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在酿酒酵母生态和群体遗传学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在发酵工业中广为应用的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也是一种在生命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模式生物。由于其较清晰的遗传背景、相对较小的基因组、完善的基因组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积累、明确的有性生殖循环等优势,除分子生物学领域外,正在成为比较与进化基因组学、生物地理学、群体遗传学、生态学和物种形成与演化机制等研究领域的模式生物。然而,我们对这种也许是被研究得最为透彻的真核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分布和群体结构仍然所知甚少。以前的研究主要基于实验室和人工环境菌株,真正的野生菌株很少涉及。因此,我们对S. cerevisiae的遗传多样性、驯化群体的起源与演化及人工选择对其表型和基因组变异的影响等基本问题很难进行充分的阐释。 近几年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白逢彦研究组对S. cerevisiae在自然界的生态分布进行了大规模调查,从分布在不同气候带、人工干扰程度不同的环境,包......阅读全文

2012国际热带生物多样性及基因组学研讨会开幕

  6月4日,“2012国际热带生物多样性及基因组学专题研讨会”(Workshop on Tropical Biodiversity and Genomics at Xishuangbanna Tropical Botanical Garden)在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举行。会议

水生所中俄鲫鱼资源遗传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被认为起源于欧亚大陆东部的鲫鱼复合种由二倍体鲫和三倍体银鲫组成,其二倍体鲫行有性生殖,而三倍体银鲫已通过人工繁育试验证实具有有性生殖和单性雌核生殖的双重生殖方式,这些特殊性已使鲫成为研究脊椎动物进化问题的一个独特物种。最近, 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桂建芳主持的中俄鲫鱼资源遗传

微生物所揭示驯养酵母菌的起源和适应性进化机制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于酒类酿造和食品发酵等行业,其被人类利用的历史已有近万年,对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被称为“第一种家养微生物”。酿酒酵母也是一种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的模式生物。对该

科学家揭示人类表观遗传多样性模式

  来自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团队发表了关于世界各地不同人群之间表观遗传变异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人员对来自世界五个不同种群 DNA 甲基化、基因型和基因表达的数据进了分析。研究发现,在人群范围内的表观遗传变化比 DNA 序列的变化快得多。相关研究于今日发表在 Nature Ecology and Evo

家猫研究追踪遗传多样性,跨品种的疾病风险

  来自美国和芬兰的一个团队对数十种家猫品种内部和之间的遗传特征进行了表征,统计了猫科动物中发现的遗传多样性,同时调查了先前与一系列猫科疾病或特征有关的变异的流行情况。  “这项研究首次提供了许多疾病相关变异的等位基因频率,并提供了先前报道的信息的更新,有证据表明 DNA 检测已被有效地用于随着时间

兔单抗——兔免疫系统及其遗传多样性概述

欧洲兔子(Oryctolagus cuniculus)是广泛用于研究免疫学和传染病实验的兔品种。研究显示,欧洲兔有超过200个VH基因,但只表达一个最靠近D区的VH1基因——IGHV,并利用IGHV产生80-90%的抗体库。所有兔重链上都存在这种VHa同种异型标志,表现为孟德尔等位基因序列高度不同。

拟南芥基因研究显示:环境对遗传多样性影响巨大

一项针对多种拟南芥的基因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对物种遗传多样性和基因组的影响比之前人们预期的更大。相关论文发表在7月20日的《科学》杂志上。 除了实验室中科学家的“最爱”,世界各地还分布着多种野生拟南芥。它们的生长速度、叶子颜色以及发枝方式都是不同的。在最新的研究中,由德国马普发育生物学研究所(Max

稀有植物屏边开口箭的保护生物学研究取得新进展

  屏边开口箭(Tupistra pingbianensis Huang et Liu)隶属于百合科(Liliaceae)长柱开口箭属(Tupistra Ker Gawler),是中国特有种,仅分布在滇东南的悬崖峭壁上以及原始森林树干上。由于其生境特殊,分布范围狭窄,居群数目有限,直到

