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成都山地所研究员魏达:我与时代“同呼吸”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0108.shtm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大幕拉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脚印”烟花一路绽放至鸟巢,正如开放、包容的中国迈向世界的步伐。那一年,“低碳”这一概念也正在走进大众的生活。 也在那一年,魏达从北京玉泉路出发,抵达青藏高原,开启日复一日的温室气体采样工作,与“碳”打上交道。春去秋回,他每年都要登上高原,聆听青藏高原的“呼吸”。 紧接着的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在世界范围内又一次掀起了“低碳”浪潮,中国也不例外。大会上发生的种种,让魏达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工作。 时间拨至2022年,北京再次迎来奥运会。我国在场馆内外启用了众多前沿科技,诠释绿色和科技冬奥,让世界记住了中国&ld......阅读全文

成都山地所山地遥感与数字山地系列讲坛正式启动

  11月6日下午,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山地遥感与数字山地系列讲坛正式启动。讲坛由数字山地与遥感应用中心主任李爱农研究员主持,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所研究员廖克开坛并作了生动翔实的学术报告。成都山地所科研人员及研究生三十余人聆听了此次报告。  廖克院士结合近

成都山地所滑坡监测研究取得新成果

  近日,中科院成都山地所“一种滑坡监测仪”和“一种倾斜检测组件及倾斜仪”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发明主要涉及滑坡监测领域,特别涉及滑坡无线实时监测领域的监测设备。   目前已有的自动监测主要通过使用普通滑坡监测装置或大型滑坡监测预警系统来实现对滑坡的监测,普通滑坡监测装置使用地表的G

成都山地所“山地灾害动力学实验室建设项目”通过验收

  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组织专家组对研究所重点项目“山地灾害动力学实验室建设”进行了项目验收。专家组由教授姚令侃任专家组长,山地灾害、财务、档案等领域的12名专家组成。副所长文安邦主持验收会。   与会专家现场查看了项目建设及运行情况,听取了综合测试与模拟中心

成都山地所大型滑坡变形演化预测研究取得进展

  滑坡是地壳表层岩体的一种地质灾变现象。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危害极为严重。尤其是大型滑坡具有规模大、成因机制复杂、危害严重等特点,对大型滑坡的变形演化预测研究一直是滑坡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李秀珍副研究员以西部重大水电工程区的某大型滑坡为研究对象

成都山地所展示中国冻融侵蚀图 成果丰硕

  7月4日,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在成都组织召开《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成果查询及服务系统冻融侵蚀展示成果加工提炼》技术服务合同验收会,来自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科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四川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青海省水土保持局等单位的领导和专

成都山地所领导调研宝兴县生态产业发展情况

  12月16日至17日,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所长邓伟研究员、四川省环保厅邵志军副巡视员等赴宝兴县考察,并与该县县委书记韩冰等县领导就该县生态经济发展思路展开座谈研讨。   12月16日,邓伟一行考察了宝兴县石材企业—四川汉龙石材工业园,听取了企业经营状况、减污控排、节能生产等方面

成都山地所泥石流防治结构研究取得新成果

  泥石流包含大量粗大颗粒且运动速度快而具有极大破坏力,所以通过水石分离方法对粗大颗粒进行调控可以减轻泥石流灾害。目前具有水石分离功能的泥石流减灾工程主要为各种透水型拦挡坝,然而,这些结构存在一个普遍问题,即结构开口易被分离出的固体颗粒堵塞并造成淤积,从而导致结构的水石分离功能不能持续发挥,并失去

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Prietzel Joerg教授访问成都山地所

Prietzel Joerg教授作报告  7月10日至7月16日,应中科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环境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吴艳宏研究员邀请,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生态和生态系统管理系Prietzel Joerg教授访问了成都山地所及贡嘎山高山森林生态站。  在贡嘎山站考察期间,P

成都山地所研究员魏达:我与时代“同呼吸”

  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大幕拉开。令人印象深刻的“大脚印”烟花一路绽放至鸟巢,正如开放、包容的中国迈向世界的步伐。那一年,“低碳”这一概念也正在走进大众的生活。  也在那一年,魏达从北京玉泉路出发,抵达青藏高原,开启日复一日的温室气体采样工作,与“碳”打上交道。春去秋回,他每年都要登上高原,聆

成都山地所水塘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取得新进展

  水塘是山地景观中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具有供给、调节和文化多重功能,对于维持乡村社会和经济系统稳定起到关键作用。由于水塘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的特征,水塘保护和利用未得到足够重视。在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受人口迁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水塘结构和功能正发生显著改变。但有关水塘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