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局灶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局灶性脂肪肝或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是脂肪肝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磁共振(MRI)及超声显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局灶性脂肪肝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由于局灶性脂肪肝的病变范围小,故临床表现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的症状,常见的有食欲减退,恶心以及疲乏无力,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度黄疸、肝区疼痛及压痛;与弥漫性脂肪肝一样,局灶性脂肪肝常为一可逆性改变。......阅读全文

简述局灶性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局灶性脂肪肝或肝脏局灶性脂肪浸润,是脂肪肝的一种特殊类型。近年来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CT、磁共振(MRI)及超声显像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局灶性脂肪肝的检出率越来越高,由于局灶性脂肪肝的病变范围小,故临床表现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的症状,常见的有食欲减退,恶心以及疲乏无力,少数病例可出现轻度黄疸、肝

关于局灶性脂肪肝的病因分析

  局灶性脂肪肝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至今仍不十分清楚,有认为与先天性因素和局部血流供应减少有关.如来自门静脉的局灶性血流减少(少量由门脉分流)伴胃右静脉异常,是引起局灶性脂肪肝的原因之一。

关于局灶性脂肪肝的基本介绍

  局灶性脂肪肝,又称为肝脏局灶性脂肪变,系指肝脏某一局部区域脂肪浸润,影像学上呈现局灶性或斑片状的假性占位性病变。本病可发生于各年龄组患者,以中老年多见。由于病变范围少,临床表现多不明显或仅有轻微的非特异性症状,肝功能实验常无变化。局灶性脂肪肝为可逆性病变,如不伴有基础肝病,短期内可自行消退,病因

简述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FNH病人无临床症状、只有不到1/3的病人因为轻微的上腹疼痛不适或腹部肿块等就诊。通常情况下FNH是在剖腹手术或体检时偶然发生。  有症状的患者可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不适、肝大或右上腹包块。体检可发现肝脏位于右肋缘下或右上腹有一质硬肿块,有压痛、表面光滑,随呼吸上下移动。

关于局灶性脂肪肝的检查诊断介绍

  1、检查  临床可行B超、MRI、CT检查,其特征性CT表现通常为非球状病灶,无占位效应,以及局灶CT值下降至近似水的密度。必要时在超声引导下行细针穿刺活检。  2、诊断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各种类型脂肪肝的有效手段,大多数局灶性脂肪肝经超声显像、CT或MRI等一种或一种以上检查而明确诊断,本病有

简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表现

  无特征性,大多数特发性FSGS以起病隐匿的肾病综合为首发,10%~30%的患者为非肾病性蛋白尿。成人FSGS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可伴有镜下血尿常见(约占2/3左右),可有肉眼血尿。疾病早期就出现血压升高、肾小管功能受损和急性肾损伤,但多数患者在病程中逐渐发生。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接种等因素均可加

简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表现

  无特征性,大多数特发性FSGS以起病隐匿的肾病综合为首发,10%~30%的患者为非肾病性蛋白尿。成人FSGS可表现为无症状性蛋白尿可伴有镜下血尿常见(约占2/3左右),可有肉眼血尿。疾病早期就出现血压升高、肾小管功能受损和急性肾损伤,但多数患者在病程中逐渐发生。上呼吸道感染、预防接种等因素均可加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临床表现

  FNHL患者约75%是无症状的常在超声或腹部手术时意外发现健康搜索。有症状的患者可表现为右上腹疼痛、不适、肝大或右上腹包块。体检可发现肝脏位于右肋缘下或右上腹有一质硬肿块鶒,有压痛、表面光滑随呼吸上下移动。 并发症: FNG发生自发性破裂或出血等并发症极罕见,一般不发生恶性变。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稍多于女性。少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反应。临床首发症状最多见的是肾病综合征,约2/3的患者有大量蛋白尿和严重水肿,尿蛋白量可在1~30g/d,约50%以上的病人有血尿,镜下血尿多见,偶见肉眼血尿成人中30%~50%患者有轻度持续性高血压或表现为慢性肾炎综合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稍多于女性。少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反应。临床首发症状最多见的是肾病综合征,约2/3的患者有大量蛋白尿和严重水肿,尿蛋白量可在1~30g/d,约50%以上的病人有血尿,镜下血尿多见,偶见肉眼血尿。成人中30%~50%患者有轻度持续性高血压或表现为慢性肾炎综

