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西安交大:高稳定性双电子存储的中性水系有机液流电池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窗口期,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必将在未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问题,给新能源电力并网带来巨大挑战。很明显,要实现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发展大规模储能技术势在必行。中性水系有机液流电池(AORFBs)因其能量与功率之间相互解耦、高安全、绿色环保和低成本等优点,在众多大规模存储技术中脱颖而出,有望成为未来规模化能源存储的首选方案。 有机电解液作为中性水系有机液流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电池的性能。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紫精基电解液材料多以单电子存储机制为主,而其双电子存储稳定性欠佳,3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低于90%。从机制上讲,这都源于在电子转移过程中,高度还原态吡啶环由芳香性变为反芳香性,导致电解液稳定性下降。相比于紫精衍生物,二酰亚胺衍生物具有优异的平面共轭刚性结构,在多个氧化还原......阅读全文

西安交大:高稳定性双电子存储的中性水系有机液流电池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窗口期,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作为可再生能源的主力军,必将在未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风光等新能源发电存在间歇性、波动性、随机性等问题,给新能源电力并网带来巨大挑战。很明显,要实现以风、光为代表的新能源的高效利用,发展大规模储能技术势

西安交大研发出高库伦效率的硅负极锂电池

  本报讯(记者张行勇)近日,西安交大电气学院教授郑晓泉课题组与美国斯坦福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崔屹、麻省理工学院核工系教授李巨课题组共同合作,通过一种特殊方法,在纳米硅负极外表面包覆一层人工的二氧化钛纳米层,合成出高机械强度的Si@TiO2yolk-shell结构负极,制备出具有高压实密度的Si@TiO

西安交大和中科院物理所钠离子电池研究获突破

  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教授李巨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研究员胡勇胜课题组合作研究发现,以往硬碳负极研究中的传统半电池方法,严重低估了硬碳负极的性能,并提出了评估硬碳性能的改进方案。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纳米能量》。  随着新能源汽车与电网储能的快速发展,锂资源趋于紧张,并将进一步加剧短

西安交大迎来7位新任校领导!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官网发布领导班子成员调整消息。共7位校领导获得新任命:郑庆华任西安交通大学常务副校长(正局级、试用期一年);荣命哲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局级);马博虎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别朝红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柴渭任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试用期一年);

西安交大揭示纳米氦泡铜变形机理

  亚微米尺度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质不同于块体材料,虽然其强度较高,但却表现出变形失稳等弱点,这不利于微纳尺度器件的长期使用。  为了提高小尺寸材料的变形能力,西安交大材料学院微纳中心硕士生丁明帅,在导师单智伟教授和韩卫忠教授的指导下,借助原位纳米力学技术,通过高温氦离子注入在金属铜中形成平均尺寸为6.

西安交大举办“梧桐服务团”成立仪式

   4月8日,时值西安交通大学123周年校庆,西安交大劳动教育主题活动暨“梧桐服务团”成立仪式在该校腾飞塔广场举行。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张迈曾、副校长郑庆华、校长助理程建设出席。西迁老同志代表、校园文明督导队和老年志愿者等离退休教职工代表、各相关部门领导、各书院、学院负责同志及学生代表300余人共

西安交大出台校领导行为准则

  针对高校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西安交大日前制定出台了《约法十则》。该约法从思想、民主、管理、责任等方面对校领导班子提出了坚持民主集中制,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勇于承担责任等各项要求,并列出了具体的实施措施。比如,“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就有积极参加专题报告、干部培训、民主生活会等集体学习;结合工作撰写学习

西安交大:用光照亮癌细胞的新技术

  最近,来自西安交通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微小的纳米晶体,可以用于新一代的医学成像技术,来照亮癌细胞。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新创刊杂志《Applied Materials Today》,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他们是如何制造出这些基于稀土元素镧和铕的

