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tpedia LOGO WIKI资讯

法国最新发现抗生素耐药性志贺氏菌菌种

巴斯德研究所法国国家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参考中心的科学家检测到了广泛耐药(XDR)的志贺氏菌株的出现。志贺氏菌病是一种由志贺氏菌引起的高度传染性腹泻病,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流行,而且在法国这样的工业化国家也很流行,研究人员在那里已经监测了几年的传播。对细菌基因组测序和病例特征的分析(大多数病例是在男性成年人中报告的)表明,这些最初来自南亚的菌株主要是在男男性行为者(MSM)中传播。临床医生和实验室在检测MSM的性传播感染(STI)时需要考虑这一观察结果,如果分离出志贺氏菌株,应进行系统的抗生素分析,以改善对感染XDR菌株的病人的治疗。该结果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志贺氏菌病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腹泻疾病,通过粪便-口传播。在不同类型的志贺氏菌中,Shigella Sonnei(桑内志贺氏菌)是主要在工业化国家流通的物种。桑内志贺氏菌感染可引起短期腹泻(3-4天),可自行缓解。然而,对于中度至重度病例(血性腹泻、并发症风险)或......阅读全文

GB4789.28 质控菌株中文名和学名及编号一览表

质控菌株中文名质控菌株学名编号质控菌株中文名质控菌株学名编号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ATCC25922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ATCC19115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CMCC(B)51572英诺克李斯特氏菌List

痢疾杆菌介绍(二)

  (五)抵抗力  本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其他肠道杆菌为弱。对酸敏感,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能以宋内氏菌最强,福氏菌次之,志贺氏菌最弱。一般56~60℃经10分钟即被杀死。在37℃水中存活20天,在冰块中存活96天,蝇肠内可存活9~10天,对化学消毒剂敏感,1%石碳酸15~30分钟死亡。  (六)变

水中肠道致病菌(沙门氏菌属和志贺氏菌属)检验方法二

3.2 常规检验方法:      3.2.1 增菌培养:快速检验法中的直接增菌法和浓缩增菌法相同,其中志贺氏菌的增菌时间可以为16-18小时。      3.2.2 平板分离:取上述经增菌的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培养液,用接种环化线接种改良SS选择琼脂平板,置37℃培养箱中培养24小时。(如使用其它选择

沉默的杀手!前列腺癌坑苦万千男性 研究现状究竟如何

  如果说,最危险的杀手,就是在暗影中发出致命一击,那么,前列腺癌,就是这样一名沉默的杀手。  得了前列腺癌,一开始通常没有什么感觉,被确诊时,往往已进入晚期。令人担忧的是,近些年,全球前列腺癌发病率呈快速递增态势。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7年,美国有超过16万人被诊断出罹患前列腺癌,居美国男性癌

GB4789.28-2013培养基和试剂质量要求表D.9质控菌株中文名...

GB4789.28-2013培养基和试剂质量要求表D.9质控菌株中文名和学名编号控菌株中文名质控菌株学名编号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ATCC25922福氏志贺氏菌Shigella flexneriCMCC(B)51572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 dysenteriaeCMCC

志贺菌属血清凝集法的检验方法介绍

  志贺氏菌有 K和O抗原而无H抗原。K抗原是自患者新分离的某些菌株的菌体表面抗原,不耐热,加热100℃1小时被破坏。K抗原在血清学分型上无意义,但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血清的凝集反应。根据志贺氏菌抗原构造的不同,可分为四群48个血清型(包括亚型)。  (1)A群:又称痢疾志贺氏菌(Sh.dysent

常用微生物菌株

常用微生物菌株 /质控菌株/对照菌株  菌种编号菌种名称菌种编号菌种名称ATCC 16404黑曲霉CMCC(B) 51105痢疾志贺氏菌CMCC(F) 98003黑曲霉CMCC(B) 51572福氏志贺氏菌As 3.2788桔青霉CMCC(B) 51592宋氏志贺氏菌MIG3.104绳状青霉ATCC

常用微生物菌株

常用微生物菌株 /质控菌株/对照菌株  菌种编号菌种名称菌种编号菌种名称ATCC 16404黑曲霉CMCC(B) 51105痢疾志贺氏菌CMCC(F) 98003黑曲霉CMCC(B) 51572福氏志贺氏菌As 3.2788桔青霉CMCC(B) 51592宋氏志贺氏菌MIG3.104绳状青霉ATCC

