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锋研究员:水生植物为水生生态健康保驾护航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淡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今天,水生生态系统在水体净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第一生产力的水生植物则被认为是维护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 “能否成功繁殖是水生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的核心问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适应性进化学科组研究员王青锋说。近年来,围绕水生植物的基本繁殖特征和适应性变化机制,王青锋及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进展显著。 瞄准水生植物繁育系统研究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紧缺的国家,淡水总贮量虽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拥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分布不均匀,加上工业污水的排放和农业生产导致的水体富营养化、污染加剧,水生生态系统退化、无水可用、有水不能用的局面正在许多地区出现,严重制约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贮量有减无增,需求量有增无减的双重压力之下,保护淡水资源成为维护人民生存环境的头等大事,湖泊湿地等水生生态系统健康和水环境安全已被列......阅读全文

水生环境生态调查

项目背景按照《广东省江河湖库水生态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方案》(粤环办函〔2021〕 69 号)要求,中科检测可开展主要河流水生态监测工作,包括全市主要河流(包括主要一级支流)水生态监测。江河湖库水生态环境调查工作着眼于对重点流域的生态环境管理需要,全面客观地反映城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探索建立地表水生态质量

王青锋研究员:水生植物为水生生态健康保驾护航

  水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淡水资源短缺、污染严重的今天,水生生态系统在水体净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作为水生生态系统第一生产力的水生植物则被认为是维护水生生态系统健康的关键。  “能否成功繁殖是水生植物在水生生态系统中发挥作用的核心问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生植物适应性进

东方园林进军水生态治理

  据了解,东方园林建立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集团成为其水生态产业链上前端的核心技术机构,延伸到水生态产业链的各个节点。东方园林迄今已与国际国内的研究机构建立了16个战略合作平台。  东方园林把人才、技术、理念、模式应用到水生态治理领域。例如,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东方园林把水资源管理、水污染治理、

水生态文明:治水理念再审视

  11月29日傍晚,站在临沂市区沂河涑河交汇处的一栋星级酒店的四楼上,望见窗外的沂河两岸华灯初上,波光流彩。在临沂规划展览馆工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沂河两岸的普通住宅目前均价5000元上下,对于工薪阶层来讲肯定不算便宜,但尚可接受,能“接受”的关键是生态环境。   根据临沂市发展规划,2020年建

“淮河流域水生态”课题启动

    “淮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水生态净化与水生态修复” 课题启动会   11月26日至27日,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课题“淮河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水生态净化与水生态修复”启动会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召开。来自南京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

红线蓝线绘出水生态空间

  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水十条”)明确指出:“建立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监测评价体系,实行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根据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调整发展规划和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严格城市规划蓝线管理,积极保护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保护水和湿地生态系统”。落

水生植物光合作用

1、水生植物有沉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后两者通过空气中的叶子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2、沉水植物能吸收溶解在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3、碳酸会有一个分解合成平衡.碳酸—水+二氧化碳,当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下降时,平衡向右移动,释放二氧化碳.

研究揭示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关联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778.shtm

水生植物缓解纳米银生态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纳米银AgNPs具有优良的广谱抗菌性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大量的纳米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被释放到水体中,对水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已有研究探索了纳米银对水域碳氮循环等生态过程的影响,但对水生植物是否改变以及如何调节纳米银对这些生态过程的影响还缺乏基本了解。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水生态野外环境调查技术方案

  日前,北京易科泰生态技术有限公司为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了多款野外调查设备,用于河湖水生态监测评估及水生态系统构建维护等研究应用领域。包括EK80水下回声探测仪、FluorPen叶绿素荧光仪、OTC-Auto原位群落光合呼吸监测系统。   EK80水下回声探测仪专门设计用于湖泊、河流等

加强水生态保护,尊重自然规律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指标评分细则(试行)》(以下简称《评分细则》)。生态环境部水生态环境司有关负责人就《评分细则》出台的背景和主要内容等,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评分细则》出台背景是什么?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统筹水资源、水环

水生态野外环境调查技术方案

日前,易科泰为北京市水科学技术研究院提供了多款野外调查设备,用于河湖水生态监测评估及水生态系统构建维护等研究应用领域。包括EK80水下回声探测仪、FluorPen叶绿素荧光仪、OTC-Auto原位群落光合呼吸监测系统。  EK80水下回声探测仪专门设计用于湖泊、河流等淡水领域以及近海的科学研究。基于

“咸水生态”会让荒漠变绿洲

  水资源问题已成为人类生存发展及与自然矛盾不可回避的战略性问题。在3月22日“世界水日”即将到来之际,中科院海洋所研究员宋怀龙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世界咸水资源量超过陆地淡水资源量17.8%以上,咸水是隐藏在荒漠或极度干旱区地表下的水资源,是解决水危机的有效资源。  宋怀龙强调说,这绝非异想天

