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胁人类文明生存的不可能是AI而只能是人类自己

5月18日,微信公众号“Web3空中之城”发布了报道“《未来简史》作者赫尔利讲演:AI不需要意识就可以毁灭人类文明”[1],本文根据“Web3空中之城”的这篇报道,对赫尔利的部分观点做一些评论。赫尔利的主要观点是:“令人糟心的是,人工智能并不需要有意识,也不需要有在物理世界中移动的能力,就能威胁到人类文明的生存。”其主要理由为:“最重要的是,新型人工智能工具正逐渐获得与人类建立深入、亲密关系的能力。” “通过掌握语言,AI还能与人建立深入而亲密的关系,利用亲密的力量影响我们的观点和世界观。” “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AI具有意识或自己的感觉,但要与人类建立虚假的亲密关系,AI并不需要自己的感觉,它只需要能激发我们的感觉,让我们依赖它。”[1]不得不说,与那些声称人工智能对人类文明形成威胁的“胡说八道”相比,赫尔利的确提出了一个非常新颖并且貌似(部分)合理的观点。但是,赫尔利的观点中显然有一个逻辑/哲学空隙:既然人工智能没有意识和移动......阅读全文

威胁人类文明生存的不可能是AI而只能是人类自己

5月18日,微信公众号“Web3空中之城”发布了报道“《未来简史》作者赫尔利讲演:AI不需要意识就可以毁灭人类文明”[1],本文根据“Web3空中之城”的这篇报道,对赫尔利的部分观点做一些评论。赫尔利的主要观点是:“令人糟心的是,人工智能并不需要有意识,也不需要有在物理世界中移动的能力,就能威胁到人

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美国专家呼吁针对AI展开全球监管

  北京时间7月13日早间消息,据报道,多名人工智能专家本周在一场会议上表示,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有可能加剧社会问题,甚至对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加强全球范围对人工智能的监管。  近几个月来,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爆炸式发展既激起了人们对其技术潜力的兴渠,也引发了担忧。例如,这些技术可能导致一些工作

李彦宏:人类最大的威胁是停止创新,而不是相反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5/500908.shtm5月18日,第七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举办。会上,百度创始人兼CEO李彦宏发表了题为《大模型改变人工智能》的演讲,演讲中他谈到了近期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威胁论”,并给出自己的观点。“我不

肖仰华:AI发展的意义是倒逼人类重新认识自己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317.shtm

林鸣:“粗口”只能砸自己的牌子

   近日,武汉洪山区一家饭馆给自己起名“稀烂餐厅”,引起路人侧目。有关部门认为该餐厅取名不妥,责令其拆除店名招牌。店老板自嘲地说,之所以起这么个名字,源自部分武汉市民的“口头禅”――稀烂(意为“很差”)。店名不过是个噱头,就是想引起人们的新奇感,吸引他们进餐厅消费。   不光店名起得邪乎

气候变化可能是本世纪最大的卫生威胁

  发展中国家缺乏关于它们面临的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关键信息   卫生研究人员敦促说,发展中国家缺乏关于它们面临的气候变化脆弱性的关键信息,而且必须制定它们自己的应对更温暖世界造成的后果的策略。   他们的结论是由医学杂志《柳叶刀》和伦敦大学学院合作撰写的关于气候变化对卫生的影响的报告的一部分,

AI打败人类?人类完了

  30日刊载美国科研成果网报道的《你比人工智能聪明吗?计算机语言模型在智商测试中胜过人类》。文章摘要如下: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衡量智力的一系列推理测试中,自回归语言模型“生成型已训练变换模型3”(GPT-3)的成绩明显优于普通大学生。该程序利用深度学习生成类似人类语言

研究显示全球变暖威胁蜥蜴生存

  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对墨西哥的蜥蜴种群进行了数十年的调查后发现,温度上升已造成该国12%的蜥蜴种群灭绝。研究人员还预测,如果全球持续变暖,到2080年时,全球20%的蜥蜴种群将灭绝。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生物学教授巴里·西内尔沃与同事将他们关于墨西哥蜥蜴的野外研究与来自全球各

欧盟报告称农药威胁蜜蜂生存

  蜜蜂传粉对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称,欧洲农民经常使用的3种农药对蜜蜂造成“严重威胁”。在近日发表的3篇研究报告中,EFSA让长期关注传粉蜜蜂种群数量下降现象的养蜂人和科学家松了一口气。  这些报告是应去年欧盟委员会的要求,由EFSA的相关部门完

怀不上——可能是你的性激素在作怪!

