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罗纪蜥蜴头骨为爬行动物演化带来见解

美国耶鲁大学的科学家描述了北美晚侏罗纪(约1.45亿年前)两个蜥蜴物种部分保留的头骨。两个化石都属于有鳞类冠群(这一类群包含现生蜥蜴),并为这一演化支中各类群的关系提供了见解。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早期有鳞类演化的化石数量有限,而且通常保存不佳,现有最古老未粉碎的骨骼材料约来自白垩纪(约1.455亿年~6500万年前)。有一些来自侏罗纪(约2亿~1.455亿年前)的可能的蛇、壁虎、石龙子等化石,其保存状况不一,意味着它们与较近期化石之间的关系尚不清楚。整体而言,化石的状况使这一类群的辐射和多样性很不清晰,限制了关于有鳞类地理分布的假设。耶鲁大学的Chase Brownstein与合作者描述了两种新的蜥蜴,来自北美晚侏罗纪的Eoscincus ornatus和Microteras borealis。对两类蜥蜴头骨进行的解剖结构分析表明,这些化石属于一个类群,这一类群中还包含了石龙子、环尾蜥、夜蜥、裸眼蜥、鞭尾蜥、壁蜥和......阅读全文

研究发现骨折的白垩纪蜥蜴化石

  2月28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北京宣布,他们在辽宁省建昌县喇嘛洞地区发现了一件来自早白垩世的矢部龙化石,其左腿存在明显的骨折现象。这对理解热河生物群中较大型蜥蜴的行为学有重要意义,亦增加了脊椎动物的古病理学实例,并有助于重建热河生物群的生态系统。研究论文发表于《历史生物学》上。  此次研究的蜥蜴化

南京古生物所发现最早的拟步甲昆虫化石

  拟步甲总科是鞘翅目中最繁盛类群之一,也是甲虫分类学研究中最为薄弱的一环。花蚤类甲虫为拟步甲总科的基部类群,同时也是一类重要的访花昆虫,因此具有重要的系统演化和古生态学意义。由于数量稀少,加之鉴定困难,以往化石材料对该类群早期演化研究贡献甚少。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博士和

Current-Biology:小盗龙食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7月11日,《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邹晶梅、董丽萍、周忠和及天宇博物馆郑晓廷等人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一件白垩纪早期热河生物群的驰龙科新标本——赵氏小盗龙(Microraptor zhaoianus)的胃中,近乎完整地保存了一个还

蜥蜴爪--似弯刀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7868.shtm巴西科学家新发现了一种翼龙的前身物种——兔蜥。这一约2.3亿年前的三叠纪物种有喙和突出的爪,凸显出这一古代类群的多样性。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恐龙和翼龙经过三叠纪中期至晚期(约2

研究发现侏獴记得住同伴“恩情”

新华社华盛顿5月28日电(记者周舟)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28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非洲小型食肉动物侏獴能记得住恩情,晚上会回报同伴白天的友好行为。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研究人员发现,侏獴的认知能力让它们记得住同伴早先的合作行为,过一段时间将给予对方适当程度的奖励。 侏獴生活在非洲,是一种小型食

南京古生物所揭开“最诡秘甲虫”的神秘面纱

  侏罗甲,是以产出时代“侏罗纪”命名的一类甲虫。化石最初由俄罗斯Ponomarenko教授发现于西伯利亚侏罗纪地层中,而后竟然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又发现了一例现生标本。因此,侏罗甲成为甲虫中最著名的“活化石”。侏罗甲形态极为独特,同时具有不同高阶单元的特征,先后被甲虫学家归入到三个不同的亚目中。因而,

侏罗纪蜥蜴研究获进展

  鳞龙形类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显示侏罗纪是有鳞类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有鳞类迅速地演化出它的几个主要的分支类群。但侏罗纪的有鳞类化石记录却十分有限,只在北美和欧亚大陆的少数几个化石点,如美国的Morrison组、德国的Solnhofen灰岩、哈萨克的Karatau组中有记录。  在中国,白垩

Nature:蓝斑蜥蜴斑点何来?

