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我国自主研制大型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催化剂!

近日,由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气电集团)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下称西南院)联合研制的甲烷化催化剂在庆华15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中首次应用,标志着我国自主大型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煤制天然气是新型煤化工的重要组成,是我国煤炭清洁化利用、保障民生用气的重要方向之一。我国长期致力于煤制天然气全技术链的国产化,目前煤气化、变换、脱酸等技术都已实现,但甲烷化技术开发难度大,多年来一直未取得突破。 甲烷化是把煤炭变为清洁的天然气的关键核心技术之一,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下,把煤气化生成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氢气催化生成甲烷。其中,甲烷化催化剂在这个化学反应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在运行的4个煤制天然气项目均采用国外技术和催化剂,引进价格昂贵,供货难以保障。气电集团于2010年开始进行煤制天然气工艺技术和催化剂的研究,2013年联合西南院开展联合研发,当年完成350标准立方米/小......阅读全文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获突破

  记者从中国海油获悉,我国自主研制的甲烷化催化剂日前在新疆庆华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中,一次性开车成功,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取得突破。  由中国海油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联合研制的甲烷化催化剂,在新疆庆华大型煤制天然气项目中,首次在超过装置设计负荷10%的苛刻工况下平稳运行,获得

首次!我国自主研制大型煤制天然气甲烷化催化剂!

  近日,由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气电集团)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下称西南院)联合研制的甲烷化催化剂在庆华15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中首次应用,标志着我国自主大型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煤制天然气是新型煤化工的重要组成,是我国煤炭清洁化利用、保障民生用气的重要方

西南化工设计研究院煤制天然气甲烷化技术完成中试

  记者30日从西南化工设计研究院获悉,由该院与中海油气电集团合作研发的“煤制天然气甲烷化中试技术”,日前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的该技术,具有低循环比甲烷化工艺、高性能甲烷化催化剂等优势,可生产高质量、低成本的合成天然气,并具备工业化条件。  2009年以来,煤

我国自主煤制天然气技术尚未成熟

  近期,煤制天然气领域可谓“喜事”频频。   3月8日,同煤集团规划的4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项目拿到了国家发改委的“路条”,获批准开展前期工作。   中电投霍城6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项目近日获得国家发改委“路条”。   就在中电投新疆伊犁项目获得“路条”前不久,发改委批复了内蒙古鄂尔多斯

我国首套焦炉气制压缩天然气装置投产

   西南化工研究院与四川天科股份自主研制、自主设计的30000标立每小时焦炉气的甲烷化制压缩天然气工业装置,日前已在河北省邯郸市裕泰燃气有限公司投产。作为我国首套焦炉气制压缩天然气装置,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90万吨、年产天然气1亿立方米的该项目,开辟了我国重污染工业废气制备清洁能源的新途径。  

中国自主培育出人源化抗体小鼠

抗体药物是现在肿瘤治疗的有效方式,而人源化抗体动物是研发抗体药物的基础。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在重庆市荣昌区举行的第八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上获悉,由重庆市畜科院研发的人源化抗体小鼠已经进入药物开发应用阶段,这是我国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源化抗体小鼠,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所谓人源化抗体动物

我国焦炉气制LNG整套工业化技术走向成熟

  近日,我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焦炉煤气甲烷化制LNG(液化天然气)装置,在河南京宝新奥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宝新奥)稳定运行1年后,已达到日产30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生产能力。该项目的成功运行,对焦炉煤气甲烷化合成工艺、合成催化剂国产化等具有重大意义,标志着我国焦炉气制LNG整套工业化

我自主化核燃料组件入堆验证

  由中国广核电力股份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核燃料组件和样品管组件已正式装入岭澳核电站二期1号机组,随反应堆进行辐照考验。17日,中广核新闻发言人表示,自主研发的核燃料组件入堆验证,标志着中广核电力全面掌握了核燃料组件的研究、设计、制造、试验技术,是核电自主化领域取得的重大技术突破。  据介绍,自主核燃

