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牙根尖孔外器械断针取出病例报告

1.病例报告 1.1 患者资料 女,33岁,于2016年3月29日因左下后牙反复疼痛3月余来本科就诊。患者半年前曾于外院行左下后牙治疗,近三个月来患牙有进食时的疼痛不适,自行口服消炎药症状未缓解,故来本科就诊。口腔专科检查:37牙合面可见完整白色充填物,探(一),叩痛(++),冷(一),无松动。38近中高位阻生,探(一),叩痛(一),冷(一),无松动,咬合面未见盲袋形成。 x线检查:根尖片可见根管内高密度充填物,根尖区可见一白色针状高密度影,断针周围有骨质低密度影像。CBCT检查可见异物长约3.8 mm,位于近中根下方,距离颊侧骨壁约7.5 mm,舌侧骨壁约5.4 mm,下颌神经管约3.4 mm。 1.2 治疗 ①向患者说明患牙37的疼痛原因和拔牙取出异物的治疗方法以及38的治疗方案,患者接受拔除37,拒绝拔除38阻生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嘱患者口服头孢丙烯分散片0.5 g,替......阅读全文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螺丝钉断钉病例报告

跟骨是人体最易受损的跗骨,大部分跟骨骨折是关节内骨折。目前采用外侧入路对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进行复位内固定治疗是主要手术方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于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如切口感染、延迟愈合、螺钉松动、跟骨畸形愈合、距下关节炎等报道较多,而跟骨骨折术后断钉很少见,本人在工作中发现1例跟骨骨折术后断钉患者

一例取出误入咽旁前间隙下颌阻生第三磨牙病例分析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 rthird molar,IMTM)拔除术是口腔科门诊的常见手术。由于IMTM变异性大、存在多种阻生情况、局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视野局限等原因,拔除IMTM也是拔牙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手术。 拔除IMTM时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或继发症。由于舌侧骨壁

下颌牙龈原发性皮脂腺癌病例报告3

(2)组织化学:肿瘤细胞富含脂质,冷冻切片中细胞质油红O或苏丹黑染色阳性,有助于鉴别诊断;但在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脂质已溶解,糖原和黏液染色阴性,可考虑诊断皮脂腺癌。本例肿瘤细胞胞质PAS和阿辛蓝染色阴性,有助于皮脂腺癌的诊断。 (3)免疫组织化学:上皮性标记如CK、EMA在皮脂腺癌中阳性表达,雄激

下颌第二恒磨牙近中3根管病例报告

下颌第二磨牙的根管形态主要分为双根和C形根,其中双根型下颌第二磨牙的近中根绝大多数为1或2个根管。现报告下颌第二磨牙近中3根管1例。 1.病例报告 患者男,21岁,因“右下后牙有洞,咬合痛1月余”来我科就诊。检查:47牙合面和颊面龋损穿髓,探(-),叩(-),不松,冷热反应迟钝,牙龈无红肿。X线片示

下颌牙龈原发性皮脂腺癌病例报告1

口腔原发性皮脂腺癌(sebaceous carcinoma,SC)是一种极其少见的恶性肿瘤,检索国内外文献报道仅10余例,其主要发生于颊黏膜,其次为口底、唇黏膜、舌和上颌牙龈,仅见1例报道发生于下颌牙龈黏膜。本文现报道1例发生于下颌牙龈黏膜的原发性SC,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

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单根管病例报告

 1.病例报告 患者,女,55岁,主诉:左下后牙疼痛1月余就诊。现病史:1个月来左下后牙间歇性自发痛、冷刺激痛;两周前疼痛加剧,夜间痛,于外院开髓后疼痛缓解。口内检查:左下第一磨牙咬合面见暂封物,颊侧颈部牙体缺损,近中缺损及髓,无探痛或冷刺激痛,松动0~I度,叩诊不适。 X线检查:左下第一磨牙已开髓

下颌牙龈原发性皮脂腺癌病例报告2

条索状排列的肿瘤两型细胞区分不明显,由均一的生发细胞组成,局灶偶见胞质空亮、泡沫状胞质的细胞,部分区域周围细胞呈栅栏状排列,形如基底细胞癌,见图2。局部可见两者移行过渡,组织化学:肿瘤细胞PAS和阿尔辛蓝染色均阴性。免疫表型:肿瘤细胞CK7、EMA、PMS-2、MLH-1、 MSH-2及MSH-6均

左下颌牙龈成釉细胞纤维瘤病例报告

成釉细胞纤维瘤1891年由Kruse首先报道,口腔颌面部常发于上颌骨、下颌骨等部位。国内外曾有报道位于下颌骨内、颞骨、颈深部、硬腭等处,发生在软组织的成釉细胞纤维瘤十分罕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男,58岁,因发现左下颌骨肿物五年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可,查体合作,心肺

