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散的定义

蒸散是植被及地面整体向大气输送的水汽总通量,主要包括植被蒸腾、土壤水分蒸发及截留降水或露水的蒸发,作为能量平衡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蒸散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还影响大气环流,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阅读全文

蒸散的定义

蒸散是植被及地面整体向大气输送的水汽总通量,主要包括植被蒸腾、土壤水分蒸发及截留降水或露水的蒸发,作为能量平衡及水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蒸散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还影响大气环流,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

潜在蒸散的概念

潜在蒸散(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ETo)既是水分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能量平衡的重要部分,它表示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 某一固定下垫面可能达到的最大蒸发蒸腾量,也称为参考作物蒸散。潜在蒸散在地球的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降水共同

潜在蒸散的影响因子

在全球增温背景下, 潜在蒸散的减少现象以及引起减少的主要原因引起了学者热烈广泛的讨论。一般而言, 主要有以下3 种解释: 蒸散互补(complementaryevapotranspiration)、太阳辐射减少(global dimming)和风速减小(wind stilling)。蒸散互补根据蒸散

潜在蒸散的时间分布特征

(1)年平均潜在蒸散的变化趋势1971~2008 年我国年平均潜在蒸散整体呈显著减少趋势, 主要发生在20 世纪90 年代以前, 自1993 年开始潜在蒸散有所增加; 潜在蒸散的变化主要归因于风速和日照时数。近40年以来全国年平均ETo 显著下降, 变化趋势为−0.66 mm·a−1(−11.19~

潜在蒸散空间分布特征

1971~2008 年全国平均ETo 为756 mm·a−1, 范围为349~1690 mm·a−1, 东北、青藏东部和西南地区值较低, 西北和华南地区值较高。在低海拔地区(

水广义互补蒸散模型参数内涵分析方面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刘文兆团队在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nnotation analysis of parameters in the generalized nonlinear advection ari

新研究推出中国19822015年的陆地蒸散发产品

  地表蒸散发是地球系统水循环、能量循环和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学术界对典型生态系统蒸散发动态过程的研究已取得了诸多进展,然因涡度相关通量塔的观测仅能代表其所在源区,如何准确获得大尺度的蒸散发结果素来是水文气象领域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陆面过程模式和遥感蒸散发模型的兴起为获取大尺度蒸散发提供了有力工具,然

新研究推出中国19822015年的陆地蒸散发产品

  地表蒸散发是地球系统水循环、能量循环和碳循环的关键环节。学术界对典型生态系统蒸散发动态过程的研究已取得了诸多进展,然因涡度相关通量塔的观测仅能代表其所在源区,如何准确获得大尺度的蒸散发结果素来是水文气象领域的核心问题。近年来,陆面过程模式和遥感蒸散发模型的兴起为获取大尺度蒸散发提供了有力工具,然

第三版全球干旱指数和潜在蒸散数据库上线

  北半球国家正在经历历史上罕有的炎热夏天。在全球气候变化大势之下,全球干旱和水分潜在蒸散的动态,对人类生活及粮食产量、农业生产等方面的影响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许建初研究员带领的攻关团队,日前成功开发了第三版全球干旱指数和潜在蒸散数据库,并正式上线。  该数据库在世界粮农组织的彭曼

干旱区陆表蒸散遥感估算参数化方法研究完成考察工作

“干旱区陆表蒸散遥感估算的参数化方法研究”项目完成第一次野外考察工作   3月23日至27日,由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农业与生态遥感研究室卢善龙博士带队,在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工程研究所马明国研究员的陪同下,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黑河流域重大研究计划重点支持项目“干旱区陆表蒸散遥感估算

朴世龙院士团队揭示热带干季延长新机制

热带雨林地区是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的关键区域之一,其植被动态和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受周期性干、湿季节交替的调控。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热带雨林干季普遍延长成为全球研究的热点之一。厘清该现象背后的机制,对准确理解陆地碳汇变化非常关键。热带生态系统水分胁迫由水分供给量(即降水)和需求量(即蒸散发)同时决定。