《生物基因》:爱食肉的喵星人,饮食会影响它的DNA

  用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哺乳动物进化  饮食或许是地球上所有物种最重要的选择。尤其是对于食肉动物而言,它们哺乳动物类群中经历了多次进化。在化石记录中,食肉动物的特化(specialization)常常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消失,这可能是因为它们处在饮食营养金字塔的顶部。  事实上,许多食肉动物特化密切相关

胡伟:用基因组学技术,绘制热作遗传改良蓝图

近年来,海南省坚定不移地加快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大力发展“四大主导产业”,精心培育“三大未来产业”,不断夯实实体经济基础,形成结构更合理、支撑更稳固、竞争力更强、效益更好的现代产业体系。  未来,海南将立足国家战略,发挥资源优势,聚焦“专精特新”,以超常规的努力打一场科技创新攻坚战,全面推进创新

Cell:全基因组测序揭示人类遗传多样性

  遗传的历史就书写在现代非洲人的DNA中,但还需要一些调查工作来对其进行注释。在即将出现在8月3号《细胞》(Cell)杂志封面上的一篇报道中,宾夕法尼亚大学的遗传学家们和他们的同事对分属三个不同狩猎者(hunter-gatherer)群体的15个非洲人的完全测序基因组进行了分析,并破解了一些必定涉

专家呼吁在全球生态恢复中重视植物遗传多样性

《中国科学报》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植被生态研究团队获悉,该团队已经建立了全球生态恢复种群、参考种群和退化种群的遗传变异数据库,以此探究全球范围内生态恢复是否促进被恢复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应用生态学杂志》。研究涉及案例在各大洲的分布情况。受访者供图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遗

专家呼吁在全球生态恢复中重视植物遗传多样性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698.shtm《中国科学报》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植被生态研究团队获悉,该团队已经建立了全球生态恢复种群、参考种群和退化种群的遗传变异数据库,以此探究全球范围内生态恢复是否促进被恢复植物种群的遗传多样性

栽培花生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性状调控机理获揭示

203份栽培花生基因组分析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供图 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万书波团队联合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203份

遗传发育所揭示植物萜类物质多样性分子机制

  萜类化合物是植物中广泛存在的种类最多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目前在自然界中共发现了7万余种萜类物质(包括多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植物与生长环境相互作用、抗病虫等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人们对植物萜类物质多样性分子机制的认识还十分有限。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王国栋研究组在前期

栽培花生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性状调控机理获揭示

203份栽培花生基因组分析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供图 近日,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万书波团队联合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等单位,在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发表研究论文。该研究通过对203份

中国大鲵遗传多样性与保护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以The Chinese giant salamander exemplifies the hidden extinction of cryptic species 为题,报道了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中科院动物进化与遗传前沿交

八种核苷酸的双链DNA首次问世,重新定义自然界遗传语言

  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的遗传密码都基于四种核苷酸。而现在,科学家已经创造出了由八种核苷酸组成的双链DNA。  根据今日发表于《科学》杂志的一篇文章,研究人员通过将四种合成核苷酸与天然存在于核酸中的四种核苷酸相结合,突破性地创造了具有“八字母”的DNA分子结构,名为“Hachimoji(日语‘八’和‘字

植树造林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获揭示

由于植树造林在水土保持、固碳等方面的良好作用,其在全球范围内变得越来越普遍和越来越受欢迎,然而植树造林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一直存在争议。人工林生态系统是“绿色沙漠”还是生物多样性的宝贵栖息地,仍不明确。 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被重建与生态修复研究团队在Global

国际热带生物多样性及基因组学专题研讨会在版纳园召开

  6月27日至7月1日, 国际热带生物多样性及基因组学专题研讨会(Workshop on Tropical Biodiversity and Genomics)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召开,来自十多个不同国家的三十余名科研人员参加了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历时五天,