  蓝斑蜥蜴(学名:Timon lepidus)又名珠宝蜥,主要分布在意大利西北部,法国南部,西班牙及葡萄牙。栖居在开阔林地、葡萄园及橄榄林内。日行性,卵生,每次产约4~6枚卵。在野外以昆虫、小型蜥蜴、其他动物的蛋与小型哺乳动物为食,本种若在茂密的灌木林内被发现,体型大者逃跑时会因碰撞矮树丛而发出很

蜥蜴软骨再生之谜破解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559.shtm

科学家发现最早的“花骨朵”化石

  五颜六色的花常见,不过,恐龙时代的“花骨朵”长啥样?记者从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获悉,我国古生物学者最新发现的一块植物花蕾化石解开了这一奥秘。该花蕾生活在约1.6亿年前的侏罗纪,科学家将其命名为“侏罗花蕾”。  侏罗花蕾化石发现于内蒙古宁城道虎沟化石群中。化石中完整保留下一枚植物枝干,以及长

蜥蜴揭示人类睡眠奥秘

  寻找睡眠起源的科学家,或许已经在澳大利亚鬃狮蜥的身上找到了重要线索。通过追踪蜥蜴大脑特定区域释放的与睡眠相关的神经信号,并将该区域与哺乳动物大脑的一个神秘区域进行关联,科学家发现,在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睡眠的出现比之前想象得要早。图片来源:GILLIES LAURENT  据《科学》报道,这项研

破解蜥蜴沙下“游泳”奥秘

  在沙漠中生活的沙鱼蜥(Scincus scincus,如上图)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生活。它们能够钻到沙丘的下面,并且在沙下“游泳”,从而避开天敌和炎热,同时悄悄靠近猎物。但是这种10厘米长的爬行动物究竟如何穿越这些沙粒的表层呢?   据美国《科学》杂志在线新闻报道,高速X射线成像结果显示,这种

闽西南新冲正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及其找矿意义

1. 引言胡坊复式花岗岩分布于闽西南明溪县胡坊至永安市大湖一带,分布面积超过500 km2,1:25万三明幅区域地质调查根据区域对比将胡坊复式花岗岩划分为二叠纪片麻状二长花岗岩、侏罗纪正长花岗岩和白垩纪二长花岗岩;2011年蒋婷对胡坊一带的细粒花岗岩和粗粒正长花岗岩的LA-ICP-MS锆石U-Pb测

一亿年前的蜥蜴爱吃“麻小”

   11月19日,中外科学家团队在北京宣称,他们首次在辽宁省建昌县发现了一件罕见的胃容物标本,对理解白垩纪中小型爬行动物的捕食习惯有重要意义。该研究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邢立达领衔,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执行馆长钮科程、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苏珊·E·埃文斯等学者共同完成。研究论文发表于Els

一种南美蜥蜴进化“可逆”

  澳大利亚和智利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南美洲特有的蜥蜴可以在生存环境改变后,重新获得进化过程中失去的生理机制,从而对生物学上的进化不可逆法则构成挑战。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进化》杂志上。  这种平咽蜥属蜥蜴主要分布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研究人员发现,居住在安第斯山脉高山地区的这种蜥蜴由于当地

研究显示全球变暖威胁蜥蜴生存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对墨西哥的蜥蜴种群进行了数十年的调查后发现,温度上升已造成该国12%的蜥蜴种群灭绝。研究人员还预测,如果全球持续变暖,到2080年时,全球20%的蜥蜴种群将灭绝。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生物学教授巴里·西内尔沃与同事将他们关于墨西哥蜥蜴的野外研究与来自全球各

蛙!科研人员取消侏灌树蛙在我国分布记录

   1月14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了解到,科研人员近日在云南边境地区灌树蛙属分类问题上取得进展,取消侏灌树蛙在我国的分布记录,还发现灌树蛙属两个新种——勐海灌树蛙和黄连山灌树蛙。研究结果近日发表于学术期刊《亚洲两栖爬行动物研究》上。 为了解决灌树蛙属分类问题,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东沙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热解气源研究获进展

记者近日从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获悉,该局深水油气调查团队在南海北部东沙海域水合物与深部油气关系研究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发表于Frontiers in Earth Science。冯常茂正高级工程师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冯常茂和钟广见正高级工程师为通讯作者,合作者包括孙鸣,雷振宇,易海,赵忠泉

Nature:自然选择?蜥蜴没在怕的!