我国学者在塔里木河流域实际蒸散发研究中获进展

  实际蒸散发是水循环过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最直接要素。随着全球气温升高,实际蒸散发的时空格局发生变化,这对水资源的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为应对气候变化风险,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近200个缔约方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达成《巴黎协定》,承诺把全球升温控制在比工业化

新疆生地所对西北干旱区蒸散发变化归因追踪研究进展

  全球气温升高而北半球潜在蒸散发减少,这一事实与全球变暖可能导致蒸发潜力增加的猜测相矛盾,即“蒸发悖论”,并一直引发不同蒸散发理论之间的争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陈亚宁团队发现西北干旱区蒸发水平以1993年为转折点,由显著下降逆转为显著上升的趋势,以风速为主的空气动力项是引起该变化

全球干旱指数和潜在蒸散空间数据库开发方面新进展

  潜在蒸散(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PET)是衡量大气通过蒸散失去水分的能力,是蒸发和蒸腾两个过程的总和,两者的速率取决于太阳辐射、空气温度、相对湿度(即饱和水汽压差)、风速以及植物特性和种植方式。从农地到区域乃至全球尺度,基于潜在蒸散的度量和指数被广泛应用于农业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水分传输机制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张一平研究员为首的课题组新近在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水分传输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在 Hydrological Processes期刊上发表。   森林生态系统水汽交换(蒸散)过程是国际研究的前沿问题。理解森林生

贫血的定义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

细胞的定义

细胞是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已知除病毒之外的所有生物均由细胞所组成,但病毒生命活动也必须在细胞中才能体现。

免疫的定义

免疫是指机体通过区别“自己”和“非己”,对非己物质进行识别、应答和予以清除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

底物的定义

底物为参与生化反应的物质,可为化学元素、分子或化合物,作用可形成产物。一个生化反应的底物往往同时也是另一个化学反应的产物。

胚胎的定义

胚胎是指受精卵在母体内初期发育的动物体。也比喻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

坏死的定义

以酶溶性变化为特点的活体内局部组织细胞的死亡称为坏死(necrosis)。

多胚性的定义

中文名称多胚性英文名称polyembryony定  义由一个卵子形成两个或多个个体的现象。应用学科遗传学(一级学科),发育遗传学(二级学科)

卵质的定义

卵质(ooplasma)指卵或卵母细胞的细胞质。

色度的定义

颜色是由亮度和色度共同表示的,色度是不包括亮度在内的颜色的性质,它反映的是颜色的色调和饱和度。

透镜的定义

  透镜是用透明物质制成的表面为球面一部分的光学元件,物镜、目镜及聚光镜等部件均由单个和多个透镜组成。  透镜依其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凸透镜(正透镜)和凹透镜(负透镜)两大类。光线通过凹透镜后,成正立虚像,凸透镜则成倒立实像。实像可在屏幕上显现出来,而虚像不能。  透镜有塑胶透镜和玻璃透镜两种,玻璃透

景深的定义

景深(DOF),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所测定的被摄物体前后距离范围。光圈、镜头、及焦平面到拍摄物的距离是影响景深的重要因素。

质谱法的定义

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即用电场和磁场将运动的离子(带电荷的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有分子离子、同位素离子、碎片离子、重排离子、多电荷离子、亚稳离子、负离子和离子-分子相互作用产生的离子)按它们的质荷比分离后进行检测的方法。测出离子准确质量即可确定离子的化合物组成。这是由于核

磷脂的定义

磷脂:甘油磷脂(卵磷脂、脑磷脂)、鞘磷脂(神经细胞中含量丰富)。

β转角的定义

β-转角是一种常见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它通常出现在球状蛋白表面,因此含有极性和带电荷的氨基酸残基。已经发现的蛋白质的抗体识别、磷酸化、糖基化和羟基化位点经常出现在转角和紧靠转交。在β-转角中第一个残基的C=O与第四个残基的N-H氢键键合形成一个紧密的环,使β-转角成为比较稳定的结构,多处在蛋白质分子的

盐析的定义

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无机盐溶液后,可以降低蛋白质的溶解度,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盐析,是物理变化,可复原。向某些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重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性质发生改变而凝聚,进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作变性,性质改变,是化学反应,无法复原。把动物脂肪或植物油与氢氧化钠按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