甲烷菌产甲烷作用

  产甲烷作用,又称甲烷生成,指微生物合成甲烷的代谢途径。在很多环境中,这是有机物降解的最终步骤。  可以生成甲烷的微生物称作产甲烷菌。这些生物都属于原核生物中的古细菌。  产甲烷作用是一种厌氧呼吸。产甲烷菌不能呼吸氧气,而且氧气对产甲烷菌具有致命的毒性。电子传递最终受体不是氧气,而是含碳小分子化合

焦炉煤气有多少能量待开采-5个工序污染物变能源

  2011年1月16日凌晨,在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由焦炉煤气生产的高纯度天然气产品(甲烷含量达到96.37%)加入到出租车中并开始试运营。随后的3天内,又有近200辆(次)出租车使用了首批由焦炉煤气生产的高纯度天然气。车主反馈表明,由焦炉煤气生产的高纯度天然气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具有噪声小、行驶里程长

打破垄断-推进天然气发电设备国产化

  近期因为天然气发电设备高昂的维修成本问题,把天然气发电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有报道指出,自从上海漕泾天然气发电厂建成后,仅2009年-2011年间,漕泾电厂即为检修维护花费了惊人的3.83亿元,已超过其总投资的13%。而这种 “遭遇”在中国天然气发电行业却具有普遍性。据统计,目前中国几乎所有已建、

我国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工程启动

  据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为加快推进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我国将通过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实施一系列信贷、财税等政策措施,大力推动自主创新成果的转移,培育企业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能力。   根据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等9部门最近发布的《关于促

透氧膜反应器提效甲烷芳构化

  近日,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膜分离与催化团队负责人江河清研究员与德国汉诺威大学、尤利西研究中心、拜耳公司等机构研究人员合作,在透氧膜反应器中尝试进行了甲烷芳构化反应,生成了苯及其衍生物。   据介绍,甲烷芳构化是将甲烷直接转化为液体产品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催化科学、工业应用等方面具有重要

气相色谱仪加装甲烷化转化炉方法

气相色谱仪加装甲烷化转化炉方法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利用热导池鉴定器分析微量CO、CO:,往往因灵敏度不够而不能满足分析的要求。氢火焰鉴定器虽然灵敏度较高,但必须将CO、CO:等转化为CH:,才能出现色谱信号。为此须增设一甲烷化柱,这对于已定型的色谱仪来说是有困难的,滕州中科谱根据用户需要及市场需求积极

我国使用拉曼光谱探针-首次在南海发现裸露“可燃冰”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日前发布消息,在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热带西太平洋关键区域海洋系统物质能量交换”支持下,我国科学家首次在我国南海海域发现裸露在海底的“可燃冰”。  我国新一代远洋综合科考船“科学”号在执行中科院海洋先导专项的航次中,船上搭载的“发现”号遥控无人潜水器携带我国自主研发的拉曼

“所企联姻”技术研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研发煤制天然气技术是为了应对‘明天’潜在的危机,越是在气量充分、气价便宜之时,越不能放慢技术研发的速度,只有这样,国家才能在能源市场上占据主动地位。”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山西煤化所)研究员、新奥能源研究院煤气化首席科学家毕继诚坚定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我国能源消费结构

创造开放环境-自主培养高层次国际化人才

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始终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础与保障。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原动力,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是保持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所在。 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所在地波士顿,拥有大量以研究型大学为中心建立的创新社区,其中最具代表性、创新最为密集的当属由

攀钢自主研发固体硫酸氧钒将实现产业化

  记者从成都攀钢研究院获悉,由攀钢自主研发产品固体硫酸氧钒的规模生产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预计今年5月将开始试生产。该产品将一改我国钒资源用于钢铁工业的单一现状,可广泛用于生产钒电池用电解液、航空航天级钒铝合金等。   该产品主研者、攀钢研究院钒钛新材料研究所钒基工程研究室主任彭穗说,钒作为一种合

突破|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投产运营

  12月27日,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三期)投产运营。这是我国首个全国产全自主自动化码头,标志着我国在自动化码头领域实现了全自主集成创新应用场景“零”的突破。  该项目攻克了一系列关键部件国产化和规模化应用问题,实现了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的全国产化、设备电控系统国产化替代和规模化应用。同时,在全球

