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铁测定的原理与临床意义

(1)原理: 血清铁以Fe3+形式与转铁蛋白(Tf)结合成复合物,降低介质pH及加入还原剂(如抗坏血酸、羟胺盐酸盐等)能将Fe3+还原为Fe2+,则转铁蛋白对铁离子的亲和力降低而解离,解离出的Fe2+与显色剂(如菲咯嗪和2,2′-联吡啶等)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同时作标准对照,计算出血清铁的含量。 参考值:成年男性11.6~31.3μmol/L,女性9.0~30.4μmol/L。 (2)临床意义: 血清铁降低见于缺铁性贫血、失血、营养缺乏,感染和慢性病。增高见于肝脏疾病、造血不良、无效性增生、慢性溶血、反复输血和铁负荷过重。......阅读全文

血清ALP活力测定

在临床上,血清ALP活力测定常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1.血清ALP活性升高: 见于骨paget病、胆道梗阻、恶性肿瘤骨转移或肝转移、佝偻病、骨软化、成骨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骨折愈合期。 2.血清ALP活性降低: 比较少见,主要见于呆小病,磷酸酶过少

血清ALP活力测定

在临床上,血清ALP活力测定常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1.血清ALP活性升高:见于骨paget病、胆道梗阻、恶性肿瘤骨转移或肝转移、佝偻病、骨软化、成骨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骨折愈合期。2.血清ALP活性降低:比较少见,主要见于呆小病,磷酸酶过少症,维生素

古朵铁强化牛血清,养细胞更牛!

铁对体外的细胞培养非常重要。它作为一些酶的辅因子,参与了细胞的多种生理功能,其中至少有如下三个重要方面: 01、参与细胞的呼吸代谢线粒体是细胞氧化代谢的部位和能量中枢,其中,线粒体膜上的琥珀酸脱氢酶扮演着关键角色。铁即是琥珀酸脱氢酶的一部分,参与细胞的氧化代谢和能量生成。02、保护细胞不受氧化损伤铁

人血清铁(SI)ELISA试剂盒操作步骤

本试剂仅供研究使用目的:本试剂盒用于测定人血清,血浆及相关液体样本中人血清铁(SI)的含量。实验原理:本试剂盒应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标本中人血清铁(SI)水平。用纯化的人血清铁(SI)抗体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抗体,往包被单抗的微孔中依次加入血清铁(SI),再与HRP标记的血清铁(SI)抗体结合,形成抗

血液的化学检验项目介绍叠血清铁/铜比值

血清铁/铜比值介绍:  铁/铜(Fe/Cu)比值,正常为0.8-1.0∶1。该比值对鉴别黄疸有重要意义。血清铁/铜比值正常值:  0.8-1.0。血清铁/铜比值临床意义:  (1) 升高: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细胞性黄疸。  (2) 降低:梗阻性黄疸。血清铁/铜比值注意事项:  同血清铁和血清铜的测定。

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的注意事项

  (1) 血清铁1天内早晨最高,下午逐渐下降。应留取早晨空腹时标本。  (2) 验血前慎用铁剂治疗或禁食含铁量高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等;禁食能和铁络合的物质,如茶等。  (3) 当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和婴儿生长期,因体内铁的需要量增加,可使血清铁降低,属生理现象。

血液的化学检验项目血清铁饱和度介绍

血清铁饱和度介绍:  血清铁饱和度即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血清铁饱和度正常值:  0.33-0.35。(注:各个实验室应有自己的参考值)血清铁饱和度临床意义:  (1) 降低:伴有运铁蛋白水平升高,见于缺铁性贫血。  (2) 升高:伴有运铁蛋白正常或降低,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血清铁饱和度介绍

血清铁饱和度介绍:  血清铁饱和度即血清铁与总铁结合力的百分比,可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和治疗监测。血清铁饱和度正常值:  0.33-0.35。(注:各个实验室应有自己的参考值)血清铁饱和度临床意义:  (1) 降低:伴有运铁蛋白水平升高,见于缺铁性贫血。  (2) 升高:伴有运铁蛋白正常或降低,

