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多面手”明星基因,同步实现高产早熟

从绿色革命改良作物株型,到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粮食单产增长了一倍多。然而,此前研究表明,全球约24~39%的玉米、水稻、小麦以及大豆种植区域单产处于停滞不前甚至下降的态势。7月22日,《科学》在线发表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周文彬团队在水稻中发现的高产基因(OsDREB1C),它能够同时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可提高作物产量30%以上。《科学》论文评审专家认为,该团队出色地完成了大量的田间试验工作,包括不同作物、不同地点的多年田间试验,呈现了全面而可靠的实验结果。该研究结果是了不起的、激动人心的、并具有潜在影响力的,如果将其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必将进一步推动水稻等作物可持续集约化生产。提高单产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主要途径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以矮化育种为特征的“绿色革命”,通过引入矮秆基因改良作物株型以及提高栽培管理技术,使得全世界水稻产量翻了一番。本世纪,由袁隆平院士主导培育的杂交水稻大面积推广应用,实现了作物......阅读全文

水稻杂交技术方法

水稻的杂交技术可分为调节开花期、选株、整穗、去雄、采粉、授粉和收获等步骤。    调节开花期。 水稻母本和父本花期的调整,可用分期播种的方法,使二者的花期相遇。    选株。 选株主要指选择母本植株而言。要选择具有本品种典型性状、生长健壮和没有病虫害的植株作母本。    整穗。

盐都区对杂交水稻制种进行转基因检测

  根据《江苏省2015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工作方案》(苏农办科【2015】1号)有关部署安排,8月24-28日,盐都区农委对辖区内杂交水稻制种进行转基因成分快速测定。盐都区种子管理站对辖区内生产杂交水稻种子的湖北富悦农业集团有限公司等9家种子企业26个点生产的13个组合进行全面抽样,并对每个抽

中国杂交水稻造福全世界

  湖南省长沙市城东马坡岭的一条小路旁,有一个不寻常的院子——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院子不大,从办公楼走到实验室、再走到展览馆,也就几分钟路程。30多年来,这个院子一直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圣地”。  1984年成立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是国内外第一家杂交水稻的专业科研机构。这里诞生了杂交水稻的若

杂交水稻借力转基因技术 有望实现机械化制种

  23日,记者从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与湖南桃花源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三方合作,将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与雌性不育恢复系制种模式相结合,找到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新技术路径。这意味着,未来我国有望进入杂交水稻大规模机械化制种新时代。  我国现有杂交稻主要使用“箱式制种”技术,

高产抗病杂交水稻找到基因“门牌号” 确保粮食安全

  1月9日,2014年国家科技进步奖获奖名单揭晓,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团队研究项目“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通过20年的系统研究,发掘出水稻广亲和、早熟和显性矮秆基因,开发相应分子标记和育种技术,成功培育籼粳交高产水稻新品种,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项目组江玲教授告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别样人生

 在“百度”上输入“袁隆平”,指尖敲击回车键的一瞬间,屏幕上出现众多信息。右上角提示:"搜索到相关网页约556,000篇,用时0.001秒。"排在最前面的一篇文章是:袁隆平正式就任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这真是奇妙的一瞬。  当信息高速公路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当"袁隆平"的名字与互联网以这种方式相逢

中国杂交水稻在哥斯达黎加试种成功

  4月29日,哥斯达黎加国家农牧研究所在其北部的试验基地举办了题为“中国杂交水稻是哥斯达黎加稻业发展机遇”的现场技术推介活动。哥国家农牧业研究所所长Bernardo Mora博士在该项活动中宣布,中方赠送的杂交水稻品种NP833在哥首度试种成功。该品种生产性能良好、抗

中国杂交水稻扎根菲律宾 造福人民

     中国水稻专家带领当地技术人员,在杂交水稻试验田中筛选样本。   在菲律宾的不少超市卖场,有一款宣传语为“菲律宾最好吃的”大米,受到很多当地民众的欢迎。这款利用了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培育出的大米,是在中国农业技术专家的帮助下由菲律宾西岭热带杂交

沉痛哀悼!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

  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天空间断放晴了一阵子的长沙,又下起了细雨。我国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与世长辞。享年91岁。  就在不久前,这位在我国乃至全世界杂交水稻事业发展中,做出了最杰出贡献的伟大科学家,还带病在海南三亚南繁基

袁隆平:中国杂交水稻能解困全球粮荒

每增加一定单位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可以解决世界上多少人吃饭的问题? 4月29日,坐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的办公室里,78岁高龄的袁隆平院士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反复计算着这道题目。 “21世纪谁来养活中国?”由于人多地少、人口增长以及耕地消耗等原因,上个世纪曾有国外经济学家如此向世界发问,并引起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