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小儿李斯特菌病的预防介绍

阻断传播途径和早期及时诊治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应告知孕妇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不吃久存冰箱食物。如孕期有相关饮食史,一旦出现发热等需警惕李斯特菌感染及时就医,同时密切关注胎心监护、羊水等,必要时及早结束妊娠,对出生后的新生儿严密监测感染指标并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抗生素。如有条件,应给产妇行血培养、宫颈分泌物培养及胎盘病理学检查,这一点往往是最容易忽视的。在新生儿室明确诊断该病时,应进行隔离防止传播。李斯特菌败血症的早期监测及有效的针对性救治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儿的存活率,改善预后。......阅读全文

小儿李斯特菌病的预防介绍

  阻断传播途径和早期及时诊治是防治本病的关键。应告知孕妇避免食用生冷食物,不吃久存冰箱食物。如孕期有相关饮食史,一旦出现发热等需警惕李斯特菌感染及时就医,同时密切关注胎心监护、羊水等,必要时及早结束妊娠,对出生后的新生儿严密监测感染指标并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抗生素。如有条件,应给产妇行血培养、宫颈分

治疗小儿李斯特菌病的相关介绍

  本菌对青霉素G、氨苄西林(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链霉素及红霉素等均敏感、但对磺胺、杆菌肽不敏感,所有头孢菌素都无效。  氨苄青霉素联合氨基糖苷类药物是治疗早发型新生儿李斯特菌病的首选方案。早发型新生儿李斯特菌败血症建议疗程10~14天。晚发型李斯特菌病常表现为脑膜炎,推荐治疗方案为氨苄

关于小儿李斯特菌病的简介

  小儿李斯特菌病(Listeriosis)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新生儿及免疫缺陷患儿。此外,孕妇、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成人也属于易感人群。  本病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感染引起。本菌从水、土壤、尘埃、下水道、鱼类、鸟类及哺乳动物、甲壳动物中均能检出。人类被感染主

关于小儿李斯特菌病的检查

  1.血常规  患儿血白细胞计数常增高,分类中以中性粒细胞增多明显,单核细胞并不增多。  2.脑脊液检查  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大多外观混浊,白细胞计数为(100~10000)×10/L,其中2/3为多核细胞,蛋白质含量增高达0.5~3.0g/L,而糖量降低者仅占40%,未合并脑膜炎的患者脑脊液常规多

小儿李斯特菌病的临床表现

  新生儿患者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早发型出现于出生后7天之内,以败血症和肺炎多见,主要通过染疫母亲的胎盘传染而来,患儿母亲常在分娩前数周患流感样病症,分娩时母亲可有发热,羊水可染为绿色或棕色,新生儿常早产,皮肤常见广泛性脓疱疹,同时可出现发热、嗜睡、腹泻、呼吸困难,偶见心肌炎。晚发型多见于足月儿,

如何有效预防李斯特菌病诱发的人类死亡?

  最近在南非出现了有史以来人类历史记录上最大的李斯特菌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据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已经有852例确诊病例,42%的患者都是出生不到一个月的婴儿,而且已经有107名患儿死亡。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斯特菌是一种可怕的细菌,因为其在我们的冰箱中都可以找到,2008年暴发了加拿大最著名的李斯特菌

如何预防李斯特菌的滋生和感染?

注意即食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注意冷冻、冷藏(0℃~5℃)的温度控制和储藏时间。冰箱保存食品,包括冷饮食品的冷冻储藏时间不要过长,包装开封后,应彻底加热后食用。夏季临近,老人、幼儿、孕妇及慢性病患者均应控制生冷食品的摄入,少吃或不吃冷冻饮品,降低感染单增李斯特菌的风险。单增李斯特菌可通过加热方式灭活,

关于李斯特菌的流行病学介绍

  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易被冻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植物、青储饲料、烂菜中均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单增李氏菌的携带率为0.6-16%,有70%的人可短期带菌,4-8%的水产品、5-10%的

关于预防李斯特菌污染食品的风险提示

   近年来,欧美国家发生了多起由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引发的食物中毒,该菌已成为威胁食品安全的一个重要因素。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s,简称LM)是李斯特菌属中引起人类食源性疾病最常见的种,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易通过各种途径发生播散,可造成多种