西安交大等获得电光晶体的理想层状畴结构

 a.PIN-PMN-PT单晶电光系数与其他晶体的对比,左上图为PIN-PMN-PT晶体照片;b.基于PIN-PMN- PT单晶研制的电光调Q开关,作为对比,图中给出了商用DKDP单晶和铌酸锂单晶电光开关照片和工作电压。论文作者供图电光晶体是电光调制器、电光开关、电控光束偏折器等重要电光器件中的核心

西安交大和中山大学发明新型线粒体探针

  近日,西安交大生命学院教授刘健康的线粒体研究团队与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教授巢晖合作,在国家“973”项目支持下,合成新型双光子线粒体靶向探针—铱配合物,成功实现对细胞和线虫的线粒体实时动态观察。与商用探针相比,新型铱配合物探针细胞毒性低,具有双光子激发特性,可用于实时标记和追踪线粒体动态。

西安交大人工智能学院发布多项新成果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43.shtm  紫光展锐AI联合实验室揭牌  人工智能科研成果发布与展示 2021年4月8日,在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交通大学命名100周年暨交通大学迁校65周年,以

西安交大启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创新工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4/455731.shtm  启动大会会场  现代产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揭牌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致辞 西安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卢建军主持会议 4月8日,在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大最新综述:第三代PCR技术

  自1985年 Mullis 发明了体外多聚酶链反应(PCR)至今, PCR在遗传病、病原体、癌基因等分子诊断领域和法医鉴定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今天的第三代PCR技术, 即绝对定量的数字化 PCR也备受关注。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处的研究人员近期发表综述,介绍了 PCR 技术的发展

西安交大吕毅团队:创新消化内镜消融技术

          西安交大吕毅教授作学术报告。     2022年 年5月10日,李卓群(左一) 、张雨驰(中) 、王美茹(右)正在合力为比格犬进行内镜下电脉冲消化道黏膜消融手术。        

西安交大任晓兵团队:“缺陷”让材料更智能

任晓兵(前排中)和他的科研团队。西安交通大学供图  生活中,“缺陷”在所难免,构成世间万物基础的材料也是如此。  一个理想状态的晶体,原子按照一定次序严格处在格点上,但在实际中,晶格往往会发生偏离,这种偏离被称为“晶体缺陷”。  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院长任晓兵团队用一项历时近十五年的研究成果告诉人们:

西安交大研发“超临界水蒸煤”有效促减霾

  从西安交通大学获悉,该校历时20年研发的“煤炭超临界水气化制氢发电多联产技术”正式对接产业,此举对治污降霾及粗放型能源产业转型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作为煤炭生产和消费大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改变,传统的煤炭利用方式不可避免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从而增加了雾霾等环境问题治理的难度。  西安

西安交大释放创新潜能 让科研成果不再沉睡

   “尽快构建产业链把3D打印的产业做大做强”,这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交大快速制造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卢秉恒教授的心愿。其实不光是3D打印,高校的大量科技成果出炉后,长时间躺在实验室,无法走向市场,对社会产生实际效益。“本次‘科技三会’具有里程碑意义,学校将在体制机制改革中先行先试,扫清创新阻碍

西安交大观测到基因组中的“暗物质”

  10月6日,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教授叶凯等在人类基因组变异研究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结果,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该研究具备的一套较为完整的基因组变异集合,为人们提供了研究大型基因组结构变异影响的可能性。  研究表明,在鉴定出的190万个大型的基因组变异中,包括大片段DNA缺失、跳转DNA或者凭空

西安交大成功制备含铋紫精衍生物

为一类特殊的有机光电材料,紫精类化合物是一种具有优异氧化还原特性的阳离子型有机分子。在施加电压或光照条件下,可经历两步可逆的单电子氧化还原并伴随着明显的颜色变化。同时,紫精类化合物还能有效参与金属离子的配位,因而其在电致变色、主客体识别、超分子自组装、太阳能转换和储能材料等领域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