研究人员筛选出高效解硅菌株“阿氏芽孢杆菌”

  “我国研发团队采集了全国10个省、16个市县的土样,采用‘富集平板高通量法’,从20多万株微生物群体中筛选出了206株具有解硅功能的微生物,其中有34个属,79个种的微生物的解硅功能属于新报道。在此之前,全球学术期刊上报道过可以水解硅的微生物只有8个属、9个种。同时,该团队已优选出一株高效解硅菌

安徽寿县通报493人发热腹泻:初判为志贺氏菌感染所引起

  关于淮南市寿县保义镇发生发热腹泻病例的通报  8月20日以来,寿县保义镇居民493人陆续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寿县立即成立处置工作领导组,迅速开展人员治疗工作,其中县医院、县中医院收治289人,目前病人病情普遍好转,部分病人已治愈出院。据省市县联合调查组初步调查,判定为志贺氏菌感染所引起。

志贺氏菌属,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实验操作步骤

名称:志贺氏菌属,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实验操作步骤1. DNA提取:取增菌液1mL加到1.5mL无菌离心管中,10,000rpm离心5min,弃去上清;加入50µL DNA提取液,充分混匀后沸水浴5 min,13,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进行检测或保存于-20℃以待检测。2. 扩增试

痢疾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诊断

  标本  在用药前取粪便的脓血或粘液部分,标本不能混有尿液。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或增菌培养液中。中毒性菌痢可取肛门拭子检查。  分离培养与鉴定  接种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37℃孵育18~24小时,挑取无色半透明的可疑菌落,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确定菌群和菌型。如

痢疾杆菌微生物学诊断

(一)标本在用药前取粪便的脓血或粘液部分,标本不能混有尿液。如不能及时送检,应将标本保存于30%甘油缓冲盐水或增菌培养液中。中毒性菌痢可取肛门拭子检查。(二)分离培养与鉴定接种肠道杆菌选择性培养基,37℃孵育18~24小时,挑取无色半透明的可疑菌落,作生化反应和血清学凝集试验,确定菌群和菌型。如遇非

关于痢疾杆菌的分类介绍

  有K和O抗原而无H抗原。K抗原是自患者新分离的某些菌株的菌体表面抗原,不耐热,加热100℃1小时被破坏。K抗原在血清学分型上无意义,但可阻止O抗原与相应抗血清的凝集反应。O抗原分为群特异性抗原和型特异性抗原,前者常在几种近似的菌种间出现;型特异性抗原的特异性高,用物区别菌型。根据志贺氏菌抗原构造

细菌性痢疾之病原菌——志贺菌

    志贺菌属(Shigella)是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细菌,也称痢疾杆菌,是一类具有高度传染性和严重危害性的肠道致病菌。临床感染会引起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又称志贺菌病(shigellosis),由日本细菌学家志贺洁(S

志贺菌属简介

 志贺菌属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根据生化反应与血清学试验该属细菌分为痢疾、福氏、鲍氏和宋内志贺菌四群。CDC分类系统(1989)将生化性状相近的A、B、C群归为一群,统称为A、B、C血清群,将鸟氨酸脱羧酶和β-半乳糖苷酶均阳性的宋内志贺菌单列出来。我国以福氏和宋内志贺菌引起的

痢疾杆菌介绍(一)

  志贺氏菌属(Shig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人类细菌性痢疾最为常见的病原菌,通称痢疾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大小为0.5~0.7×2~3μm,无芽胞,无荚膜,无鞭毛。多数有菌毛。革兰氏阴性杆菌。  (二)培养特性  为兼性厌氧菌,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形成中等大

志贺氏菌核酸检测试剂盒(恒温荧光法)使用说明

◆ 产品说明致病菌检测系列基于独特的恒温荧光检测技术,可针对食品、饲料等样品中的致病微生物的特异核酸片段进行扩增,仪器实时监测扩增过程中的荧光信号变化,自动判读结果。本产品用于志贺氏菌的检测。检出限为103 CFU/ml。  ◆ 产品组成(48测试) 011041M

针对志贺氏菌检测新国标厌氧条件增菌的解决方案

最新发布的志贺氏菌国标GB_4789.5-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_食品微生物学检验_志贺氏菌检验方法)于2012年7月17日实施,新国标中关于增菌部分有重大改变,要求在厌氧条件下增菌过夜。很多微生物工作者在讨论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厌氧增菌,由于增菌时可采用三角瓶、试剂瓶或均质袋,放在何种容器中进行增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的病因分析