现代玉米杂种优势群遗传演化基因组学基础获揭示

 玉米种质资源的杂种优势群划分。中国农科院供图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联合华南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等单位研究揭示了玉米父、母本杂种优势群趋同与趋异选择的遗传规律,解析了玉米基因组分化特征及其对杂种优势的贡献。该团队通过总结过去,将玉

揭示玉米杂种优势群遗传改良与分化基因组学基础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王海洋团队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玉米优异种质资源发掘与创新利用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揭示了玉米父、母本杂种优势群趋同与趋异选择的遗传规律,解析了玉米基因组分化特征及其对杂种优势的贡献,为新时期玉米自交系创制和杂种优势利用提

中国苏铁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和保护研究获进展

  苏铁类植物是地球上起源较为古老的种子植物,在植被演化和物种保护方面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现存苏铁类植物仅苏铁科(Cycadaceae)和泽米铁科(Zamiaceae)2科10属约348种。其中,近63%的种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列为濒危物种,我国西南地区及中南半岛是现代苏铁科植物两

研究揭示海洋无脊椎动物RNA病毒的遗传多样性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研究员崔杰课题组题为Virome in Marine Ecosystems Reveal Remarkable Invertebrate RNA virus Diversity的研

PLoS-Genet:病原真菌遗传和表型多样性形成新机制

   遗传和表型多样性是生物适应自然界环境变化的一种普遍策略,而有性生殖则是真核生物遗传和表型多样性形成的重要途径。热带念珠菌是一种重要的人体致病真菌。近年来,由于免疫缺陷人群的增长和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热带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念珠菌病越来越普遍。与临床上常见的白色念珠菌相比,热带念珠菌致病性更强

数量增加难保濒危动物-遗传多样性丧失成致命杀手

  据 ScienceNOW 报道,身着小斑点的几维鸟是一种害羞的食虫动物,它们如此之小,以至于可以被小朋友轻轻地抱在怀里。孟加拉虎是一种重达220公斤的食肉动物,任何人都别想将它们拥入怀中。但是,最新的研究显示,这种可爱的小鸟和这一强大的猫科动物都有着不幸的命运:虽然它们的数量一直保持稳定或者

全球植物迁地保护未有效涵盖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

科研人员在在云南巧家县药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珍稀植物调查和采样(武汉植物园供图)迁地保护被认为是应对植物灭绝风险的关键手段,如何才能提高迁地保护有效性?近日,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针对全球植物迁地保护的成效评价研究显示,现有的迁地保护种群并未有效涵盖其野生种群的遗传变异,迁地保护种群的低遗传涵盖度可

Nature:对抗自然界的“杀手”

  近几十年,两栖类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了种群数量快速下降,主要元凶之一是两栖动物壶菌病。该病由真菌壶菌(chytrid fungus)引起,是一种新出现的急性的只感染两栖动物的致死性传染病,是目前全球两栖动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  但是7月10日Natur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却表明,面对这种恶性杀手,动物

自然界中的转基因

转基因现象在自然界广泛存在。植物界的异花授粉、天然杂交以及农杆菌天然转基因系统等等。异花授粉植物的群体是来源不同、遗传性不同的两性细胞结合而产生异质结合子所繁衍的后代。异花授粉普遍发生于高等植物所有的科。天然杂种优势的应用是把已选出的个体或系统在隔离的田间种在一起,使之相互自由进行杂交。一般应用于紫

自然界常见发光动物介绍

具有生物发光能力的动物。在动物界的分布是分散而无系统,涉及的门类有:原生动物(夜光虫、Pyrocystis、发光放射虫);腔肠动物(线形美螅、仙游水母、燐海鳃Pennaluta phosphorea、海仙人掌Cavernularia obesa Moroff、燐瓜水母);纽形动物(燐纽虫);环节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