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图像分析在植物染色体和染色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遗传进化和多样化的研究有重要作用,详细的染色体图谱被认为有助于植物育种,并帮助生物学家进行基本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图像分析在染色体核型研究中应用广泛,然而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染色质结构图像进行客观分析存在诸多困难。近日,来自日本神户大学的Nobuko Ohmido团队系统地介绍了测量和评估植物染色体和染色质结构的一系列计算方法。相关论文“Applications of image analysis in plant chromosome and chromatin structure study”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PDF全文)发表在Quantitative Biology期刊上。 全文概要 植物基因组研究中广泛的可视化程序的应用对于获得基因组及其进化的定量数据至关重要,为了开发染色体图谱,一种既能进行客观分析又能避免人类主观判断和模糊表达的图像分析方法是非常有效的。在本综述中,作者评估了图像分析技......阅读全文

染色体和染色质的异同

1、形态不同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种物质的两种形态。染色质是伸展的状态,染色体是高度螺旋的状态。伸展的染色质形态有利于在它上面的DNA储存的信息的表达,而高度螺旋化了的棒状染色体则有利于细胞分裂中遗传物质的平分。2、出现时期不同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在光镜下呈颗粒状,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比较集中于核膜

关于染色体中期染色质的介绍

  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细胞分裂)的早期,染色质双螺旋变得越来越浓缩。此时的染色体不再是可以进入的遗传物质(转录停止),而是一种紧凑的可运输的结构,形成经典的四臂结构,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在着丝粒处相互连接。较短的手臂被称为 p 臂,较长的手臂称为 q 手臂 [7] 。这个时期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单个染

染色质染色体和染色单体的区别

  (1)、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都是DNA和蛋白质,它们之间的不同,不过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分裂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  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呈丝状。它们在核内的螺旋程度不一,螺旋紧密的部分,染色较深,有的螺旋松疏染色较浅,染色质在光镜下呈现颗粒状,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细胞分裂时染色质细

染色体分离实验——聚胺法分离染色质

实验材料细胞试剂、试剂盒秋水仙胺聚胺缓冲液实验步骤有丝分裂中细胞的同步化1. 37℃,用合适的含有 FCS,抗生素和其他必要成分的培养基培养细胞。2. 收集有丝分裂细胞前 10~16 小时在培养基中以 0.06 μg/ml 的浓度加入秋水仙胺。收获细胞并在聚胺缓冲液中裂解3. 收获细胞。对于悬浮培养

染色体分离实验—水相法分离染色质

实验材料细胞试剂、试剂盒水相裂解缓冲液仪器、耗材离心机实验步骤1. 像聚胺法的第 1、2 步中讲的那样诱导悬浮或单层培养细胞的中期阻遏状态。2. 细胞在 4℃,1000 g 离心 10 分钟然后重悬浮,典型的制备量为 10 ml 新鲜培养基含 108 个细胞。3. 将浓的细胞悬液在冰上放置至少 30

多线染色体并行排列的染色质纤维介绍

  多线染色体是DNA多次复制后所产生的子染色体整齐排列,紧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它所在的细胞在此过程中处于永久间期阶段,不分裂,因而随着复制的不断进行,核体积不断增加,多线化细胞的体积也相应增大。  同种动物的不同组织以及不同动物的相同组织的多线化程度各不相同。例如摇蚊马尔皮基氏管细胞的染色体最多

什么是染色质?和染色体有什么区别?

