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北大召开国家发展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论证会

北京大学自主设置“国家发展学”一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于2022年9月22日在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王博出席论证会并致辞。会议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明主持。 专家论证组由七位专家组成,包括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院长王浦劬教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院长赵可金教授、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陈斌开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发展与全球农业学院徐秀丽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汝岱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李力行教授,其中薛澜任专家组组长。南南学院院长林毅夫、执行院长姚洋、学术院长傅军、研究办公室主任查道炯、全球伙伴关系主任周咏梅以及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学位办主任蔡晖和副主任尹丹参加会议。 王博指出,南南学院自2016年成立以来,按照国家有关指示精神和发展要求,开展了国家发展领域的人才培养工作,在学科理论构建、师资队伍建设、研究生培养、智库作用......阅读全文

北京大学,新增3个交叉学科博士点!

近日,北京大学召开北京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第153次会议,会议审议了北京大学2021年自主审核设置学位授权学科点工作。相关院系、学科负责人依次汇报了各学科点设置论证情况。与会委员从新增学科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学科点建设目标和方向、师资队伍及人才培养基础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评议。经投票表决,同意北京大学新增

北京大学成立环境新系!交叉学科涉及这些研究!

  2021年1月21日,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发文正式通知成立环境健康系。环境健康系的成立,将进一步强化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科学-工程-健康-管理”全链条创新机制,同时促进高素质环境健康人才的培养。环境健康系成员合影。从左到右依次为叶春翔、宫继成、邱兴华、刘莹、郑玫、尚静、刘颖君

北大召开“国家发展学”一级交叉学科授权点专家论证会

  北京大学自主设置“国家发展学”一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于2022年9月22日在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王博出席论证会并致辞。会议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明主持。  专家论证组由七位专家组成,包括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北大召开国家发展学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论证会

北京大学自主设置“国家发展学”一级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专家论证会于2022年9月22日在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教务长王博出席论证会并致辞。会议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徐明主持。 专家论证组由七位专家组成,包括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院长薛澜教授、北京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学科“交叉”比交叉学科更重要

  ■王义遒  ◎ 形成交叉学科要有相对固定、共同且比较复杂的科学或技术研究对象。  ◎ 不同学科的领头人必须对母学科有相当深入的理解,能掌握其精神实质和处理问题方法的精髓,并具有一定的融合能力。  ◎ 交叉学科成员应与母学科保持经常性联系,不断从母学科中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滋养,并在交叉学科中发挥

北大: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实验室正式获批立项建设

2020年10月13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同意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立项建设的通知》,标志着北京大学牵头组织申请的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验室通过初步审查、宏观论证和领域论证等环节,正式获批立项建设。日前,北京市教委分别组织专家召开会议,对集成电路科学与未来技术北京实

高校如何发力交叉学科研究

  促进交叉学科研究是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共同发展趋势与重要发展策略。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深化推进,国家政策层面对高校开展交叉学科研究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

摆脱简单叠加 交叉学科如何真正融合

国家纳米中心主任赵宇亮院士长期从事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纳米材料安全性问题,创建了我国首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是国际公认的纳米毒理学和纳米药物领域的开拓者。 这位曾经的核物理学家深切地感受到科学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他一直

摆脱简单叠加 交叉学科如何真正融合

国家纳米中心主任赵宇亮院士长期从事纳米材料的安全性研究。他在国际上率先提出纳米材料安全性问题,创建了我国首个纳米生物效应与安全性实验室,是国际公认的纳米毒理学和纳米药物领域的开拓者。    这位曾经的核物理学家深切地感受到科学交叉融合的重要性——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他一直从事纳米药物运输技术的研究

聚焦交叉学科:尴尬源自分化思维

  在国际上,交叉学科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在我国,交叉学科研究和管理方面均存在诸多问题:科研前景广阔但难以申请项目,研究成果丰硕但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学科地位显要却缺乏人才培养体系。   为此,本报将刊发系列报道,从交叉学科的科研环境、科研人员生存现状和完善学科管理体系三方面问题入手,探讨和反思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