一例外鼻汗孔瘤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 患者,女,70岁。主因发现外鼻肿物2个月于2016年8月5日就诊于我院。患者于2个月前发现外鼻肿物,起初肿物呈麦粒状大小,色灰白,质韧,近期肿物增大,大小约2.5 cm×2.5 cm,表面不光滑,肿物中心可见溃疡。患者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病病史、传染性疾病病史、皮肤外伤史。体检:患者一

下颌第二磨牙C形根管根尖孔移位病例报告

下颌第二磨牙根管系统复杂多样,C形根管的发生率可高达42%,临床治疗难度较大。下颌第二磨牙根尖孔移位的报道较为罕见。我院牙体牙髓科接诊1例右下颌第二磨牙为C形根管的患者,根管治疗后CBCT显示47根尖区偏颊侧根充物略超填,提示根尖孔移位。现报道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女,16岁。于2016-12因

双侧下颌第二磨牙阻生伴牙旁囊肿病例报告

下颌第二磨牙阻生(mandibular second molar impaction)是指第二磨牙被邻近的第一磨牙、第三磨牙或下颌升支阻挡了正常的萌出道,或者牙冠位置正常,但在骨内埋伏未能正常萌出。下颌第二磨牙阻生患病率为0.06%~0.30%,调查2显示:国内儿童下颌第二磨牙阻生率远高于国外人群,

双膦酸盐导致上、下颌骨大面积坏死病例报告

药物性相关颌骨坏死(medication related osteonecrosis of the jaw,MRONJ)是一种因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骨质疏松症等疾病,大量使用抗骨吸收类药物或其他靶向药物后而发生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常表现为颌骨,尤其是牙槽骨暴露、流脓、长期伤口不愈合及死骨形成,并伴有

泼尼松治愈下颌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例报告

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 myofibroblastic tumor,IMT)是一种伴炎症细胞浸润,由肌纤维母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性梭形细胞组成的肿瘤。其发病率较低,常见于肺部,发生于颌骨内者较为罕见,其有效治疗方法尚无定论。本文报告1例口服激素治愈下颌骨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病例并复

一例下颌骨骨化性纤维黏液样瘤病例报告

 骨化性纤维黏液样瘤(ossifying fibromyxoid tumor,OFMT)是一种少见的、组织来源不明的肿瘤,好发于成年患者,常表现为四肢皮下组织或肌肉内小的、无痛性、境界清楚的肿块,发生于头颈部者少见,且均发生于软组织。本文报道1例发生于下颌骨的骨化性纤维黏液样瘤,并对其临床病

一例全身(远处)感染致颞下颌关节强直病例报告

 真性颞下颌关节强直是指一侧或双侧关节内发生病变,最后造成关节内纤维性或骨性黏连。临床表现为长期开口困难或完全不能开口,造成患者进食、语言、甚至呼吸等功能障碍,儿童患者还会影响颌骨发育,导致面部畸形。19世纪及20世纪初,此病多因感染发展而来,多源自中耳炎、颌骨骨髓炎等邻近组织的化脓性感染,全身感染

下颌骨骨肉瘤伴对侧骨髓炎病例报告

骨肉瘤是最常见的非造血性骨原发恶性肿瘤,占恶性骨肿瘤的19%。常发生于长骨干骺端,尤以股骨远端、胫骨近端、肱骨近端常见。颌骨骨肉瘤比较罕见,仅占骨肉瘤的5%~13%。文献上只有一些少数的病例报道和小型的回顾性研究。颌骨骨髓炎是颌骨内发生的炎性病变。下颌骨同时伴骨肉瘤与骨髓炎的病例非常罕见,同时发生时

大量根充糊剂进入下颌管10年观察病例报告

 根管治疗是通过机械和化学方法取出根管内的大部分感染物,并通过充填根管、封闭冠部,防止发生根尖周病变或促进已经发生的根尖周病变的愈合。下颌后牙周围解剖结构接近下颌管,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机械性、化学性或热刺激都有损伤下牙槽神经的潜在风险。如根管充填糊剂超出根尖孔,与神经组织接触,有病例报道会产生细胞毒

上腭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病例报告

恶性外周神经鞘膜瘤(Malignant peripheral nerve sheath tumor,MPNST)是一种起自周围神经的神经鞘膜肿瘤,恶性程度较高。其组成成分复杂,诊断相对困难。在此笔者报道1例发生于患者上腭部的恶性神经鞘膜瘤,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0岁,4年前发

前列腺恶性外周神经鞘瘤病例报告

患者,男,44岁,具有潜在系统性疾病,数日前出现肉眼可见血尿及尿潴留。该患者具有LUTS病史,近期情况恶化。直肠指检发现前列腺明显增大(变硬),但PSA水平在正常范围内(总PSA:0.42ng/mL)。经直肠超声(TRUS)显示前列腺中有多处结节,最大的有6.3cm,前列腺测量约300克。前列腺磁共