水生所在杭州西湖生态改良和沉水植物研究中取得进展

  杭州西湖是我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中的湖泊类文化遗产,也是我国城市景观湖泊的典型代表,位于太湖流域杭嘉湖片区东部,为封闭式城中浅水湖泊。“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是苏东坡对西湖的描述,也是国人对西湖的印象,但随着气候环境变化,城市的扩张,西湖的生态危机

在水生植物缓解纳米银生态影响研究中取得进展

纳米银AgNPs具有优良的广谱抗菌性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大量的纳米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被释放到水体中,对水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已有研究探索了纳米银对水域碳氮循环等生态过程的影响,但对水生植物是否改变以及如何调节纳米银对这些生态过程的影响还缺乏基本了解。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水域

水生所揭示中国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学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关于中国淡水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学机制的论文“Challenges to saving China’s freshwater biodiversity: fishery exploitation and landscape pressures”在环境生态类综合期刊A

武汉植物园在水生植物缓解纳米银生态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纳米银AgNPs具有优良的广谱抗菌性能,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纳米材料之一。大量的纳米银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被释放到水体中,对水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已有研究探索了纳米银对水域碳氮循环等生态过程的影响,但对水生植物是否改变以及如何调节纳米银对这些生态过程的影响还缺乏基本了解。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我国试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我国多地正试点开展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载体,探索保障水安全新途径。  记者从正在贵州召开的第二届中国水安全会议上了解到,当前中国资源环境问题不断加剧,水安全新老问题交织,特别是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害,水环境污染等新问题形势严峻。确定的第一批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46个,第二批54个试点城市也已

丽水生态环保综合督查将长效化

  浙江省丽水市近日出台了《关于巩固提升中央环保督察成果 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督查长效机制的工作方案(试行)》(以下简称《方案》),从市委、市政府层面在全省率先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综合督查长效机制,着力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多方联动”的常态化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格局。  以督查为契机构建环保

植物光、温、水生产潜力的估算

一、目的要求 通过对主要作物生产潜力的计算,了解和掌握利用植物生活要素逐步订正法进行植物生产潜力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二、材料与用具 所在地区的气候、土壤、肥料、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资源方面的基础资料。 三、内容与方法 植物生活要素逐步订正法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科学实验数据,分析作

《水生态监测技术指南河流水生生物监测与评价(试行)》等两标准正式实施

  关于标准制定的情况及发布后对国家水生态监测评价工作起到的支撑作用等关键内容,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对两项《指南》进行了解读。  两项《指南》的出台背景和发展历程?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科研、试点先行的模式,组织国内相关优势单位在松花江、辽河、淮河、太湖、洞庭湖等重点流域开展了大量水生态状况调查与试点监

东莞申创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

  昨日,东莞市政府向国家水利部递交申请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的报告。据悉,东莞若申报成功,能够优先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技术支持,更好地推进东莞水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江库联网、污水处理、水利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   《关于申报东莞市为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

水生态:成都未来最大的资本之一

  “锦江近百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万里桥边多酒家,游人爱向谁家宿?”唐代诗人张籍在《成都曲》中,描绘了这样一幅山清水秀的成都之景。如今,成都湿地正在让这座城市重现一千多年前的盛世美景。而“复原”美景的思路与做法,让成都成为观察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样本。  湿地让成都宛在水中央  有一个“80后”小

关注长江生态和长江水生生物保护

  7月23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科学》(Science)杂志在“News of the Week”栏目中再次撰文“Last Stand on the Yangtze”关注长江生态和长江水生生物保护。  文章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院士、研究员、研究员等多名科研人员,从

水资源污染威胁饮水安全-“水生态”亟待纯净

  饮水安全对公众而言,向来是一个被密切关注的话题,而对企业和相关从业者来说,更是一个严峻与持久的课题。有业内专家表示,饮水安全问题的解决不应仅局限于对饮用水产品本身和生产企业质量管控,更应该着眼于整体水生态系统的修复和治理。据悉,目前相关政府部门正在推进修订饮用水国家标准。   每年的3月22日

《水生态健康评价技术指南》国家标准发布

  近日,《水生态健康评价技术指南》(GB/T 43476-2023)国家标准发布,标志着我国水环境管理从传统的水质目标向更全面的水生态目标转变取得重要进展。该标准将于4月1日施行。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研究员高俊峰团队牵头,联合国内23家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历经计划研制、立项申

全球变化背景下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应骥、芬兰奥卢大学博士Jorge García-Girón、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Lars L.Iversen合作,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change and plant-e

全球变化背景下水生植物与生态系统功能研究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潘应骥、芬兰奥卢大学博士Jorge García-Girón、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助理教授Lars L.Iversen合作,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Global change and plant-e

生态环境部:全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329.shtm 生态环境部今天(22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全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在长江、黄河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方面,生态环境部积极推

生态环境部:全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今天(22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2022年,碧水保卫战向纵深推进,全国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在长江、黄河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方面,生态环境部积极推进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试点,开展水生态考核试点监测,长江、渤海排污口溯源任务完成九成以上,推动解决2万多个污水直排、乱排问题。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