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的介绍

1.种类:L-选择素、P-选择素、E-选择素。 2.功能:在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炎症发生以及淋巴细胞归巢中发挥重要作用。 3.基本结构:选择素为跨膜分子,选择素家族成员胞膜外区结构相似,均以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和补体调节蛋白结构域组成。......阅读全文

关于黏附分子选择素家族的介绍

  1.种类:L-选择素、P-选择素、E-选择素。  2.功能:在白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炎症发生以及淋巴细胞归巢中发挥重要作用。  3.基本结构:选择素为跨膜分子,选择素家族成员胞膜外区结构相似,均以C型凝集素样结构域、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和补体调节蛋白结构域组成。

黏附分子整合素家族的介绍

  整合素家族最初是因此类黏附分子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使细胞得以附着而形成整体而得名。  1.基本结构:整合素家族的成员都是由α、β两条链经非共价键连接而成的异源二聚体。  2.整合素家族的组成:整合素家族中至少有17种α亚单位和8种β亚单位。  3.整合素分子的分布:整合素附着在体内分

关于黏附分子的基本介绍

  黏附分子(CAM),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ECM)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黏附分子是以黏附功能来归类,其配体有膜分子、细胞外基质以及血清等体液中的可溶性因子和补体C3片段。CD分子范围十分广泛,其中包括了黏附分子组,因此,大部分黏附分子已有CD的编号,但也有部分黏附分子尚无

什么是选择素家族?

选择素家族是一组细胞黏附分子,通过其胞膜外区凝聚素样结构域而与配体结合,有L—选择素、p—选择素和E—选择素。

关于伴侣素家族的基本介绍

  Cpn 家族是具有独特的双层 7-9 元环状结构的寡聚蛋白,它们以依赖 ATP 的方式促进体内正常和应急条件下的蛋白质折叠。Cpns 又分为两组:GroEL(Hsp60) 家族和TriC 家族。GroEL 型的 Cpns 存在于真细菌、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由双层 7 个亚基组成的圆环组成,每个亚基

关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功能介绍

  1、在肿瘤中的作用  NCAM在结构上与肿瘤控制因子DCC的结构很相似,故有人推测NCAM在肿瘤抑制方面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细胞的粘附和嗜同性:  通过体外培养单个分离的鸡视网膜细胞发现:NCAM可以诱导细胞聚合,而细胞的聚合能够被NCAM的抗体的Fab片段所抑制,重新加入纯化的NCAM后,抑

关于黏附分子的功能简介

  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基质间发生黏附。具有以下功能。  1.淋巴细胞归巢;  2.参与细胞的识别,细胞的活化和信号转导。免疫细胞识别中的辅助受体和协同刺激或抑制信号;  3.炎症过程中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  4.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5.细胞的伸展与

关于小儿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的检查介绍

  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显著增高,感染时尤为明显,可高达正常人的5~20倍。T细胞和B细胞的增殖反应下降,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在正常范围。T细胞依赖性抗原噬菌体Φx174的抗体反应降低,其原因尚不清楚。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减弱,ic3b-调理颗粒的结合和吞噬功能障碍,中性粒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效应缺

关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的简介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是一种糖蛋白,能介导细胞与细胞及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作用,它在细胞的识别及转移、肿瘤的浸润与生长、神经再生、跨膜信号的传导、学习和记忆等方面均起着一定的作用。  NCAM是非钙依赖性粘附因子,它有多种亚型,

细胞黏附分子的基本信息介绍

  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和细胞间、细胞和基质间或细胞-基质-细胞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的识别,细胞的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是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凝血、肿瘤转移以及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黏附分子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

细胞黏附分子的概念

细胞黏附分子是众多介导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分子的统称。

细胞黏附分子的功能

黏附分子以受体-配体结合的形式发挥作用,使细胞和细胞间、细胞和基质间或细胞-基质-细胞间发生黏附,参与细胞的识别,细胞的活化和信号转导,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伸展与移动,是免疫应答、炎症反应、凝血、肿瘤转移以及创伤愈合等一系列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分子基础。黏附分子根据其结构特点可分为整合素家族、选

关于P选择素的基本介绍

  P-选择素是相对分子质量为140 000 的糖蛋白, 存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Weibe-l Palade 小体膜上及血小板α颗粒膜上, 在受到组织胺、凝血酶、佛波酯和钙离子载体的刺激后, 其迅速在质膜上表达, 缺氧/ 再氧化或氧自由基也可诱导表达。P-选择素凝集素样区是配体结合部位的关键序列,其配

关于小儿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的简介

  小儿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是一种较少见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临床表现为脐带脱落延迟、反复软组织感染、慢性牙周炎和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常于新生儿期死亡。

简述黏附分子的临床应用

  CD和黏附分子及其相应的单克隆抗体已在临床免疫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可用于疾病的发病机制的探讨及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1.阐明发病机制:CD4分子胞膜外区第1个结构域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囊膜糖蛋白gp120识别的部位,因此人类CD4分子是HIV的主要受体。HIV感染CD4+T细胞后,选择性地使

关于小儿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的病因分析

  整合素β2(CDL8)亚单位为三种整合素即吞噬细胞相关抗原-1(Mac-1,CDL16)、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1(LFA-1,CDL1a)和p150,95分子(CDL1c)的共同组成部分。编码CDL8的基因ITBG2定位于21q22.3。ITBG2基因突变类型包括点突变、缺失、插入和拼接突变,

