经C型传入纤维传至脊髓背角或脑干,释放P物质及谷氨酸,激活二级伤害感受神经元,向

关于酶工程的发展历史介绍

  在七十年代以后,伴随着第二代酶——固定化酶及其相关技术的产生,酶工程才算真正登上了历史舞台。固定化酶正日益成为工业生产的主力军,在化工医药、轻工食品、环境保护等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还产生了威力更大的第三代酶,它是包括辅助因子再生系统在内的固定化多酶系统,它正在成为酶工程应用的主角。 

溶胶凝胶法的历史发展介绍

  1846年法国化学家J.J.Ebelmen用SiCl4与乙醇混合后生成四乙氧基硅烷(TEOS),发现在湿空气中发生水解并形成了凝胶。  20世纪30年代W.Geffcken证实用金属醇盐的水解和凝胶化可以制备氧化物薄膜。  1971年德国H.Dislich报道了通过金属醇盐水解制备了SiO2-B

关于压延铜箔的历史发展介绍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我国长三角地区已有FPC用压延铜箔生产企业,但规模很小,随着国内压延铜箔市场需求的增长,截止2020年全球有十多家压延铜箔生产企业在产,境外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中国已有5家压延铜箔企业投产,在建1家。  生产设备大多立足引进,压延铜箔生产工艺难以掌握,生产装备水平要求很高

核酸酶的发展历史介绍

  20世纪70年代,在细菌中陆续发现了一类核酸内切酶,能专一性地识别并水解双链DNA上的特异核苷酸顺序,称为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简称限制酶)。当外源DNA侵入细菌后,限制性内切酶可将其水解切成片段,从而限制了外源DNA在细菌细胞内的表达,而细菌本身的

锂电池的发展历史介绍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授予约翰古迪纳夫,斯坦利惠廷厄姆和吉野彰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以表彰他们在锂离子电池研发领域作出的贡献。  1970年,埃克森的MSWhittingham采用硫化钛作为正极材料,金属锂作为负极材料,制成首个锂电池,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二氧化锰或亚硫酰氯,

色谱法的历史发展介绍

  色谱法从二十世纪初发明以来,经历了整整一个世纪的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最重要的分离分析科学,广泛地应用于许多领域,如石油化工、有机合成、生理生化、医药卫生、环境保护,乃至空间探索等。将一滴含有混合色素的溶液滴在一块布或一片纸上,随着溶液的展开可以观察到一个个同心圆环出现,这种层析现象虽然古人就已有初

关于霍乱疫苗的发展历史介绍

  自从Koch于1883年分离霍乱弧菌以来,霍乱疫苗的研究也是首先从非口服灭活疫苗开始的。在Koch发现霍乱弧菌后不久,非口服灭活疫苗就开始了人体试验。Ferran首先于1884年在西班牙霍乱流行区进行了灭活疫苗临床试验,接种组发病率明显减少。之后俄国人Haffkine开始在印度进行霍乱疫苗临床试

葡萄球菌的历史发展介绍

  葡萄球菌是柯赫(R.Koch.1878年)、巴斯德(L.Pasteur,1880年)和奥格斯顿(A.Og-ston,1881年)从脓液中发现的,但通过纯培养并进行详细研究的是F.J.Rosenbach(1884年)。从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壁分离出的蛋白质A可与免疫球蛋白(主要为IgG)进行特异的结

关于铝元素的发展历史介绍

  铝(Aluminium)的英文名出自明矾(alum),即硫酸复盐KAl(SO4)2·12H2O。史前时代,人类已经使用含铝化合物的黏土(Al2O3·2SiO2·2H2O)制成陶器。铝在地壳中的含量仅次于氧和硅,位列第三。但是由于铝化合物的氧化性很弱,铝不易从其化合物中被还原出来,因而迟迟不能分离

血压计的历史发展介绍

  1628年,威廉 ·哈维( 英国科学家)注意到当动脉被割破时,血液就像被压力驱动那样喷涌而出。通过触摸脉搏的跳动,会感觉到血压 。  体循环动脉血压简称血压 (blood pressure,BP)。血压是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作用于血管壁的压力,它是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动力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

超临界流体的发展历史介绍

  超临界流体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特殊能力,1822年法国医生Cagniard首次发表物质的临界现象,并在1879年即被Hannay和Hogarth二位学者研究发现无机盐类能迅速在超临界乙醇中溶解,减压后又能立刻结晶析出.但在当时由于技术,装备等原因未能更加深入地研究.时至20世纪30年代,Pilat

超临界流体的历史发展介绍

  超临界流体具有溶解其他物质的特殊能力,1822年法国医生Cagniard首次发表物质的临界现象,并在1879年即被Hannay和Hogarth二位学者研究发现无机盐类能迅速在超临界乙醇中溶解,减压后又能立刻结晶析出.但在当时由于技术,装备等原因未能更加深入地研究.时至20世纪30年代,Pilat

磁共振成像历史发展介绍

  磁共振成像是一种较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国际上从一九八二年才正式用于临床。它采用静磁场和射频磁场使人体组织成像,在成像过程中,既不用电子离辐射、也不用造影剂就可获得高对比度的清晰图像。它能够从人体分子内部反映出人体器官失常和早期病变。它在很多地方优于X线CT。虽然X-CT解决了人体影像重叠问题,但由

膜片钳的发展历史的介绍

  1980年Sigworth等在记录电极内施加5-50 cmH2O的负压吸引,得到10-100GΩ的高阻封接(Giga-seal),大大降低了记录时的噪声实现了单根电极既钳制膜片电位又记录单通道电流的突破。  1981年Hamill和Neher等对该技术进行了改进,引进了膜片游离技术和全细胞记录技

关于紫质症的发展历史介绍

  历史上,英国的乔治三世(George Ⅲ,1738.6.4 ~ 1820.1.29)据说就患上了卟啉病。乔治三世在晚年的时候,备受精神问题困扰,他曾出现5次精神错乱,身体上也出现异常,跛足、声音变得沙哑,有时还伴随着剧烈的腹痛和肢体疼痛,心跳加快、失眠。他的行为也随之变得怪异 ,一向很自律、对自

厌氧手套箱的发展历史介绍

  1975年,英国Electrotek(依莱泰科)制造了全球第一台厌氧手套箱,彻底解决了长久以来用户使用厌氧罐或厌氧袋无法进行操作环节厌氧的困惑。  随后的5年中,陆续出现了诸多品牌的厌氧手套箱产品,为减少操作双手与样品进出时引入的氧气干扰,均采用抽真空充氮气的方法去除这个过程中的大部分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