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 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过程中,由染色质聚缩而成的棒状结构。实际上,两者化学组成没差异,而包装程度即构型不同,是遗传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在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中,

染色体分离实验——用己二醇法分离中期染色质

实验材料细胞试剂、试剂盒己二醇缓冲液仪器、耗材Dounce 匀浆器实验步骤1. 按聚胺法第 1 和 2 步中所述诱导 500 ml 悬浮或单层培养细胞为中期阻遏状态。2. 细胞在 4℃ 1000 r/min 离心 10 分钟,用 10 ml 培养基重悬浮。3. 将重悬浮的细胞冷却至 4℃ 放置 20

人类染色体的X染色质的相关内容

  1949年巴氏(Barr)等人在雌猫的神经元细胞核中发现一种浓缩小体,在雄猫中则见不到这一结构。以后将这一小体称为Barr小体或性染色质。进一步研究表明:①其它哺乳动物(包括人类)也同样有这种显示性别差异的结构;②性染色质不只存在于神经元细胞中,在其它细胞中也可见到。例如,人类女性口腔粘膜细胞核

图像分析在植物染色体和染色质结构研究中的应用

  染色体核型分析对遗传进化和多样化的研究有重要作用,详细的染色体图谱被认为有助于植物育种,并帮助生物学家进行基本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研究。图像分析在染色体核型研究中应用广泛,然而通过计算机技术对染色质结构图像进行客观分析存在诸多困难。近日,来自日本神户大学的Nobuko Ohmido团队系统地介绍了测

多层染色质模型或帮助揭示癌细胞中染色体的畸变结构

  目前研究者并不能从实验角度来研究分析细胞分裂期间染色体中DNA的组装机制,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论文中,来自西班牙公立巴塞罗那自治大学 (Universitat Autònoma de Barcelona)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发现了癌细胞的易位结构,这

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的结构差异

染色质可以分为两种类群,异染色质和常染色质。最开始,这两种形式是通过其在染色之后的颜色深浅区分的,常染色质一般着色较浅,而异染色质着色很深,表明其紧密聚集。异染色质通常集中在细胞核的边缘区域。然而,不同于这种早期的二分法,最近的研究表明在动物和植物体内都拥有不止这两种染色体结构,可能会有四到五种,区

常染色质与异染色质的功能差异

常染色质区域的基因可以被转录为信使RNA。常染色质区域非折叠的结构允许基因调控蛋白和RNA聚合酶与其上的DNA序列结合,从而开启转录过程。在转录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常染色质都会被转录,但基本上非转录的部分会折叠为异染色质以保护暂时其上不用的基因。因此细胞的活性与细胞核中的常染色质数目有直接关系。常染色

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兼性异染色质

在一定时期的特种细胞的细胞核内, 原来的常染色质可转变成兼性异染色质。如雄性个体的细胞含有一个瘦小的Y染色体和一个大的X染色体, 由于X和Y染色体上很少有共同的基因, 对于雄性来说, X染色体上的基因就只有一个拷贝。虽然雌性细胞有两条X染色体, 也只有一条具有转录活性, 另外一条X染色体像异染色质一

异染色质的主要类型--组成性异染色质

组成性异染色质,指除S期以外在整个细胞周期均处于聚缩状态, DNA包装比基本不变,可构成多个染色中心。

染色质的定义

  染色体在细胞周期的间期时DNA的螺旋结构松散,呈网状或斑块状不定形物,即染色质。以浓集状态存在者,称异染色质(1~eterochromatin);以分散状态存在者,称常染色质(euchromatin)。常染色质染色较浅且均匀,异染色质染色深。性染色质与性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有关,称x染色

染色质的分类

间期染色质按其形态特征、活性状态和染色性能区分为两种类型: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按功能状态的不同可将染色质分为活性染色质和非活性染色质。

性染色质检测

实验方法原理 在间期细胞核中,女性X染色质和男性Y染色质均可用特殊染色法显示出来。女性的两个X染色体中的一个,在间期时的染色质呈异固缩(Heteropyconosis),呈深染的小体称Barr氏体。Barr氏体位于间期细胞核内面,呈三角形或半月形小体,易为碳酸复红或硫堇等染料着色。正常女性Barr氏

异染色质的功能

  关于异染色质的功能,还未深入了解。但以下的几点是明显的。  1结构型异染色质可以加强着丝点区,使着丝粒稳定,以确保染色体分离。  2可以隔离和保护重要基因(例如NOR区的18S和28S基因),防止或减少基因突变和交换。  3促进物种分化,同源染色体可通过其异染色质区的重复序列在减数分裂时配对,这