为什么非甲烷总烃不测甲烷

非甲烷总烃不测甲烷是非甲烷更准确。1、非甲烷烃通常是指除甲烷以外的所有可挥发的碳氢化合物(其中主要是C2至C8),又称非甲烷总烃。2、大气中的NMHC超过一定浓度,除直接对人体健康有害外,在一定条件下经日光照射还能产生光化学烟雾,对环境和人类造成危害。3、监测环境空气和工业废气中的NMHC有许多方法

国内最大液化天然气装备国产化项目开工建设

  由国家能源局牵头组织实施的中国石油山东泰安60万吨/年液化天然气装备国产化项目工程4月25日正式开工建设。这是国内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单套液化生产能力最大的天然气液化项目,将为未来我国液化天然气成套设备规模化、大型化奠定基础。     项目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范镇工业园区,总投资15.2亿元。

中国成功试采可燃冰-多技术超石油工业防砂极限

  今年7月29日,由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南海神狐海域可燃冰试采工程,全面完成了海上作业,标志着我国首次海域可燃冰试采圆满结束。  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由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混合而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具有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特点,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可燃

中科院自主研发基因测序技术将实现产业化

  2013年国际基因组学大会10月29日在青岛举行。在开幕现场,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与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合作开发第二代高通量测序系统项目签订投资意向协议,这标志着由中科院自主研发的第二代测序仪项目即将进入市场转化和产业转化阶段。   基因测序技术,自人类基因组计划实施以来长期占据着

中国自主研发的超灵敏炸药探测仪产业化

  中科院相关院所与江苏省无锡市13日就超灵敏炸药探测仪技术转让一事签约,意味着由中科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我国自主研发的超灵敏炸药探测仪正式开始产业化进程。   超灵敏炸药探测仪是我国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高新技术产品,使用分子印迹荧光聚合物传感技术识别炸药。技术研发人、中科院上海微系

美创业公司用甲烷生产环境友好塑料

  甲烷是一种强效应的温室气体,如果把它用来制作塑料制品,那么既能去除空气污染又能替代石油,虽然科学上早已知道这种可能性,但是如何降低成本进行商业化生产却是一大难题。日前在美国,一家名为新光技术公司(Newlight Technologies)的小型创业公司宣称取得了突破。  该公司称,寻找到了一种

科学家首次通过原位实验证实天然气水合物可到达海表

  记者齐芳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基于自主研制的深海原位拉曼光谱探测系统,构建了天然气水合物上升时随水深变化的演化模型,并通过深海原位实验首次证实了天然气水合物可携带冷泉气体到达海表。相关学术成果近日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地球化学观点快报》上。  海洋中的天然气水合

重大突破!我国首套自研天然气在线气质分析装备发布

  10月30日,我国首套自主设计研发的天然气气质分析装备日前完成全部工业性试验正式发布,填补了该类产品国产化空白,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检测关键技术获突破。  天然气气质分析仪是保障长输天然气管道安全高效运行的关键设备。本次发布的国产化天然气气质分析仪装备,包括在线气相色谱分析仪、冷镜面法水烃露点仪、激

可燃冰:未来能源愈行愈近

  图为二0一七年六月九日,我国在位于广东珠海市东南三百二十千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进行试采可燃冰的作业平台。  天然气水合物又称“可燃冰”,是水和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情况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  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是有这样一种冰,不仅可以燃烧,其热值还比石油多10倍,燃烧后很清洁,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储

煤制气的春天是否来临

  9月22日,国家能源局在京召开首都大气污染防治能源措施落实会议,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与中石油、中石化、中国大唐集团公司等企业主要负责人签订了重大能源保障项目任务书。吴新雄强调,要增加天然气供应,重点建设大唐煤制气管道等13个重大项目。   这意味着,煤制天然气产业化和规模化步伐将可能进一步加快

沈阳分院赴沈阳市煤气总公司洽谈“煤气甲烷化”项目

双方洽谈会  9月29日,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副院长梁波带队赴沈阳市煤气总公司就“煤气甲烷化”项目进行洽谈。沈阳市煤气总公司副总经理张昌林,副总工程师、设计院院长吴珊及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出席了会议,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现代化工研究室主任王树东研究员及沈阳分院科技合作处相关同志参加了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