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子的鉴别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的果实。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上有用天仙子、藜、岗松等冒充地肤子者,由于地肤子与伪品性状相似,不易区分,现将地肤子的真伪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真品: 真品地肤子的果实呈扁球状五角形,直径1—3 mm。外被宿存的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央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柄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长约1mm,黑色,形似芝麻。气微,味微苦。 伪品: 天仙子 本品为茄科植物莨菪的干燥成熟的种子,呈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1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的网纹,略尖的一端有点状种脐。剖面灰白色,油质,有胚乳,胚弯曲。无臭,味微辛。 藜 本品为藜科植物藜的胞果,呈扁平五角形,直径1—2mm。外面的宿存花被呈黄绿色,紧抱果实,先端5裂,基部中央有果柄残基,可见放射状排列的5条棱线,不具翅。内藏果实一枚,果皮薄膜状,半透明,易剥落。种子圆形,具黑色光泽。......阅读全文

地肤子的介绍

  地肤子(拉丁学名:Fructus Kochiae Scopariae),藜科地肤属双子叶植物。它生长于山野荒地、田野、路旁,栽培于庭园。  它高约5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秋季常变为红色,幼枝有白柔毛,叶互生,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其幼叶边缘有白色长柔毛;

地肤子的概述

  地肤子(拉丁学名:Fructus Kochiae Scopariae),藜科地肤属双子叶植物。它生长于山野荒地、田野、路旁,栽培于庭园。  它高约5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秋季常变为红色,幼枝有白柔毛,叶互生,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其幼叶边缘有白色长柔毛;

地肤子是什么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成熟果实。地肤子生长于荒野、田边、路旁、房前屋后等,经济易得,为民间治疗一些小病所常用。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该药材味苦,性寒,归肾、膀胱经。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功效,可用于湿热淋证、白浊带下、小便不利,以及湿疹、湿疮、皮肤瘙痒等病症。  地

地肤子的简介

  地肤子(拉丁学名:Fructus Kochiae Scopariae),藜科地肤属双子叶植物。它生长于山野荒地、田野、路旁,栽培于庭园。  它高约50~150厘米,茎直立,多分枝,秋季常变为红色,幼枝有白柔毛,叶互生,狭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基部楔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其幼叶边缘有白色长柔毛;

地肤子的鉴别

  地肤子为藜科植物地肤的干燥成熟的果实。近年来,中药材市场上有用天仙子、藜、岗松等冒充地肤子者,由于地肤子与伪品性状相似,不易区分,现将地肤子的真伪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真品:  真品地肤子的果实呈扁球状五角形,直径1—3 mm。外被宿存的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央有微

地肤子的功效作用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补中益精。  地肤子是植物地肤的成熟果实。具有清热利湿、祛风止痒、补中益精等功效。  临床上对于下焦湿热引起的肾炎水肿等病症,效果是最好。  临床上外用可有驱风和止痒的效果,可以用于风热引起皮肤瘙痒以及恶疮,和疔疮以及疥癣的治疗。  临床上也可以用于肝肾不足引起的视力下降,并

地肤子的生理特性

  本品呈扁球状五角星形,直径1~3mm。外被宿存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心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梗痕及放射状脉纹5~l0条;剥离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长约1mm,黑色。气微,味微苦。

地肤子的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约50-150cm。茎直立,多分枝,淡绿色或浅红色,生短柔毛。叶互生;无柄;叶片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7cm,宽3-7m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通常有3条主脉;茎上部叶较小,有一中脉。花单个或2个生于叶腋,集成稀疏的穗状花序;

地肤子的药理作用

  抗皮肤真菌作用。  地肤子水浸剂(1:3), 在试管内对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星形奴卡菌等皮肤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抑制过敏。  地肤子水提物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及迟发型超敏反应有抑制作用。  利尿作用。  地肤子煎剂2g/kg给家兔灌胃,

地肤子的功效与作用

  利小便,清湿热。治小便不利,淋病,带下,疝气,风疹,疮毒,疥癣,阴部湿痒。  《本经》:“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  《别录》:“去皮肤中热气,散恶疮,疝瘕,强阴,使人润泽。”  《药性论》:“与阳起石同服,主丈夫阴痿不起,补气益力;治阴卵癀疾,去热风,可作汤沐浴。”  《日华子本草》

