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气候变化使中亚更多地区变沙漠

一项气候评估研究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温上升,中亚部分地区的沙漠气候向北蔓延了100公里。 这项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研究还发现,过去35年间,包括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部分地区在内的整个中亚地区的气温都有所上升。同时期,山区变得更加炎热和湿润,这可能加速了一些主要冰川的消退。 中亚60%以上的地区气候干燥,降雨稀少。此前的气候变化研究报告显示,中亚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和降雨量发生了变化,但为当地居民提供的信息有限。 “我们需要了解特定地区气候变化重要的细微之处。”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地球与气候科学家、该研究合著者胡琦(音)表示。 胡琦和中国兰州大学研究人员合作,利用1960年至2020年的气温和降水数据,将中亚划分为11种气候类型。 他们发现,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沙漠气候区域向东扩展,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北部、哈萨克斯坦南部,以及中国西北部准噶尔盆地周围向......阅读全文

气候变化使中亚更多地区变沙漠

  一项气候评估研究显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温上升,中亚部分地区的沙漠气候向北蔓延了100公里。  这项近日发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的研究还发现,过去35年间,包括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部分地区在内的整个中亚地区的气温都有所上升。同时期,山区变得更加炎热和湿润,这可能加速

沙漠蝗虫是什么?沙漠蝗虫有毒吗?

  沙漠蝗虫是蝗虫科一种栖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虫。沙漠蝗灾已经威胁了非洲,中东和亚洲的农业数世纪。至少有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的生计都会受到这种饥食昆虫影响。沙漠蝗虫可能是蝗虫类中最危险的一种,因为这种蝗虫的蝗虫群能够迅速飞到越远距离。  据估计,沙漠蝗虫每天在绿色植被中消耗相当于它们的体重(2 g(0.

腾格里沙漠面临威胁 污染被称“沙漠工业奇迹”

化工废水靠晾晒蒸发。   调查动机   “大漠浩瀚、苍凉、雄浑,千里起伏连绵的沙丘如同凝固的波浪一样高低错落,柔美的线条显现出它的非凡韵致。”这是一段有关腾格里沙漠的文字记载。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这片美丽沙漠的腹地,聚集了一批污染严重且污染物零处理的化工企业。这一将给沙漠造成不可修复的破坏的工

日本构想沙漠水网 沙漠上建人造湖供居住

  北京时间8月2日消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能源利用和人口不断增长是我们在未来面临的两大挑战。虽然地球上的陆地面积达到数百万平方英里,但并非所有土地都适合人类居住。面对这种挑战,日本公司清水建设株式会社提出了一项有趣的计划——沙漠水网。现在,这一计划还只停留在构想阶段。  沙漠水

固沙“面膜”敷出沙漠绿洲

  8月,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生态固沙试验田里,绿草依依,一片生机盎然。而就在三个月前,这片试验田还是一片荒芜的沙砾。促成这一改变的是一种国内首创的新型生态固沙技术,该技术由中石化四川维尼纶厂与中国科学院、内蒙古亿利资源集团共同研发,其成功应用标志着我国在沙漠固沙技术领域有了新的突破。而这一技术的关键,

“青藏高原沙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项目启动

  3月25日,国家973项目“青藏高原沙漠化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在京启动。项目选择我国沙漠化对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将沙漠化研究和全球变化研究相结合,旨在为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治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董治宝介绍说,青藏高原是我国第

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站长李新荣 沙漠里书写“草根”论文

  一望无垠的腾格里沙漠,劲风裹着沙子刮得面颊生疼,蔚蓝的天空下,金色的沙海中,扎根荒漠20余年的李新荣像个孩子似的手舞足蹈。   李新荣是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站长,沙坡头站以“草方格”治沙闻名于世。李新荣的身后,一块块用麦草秆扎设的“麦草方格草障”上,沙蒿、沙棘、花棒等沙生植物生机勃勃

我国将投4.8亿阻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连接

  总投资4.8亿元的大型人工阻沙生态屏障工程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正式启动实施,它将以上百万亩林带遏制巴丹吉林沙漠与腾格里沙漠的“握手”之势。这也是新世纪以来,我国“向沙漠进军”的一个大动作。  横贯内蒙古西端阿拉善盟的东西长270公里、南北宽220公里的巴丹吉林沙漠,是世界第四、我国第

让腾格里沙漠回归自然:探寻沙漠环保与发展双赢的新路

  6月12日,由人民政协报社主办,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协办的“腾格里沙漠污染治理暨推进西部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在人民政协报社举行。会议中专家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印染行业新的准入标准,依靠技术进步淘汰落后产能,促使绿色新工艺在升级中得到推广,以此来更好的探寻沙漠环保与发展双赢的