关于P选择素的分布范围介绍

  P -选择素在人体大多数组织如肝、肺、结肠、胃以及肾上腺的血管内皮细胞上表达, 但含量很低,主要分布于中等以上血管, 毛细血管一般不表达。P-选择素能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血浆中, 最近已通过序列分析从蛋白质水平证实其存在。可溶性P-选择素较膜表面存在的同类物分子量小3000 , 且缺乏跨膜功能区。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结构特点

中文名称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英文名称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定  义在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成肌细胞上表达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细胞黏附分子。为整联蛋白VLA4的配体。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

细胞黏附分子的基本信息

细胞黏附分子(英语:Cell adhesion molecules,缩写:CAMs)是位于细胞表面上的蛋白,参与了与其他细胞或细胞外基质(ECM)中的称为细胞黏附的结合过程。在本质上,细胞黏附分子帮助细胞彼此黏附和其周围环境的黏附。这些蛋白质通常是跨膜蛋白,是由三个领域组成:在细胞内领域与细胞骨架的

细胞间黏附分子是整合素p2组的配体

(1)ICAM-1(CD54):分子质量为85-110kDa,胞膜外区有5个IgSFC2样结构域,在细胞表面可能以二聚体形式存在。ICAM-1分布十分广泛,包括造血和非造血细胞,活化的T细胞、B细胞、胸腺细胞和DC等ICAM-1的表达明显上调。炎症介质也能明显上调内皮细胞和其他非造血细胞ICAM-1

关于基因家族的特点介绍

  是具有显著相似性的一组基因,编码相似的蛋白质产物。同一家族中的成员有时紧密的排列在一起,成为一个基因簇;更多的时候,它们却分散在同一染色体的不同部位,甚至位于不同染色体上,具有各自不同的表达调控模式。  一组功能相似且核苷酸序列具有同源性的基因,可能由某一共同祖先基因经重复和突变产生。  由外显

关于基因家族的基本介绍

  基因家族(gene family),是来源于同一个祖先,由一个基因通过基因重复而产生两个或更多的拷贝而构成的一组基因,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明显的相似性,编码相似的蛋白质产物, 同一家族基因可以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基因簇,但多数时候,它们是分散在同一染色体的不同位置,或者存在于不同的染色体上

治疗小儿白细胞黏附分子缺陷Ⅰ型的相关介绍

  常规使用抗菌药物可减少细菌性感染的发生,一旦发生急性细菌性感染,应积极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实验室表明IFN-γ能促进整合素β2 mRNA表达,但临床应用未能发现其明显效果。输注新鲜正常人中性粒细胞可有效的控制感染,但因作用时间短暂,不易找到供体和反复输注可能引起继发性感染,此种治疗受到限制。 

关于罗伊氏乳杆菌的黏附性介绍

  细菌黏附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细菌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的过程。细菌表面的黏附素与宿主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之后,细菌便能牢固地黏附于宿主细胞上,并在该局部组织定居,大量繁殖。而肠道菌群在宿主肠道中的定植就是通过细菌的黏附性来实现的。因此,益生菌能否黏附于宿主肠道黏膜细胞表面形成稳定的优势菌群是发挥其众多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的基本概念

中文名称血管细胞黏附分子英文名称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定  义在上皮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成纤维细胞和成肌细胞上表达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细胞黏附分子。为整联蛋白VLA4的配体。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学科)

细胞间黏附分子的基本概念

中文名称细胞间黏附分子英文名称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定  义广泛分布于各种组织细胞间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黏附分子。为单体糖蛋白,由弯曲的胞外结构域、跨膜区及胞质结构域组成,是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白细胞等的配体。应用学科细胞生物学(一级学科),细胞免疫(二级

关于家族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检查介绍

  1.尿液检查  尿磷增多,尿中钙与镁,正常或稍低,尿cAMP正常。  2.血生化检查  血磷低,常为0.32~0.78mmol/L(1~2.4mg/dl)。血钙与镁正常或稍低,血钙、磷乘积在30以下。血碱性磷酸酶在活动期升高。血甲状旁腺激素(PTH)正常或稍高,血1,5-二羟基维生素D3水平亦多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细胞的粘附和嗜同性介绍

通过体外培养单个分离的鸡视网膜细胞发现:NCAM可以诱导细胞聚合,而细胞的聚合能够被NCAM的抗体的Fab片段所抑制,重新加入纯化的NCAM后,抑制作用又被中和。

关于原癌基因家族的介绍

  1.ras家族  ras基因家族是最常见的癌基因家族,对正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起重要调节作用,是目前所知最保守的一个癌基因家族。  2.myc家族  myc基因是目前研究最多的一类核蛋白类癌基因,包括C-myc、N-myc、L-myc、R-myc4种。myc基因在恶性肿瘤中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经基因

关于应激蛋白90-家族的介绍

  即热休克蛋白 90 家 族(Hsp90 family ),分子量在90Ku 左右,包括大肠杆菌胞浆中的HtpG ,酵母胞浆中的Hsp83 与Hsc83 ,果蝇胞浆中的Hsp83 ,以及哺乳类胞浆中的Hsp90 与内质网中的Grp94( Erp90 或内质网素endoplasmin )等。H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