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短板

自从1991年SONY公司率先实现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后,锂离子电池逐渐从手机电池拓展到其它消费电子、医疗电子、电动工具、无人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规模储能、工业节能、数据中心、通讯基站、航空航天、国家安全等应用领域,且性能不断提升。针对消费电子类应用的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到了730 W˙h/L,近期将朝着750~800 W˙h/L发展,相应的质量能量密度为250~300 W˙h/kg,循环性在500~1000次。动力电池质量能量密度达到了240 W˙h/kg,体积能量密度达到了520~550 W˙h/L,近期将朝着600~700 W˙h/L发展,质量能量密度朝着300 W˙h/kg发展,循环性达到2000次以上。储能电池循环寿命达到了7000~10000次, 目前进一步朝着12000~15000次发展。在已有的可充放电池技术中,锂离子电池的质量和体积能量密度最高,每瓦时成本不断下降,因此获得了广泛应用。但是对于能量密度越来越......阅读全文

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的短板

  自从1991年SONY公司率先实现锂离子电池商业化后,锂离子电池逐渐从手机电池拓展到其它消费电子、医疗电子、电动工具、无人机、电动自行车、电动汽车、规模储能、工业节能、数据中心、通讯基站、航空航天、国家安全等应用领域,且性能不断提升。针对消费电子类应用的电芯体积能量密度达到了730 W˙h/L,

关于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的介绍

  溶质:常采用锂盐,如高氯酸锂(LiClO4)、六氟磷酸锂(LiPF6)、四氟硼酸锂(LiBF4)。溶剂:由于电池的工作电压远高于水的分解电压,因此锂离子电池常采用有机溶剂,如乙醚、乙烯碳酸酯、丙烯碳酸酯、二乙基碳酸酯等。有机溶剂常常在充电时破坏石墨的结构,导致其剥脱,并在其表面形成固体电解质膜(

关于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介绍

  固体聚合物电解质(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SPE),又称为离子导电聚合物(Ion-conducting polymer)。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始于1973年Wright等人对聚氧化乙烯(PEO)与碱金属离子络合物导电性的发现。1979年,法国Armand等报道了PE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锂盐的简介

  锂盐指含有锂元素的盐类。锂是微量元素,自然界中无游离锂,通常为一价阳离子。20世纪40年代,cade首次用锂盐治疗躁狂症成功,实际上抗躁狂药仅锂盐一类,常用的是碳酸锂。  20世纪40年代,Cade首次用锂盐治疗躁狂症成功,60年代Schou通过大量研究,改进了锂盐治疗方法,此后被广泛应用。药用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高氯酸锂的简介

  高氯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ClO4,属于高氯酸盐,为无色或白色结晶性粉末,其溶解度高,易溶解在多种溶剂内。高氯酸锂能做氧气源,在约400℃开始分解,430℃立即分解,产生氯化锂与氧气。高氯酸锂是除昂贵且剧毒的高氯酸铍外具有最高氧质量分数和体积分数的高氯酸盐,因为它的高含氧量,其被应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单离子传导SPE的介绍

  目前的固体聚合物电介质的研究体系多为含金属盐双离子的传导体系,即无机盐与聚合物基体的复合物。在这个体系中,阴、阳离子均可参与导电。这种体系在直流电流的工作状态下,会引起电解质的内部极化,电阻增大从而影响导电性能。Bannister等用高价阴离子的双盐[LiOOC(OF2)3OOLi]与聚醚搀杂,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六氟磷酸锂的简介

  六氟磷酸锂,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LiPF6,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溶于低浓度甲醇、乙醇、丙酮、碳酸酯类等有机溶剂,主要用作锂离子电池电解质材料。  理化性质  密度:1.50g/cm3  熔点:200℃(分解)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易溶于水,溶于低浓度甲醇、乙醇、丙醇、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分类介绍

  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所用的正负极材料与液态锂离子都是相同的,正极材料分为钴酸锂、锰酸锂、三元材料和磷酸铁锂材料,负极为石墨,与液态电解质锂电池工作原理也基本一致。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电解质的不同,液态锂离子电池使用液态电解质,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则以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来代替。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外面包装主要是铝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两相聚合物电解质DPE介绍

  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的市野敏弘和西史郎等提出了两相聚合物电解质的概念(dual-phasepolymerelectrolyte,DPE),其中一相以其优良的力学性能而非导电性,另一相则形成离子导电通路。为了提高电导率,他们设计了两种不同结构的离子导电通路,即混合乳胶DPE和核壳乳胶DPE。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质锂盐的作用机制介绍

  (1)作用机制尚未阐明,主要研究有:  ①锂经离子通道进入细胞,置换细胞内钠,引起细胞兴奋性降低。此外,锂的许多化学性质与钙和镁离子相似,或许可取代钙和镁的某些生理功能,如影响钙离子调控的递质释放与影响镁参与的cAMP生成等。  ②抑制受体效应。情感性障碍的NE-ACh 平衡假说认为,如果NE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