简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治疗原则

  原发性FSGS的治疗原则是:  (1)积极对症治疗包括抗凝、抗血栓形成、降血压、降血脂、降蛋白尿、营养的维护与支持疗法;  (2)保护肾功能: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损害.减慢病情进展;  (3)防治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异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等;  (4)病情反复发作

简述局灶性肾小球硬化症的发病机理

  发病机理尚不清。大多认为肾小球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或基底膜损伤导致小球系膜组织超负荷摄取大分子物质造成肾小球硬化。人类近髓肾单位胚胎发生早、体积大,有较高的滤过率,毛细血管内高压、高滤过最终导致结构损害,本病近髓肾单位损害出现早且严重。可由于节段性肾小球上皮细胞损害,使基底膜上阴离子电学屏障受损,慢

简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治疗原则

  原发性FSGS的治疗原则是:  (1)积极对症治疗包括抗凝、抗血栓形成、降血压、降血脂、降蛋白尿、营养的维护与支持疗法;  (2)保护肾功能:防止或延缓肾功能损害.减慢病情进展;  (3)防治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栓塞性并发症、水电解质及酸碱代谢异常、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等;  (4)病情反复发作

简述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病理表现

  (1)光镜:肾小球病变呈局灶性(仅累及部分肾小球)、节段性(受累肾小球的节段小叶硬化)分布是本病特征性的病变。各个肾小球的病变程度轻重不一,节段性硬化的范围亦不相同,一般肾皮质深层髓旁肾单位的肾小球节段硬化出现最早,也最明显。硬化处组织PAS染色强阳性,嗜银,受损肾小球毛细血管袢的内皮下和塌陷的

简述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的临床表现

  本病是少见病,40~60岁为高峰年龄段。单独发病者甚少,多数在机体免疫机能低下时,如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肉瘤、结核、恶性肿瘤,肾移植或其他疾病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艾滋病患者最易致病。亚急性起病,神经系统症状在数天至数周内发生,进行性加重,随着受累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相应的偏瘫、失语、视野缺损、皮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临床表现  本病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稍多于女性。少数患者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过敏反应。临床首发症状最多见的是肾病综合征,约2/3的患者有大量蛋白尿和严重水肿,尿蛋白量可在1~30g/d,约50%以上的病人有血尿,镜下血尿多见,偶见肉眼血尿。成人中30%~50%患者有轻度持续性高血压或表现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概述

   该命名在1975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及1976年国际肝脏研究协会所采纳。 流行病学: FNH是肝细胞来源的良性肿瘤,居肝血管瘤之后为肝良性肿瘤的第2位。发病年龄从3周至88岁健康搜索,多见于30~40岁。女性多见大多数文献报告男女之比为1∶2,也有的认为其比例可高达1∶(8~9)。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诊断

  临床上根据病人良好的健康状况,无肝炎,无肝硬化病史,结合影像学检查。典型的FNHL通过BUS、CTMR可明确诊断,但有待于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特别是当病史与影像学检查结果不一致时更应仔细鉴别,以防误诊。 鉴别诊断: 主要与肝腺瘤鉴别因后者常有并发症肿瘤易破裂出血,常需手术治疗。两者主要鉴别是依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病因

  FNH确切的病因尚未明了。动物实验和临床检查中都发现排卵抑制剂可引起肝组织鶒的若干变化;也有在妊娠期间发生FNH以及女性库欣综合征患者发生FNH的例子,说明FNH的发生与性激素代谢有关。但在文献报道中,FNH不仅出现于任何年龄和性别也可出现于不服用避孕药物的女性如Foster等报道63例,其中女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实验室检查及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因无特异性临床症状,肝功能检查及AFP水平鶒一般正常。 其它辅助检查: 除临床症状外鶒B超、CTMR及ECT等检查对FNH定性价值有限因FNH类似肝组织密度,缺少对比性,故难以用上述检查方法确诊。肝动脉造影和放射性核素胶体99mTc显像有一定帮助。有1/3的患者肝动脉造影有典型的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病因分析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为一种非常少见的良性占位性病变,实际上并非真正的肿瘤。病因不明,多见女性。  病变主要由正常肝细胞、胆管、肝巨噬细胞等组成,虽无包膜,但与周围组织界线清楚,肿瘤内可见放射状纤维疤痕组织由内向外分布构成的纤维分隔,隔内含动脉、静脉及增生的胆管。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基本介绍