西安交大等研发出高性能合金设计机制与材料

     Ni50Co50合金中由纳米尺度晶粒(a、b、c)和晶内多尺度成分起伏(d、e、f)构成的复合纳米结构。 成分起伏呈三维网络分布(g),且不同成分的区域之间由“成分边界”分隔开来(h);(i)Ni50Co50合金的拉伸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图中还给出了纳米晶Ni、纳米晶Co和多层纳米结构N

西安交大Science子刊发表神经学研究新成果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多伦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神经性疼痛的分子根源,证实其是由于大脑岛叶皮质(Insular Cortex)中突触NMDA受体增加所导致。从而为推动开发出有潜力的靶向治疗指明了新方向。研究论文发表在5月14日的《科学信号》(Science Signaling

西安交大院士学者发布24项重大科学问题

  今天,在西安交通大学建校120周年暨迁校60周年之际,该校5位院士和6位专家学者联合发布了21世纪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的24项重大问题。  此次提出的自然科学重大问题,涉及制造、能源、机器人、航天航空等6个领域的12个重大问题,均为当前世界科技工作者亟须解决的难题,也是该校科研团队长期坚持探索

西安交大研究团队合成了宏观尺寸的紫磷单晶

  石墨烯的发现引发了二维材料研究热潮,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二维磷烯由于弥补了石墨烯没有带隙这一天然缺陷,且具有高电荷迁移率,使磷二维材料重新成为研究热点。类似于碳,磷也具有复杂的相图结构,存在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白磷是磷最活泼的一种同素异形体,而黑磷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磷最稳定的同素异形体;紫磷或

26日直播|西安交大原创话剧《追忆西迁年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9345.shtm 直播时间:2023年4月26日(周三)19:30 直播平台: 科学网APP (科学网微博直播间链接) 科学网微博 科学网视频号

西安交大将采购3000万元分析测试仪器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高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研讨会上获悉,西安交通大学在985三期工程期间,拟建世界一流学科3到5个,两个学术特区,对此的经费总体预算将达24.6亿。其中,专项经费中的一半费用将主要用于学科建设过程中的仪器设备的购置。  另据透露,2011年,西安交通大学的设备购置预算约为1亿元,其中分

西安交大程海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在《科学》刊发

   12月14日,《科学》杂志刊登了西安交通大学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院程海教授等的最新研究成果——“葫芦洞石笋记录的末次冰期大气14C/12C变化”。该研究成果提供了一条高精度、高分辨率和最长尺度的Δ14C变化记录,首次建立了过去5.4万年以来高精度的14C和230Th年龄对应关系,是该领域具有里程碑

西安交大举行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高端论坛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致辞  院长论坛环节(图片均由西安交通大学提供) 12月18日,由西安交通大学主办的“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高端论坛”成功举行。来自全国60多所重点新闻传播学院的百余名知名学者、龙头企业和知名媒体代表相聚云端,围绕“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发表

西安交大生物学者在Nature Materials上发表评述文章

  肌腱损伤在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损伤的年发病率在 1/3000 左右。损伤后部分病例可以导致较为严重的畸形和功能受限。健康的肌腱—骨头界面粘附是如何实现从一个组织到另一个组织的有效负载转移,引起了医学、力学和材料等科研人员的关注。长期以来业界认为,柔软的肌腱是经过平滑的组织作为过渡粘附在坚硬的骨头

西安交大等提出轴平面光学捕获与成像技术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理学院教授雷铭团队提出轴平面光学捕获与成像技术,打破了传统光学捕获技术的操控范围局限在焦平面附近的限制,首次实现了轴平面(X-Z)全息光镊动态操控多粒子的功能,极大地提升了光镊在三维空间操控粒子的能力。该研究成果发表在最新的《物理评论快报》。  光镊利用光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的

西安交大六教授联合举报长江学者李连生造假

  李连生反诉3位原告教授侵犯名誉权   事发地西安交通大学.   老教授们正在向记者讲述举报材料和他们的经历。   7月21日清晨,古城西安。在碑林区人民法院一间简陋的审判庭内,西安交通大学81岁的退休老教师陈永江早早地出现在被告席上,他是以“侵犯名誉权”被告上法庭的。   和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