  近日,一项新研究指出,枝干抓握能力较强的蜥蜴更有可能在飓风后幸存,这是一起正在发生的自然选择事件。图片来源:《自然》  飓风等自然灾害会对生态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并导致大量生物死亡。不过,人们尚不清楚飓风导致的死亡是随机性的还是自然对某些物理特性的优先选择,如抗强风能力。  在飓风厄玛和玛利亚毫

2050年将有5%的蜥蜴种群灭绝

   对于许多蜥蜴来说,全球变暖将不单只是温度的上升,更意味着一次生死存亡的考验。据美国每日科学网5月14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对墨西哥的蜥蜴种群进行了数十年的调查后发现,该国已有12%的蜥蜴种群因不断上升的温度而灭绝。借助数学模型,研究人员预测,如果气温仍以目前的速度持续上升,到

北美发现暴龙家族新成员:体重仅78公斤

  本周《通讯-生物学》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Diminutive fleet-footed tyrannosauroid narrows the 70-million-year gap in the North American fossil record报道了一个暴龙超科的新种恐龙。该恐龙属于白垩纪

】异兽化石研究为哺乳动物起源提供新证据

  近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由该所与英国伦敦自然历史博物馆、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的学术论文,首次对已知贼兽进行种一级的系统发育分析,并对贼兽长期存在的形态、分类问题进行了厘定,为认识哺乳动物的起源分化过程提供了新的证据。该论文在线发表在英国《系统古生物》期刊。  据

海口海关在邮递渠道首次截获活体蜥蜴

  近日,海口海关隶属海口港海关关员在对进境邮包进行X光机检查时,发现1件申报品名为“工艺品”的包裹图像异常。经开箱查验,截获活体小型蜥蜴6条。目前,海口港海关已依法对该批活体蜥蜴作退运处理。

古脊椎所在侏罗纪蜥蜴研究中获进展

  鳞龙形类的系统发育学研究显示侏罗纪是有鳞类演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有鳞类迅速地演化出它的几个主要的分支类群。但侏罗纪的有鳞类化石记录却十分有限,只在北美和欧亚大陆的少数几个化石点,如美国的Morrison组、德国的Solnhofen灰岩、哈萨克的Karatau组中有记录。  在中国,白垩

科学家发现蜥蜴尾巴再生“基因配方”

  一支跨学科科学家小组利用下一代分子和计算机分析工具检测了蜥蜴尾巴再生时启动的基因。科学家们研究了绿色变色龙蜥蜴(Anolis carolinensis)再生的尾巴,这只蜥蜴被捕食者抓住后失去了自己的尾巴然后又重新长出来了。这项研究被发表在期刊《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  “本质上来说,蜥蜴和人

这件5200万年前的化石如何破解巨蜥起源之谜

  作为有鳞类动物中最成功的演化支系之一,巨蜥科因其成员多体型硕大、起源之谜扑朔迷离而广受关注。  中外科学家合作团队对一件产自中国湖北、约5600-5200万年前的巨蜥科基干新属种“李氏始祖巨蜥”的化石进行研究认为,李氏始祖巨蜥补充了巨蜥科蜥蜴亚洲起源说的证据链,说明亚洲存在由巨蜥型类向巨蜥科演化

中国化石新属种支持巨蜥科亚洲起源说

 杂志封面李氏始祖巨蜥(Archaeovaranus lii)复原图(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所供图)李氏始祖巨蜥(Archaeovaranus lii)正型标本(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所供图)  2月7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董丽萍、王元青、赵祺、王原与英国、瑞士同行合作在《英国皇家学会自

内蒙古发现早株罗世银杏、枝脉蕨化石

本报巴彦淖尔8月6日电(记者高平、王潇)记者从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获悉,近日,巴彦淖尔自然博物馆(巴彦淖尔古生物化石保护研究所)古生物调查组,根据零星掌握的植物化石和化石形成的特点,对乌拉特中旗温更镇温明煤矿进行了古生物考察,在位于下侏罗统地层中发现了植物化石,经中科院南京古生物研究所认定为银杏和枝脉

天文爱好者发现太空超级肥皂泡

  天文爱好者发现太空超级肥皂泡   据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去年,业余天文爱好者拍到了太空中的一个“肥皂泡”,像是由照相机故障造成的,但事实上它是新发现的一个行星状星云 (Planetary Nebulae)。   行星状星云因其被早期的天文学家识别错误,才得了这样一个名字。当质量是太

《动物形态学》:蜥蜴补水-取之有道

在炎热缺水的沙漠中,动物必须尽可能地使用各种手段获取水分。一项新的研究为了解动物适应干旱环境的一种最奇特的方法提供了线索:某些蜥蜴在其表皮的鳞片间具有一个由细微管道构成的网络,从而能够吸收地面的水分(或落在身体上的雨水),且最终将这些水输送到嘴边并喝入口中。 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怀疑一些沙漠蜥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