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科研十年磨一剑科学家成功克隆野生玉米高蛋白基因

......阅读全文

新研究克隆出提高玉米蛋白含量关键基因

  巫永睿(中)团队在三亚南繁的试验田里。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 张双虎 ■黄辛 有测算表明,普通玉米蛋白含量每提高1个百分点,相当于中国每年可以少进口近800万吨大豆。而科学家在最新的研究中,已成功将玉米蛋白含量提高了4个百分点。 11月17日,《自然》发表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

中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增产基因

  中国科学家在新一期英国《自然·遗传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成功克隆了一个可帮助水稻增产的关键基因,该基因能使水稻向秆壮穗大的理想株型发展,在高产育种中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研究员等组成的科研团队取得了这一突破性进展。李家

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克星”基因

  近日,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水稻白叶枯病的“克星”——持久抗病基因Xa7。通过揭示Xa7高抗、广谱、持久、耐热特性的新抗病分子机制,为水稻白叶枯病的长效防控奠定了基础。 白叶枯病是我国水稻生产中的“三大病害”之一,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品质。资料显示,20世纪80年代以前,白叶枯病常导致水稻减产20

江西科研团队成功克隆水稻高温环境适应性基因

7日从江西省农科院获悉,该院超级稻中心研究团队近日成功克隆了水稻高温环境适应性基因HTH5,发现HTH5可正向调控水稻对高温的耐受性,并解析了其调控的分子机制。 江西省农科院水稻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南昌)超级稻育种研究团队利用耐高温普通野生稻和热敏感籼稻及粳稻为亲本

科学家成功克隆与解析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

  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我国科技人员高忠丽于1972年在山西太谷发现的一个显性核不育小麦材料,是由单显性核基因控制的自然突变体,其特点是雄性败育稳定彻底,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异交结实率高。它是进行小麦轮回选择的理想材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自上世纪就开始了对太谷核不育材料的研

浙江科学家成功克隆竹子部分成花基因

浙江林学院研究人员经过10多年研究,日前成功克隆到竹子的部分成花基因,在探究竹子开花奥秘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竹子开花问题是竹子研究领域的世界性难题。竹子的开花周期可长达60年至120年,且难以预测,使得竹子的分类和杂交育种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另一方面,竹子一开花就意味着死亡,弄清竹子开花机理可

科学家成功克隆与解析小麦太谷核不育基因

  太谷核不育小麦是我国科技人员高忠丽于1972年在山西太谷发现的一个显性核不育小麦材料,是由单显性核基因控制的自然突变体,其特点是雄性败育稳定彻底,不受环境条件影响,异交结实率高。它是进行小麦轮回选择的理想材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作科所)自上世纪就开始了对太谷核不育材料的研

我国克隆首个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基因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陈化榜研究组与周奕华研究组及薛勇彪研究组合作,在玉米单向杂交不和基因研究领域取得突破,首次克隆了控制玉米单向杂交不亲和现象的基因ZmGa1P,并对其不亲和机理进行了探究。该成果于2018年9月10日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我国成功克隆稻米品质关键基因

  由中科院院士张启发领衔的水稻国家研究团队成功克隆了第一个稻米垩白率的主效基因Chalk5,并对其调控垩白形成的分子与细胞学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成果不仅为优质稻米的分子育种提供了目标基因,还为水稻优质育种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进一步阐明作物品质调控的生物学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生物节律转基因猪克隆成功

  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丹麦奥尔胡斯大学、深圳华大方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组成的科研团队,采用手工克隆技术,首次将人体生物钟基因突变体转入到猪体内,从而成功获得生物节律转基因模型猪。相关研究成果已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发表。   生物钟存在于所有生物中,从绿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