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新能源等上榜《“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

导语: 科技部等九部门印发《“十四五” 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多部门、多地区协同攻关优势,支持新疆实施能源清洁利用与碳达峰碳中和科技行动,开展煤炭清洁利用、智能化风力发电机组、储能、新能源微电网等先进能源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开展战略矿产、化工等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支撑引领新疆绿色发展。建设滇中清洁能源创新高地。支持云南昆明、玉溪、楚雄等国家高新区与中关村、张江和深圳等国家高新区结对共建,深化“水―风―光”多能互补、储能、智慧能源等清洁能源领域研究合作,开展稀贵金属、绿色铝硅等产业核心技术攻关,建设特色产业创新发展集聚区,支撑云南打造“世界光伏之都”。 “十四五”东西部科技合作实施方案 东西部科技合作是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区域和跨区域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西部地区创新能力和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进一步推......阅读全文

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促碳排放线性下降

  向新能源汽车转型将对汽车行业节能减排产生重要影响。以乘用车为例,2021年,纯电动车单位里程碳排放的数值约为每公里70克二氧化碳排放,燃油车大约是每公里176克二氧化碳排放。  欧阳明高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车百人会副理事长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1—10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美国电企碳减排料提振新能源产业

  美国环境保护署(EPA)2日发布了《清洁电力计划》提案,要求美国发电企业将碳排放量较基准年2005年减少多达30%,这是有史以来美国在应对全球变暖问题上作出的最大举动。业内人士评论称,这项新规“或将为美国能源产业带来剧变”。  承诺削减碳排放  当日在白宫,美国总统奥巴马通过了EPA的《清洁电力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准确理解双碳目标的深刻影响和内涵

2020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指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  作为生态文明的传播者、推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我国首个企业碳资信评价标准发布

  2022中国国际碳交易大会上首个碳资信标准——《企业碳资信评价规范》正式发布。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程鹏,上海市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林文杰,上海证券交易所副总经理刘逖,上海联交所党委书记、董事长周小全,上海联交所党委副书记、总裁余旭峰,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监事会主席倪耀明,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

云南年投6亿减排治污-加速发展低碳经济

  从今年起,云南省政府每年将投入超过6亿元人民币作为节能减排和治理城镇污水、垃圾专项资金,加速发展云南低碳经济。  随着全球性的气候问题凸显,云南从官方到民众对节能减排的意识不断提高,低碳经济也逐渐成为生态大省、资源大省云南的发展主题。据介绍,近4年来,云南省单位生产

运营商竞逐“双碳”算力网络

  从中国电信贵州数据中心到北京CBD,路程大约2200公里,动车跑完全程也需要10个小时左右。而得益于算力的“高速路网”,算力传输只要不到10毫秒的时间。每秒310亿亿次浮点运算,意味着每一秒都有海量的算力正在调度。算力与网络的充分融合,正以难以想象的速度,从看不见的地方延伸到看得见的远方,服务着

“双碳”来了,高等教育如何发力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未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给出了清晰思路。《意见》明确要求,建设碳达峰、碳中和人才体系,鼓励高等学校增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科专业。“双碳”人才体系如何构建?相关学科专业又该如何建设、发展?对

我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发布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主办,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协办的“城市碳达峰碳中和高端战略研讨会”在济南举行。会上发布了我国首个城市“双碳”模拟器,该模拟器将为城市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数值模拟技术平台,为政府碳排放动态调控和产业优化升级管理提供有力的科学支撑。会上首发了“济南‘双碳’模拟器”(1.

着力实现“双碳”目标-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节能降碳,你我同行”——7月10日,第33个全国节能宣传周在广州启动。围绕重点行业企业节能降碳行动、绿色生活创建行动等多个活动,今年的节能宣传周旨在倡导全社会为加快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大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各地各行业紧扣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

统筹推进气候立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9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第七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并发表重要讲话,重申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庄严承诺,认为“这需要付出艰苦努力,但我们会全力以赴”。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离不开制度保障。当前,已有十余个国家制定了碳中和法案。借鉴他国有益经验统筹推进

聚焦新型配电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以“新型配电系统助力碳中和”为主题的第十届中国国际供电会议(CICED2022)于9月7-8日以线下加线上形式在长沙召开。会议邀请了中外电网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的院士专家作主旨报告,并围绕建设新型配电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组织研讨会及论文交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在会议开幕

“双碳”目标在即-企业如何贡献自身力量?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源电力领域对于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影响、担负重要责任。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能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

聚焦“双碳”目标- 构建新时代林业体系

发展林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选择,被公认为是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成本最低、最简单、最高效的方式,具有可持续性、可再生性、多种效益等特点。 研究表明,全球森林生态系统存储了约1.15万亿吨碳,其年固碳量约占陆地生态系统固碳总量的77%;就当前估计,能抵消人为碳排放的7.7%~30.8%,

云南天文台双白矮星星族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大样本恒星演化研究团组博士李振威等利用最新得到的物质交换稳定性判据,并结合双星星族演化模型,探索了银河系内双白矮星星族的物理性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天文与天体物理》(Astronomy & Astrophysics)上。  白矮星是宇宙中一种古老的化石,对研究恒星演化