简述李斯特菌脑膜炎的预后预防

  预后:有基础疾病存在或全身抽搐和昏迷者,病死率高。后遗症有肢体瘫痪,共济失调、失语、眼球运动麻痹、面肌麻痹和括约肌功能紊乱等。  预防:凡是免疫功能障碍的人群应避免与李斯特菌病患者接触,高危易感者免喝生奶重视饮食卫生不吃生蔬菜及未经煮透的肉类食品。

李斯特菌的特点介绍

  1.分布广:存在于土壤、水域(地表水、污水、废水)、昆虫、植物、蔬菜、鱼、鸟、野生动物、家禽。  2.生存环境可塑性大:能在2-42℃下生存(也有报道0℃能缓慢生长)能在冰箱冷藏室内较长时间生长繁殖。  3.适应范围大:酸性、碱性条件下都适应。  4.带菌较高的食品有:牛奶和乳制品;肉类(特别是

关于小儿军团菌病的基本介绍

  军团菌病(legionnaires' disease)即军团菌肺炎,是由革兰阴性嗜肺军团菌所引起。该细菌是一种新型的致病菌,能引起肺炎和庞提阿克热两种感染。  本病的病原菌为军团菌,军团菌含有多种外毒素与内毒素,几种毒素的共同作用才引起疾病。嗜肺军团菌通过空气传播进入肺部,细菌进入肺组织

治疗小儿军团菌病的相关介绍

  1.药物治疗  红霉素为首选抗生素,重症时可用静滴红霉素。若红霉素疗效不满意,或病情严重,加用利福平、甲氧苄啶(复方新诺明)也有较好疗效。利福平,顿服或分两次口服。  其他:新型青霉素,克拉仙。免疫抑制或病情严重者,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口服或静滴。抗生素应用,免疫功能低下者应不少于3周,有肺脓肿者

关于小儿军团菌病的预后介绍

  由于本病临床特点不特异、不典型,诊断困难,死亡率高,尚无疫苗可供预防,因此早期诊断,合理治疗,以及患儿的免疫状态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常见的死亡原因有呼吸衰竭、肾衰竭、感染性休克、DIC和脑病。

关于小儿叶酸缺乏病的预防护理介绍

  1.防止孕妇、乳母叶酸缺乏 重视孕前、孕早期及乳母叶酸的供给,我国育龄妇女膳食叶酸摄入量平均266μg/d,如减去烹调损失,估计摄入量不足200μg/d。经研究证实,妇女于孕前1个月~孕早期3个月内每天增补400μg叶酸预防初发,可有效地降低我国出生缺陷高危人群中,神经管畸形的发病率,降低效果到

关于小儿糖原贮积病Ⅱ型的诊断预防介绍

  1、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确诊。  2、预防  预防本病的方法是妊娠14~16周做宫内穿刺和羊水细胞培养,测定其酸性麦芽糖活性,若见降低,则应中止妊娠。也有报告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不经培养的羊水细胞而做出产前诊断者,必要时终止妊娠。

关于小儿血清病的预防护理介绍

  1.尽量避免使用马血清或其他动物血清。  2.皮肤试验 如必须用马抗血清,则要做皮肤试验,用1∶10稀释液。皮肤试验如为阴性,则可皮内注射0.02ml 1∶1万稀释液,如仍无反应,以后的皮肤试验可用1∶1000,如仍为阴性,最后浓度为1∶100,对浓溶液的阴性皮肤反应表明,对马血清不可能发生强的

关于李斯特氏菌的流行病学的介绍

  单增李斯特氏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不易被冻融,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在土壤、地表水、污水、废水、植物、青储饲料、烂菜中均有该菌存在,所以动物很容易食入该菌,并通过口腔-粪便的途径进行传播。据报道,健康人粪便中单增李氏菌的携带率为0.6-16%,有70%的人可短期带菌,4-8%的水产品、5-10%的

李斯特菌感染的相关介绍

  李斯特菌感染:该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不易被冻融、强光等环境因素所杀灭。土壤、烂菜、污水、江河水道、饲料中均可有该菌存在,因此常被人和动物所携带。污染的动物性食品如:牛奶、鸡肉、冷藏食物可致感染暴发流行。

怎样预防小儿结核病?