成人疑难气管异物取出病例分析

成人气管异物极为罕见,为探讨成人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管理,本文分析我院2019年1月收治的1例气管异物患者的麻醉及手术过程,旨在为该类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从而减少气管异物患者的并发症,降低其病死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男,66岁,身高178 cm,体重110

一例下颌后牙疼痛伴渐增性包块病例报告

1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52岁,2012年9月因“右下颌后牙疼痛伴渐增性包块1年余,右下唇麻木1月余”收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头颈肿瘤外科。1年多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后牙隐痛,就诊于本院门诊,曲面断层片示:右下颌骨低密度影像改变(图1),行“右下颌后牙拔除术加活检术”,术后病理报告:右下颌后牙区

保留下颌第三磨牙的修复诊疗分析

患者,女性,55岁。右下后牙部分牙组织劈裂两周,无疼痛。自述患牙多年前曾于外院行牙髓治疗。未曾进行修复治疗。现刷牙每日2次,每次2-3min,改良Bass刷牙法。使用牙线。患高血压病10余年,药物控制于120/80mmHg;糖尿病10年,药物控制于空腹血糖6-7mmol/L。既往史、家族史无特殊。患

左侧下颌骨囊肿病例分析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70岁,因“左面颊部疼痛20天,发现左下颌骨病变7天”入院。患者约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颊面部疼痛,多次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全景片检查,发现左下颌骨病变,诊断为“左侧下颌骨囊肿”并给予患者抗炎治疗(具体不详)半个月,疼痛未见明显缓解。 随后建议患者行“左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

《中国开放获取出版发展报告(2022)》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12/491190.shtm 日前,中国科协与国际科学技术和医学出版商协会(STM)在国内外同期发布《中国开放获取出版发展报告(2022)》中、英文版。作为首个全景展现中国开放获取出版发展进程的专题文献,该

双种植钉牵引拔除高危下颌水平阻生智牙病例报告1

 整体下牙列远移是骨性Ⅲ类掩饰性治疗常选用的治疗方案,但治疗前需拔除下颌智牙。对于水平阻生且紧邻下牙槽神经管的病例,直接拔除引起下唇麻木的风险较大。正畸牵引拔除是通过周围骨组织改建促进智牙移位离开神经管,减小手术风险的有效方法。我院近3年来采用双种植支抗钉配合悬臂梁牵引拔除水平阻生智牙,获得了较好效

双种植钉牵引拔除高危下颌水平阻生智牙病例报告2

2.结果 经6~9个月治疗后,所有患牙均离开下牙槽神经管,智牙与神经管之间的距离为0.5~1mm。牵引过程中1例发生软组织增生,用电刀切除后缓解,矫治器拆除后自行愈合。牵引结束后,微种植支抗钉未见松动,上、下牙列咬合关系未见明显变化。拔牙后无一例患者发生下唇麻木,术后患者未诉明显不适。 典型病例:女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移位至舌下间隙病例报告1

下颌阻生智齿在人群中较为普遍,常因冠周软组织炎症或致邻牙龋坏需行牙拔除术。在拔牙操作过程中,阻生的牙或牙根意外移位至邻近间隙是少见但严重的并发症。本研究收集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治疗的8例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牙或牙根移位进入舌下间隙的病例,对其产生原因、解决及预防方法进行分析、

下颌阻生智齿拔除术中移位至舌下间隙病例报告2

3.讨论  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牙或牙根移位进入邻近的解剖间隙并不常见,有几篇文献报道了术中牙齿移位到颞下窝、翼颌窝、咽旁、下颌下及舌下等间隙。牙齿移位多数为牙根的移位,这是因为下颌第三磨牙通常是倾斜的,这使得拔牙时往往需要先将牙冠取出;而在处理位置较深的牙根时,因操作不当导致移位。移位牙重新取出

牙源性角化囊肿刮除术后下颌骨病理性骨折病例报告

牙源性角化囊肿常用的手术治疗方法为刮除术或袋形术后二期刮除术,病变破坏范围大或多次复发的病变偶尔应用颌骨切除术。囊肿刮除引起下颌骨病理性骨折是一种较严重的并发症,文献中少有报道。本文报告2例牙源性角化囊肿刮除术引起的下颌骨病理性骨折病例。 病例报告 病例1,男,37岁,以下颌骨囊肿收入院。曲面体层片

单眼双上转肌麻痹伴下颌——瞬目综合征病例报告

病例报告患儿,男,6岁,因“右眼睑下垂6年 ”于20l5年9月14日来我院眼科住院治疗。出生史:患儿为35周双胎顺产,另一胎为女孩,均无缺氧史。出生体质量:2300 g。家族史:患儿母亲是左侧的下颌-瞬目综合征(又称Marcus—Gunn综合征,简称MGP),无斜视。患儿同胞姐姐,无斜视,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