SKA:沙漠里的科学奇观

   飞机降落在坚硬的红色沙土地上,艳阳高照,四周一片荒芜。老鹰在低空盘旋,地面上散落着巨大的蚁穴,偶有好奇又胆大的袋鼠站在树下,远远地盯着我们这批闯入者。  这里几乎保存着澳大利亚腹地最原始的样貌。但就在这里,西澳大利亚州默奇森郡沙漠区,全世界人烟最稀少的地区之一,国际天文界将建造可能是有史以来最

沙漠光伏产业园光伏电站 沙漠里的太阳能“硅谷

图为近日无人机拍摄的宁夏中卫市沙漠光伏产业园光伏电站 地处宁夏中卫市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中卫市沙漠光伏产业园,依托沙漠日照充足、地域广阔的优势,引进太阳能光伏组件制造、设备生产、光伏电站等企业,形成了“硅料+硅片+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的全产业链发展规模,打造沙漠里的太阳能“硅谷”。

机器人像沙漠蚂蚁那样回家

  一项日前发表于《科学—机器人学》的研究显示,多亏了从沙漠蚂蚁那里借鉴的策略,一种6腿机器人可在没有GPS帮助的情形下找到回家的路。   这种被称为AntBot的机器人利用光线判断其前进的方向。同时,为评估要穿行的距离,它将地面上的物体经过其身旁时的移动情况和计算步数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这3种

莱西:“科技沙漠”变“创新绿洲”

天气渐凉,位于青岛市莱西市院上镇的青岛天邦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邦线业)生产车间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自动化机械“哒哒”飞速运转,银色丝线在半空中“唰唰”飞舞,有序缠绕在线锭上,工人们在设备前穿梭检视,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新型浸胶芳纶线绳,具有模量大、强度高、耐高温等特点,是航空

早期火星或为温暖沙漠 偶尔下雨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日报道,有人认为,早期火星表面可能有大量冰,但美日科学家的最新研究指出,早期火星的表面可能没有那么多冰,相反,其表面气候可能比较温暖,偶尔下雨。 40亿年前火星气候如何?科学家已辩论了数十年。火星景观的丰富程度令人惊讶,山谷纵横交错、湖盆遍布,可能还有海岸线,这些古老的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实现碳中和

  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期间,亿利资源集团通过购买259吨碳排放总量,成功对会议期间所产生的碳排放实现碳中和。  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是全球唯一致力于推动荒漠化防治和生态经济发展的大型国际论坛。为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履行社会责任,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从本届论

非洲沙漠的“巫婆圆环”之谜解析

图1.  Yvette Naudè及其同事们在纳米比亚的巫婆圆环处取样。 自然界的奇幻现象一直吸引着科学家寻找其成因。对于非洲纳米比亚沙漠中的的巫婆圆环,如今,科学家们已能运用先进的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得出了合理的科学解释。 位于非洲西南部的纳米比亚共和国,大部分的土地是荒草交织

太阳能发电进军以色列沙漠

约瑟夫·阿布拉莫维茨与其合作伙伴在以色列基布兹成立了一家太阳能发电公司。   2006年8月的一个下午,来自波士顿的企业家约瑟夫·阿布拉莫维茨(Yosef Abramowitz)来到以色列阿拉瓦沙漠中干燥炎热的的基布兹小镇。当他打开车门的一瞬间,一股热浪迎面袭来,这就是他的基布兹之行。   

和田洛浦:沙漠里的种树人

洛浦县群众在给刚种下的小树苗“穿外衣”资料照片   汽车在新疆和田地区洛浦县以东17公里那片称之为“亚力干”的沙漠里行驶时,若不是随行的县委书记陈远华指点,还真没想到这里曾经是一片沙海。它之所以被称之为“亚力干”,就因为它是洛浦县沙尘的源头,每年的大风从这里刮起,洛浦县立刻就笼罩在沙尘暴

撒哈拉沙漠近百年来扩张约10%

  一项发表在美国《气候杂志》的新研究指出,近一个世纪以来,撒哈拉沙漠的面积扩大了约10%。  撒哈拉沙漠占据非洲大陆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920年至2013年非洲的降水数据,发现撒哈拉沙漠的面积在此期间扩大了约10%。  研究人员认为,撒哈拉沙漠面积扩大主要由人类活动

