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全球变化背景下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应骥、芬兰奥卢大学博士Jorge García-Girón、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Lars L.Iversen合作,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change and plant-ecosystem functioning in freshwater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揭示了全球变化背景下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关联对于未来水生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地理学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等研究的重要意义。淡水生态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维持生物多样性、提供诸多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水生植物是淡水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影响水体营养物质去除、固碳及食物供给等诸多生态系统功能。探究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结是如何受到全球变化的影响,决定了我们对于未来水生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预测能力。该研究从功能性状(Functi......阅读全文

全球变化背景下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应骥、芬兰奥卢大学博士Jorge García-Girón、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Lars L.Iversen合作,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change and plant-e

全球变化背景下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应骥、芬兰奥卢大学博士Jorge García-Girón、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Lars L.Iversen合作,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change and plant-e

研究揭示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关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778.shtm

水生植物缓解纳米银生态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纳米银AgNPs具有优良的广谱抗菌性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大量的纳米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被释放到水体中,对水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已有研究探索了纳米银对水域碳氮循环等生态过程的影响,但对水生植物是否改变以及如何调节纳米银对这些生态过程的影响还缺乏基本了解。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王青锋研究员:水生植物为水生生态健康保驾护航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淡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今天,水生生态系统在水体净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第一生产力的水生植物则被认为是维护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  “能否成功繁殖是水生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的核心问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适应性进

在水生植物缓解纳米银生态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纳米银AgNPs具有优良的广谱抗菌性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大量的纳米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被释放到水体中,对水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已有研究探索了纳米银对水域碳氮循环等生态过程的影响,但对水生植物是否改变以及如何调节纳米银对这些生态过程的影响还缺乏基本了解。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域

研究揭示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固氮

  生物固氮作用为陆地及水生态系统提供了大量的氮源。目前,关于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然而,淡水湖泊生态系统生物固氮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与中国科学院前沿重点项目的资助下,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吴庆龙团队通过对抚仙湖表层和真光层固氮微生物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

生态环境部:《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

  据“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消息,日前,生态环境部发布了《淡水生物水质基准推导技术指南》(HJ 831—2022),这是《淡水水生生物水质基准制定技术指南》(HJ 831—2017)发布以来的首次修订。该标准由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组织制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原理以及可行...(一)

通过水生植物净化富营养化水体的原理以及可行性等因素概述水体富营养化已经成为一个日趋严重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富营养化是水体生长、发育、老化、消亡整个生命史中必经的天然过程,其过程漫长,常常需要以地质年代或世纪来描述其进程。而因人为排放含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所引起的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演变的速度非常

淡水环境中纳塑料的生态效应研究获新进展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259.shtm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正式启动

  2010年12月2日,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中心与淡水河谷矿产品(中国)有限公司在京携手启动“大美西部 和谐生态”――“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这是国内第一个特别关注西部生态保护,面向社会各界倡导生态保护创新的公益项目,该活动将通过对中国西部地区生态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项目收获提案逾百份

  “淡水河谷”中国西部生态保护创新公众参与项目自2010年12月2日启动后,得到了环保领域各类机构的广泛支持和参与。至2011年2月25日方案申请截止,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项目办公室共收到118个项目提案,个人贡献奖申请共35个。  这些项目提案的实施地覆盖了中国西部

第二届水生植物生物学国际研讨会开幕

  为期4天的第二届水生植物生物学国际研讨会于10月28日在湖北武汉开幕,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王青峰研究员主持。来自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位科学家参加本次大会。  国际著名水生植物学家、Lancaster大学生态与湖泊中心首席研究员Stephen C. Maberly教授与佛罗里达大学植

中科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召开现场评估会

  6月28日至29日,中科院生物局会同计划财务局组织专家对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现场评估,来自中科院内的15位专家、领导参加了现场评估会。会议由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董鸣主持。  会上,武汉植物园主任李绍华代表依托单位向各位评审专家的现场指导表示衷心的感谢。院生物局副局

武汉植物园在水生植物缓解纳米银生态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纳米银AgNPs具有优良的广谱抗菌性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大量的纳米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被释放到水体中,对水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已有研究探索了纳米银对水域碳氮循环等生态过程的影响,但对水生植物是否改变以及如何调节纳米银对这些生态过程的影响还缺乏基本了解。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淡水渔业捕捞对河湖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获进展

  淡水渔业捕捞是湖泊、水库和河流等水生态系统面临的一个主要人类活动压力,过度捕捞通常导致鱼类等水生生物的自然种群结构发生变化,有时可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从全球范围来看,内陆水域主要存在两种渔业捕捞方式:一种是针对目标鱼类的选择性捕捞,另一种是针对整个鱼类群聚的非选择性捕捞。针对整个鱼类群聚的非选择