肝功检查项目介绍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

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介绍: 用测血清铁的方法测高铁的含量,此量称为总铁结合力(TIBC),由TIBC减去血清铁值,则称为未饱和结合力。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正常值: 25.06-51.91μmol/L (140-290μg/dl)。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临床意义: 见表2。  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注意事项: (

血清唾液酸测定

血清唾液酸测定是对血清内的唾液酸进行测定含量,血清唾液酸是细胞膜糖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物体的许多生物学功能有关,且与细胞恶变、癌转移、浸润、失去接触性抑制、细胞粘附性降低以及肿瘤抗原性密切相关。测定血清唾液酸浓度,可作为癌肿诊断辅助性指标和疗效观察指标。

血清ALP活力的测定

在临床上,血清ALP活力测定常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1.血清ALP活性升高:见于骨paget病、胆道梗阻、恶性肿瘤骨转移或肝转移医学教育网整理、佝偻病、骨软化、成骨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骨折愈合期。2.血清ALP活性降低:比较少见,主要见于呆小病,磷酸酶

血清铜测定的介绍

  铜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是一组重要酶的组成部分,包括铜蓝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赖氨酸氧化酶、多巴胺β-羟化酶以及酪氨酸酶。它可以和蛋白质结合形成铜蛋白,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血浆中的铜大部分与球蛋白结合形成铜蓝蛋白,对红细胞的生成具有重要作用。测定血清铜可知体内是否缺铜。

血清粘蛋白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0.6 mol/L 过氯酸测定血清中蛋白质时粘蛋白不被沉淀,而存留于滤液中,再加磷钨酸使粘蛋白沉淀,然后以酚试剂测定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实验步骤一、实验试剂:1. 154mmol/L氯化钠溶液.2. 1.8mol/L过氯酸:取含水量为70%-72%过氯酸28ml,加蒸馏水稀释200ml并标

血清ALP活力的测定

在临床上,血清ALP活力测定常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 1.血清ALP活性升高: 见于骨paget病、胆道梗阻、恶性肿瘤骨转移或肝转移医学教育网整理、佝偻病、骨软化、成骨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骨折愈合期。 2.血清ALP活性降低: 比较少见,主要见于呆

血清总蛋白测定原理

1.双缩脲法 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作用产生紫红色络合物。此反应和两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的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的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双缩脲反应。这种颜色反应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与同样处理的蛋白质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 2.微量凯氏定

血清甲状腺激素测定总结

  甲减的生物化学诊断指标变化:  (1)T3、T4↓,而TSH↑原发性甲减主要病变在甲状腺;  (2)T3、T4↓,而TSH↓继发性甲减时主要病变在垂体或下丘脑。  TSH↑,T3、T4正常可能为亚临床型甲减。  甲亢的生物化学诊断指标变化  (1)T3、T4↑TSH↓则为原发性甲亢;  (2)T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

凯氏定氮法:是血浆总蛋白测定的参考方法。双缩脲比色法:是推荐方法,用于常规检测。原理:蛋白质分子中的肽键在碱性条件下与Cu2+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深浅在一定范围内与蛋白含量成正比。经与同样处理的蛋白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优点是清、球蛋白的反应性相近,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干扰物质少,(

血清IgG、IgA、IgM测定

  IgG有四个亚型,在血清中含量最高,以IgG1含量最多。IgG是血液和细胞外液中的主要抗体,也是机体再次免疫应答的主要抗体,大多数抗感染抗体与自身抗体都为IgG类。  IgA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血清型以单体存在,分泌型由J链连接的二聚体,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存在于胃肠道和支气管分泌液、初乳、唾液和

血清总蛋白测定原理

1.双缩脲法蛋白质中的肽键在碱性溶液中能与铜离子作用产生紫红色络合物。此反应和两个尿素分子缩合后生成的双缩脲在碱性溶液中与铜离子作用形成的紫红色的反应相似,故称之为双缩脲反应。这种颜色反应强度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经与同样处理的蛋白质标准液比较,即可求得蛋白质含量。