地肤子的配伍应用

  配阳起石:一补阴一壮阳,相须为用,阴阳俱补。《本草纲目》曰:“地肤子与阳起石同服治丈夫阳痿不起补气益力。”  配白鲜皮:本品,归膀胱经,功能清热止痒,适用于皮肤湿疹搔痒;白鲜皮苦寒,归脾胃经,功能清热解毒,除湿止痒,适用于湿热疮痒,或黄水疮,肌肤湿烂,皮肤搔痒等证。二药相须为用,相辅相成,治疗皮

地肤子的形态特征及生长习性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约50-150cm。茎直立,多分枝,淡绿色或浅红色,生短柔毛。叶互生;无柄;叶片狭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2-7cm,宽3-7mm,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通常有3条主脉;茎上部叶较小,有一中脉。花单个或2个生于叶腋,集成稀疏

中药外用治肛门湿疹

  肛门湿疹是一种常见并易于复发的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之为“粉丝疡”、“肛周风”。多由湿热下注、血虚夹湿或饮食不节、脾失健运、内蕴湿热所致。病变常局限于肛周皮肤,皮损初起多以潮红、渗出、糜烂为主,病程较久者,可出现肛周皮肤增厚、粗糙、颜色灰白或暗红、皲裂等症状。常剧烈瘙痒,反复不愈。   

知柏地黄汤治面部皮炎

  苗某,49岁。2011年10月23日初诊。在无明显诱因下,面部皮肤作痒,不定时反复而发4个月余。其间在两家医院诊为面部皮炎,内服盐酸西替利嗪、氯雷他定、马来酸氯、苯那敏,清热泻火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栀子金花丸,外用赛庚定乳膏、苯海拉明霜、丹皮酚等,均未收到明显疗效,过后仍痒如故。查患者颜面色红

祛风止痒口服液的成分及适应症

  成分  赤芍、地龙、白芍、甘草、地肤子、防风、青蒿、苍耳子(炒)。  适应症  养血活血,清热利湿,祛风止痒。

双子参洗液的成分及性状

  成份  苦参、黄柏、地肤子、蛇床子、花椒、白矾。  性状  本品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液体,久置可产生能摇散的沉淀;气微香。

鱼鳞病片的成分及性状

  成份  当归、川芎、地黄、防风、白鲜皮、威灵仙、桂枝、苍术、红花、枯参、地肤子、甘草等15味。  性状  鱼鳞病片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棕褐色;味苦。

瘙痒九治

   在临床中,经常看到皮肤瘙痒的病人,多数病人全身或者局部皮肤潮红,或有丘疹,有时高出皮肤,较重时可有皮肤渗液,可有剧烈瘙痒,彻夜难眠,非常痛苦。瘙痒不止是皮肤表现异常,瘙痒还与多种皮肤病以外的疾病有关,一旦出现皮肤瘙痒,不能不理不睬,应该有所警惕。本文重点介绍九种疾病所致瘙痒的中医治疗。  

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从土贝母中分离制备出贝萼皂苷元

贝萼皂苷元是一种齐墩果酸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土贝母系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始载于清代《本草纲目拾遗》,具有散结、消肿、解毒之功效。皂苷类为土贝母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较大。有文献研究表明贝萼皂苷元具有中等强度的糖原磷酸化酶抑制活性以及抗肿瘤等作用,可作为糖原磷酸化酶抑制剂。目前贝萼皂苷元的提取分离

清热燥湿药的中药配伍及功效

   黄芩-----配知母 桑白皮——主清热泻火,治肺热咳嗽。                 连翘 金银花——主清热解毒,治热毒疮疡。                 栀子 苦黄连——主清热泻火解毒,治胃热伤津,口干口苦。                 栀子 香附子——主疏肝理气,清热止血,治烦

皮肤病血毒丸的成分

  茜草、桃仁、荆芥穗(炭)、蛇蜕(酒炙)、赤芍、当归、白茅根、地肤子、苍耳 子(炒)、地黄、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土茯苓、黄柏、皂角刺、桔梗、益母草、苦杏 仁(去皮炒)、防风、赤茯苓、白芍、蝉蜕、牛蒡子(炒)、牡丹皮、白鲜皮、熟地黄、 大黄(酒炒)、忍冬藤、紫草、土贝母、川芎(酒炙)、甘草、白芷、