  EHEC的主要O抗原为157、26、111。分离出的主要致病菌株为O157∶H7。目前不断发现其他型菌株与出血性肠炎的关系。O157∶H,具有含60MD质粒的纤毛,此纤毛能与Henle407细胞粘附。EHEC能产生一种细胞毒素,对Hela细胞和非洲绿猴肾细胞均有毒性作用,在肠道能使肠粘膜细胞坏死

志贺菌属的抗原结构介绍

  志贺菌属主要有菌体抗原(O抗原)而无鞭毛抗原(H抗原),个别菌型及新分离菌株有K抗原。O抗原是分类的依据,分群特异抗原和型特异抗原,借此将志贺菌属分为4群(种)40余血清型(包括亚型)。K抗原在分类上无意义,但可阻止O抗原与O抗体的结合。从生物化学特性看,除A群外,B、C、D群志贺菌均能发酵甘露

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快速检测方法

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食源性致病菌引发的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因素[1,2]。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Aureus)是引发多种类型感染和食物中毒的病原菌,由此引发的食物中毒发生频率很高[3]。沙门氏菌是最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也是食源性致病菌中研究最活跃的细菌[4]

菌株的分类

  菌株又称 品系,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即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因此,一 种 微生物的每一个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根据菌株的定义,菌株实际上是某一微生物达到“遗传性纯”的标志,一旦菌株发生 变异,均应标上新的菌株名称。当进行 菌种保藏、筛选或科学

什么是菌株

  菌株又称品系,表示任何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或单个病毒粒子)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因此,一种微生物的每一个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根据菌株的定义,菌株实际上是某一微生物达到“遗传性纯”的标志,一旦菌株发生变异,均应标上新的菌株名称。当进行菌种保藏、筛选或科学研究时,在

志贺菌属致病物质

1.菌毛:粘附回肠末端及结肠粘膜上皮细胞。2.志贺毒素:对细胞有毒性,同时可引起腹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3.内毒素:毒性强烈,是志贺菌主要致病物质。

痢疾杆菌的致病物质的介绍

  (1)侵袭力:志贺氏菌的菌毛能粘附于回肠末端和结肠粘膜的上皮细胞表面,继而在侵袭蛋白作用下穿入上皮细胞内,一般在粘膜固有层繁殖形成感染灶。此外,凡具有K抗原的痢疾杆菌,一般致病力较强。  (2)内毒素:各型痢疾杆菌都具有强烈的内毒素。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其通透性增高,促进内毒素吸收,引起发热,神

引发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主要有哪些?

(1)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大肠埃希氏菌为革兰阴性杆菌,无芽孢,长有鞭毛,能运动。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可分为:肠产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肠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肠侵袭性大肠埃希氏菌、肠凝聚性大肠埃希氏菌、扩散粘附性大肠埃希氏菌。引发出血性腹泻的通常为大肠埃希菌0157: H7较为常见。由肠

概述志贺菌属的生物学特性

  大小为0.5-0.7μmx2-3μm,无荚膜,无鞭毛,不形成芽胞,某些菌株有菌毛。在选择培养基上形成较小的半透明无色菌落。本属菌生化反应能力较其他肠道杆菌为弱。分解葡萄糖一般不产气。不分解尿素,不形成硫化氢,不能利用枸橼酸盐作为碳源。多数志贺菌不分解乳糖,但宋内志贺菌能迟缓发酵乳糖。  本属菌有

关于甲烯土霉素的适应症介绍

  主要用于立克次体病、支原体肺炎、淋巴肉芽肿、下疳、鼠疫、霍乱、布氏菌病(与链霉素联合应用)等。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志贺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白杆菌等敏感菌株所致的系统或局部感染也有效。此外对淋球菌、炭疽杆菌、放线菌、梭杆菌所致感染,当患者不耐青霉素时,可考虑使用美他环素(或其他四环素类)。对

甲烯土霉素分的适应证

主要用于立克次体病、支原体肺炎、淋巴肉芽肿、下疳、鼠疫、霍乱、布氏菌病(与链霉素联合应用)等。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志贺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克雷白杆菌等敏感菌株所致的系统或局部感染也有效。此外对淋球菌、炭疽杆菌、放线菌、梭杆菌所致感染,当患者不耐青霉素时,可考虑使用美他环素(或其他四环素类)。对于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