血清唾液酸测定

血清唾液酸测定(SA)【参考值】1.29~2.42mmol/L(40~75mg/dl) (NANA-ALD比色法)【换算系数】mmol/L×30.39= mg/dl,mg/dl×0.0323= mmol/L【临床意义】唾液酸为N-乙酰神经胺酸或任何其酯或其醇羟基的衍生物,位于细胞膜糖蛋白侧链末端,是

血清补体总活性测定

1、原理补体能使抗体致敏的羊红细胞发生溶血反应,根据溶血程度可测定补体总活性。以溶血百分率作纵坐标,相应的血清量为横坐标绘图,可知在50%溶血附近补体的量与溶血程度呈直线关系。因此以50%溶血作为终点较以100%溶血作为终点更为敏感。故称为50%溶血试验,即 CH50(50%complement

血清粘蛋白测定实验

实验方法原理0.6 mol/L 过氯酸测定血清中蛋白质时粘蛋白不被沉淀,而存留于滤液中,再加磷钨酸使粘蛋白沉淀,然后以酚试剂测定其中蛋白质的含量。实验步骤注意事项1、本法影响因素很多。正常值观察报告不一,故无论用蛋白或酪AA表示结果,均须说明所采用的方法及正常值。2、操作中血清与154mmol/L氯

临床化学检查方法介绍血清总铁结合力介绍

血清总铁结合力介绍: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是指能与100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称为总铁结合力。正常人血循环中的转铁蛋白约30%被饱和。通常用测定总铁结合力的方法来间接测定转铁蛋白的水平。由于血清中还有极少量的铁与其他的蛋白质结合,故所测得的TIBC结果不能完全准确反映转铁蛋白的

贫血原因检测项目介绍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

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介绍: 用测血清铁的方法测高铁的含量,此量称为总铁结合力(TIBC),由TIBC减去血清铁值,则称为未饱和结合力。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正常值: 25.06-51.91μmol/L (140-290μg/dl)。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临床意义: 见表2。  血清不饱和铁结合力注意事项: (

贫血原因检测项目介绍血清总铁结合力介绍

血清总铁结合力介绍: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是指能与100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称为总铁结合力。正常人血循环中的转铁蛋白约30%被饱和。通常用测定总铁结合力的方法来间接测定转铁蛋白的水平。由于血清中还有极少量的铁与其他的蛋白质结合,故所测得的TIBC结果不能完全准确反映转铁蛋白的含

血液的化学检验项目血清总铁结合力介绍

血清总铁结合力介绍: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是指能与100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称为总铁结合力。正常人血循环中的转铁蛋白约30%被饱和。通常用测定总铁结合力的方法来间接测定转铁蛋白的水平。由于血清中还有极少量的铁与其他的蛋白质结合,故所测得的TIBC结果不能完全准确反映转铁蛋白的

临床化验单详解血清总铁结合力介绍

血清总铁结合力介绍: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是指能与100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称为总铁结合力。正常人血循环中的转铁蛋白约30%被饱和。通常用测定总铁结合力的方法来间接测定转铁蛋白的水平。由于血清中还有极少量的铁与其他的蛋白质结合,故所测得的TIBC结果不能完全准确反映转铁蛋白的含

临床化验单详解血清总铁结合力介绍

血清总铁结合力介绍: 血清总铁结合力(TIBC)是指能与100ml血清中全部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称为总铁结合力。正常人血循环中的转铁蛋白约30%被饱和。通常用测定总铁结合力的方法来间接测定转铁蛋白的水平。由于血清中还有极少量的铁与其他的蛋白质结合,故所测得的TIBC结果不能完全准确反映转铁蛋白的含

血清ALP活力测定生化检验

在临床上,血清ALP活力测定常作为肝胆疾病和骨骼疾病的临床辅助诊断指标。尤其是黄疸的鉴别诊断。1.血清ALP活性升高:见于骨paget病、胆道梗阻、恶性肿瘤骨转移或肝转移医学教育网整理、佝偻病、骨软化、成骨细胞瘤、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及骨折愈合期。2.血清ALP活性降低:比较少见,主要见于呆小病,磷酸酶

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AFP是目前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  生殖腺胚胎肿瘤  如卵巢癌、畸胎瘤、睾丸癌等,以及胃癌、胰腺癌等,血中AFP也可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