  肝局灶性结节增生是肝脏结节性肝细胞增生的一种局灶型病理变化,出现肝内良性肿块。病损内为肝细胞结节,有纤维隔和增生的胆管,结构形状酷似肝硬化再生结节,惟肝细胞形态正常,不见肝组织损害。发生原因不明,可能因局部刺激使某一区域处于长期动脉压增高而发生继发性损害;或因局部血管畸形造成局灶性缺血性损害等所

关于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简介

  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是肝脏一种少见的良性病变,是仅次于肝血管瘤的肝脏良性肿瘤之一,占肝脏原发肿瘤的8%、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9%,发病原因不清。由于近年来影像技术的发展,肝脏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的报道逐渐增加。以往文献中曾有多种命名,如局灶性肝硬化、肝脏错构瘤、肝脏炎性假瘤等,直至19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简介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儿童和成人肾病综合征(NS)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组织病理学特征是肾小球节段性瘢痕,伴或不伴肾小球毛细血管内泡沫细胞形成和粘连。局灶性是指只有部分肾小球被累及(受累肾小球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概述

  由已知病因(HIV或二醋吗啡)引起的FSGS同特发性患者病理改变相似。局灶硬化性肾炎是与FSGS不同的概念,前者既可是特发或非特发的FSGS的表现,也可以是其他肾小球或小管间质疾病的表现 流行病学: 本病多发生在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稍多于女性,儿童患者主要表现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病理组织学改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检查

  1.尿常规检查 镜下血尿、蛋白尿,常有无菌性白细胞尿、葡萄糖尿。肾小管功能受损者有氨基酸尿及磷酸盐尿,其发生率高于其他类型的NS。  2.血液检查 有明显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通常低于25g/L,少数可达10g/L以下。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多数患者有高脂血症。血清C3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诊断

  本病的诊断临床上并没有可靠的指标,在FSGS的诊断中应依靠肾活检并注意排除各种可能的继发性因素如HIV感染吸毒等。仔细询问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诊断。例如,表现为肾病综合征或单纯性蛋白尿患者伴有近端肾小管功能损害;持续性肾病综合征伴有高血压、镜下血尿、非选择性蛋白尿;对激素不敏感的患者

简述隐源性多灶性溃疡性狭窄性小肠炎的临床表现

  溃疡表浅,仅累及黏膜和黏膜下层,炎症浸润虽可达深层组织,但不出现全层炎和裂隙样溃疡,一般不并发肠穿孔或肠瘘,也少有致命性大出血。溃疡处因纤维组织沉积及黏膜肌层增厚导致溃疡附近的肠管挛缩、狭窄,故多数病例有肠梗阻,出现腹胀、腹痛、呕吐等。患者多为慢性失血,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此病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

简述中度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中度脂肪肝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大量脂肪长期浸润肝脏,可使肝脏细胞发生慢性炎症,一旦出现自觉症状,肝脏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及纤维化。肝功能轻度异常,脂肪量为肝脏重的10%~25%,转氨酶,胆红素轻度或中度升高,并常伴有脂肪性肝炎,B超肝切面前半部回声粗而强,肝切面

简述中度脂肪肝的临床表现

  中度脂肪肝患者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大量脂肪长期浸润肝脏,可使肝脏细胞发生慢性炎症,一旦出现自觉症状,其肝脏已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症,坏死及纤维化。肝功能轻度异常,脂肪量为肝脏重的10%~25%,转氨酶,胆红素轻度或中度升高,并常伴有脂肪性肝炎,B超肝切面前半部回声粗而强,肝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