寒旱所中晚全新世科尔沁沙地演化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沙漠是干旱气候的产物,气候变化对沙漠盛衰变化和沙漠化正逆过程产生着重大影响,特别是季风区沙地的扩张、萎缩与季风的强弱、进退有关。近百年来气候暖干化的发展趋势,导致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沙漠化土地日益增加,严重地制约了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科尔沁沙地位于东亚季风区的东北缘,环境对气候变

新疆皮山:创新之花开遍沙漠绿洲

鲜花盛开,绿树成荫。行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皮山县,记者感受到这片沙漠绿洲的生机和活力。  “在我们这,家家户户都有石榴!”5月18日,站在皮山县皮亚勒玛乡兰干库勒村的石榴观光园前,乡长古丽克孜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在她面前,百亩石榴花开正艳,蔚为壮观。5月鲜花分外美丽,而鲜花背后的产业发展之花、科

塔克拉玛干沙漠为何出现“湖泊”

干旱荒芜的茫茫沙海中,出现了一汪汪蓝莹莹的湖水。黄沙与碧水交相辉映,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场面蔚为壮观。前不久,“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出现湖泊”的视频冲上热搜,并引发社会关注。  沙漠中为何会出现“湖泊”,是不是意味着“沙漠变绿洲”会成为现实?沙漠湖泊给当地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影响?为此,记者采访了

徐新文:为沙漠公路设计“绿丝带”

在多数人眼里,沙漠是荒凉的,但是在徐新文眼里,沙漠里却是灵动的。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有一条长436千米,宽约80米的“绿丝带”,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新疆生地所)研究员徐新文是这条“绿丝带”的设计者。“我见证了这条‘绿丝带’的诞生,也希望未来有更多条‘绿丝带’在沙漠里飘扬起舞,让

在沙漠环境中植物如何争夺水分

  很多人认为沙漠是缺乏生命的地方,但是许多动植物已经适应了这种恶劣的环境,在那里它们经常争夺有限的资源。在沙漠环境中,最有限的资源通常是水,迫使植物采取不同的策略,与它们的“邻居”竞争这一宝贵资源。   在自然环境中,水的供应往往是随机的——有的年份和地区能够收到大量的降雨,而其他的地区和年份则

沙漠蝗虫有毒吗?专家:不可食用

沙漠蝗虫是蝗虫科一种栖息在沙漠的短角蝗虫。沙漠蝗灾已经威胁了非洲,中东和亚洲的农业数世纪。至少有全世界十分之一的人口的生计都会受到这种饥食昆虫影响。沙漠蝗虫可能是蝗虫类中最危险的一种,因为这种蝗虫的蝗虫群能够迅速飞到越远距离。  据估计,沙漠蝗虫每天在绿色植被中消耗相当于它们的体重(2 g(0.07

寒旱所巴丹吉林沙漠夏季加强期观测试验完成

  在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全球变暖背景下东亚能量和水分循环变异及其对我国极端气候的影响”第2课题“我国西北典型干旱半干旱区能量和水分循环观测试验与分析”(编号:2009CB421402)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于6月底至7月中旬在位于内蒙古自治

气候变化报道联盟成立 共享气候变化新闻资源

   2014年彼得堡气候对话在德国柏林首都举行,环保人士手持标语在勃兰登堡门前集会。  5月21日,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即将于年底在巴黎召开之际,英国《卫报》、西班牙《国家报》、法国《世界报》和《中国日报》等25家国际新闻机构宣布结成“气候变化报道联盟”(Climate Publishers Ne

袁隆平团队在沙漠种植水稻初获成功

  5月31日,记者从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获悉:5月26日,在来自印度、埃及、阿联酋等国专家的参与下,该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地区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其中一个材料产量超过亩产500公斤,两个材料产量超过400公斤,在沙漠里种植水稻初获成功。迪拜将于6月下旬组织正式收割测

新设备可在沙漠收集空气中的水

  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并测试了一种“吸水”设备,可利用太阳能,在沙漠中收集空气中的水。图片来源于网络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奥马尔·亚吉研究团队在新一期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他们前往亚利桑那州的沙漠中实测了这种设备,并成功收集到了空气中的水。  据介绍,该设备使用了名为“金属有机

袁隆平团队在迪拜成功试种“沙漠海水稻”

  22日,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传来喜讯,袁隆平院士“海水稻”团队于2018年1月8日在迪拜启动项目建设,从5月到7月,试种的包括“海水稻”在内的80多个水稻品种分批成熟。经来自国际水稻所、印度、埃及、阿联酋和中国等五名专家组成的国际联合测产专家组对首批成熟的品种进行了测产,这些品种都超出了全世界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