  1.控制传染源早期发现并治疗结核菌涂片阳性患儿是关键。  2.普及卡介苗接种  3.如有密切接触家庭内开放肺结核患儿;<3岁婴幼儿未接种卡介苗而核菌素试验皮试阳性者;核菌素试验新近转阳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伴中毒症状者;结核菌素试验阳性,新患麻疹或百日咳小儿;结核菌素试验阳性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者可

关于小儿军团菌病的检查方式介绍

  1.血常规和生化检查  大部分患儿血白细胞计数>10×10/L,中性粒细胞核左移,白细胞减少者愈后差。蛋白尿、镜下血尿、肝功能异常,低钠血症也是本病特征之一。脑脊液检查常为阴性,少数压力增高,单核细胞升高至(25~100)×10/L。  2.特殊实验室检查  (1)病原菌检查若待检标本为痰,则需

小儿气胸的预防介绍

  气胸多为继发,应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如葡萄球菌性小儿肺炎常见的并发症为脓胸、气胸、脓气胸、应积极预防,在人工通气CPAP时,应注意预防本病的发生,婴幼儿应尽可能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的患者,流行季节不到公共场所去,小儿患病要做到早诊早治,做好儿童的计划免疫,特别是麻疹活疫苗和百白破混合制剂的注射,以

关于小儿霍奇金病的预防护理介绍

  参考白血病预防措施:  1.避免接触有害因素 避免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电离辐射等引起白血病的因素,接触毒物或放射性物质时,应加强各种防护措施;避免环境污染,尤其是室内环境污染;注意合理用药,慎用细胞毒药物等。  2.大力开展防治各种感染性疾病,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做好预防接种。  3.做好优生工

预防小儿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介绍

  目前尚无确实的预防措施,但应积极防治病毒性心肌炎;平衡膳食,加强营养,特别防止硒的缺乏、亚油酸的缺乏、钾和镁的缺乏等,因这些缺乏均可造成心肌损伤。多饮开水,这样能使鼻腔和口腔内的黏膜保持湿润。

小儿炎症性肠病的预防护理介绍

  本病病因机制尚不十分明确,从预防上来讲相对来说就比较困难。但感染因素、饮食过敏因素和精神因素是可以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预防的。  凡是胃肠道有病的患儿,饮食上应注意的问题都是大同小异,治疗原则、饮食上注意的原则都是一样的。如少吃刺激性的东西、烟、酒、辛辣酸甜的东西尽量少吃、太油、太腻的东西少吃。对于

预防小儿肥厚型心肌病的相关介绍

  由于病因不明,预防较困难。超声心动图检出隐性病例后进行遗传资料可作研究。重视做好遗传学咨询工作,有该病的家族史者应注意定期到医院检查。如出现气促、乏力、心前区疼痛、晕厥,宜尽早到医院就诊。对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患者,应避免劳累、激动、突然用力。凡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如洋地黄类、受体兴奋药如异丙肾

关于李斯特菌感染的病源介绍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为短小的革兰阳性无芽胞杆菌,陈旧培养物有时变为革兰阴性菌。在脑脊液中常成对排列,易误认为肺炎球菌。染色过度脱色易误认为流感杆菌。20~25°C时具运动性,37°C运动消失。微需氧,营养条件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血清平板上生长良好,菌落周围有狭窄的溶血环。根据菌体与

李斯特菌的临床表现介绍

  临床表现  健康成人个体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新生儿、孕妇、免疫缺陷患者表现为呼吸急促、呕吐、出血性皮疹、化脓性结膜炎、发热、抽搐、昏迷、自然流产、脑膜炎、败血症直至死亡。  控制  单增李斯特氏菌在一般热加工处理中能存活,热处理已杀灭了竞争性细菌群,使单增李斯特氏菌在没有竞争的环境条件下易于存

李斯特菌的潜伏期介绍

  单增李斯特菌进入人体是否得病与菌量和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因为该菌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宿主对它的清除主要靠细胞免疫功能,因此,易感者为新生儿、孕妇、40岁以上的成人,免疫功能缺陷者。  潜伏期  在感染后3-70天出现症状,健康成人可出现轻微类似流感症状,易感者突然发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

关于李斯特菌脑膜炎的流行病学介绍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已知羊、牛等42种哺乳动物与22种禽类可被感染可从鱼类、蜱类、蝇类及甲壳动物分离该菌并可引起多种动物发病是反刍动物脑炎及流产的常见原因。1%~5%的正常人及10%~20%的屠宰场工作人员为无症状肠道带菌,病菌由消化道排出,广泛污染泥土、水及周围环境。主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