皮肤病血毒丸的成分及适应症

  成份  茜草、桃仁、荆芥穗(炭)、蛇蜕(酒炙)、赤芍、当归、白茅根、地肤子、苍耳 子(炒)、地黄、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土茯苓、黄柏、皂角刺、桔梗、益母草、苦杏 仁(去皮炒)、防风、赤茯苓、白芍、蝉蜕、牛蒡子(炒)、牡丹皮、白鲜皮、熟地黄、 大黄(酒炒)、忍冬藤、紫草、土贝母、川芎(酒炙)、甘草

标本兼治过敏性鼻炎

  患者余某,男,12岁。2010年6月14日初诊。反复鼻塞、喷嚏流清涕半年余。病史:患者自幼经常感冒,鼻流清涕,此次发病前夕适逢家中装修,油漆味重,患者闻之即感鼻塞流涕,喷嚏不断,过敏原检测显示:粉尘螨(++++),屋尘螨(+++),水果(+),杂草(+)。予西药治疗期间时轻时重,症状始终无法

皮肤病血毒丸的成分及用法用量

  成份  茜草、桃仁、荆芥穗(炭)、蛇蜕(酒炙)、赤芍、当归、白茅根、地肤子、苍耳 子(炒)、地黄、连翘、金银花、苦地丁、土茯苓、黄柏、皂角刺、桔梗、益母草、苦杏 仁(去皮炒)、防风、赤茯苓、白芍、蝉蜕、牛蒡子(炒)、牡丹皮、白鲜皮、熟地黄、 大黄(酒炒)、忍冬藤、紫草、土贝母、川芎(酒炙)、甘草

小叶野决明的主要价值介绍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豆科植物小叶野决明的根、种子。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种子:味苦、性寒,有清热消肿的功能。用于目赤肿痛。  【功 效】:清热消肿。  【主 治】:用于咽喉疼痛,痈肿疮疔,目赤肿痛等症。[1]  【性味归经】:苦,寒。肝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1

中医分型治疗荨麻疹

  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其临床特征为表皮反复发作鲜红色或苍白色大小不一的风团,伴瘙痒或烧灼感。可由多种因素引发,其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大多数荨麻疹属Ⅰ型变态反应,少数属Ⅲ型变态反应。    本病大致可分为以下数型:    1.风寒型  风团色白或淡红,稍沾冷水则可诱发,瘙痒异

大枣的临床应用

  ①预防输血反应输血前15~30分钟服红枣汤(红枣20枚,地肤子、炒荆芥各3钱)。据46人次观察,无反应者占2/3左右,且很少出现Ⅲ°;反应。但对激素未能防止反应的病例,红枣汤似亦无效。  ②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对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活力较高的病人,每晚睡前服红枣花生汤(红枣、花

菌陈的应用配伍

  1.黄疸。该品苦泄下降,性寒清热,善清利脾胃肝胆湿热,使之从小便而出,为治黄疸之要药。若身目发黄,小便短赤之阳黄证,常与栀子、黄柏、大黄同用,如茵陈蒿汤(《伤寒论》);若黄疸湿重于热者,可与茯苓、猪苓同用,如茵陈五苓散(《金匮要略》);若脾胃寒湿郁滞,阳气不得宣运之阴黄,多与附子、干姜等配用,如

治手掌脱皮验方

    中医治手掌脱皮验方1:苍术、白蒺藜各10克,放入保温杯中,开水冲泡后代茶频饮。水尽加水,每日换药。一般服用2周左右即获可获效。    中医治手掌脱皮验方2:夏枯草100克,水煎两次,用煎液泡洗双手。每日2次,每次30分钟,一般连用10~15日。    中医治手掌脱皮验方3:当归15克,紫草3

干性粟粒疹综合征的治疗

  西医  1.可试用己烯雌酚,每次1mg,1 次/d;也可试用女性避孕药,剂量及用法同避孕所用,或口服异维A 酸10mg,2 次/d。  2.局部外搽各种止痒剂或0.05%~0.1%维A 酸霜。  3.物理治疗 对严重瘙痒而上述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用浅部X 线放射治疗和行冷冻、电凝、CO2 激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