常染色质的定义

常染色质是染色质(由DNA、RNA和蛋白质组成)的一种松散聚集的形式,这种聚集方式在基因中大量存在,并且相应的片段通常处于活跃的转录当中(但并非必要,即常染色质部分不一定都是高表达的序列)。常染色质构成了细胞核基因组中表达最活跃的一部分。

概述染色质的成分

  通过分离胸腺、肝或其他组织细胞的核,用去垢剂处理后再离心收集染色质进行生化分析,确定染色质的主要成分是DNA和组蛋白,还有非组蛋白及少量RNA。大鼠肝细胞染色质常被当作染色质成分分析模型,其中组蛋白与DNA含量之比近于1:1,非组蛋白与DNA之比是0.6:1,RNA与DNA之比为0.1:1。DN

异染色质的功能

  关于异染色质的功能,还未深入了解。但以下的几点是明显的。  1结构型异染色质可以加强着丝点区,使着丝粒稳定,以确保染色体分离。  2可以隔离和保护重要基因(例如NOR区的18S和28S基因),防止或减少基因突变和交换。  3促进物种分化,同源染色体可通过其异染色质区的重复序列在减数分裂时配对,这

染色质的发现过程

1879年,W. Flemming提出了染色质(chromatin)这一术语,用以描述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强烈着色的物质。1888年,Waldeyer正式提出染色体的命名。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人们认识到,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可以相互转变的形态结构。

异染色质的定义

异染色质(heterochromatin)是指在细胞周期中具有固缩特性的染色体。

染色质凝聚的概念

中文名称染色质凝聚英文名称chromatin condensation;chromatin agglutination定  义染色质凝缩进一步形成染色体的过程。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细胞遗传学(二级学科)

染色质重组的意义

染色质重组过程中,核小体滑动可能是一种重要机制,它不改变核小体结构,但改变核小体与DNA 的结合位置。实验证明,这种滑动能被核小体上游的“十字形”结构阻断。但“滑动”机制并不能解释所有实验现象。人们推测,在重组过程中,还有其他机制如核小体可能与DNA 分离,然后核小体经过重排,结构变化后,与DNA

异染色质的定义

  异染色质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功能异染色质两种类型。结构异染色质是指各类细胞在整个细胞周期内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多定位于着丝粒区、端粒区,含有大量高度重复顺序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称为卫星DNA(satellite DNA)。功能异染色质只在一定细胞类型或在生物一定发育阶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动物

染色质的结构要点

1、每个核小体单位包括 200 bp左右的DNA超螺旋和一个组蛋白八聚体以及一个分子的组蛋白H1。2、组蛋白八聚体构成核小体的盘状核心颗粒,相对分子质量100 000,由4个异二聚体组成,包括两个H2A-H2B和两个H3-H4。3、146 bp的DNA分子超螺旋盘旋组蛋白八聚体1.75圈。组蛋白H1

异染色质的定义

  异染色质分为结构异染色质和功能异染色质两种类型。结构异染色质是指各类细胞在整个细胞周期内处于凝集状态的染色质,多定位于着丝粒区、端粒区,含有大量高度重复顺序的脱氧核糖核酸(DNA),称为卫星DNA(satellite DNA)。功能异染色质只在一定细胞类型或在生物一定发育阶段凝集,如雌性哺乳动物

常染色质的功能

常染色质区域的基因可以被转录为信使RNA。常染色质区域非折叠的结构允许基因调控蛋白和RNA聚合酶与其上的DNA序列结合,从而开启转录过程。在转录过程中,并非所有的常染色质都会被转录,但基本上非转录的部分会折叠为异染色质以保护暂时其上不用的基因。因此细胞的活性与细胞核中的常染色质数目有直接关系。常染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