北冰洋曾以淡水为主

    一项 2 月 3 日发表于《自然》(Nature)的研究显示,在最近两次冰期的间隔期,北冰洋曾经充满淡水,洋面上覆盖了一层很厚的冰架,与世界海洋环境完全隔绝。  既往研究显示,北冰洋过去可能有很大一部分被冰架覆盖。但由于对北极海洋沉积岩芯的样本解读存在难度,研究人员一直无法找到相关证据。本研

水生植物光合作用

1、水生植物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后两者通过空气中的叶子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2、沉水植物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3、碳酸会有一个分解合成平衡.碳酸—水+二氧化碳,当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平衡向右移动,释放二氧化碳.

中科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举行学术报告会

  4月22号下午,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和武汉植物园生态中心联合举办学术报告会,邀请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所长韩兴国研究员和北京师范大学资源科学研究所所长高琼教授到武汉植物园分别作了题为“科技论文写作”和Towards coupling ecosystem w

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相关团队联合多家机构,对国内外59种泽泻目植物进行了广泛取样,并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研究发现泽泻目植物经历了从陆生向淡水生、再到海生的演化过程。相关研究成果,在进化生物学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上发表。水生植物是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特殊类群

第34届国际湖沼学大会在南京举办

  8月19日,由国际湖沼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土壤学会等单位联合承办的第34届国际湖沼学大会(SIL 2018)在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湖沼学——支撑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的科学”。中科院副院长张亚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国际湖沼学大会是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内陆水体(湖泊、

富营养化和福寿螺入侵对外来植物入侵影响新进展

  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导致许多生态系统经历着外来植物与外来动物的同时入侵。“入侵崩溃假说”(Invasional meltdown hypothesis)认为,多种外来生物在入侵同一生态系统时会相互促进彼此的入侵进程,加剧对本地群落的负面影响。尽管该假说得到了许多实证研究的支持,但对于水生

淡水腹纤毛类的大量培养实验——培养淡水腹纤毛类

实验材料 绿梭藻 仪器、耗材 培养基 实验步骤 1. 用剃刀或别的刀具将容器的底部割下,尽可能多保留容器壁。 2. 尽可能多的切掉盖子的中央,但要保持盖子四周完整。 3. 切下比框架大 1~2 英寸的 Nitex 滤膜,以便于安装到框架上。

水生所揭示中国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学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于中国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学机制的论文“Challenges to saving China’s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fishery exploitation and landscape pressures”在环境生态类综合期刊A

中科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举行2012学术交流会

  12月6日至7日,中国科学院水生植物与流域生态重点实验室2012学术交流会于洪湖举行。会议特邀了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傅伯杰院士,河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万师强教授,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贺金生教授。会议由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丁建清研究员主持。  傅伯杰院士、万师强教授、贺金生教授分

第十五届国际河流与湖泊环境会议在张家界召开

  10月15日至19日,第十五届国际河流与湖泊环境会议(The 15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iver and Lake Environments)在张家界慈利县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际湖沼学会

接触淡水的发酵罐

  发酵罐厂家淡水的腐蚀性受水的pH值、氧含量和成垢倾向性的影响。来源于江河、湖泊、池塘或井中的水。结垢(硬)水,接触淡水的发酵罐淡水可定义为不分酸性、盐性或微咸。其腐蚀性主要由在金属外表形成垢的数量和类型来决定。这种垢的形成是存在其中的矿物质和温度的作用。非结垢(软)水,这种水一般比硬水的腐蚀性强

无限淡水资源有望了吗?

海面上的云。图片来源:? Pavel Losevsky / stock.adobe.com 研究人员称,地球海洋上方以水蒸气的形式存在着几乎无限的淡水供应,但仍未被开发。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一项新研究首次提出投资于能够收集海洋水蒸气的新基础设施,以解决世界各地淡水供应有限的问题。相关研究

广西首次发现中国淡水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4/498255.shtm4月11日,记者从广西横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经权威机构鉴定,该市南乡镇南乡社区郁江河段河床上近期出现的、形态似蛏子的贝类软体动物,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中国淡水蛏。

高校“海归”如何适应“淡水”生活

有人感叹,怎么有些人在国外颇有成就,一回到国内就难有作为呢 教育部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06年底,中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106.7万人,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27.5万人。“海归”人员有相当一部分加入到高校教师和科研队伍中。然而,尽管一些高校不断采取新的政策和措施保障“海归”人员的科研、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