英高校将模拟光合作用制造“无碳”新能源

  英国多所知名高校日前启动了一项新研究计划,通过模拟植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将太阳光转化为可利用的氢能源。  该项目首席研究员、英国东英吉利大学科学家茹莱亚・比特表示,研究人员将利用合成生物技术,把微型太阳能板与微生物绑定,建立起人工模拟的光合系统,从而将吸收的太阳光转化为氢和氧。  比特说

践行“双碳”目标,畜牧生态科汇馆开馆

  8月10日,国内首家畜牧生态领域共享科技展馆——畜牧生态科汇馆正式启动开馆发布仪式。该馆坐落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图书馆1层,由国内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龙头企业“河北诚铸机械集团”与农业资源环境一体化解决方案专家“中农创达”牵头打造,以科技、生态、共享赋能畜牧行业。  未来如何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

双炉红外碳硫分析仪检测分析

摘 要   双炉红外碳硫分析仪检测系统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被测物质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针对红外碳硫分析仪的 结构特点,结合其工作原理 ,从工作电源、红外光源、斩波马达、红外线检测器、前置放大器、A/D转换板等几部分对不 稳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 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对提高仪器的维护效率具有重要的指导

浙江建德:全国首个“双碳工业科技基地”揭牌

  近日在建德市举行的“2022科创中国·智汇新安”活动上,全国首个“双碳工业科技基地”揭牌,为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等5家单位联合授予。  全年水温约17℃的新安江穿城而过,森林覆盖率达76%以上,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超过350天……山清水秀、生态宜人的建德市,同时以化工、建材为支柱产业,

实现“双碳”目标,亟须多种技术“抱团”发力

  “现在城市的交通拥堵还很普遍,带来的交通污染怎么解决?其中一个办法是把货运转到地下去,建设城市的地下智慧物流运输系统。这个系统如果建成,人们购买任何商品都只需要点一下鼠标,所购商品就像自来水一样通过地下管道很快‘流入’居住小区的自动提货柜……”  近日,在江苏省科协主办的2021年江苏科技论坛的

专家齐集广州--共话“控制腐蚀”助力“双碳”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286.shtm4月24日,第二届中国腐蚀控制技术与产业发展论坛暨世界腐蚀日(中国区)活动(以下简称论坛暨活动)在广州市黄埔区举行。参会院士、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围绕“控制腐蚀,助力双碳”主题,共话腐蚀

实现“双碳”目标,算力需与电力协同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提出,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实施节能降碳增效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强以数据中心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推动数据中心使用绿色能源供电,不仅可以促进通信业节能减排,还可以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实现“双碳”目标下的

“双碳”目标如何实行?且看专家出谋划策

“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吹响向“双碳”目标迈进的号角。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科技支撑。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国科学院近日公布科技支撑“双碳”战略行动计划,众多关键核心技术出现在其中。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中科院有哪些现成的“双碳”技术宝藏可

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双碳”目标落地生效

  12月3日,由中国科协主办、光明网承办的2021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与绿色发展”专题论坛在北京举办,七位知名中外专家齐聚一堂,探讨如何通过公众科学素质建设,促进“双碳”目标落地生效,推动全球绿色发展,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次论坛以“提升公众素质,推动绿色发展”为主题,围

机械工业如何用科技实现“双碳”目标

  “机械工业在全国工业中占的比例是20%—30%,机械工业一些传统的项目、产品过去也是耗能大户。机械工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重要战场。”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克林23日说。  9月23—26日,中国(广东)佛山机械工业装备博览会(以下简称广东工博会)在佛山举行。本届广东工博会上,“双碳

创新新型能源科技,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能源电力必须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在2月9日召开的“2022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主会场”活动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舒印彪指出,“实现能源电力转型,必须将科技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本次活动在湖北省武汉市举行,在主会场活动及之后的院士专家论坛上,来自各地的

“双碳”目标下能源科技发展路径新思考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对我国能源科技发展既提出了挑战,又指引了方向。 我国能源科技界必须立足长远发展,系统梳理能源领域各板块互补融合的技术需求及融合方式,加快突破核心关键技术,并在重点行业、典型区域开展综合示范,推动“双碳”战略要求下的能源

“双控”之下,应该如何做到碳减排?

7月16日,全国碳市场启动排放权交易一年整。一年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约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亿元。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对于这样的一份成绩单,中国石化原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在近日举行的第四届未来能源大会上表示,目前成交量还较小,企业主动性还不足。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

一场科技与“双碳”的双向奔赴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大连化物所)所长刘中民团队频繁往返大连与陕西榆林之间,因为在即将到来的9月,由刘中民团队历时十年科技攻关的50万吨/年煤基乙醇工业装置将正式投料试车。投料试车成功后,这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煤基乙醇项目,标志着乙醇生产迈入大规模工业化时代,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

单细胞生物固碳、固氮双功效机制破译

蓝藻(Blue green algae)是一种重要的固碳菌,由于具有将氮气转化为可利用的营养,因此能够在营养贫乏的水域中进行光合作用。详细内容刊登于最新一期《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Microbial Ecology (ISME) Journal》杂志。 由美国

广州投放百辆新能源公交车-倡导低碳生活理念

广州新能源公交车投放营运仪式昨日举行  昨天上午,广州100辆新能源公交车投放仪式在市政府正门广场举行。其中包括20辆LNG公交车和80辆混合动力公交车。这也是广州首次利用中小客车指标竞价所得收入,购置到位的新公交车,兑现了推行中小客车总量控制新政时作出的“竞价所得全部专项用于发展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