 你知道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6月发布的《2017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育龄夫妇的不孕不育率从20年前的2.5%-3%攀升到近年12%-15%左右。小提示夫妻同居,男方生殖功能正常,未避孕,同居1年未能怀孕为不孕症。建议:备孕超过1年未能怀孕的美眉尽快去医院查找原因。不

Nature新闻:药物不起效?可能是肠道细菌“捣鬼”

  在寻求个性化治疗的过程中,许多研究都将焦点集中个体基因组的差异上。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个体对药物的反应不仅仅受到基因的影响,我们独特的微生物群落——那些生活在身体中的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群——是决定药效的关键。  研究人员现在已经有证据表明,健康人能够以不同的方式代谢某些药物,这取决于他们的微

煤炭被用作燃料供给人类文明的历史

  自人类掌握用火技术之时起,燃料资源就在人群生活中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寻找开发新型燃料资源的问题始终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伴。其中,煤炭被用作燃料供给人类文明已有很长的历史。  据了解,人类系统开发利用煤炭燃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千纪后半叶,而煤炭燃料的广泛利用则出现在公元后。其中煤炭自中国的宋

气候变化将威胁北极鲸鱼的生存

  据加拿大通讯社报道,最新的一份报告显示,气候变化将会威胁到北极鲸鱼的生存。  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布报告表示,全球变暖对鲸鱼的影响堪比其对北极熊的影响,他们的生存环境都在发生剧烈的变化。  “现在我们还不确定鲸鱼会如何在短期内适应气候变化的速率。”报告说

太平洋漂浮垃圾威胁鱼类生存

  科学家日前发现,太平洋上存在着一个面积庞大、洋流缓慢的海水漩涡。该区域漂浮了大量的垃圾,而区域内小型鱼类每年可以吞没2.4万吨的塑料垃圾。  这一名为“大太平洋垃圾带”的海域,能够吸收塑料等废弃物。在太阳运动和潮汐运动的影响下,该水域能够缓慢地将垃圾分解为小碎片,最后导

澳研究:海洋塑料污染威胁海龟生存

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发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海龟吞食塑料的数量越多,死亡风险越高,海洋塑料污染正在威胁海龟的生存。先前研究发现,全球7种海龟都有吞食塑料的现象,估算显示全球有52%的海龟已经吞食了塑料。但科学家尚不清楚吞食塑料是否就是导致海龟死亡的主要原因。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研

科技日报:生态文明应当成为一种文化观念

  生态文明应当成为一种文化观念   环境治理毫无意外地成为今年两会关注的一个焦点。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称:“我们要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李总理的报告反映了民众的心声,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正威胁着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每个人的幸福,我们可能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关注我们生存的环境,从

张建龙:林业是人类生存家园的重要生态屏障

  2011年5月16日下午,“绿色中国行――走进衢州暨“8+1”对话:弘扬生态文明,打造绿色衢州”活动在浙江省衢州市召开。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从林业视角出发,就如何为地方政府提供助力,为兴林富民提供助力提出两点看法。  张建龙指出,第一,林业是人类生存家园的重要生态屏障

《数学简史》:数学,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

  新年伊始,浙江大学数学系教授蔡天新连连收获喜讯,他撰写的科普作品《数学传奇——那些难以企及的人物》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去年10月出版的《数学简史》又入选2017年度“中华优秀科普读书榜”。做数论研究的他,撰写科普读物的动力是用感性的方式把数学的意义传递给普通读者。让我们跟随《数学简史

新航天时代,人类文明将如何发展

与会人员探讨,新航天是科幻电影最应该关注的话题   航天何谓“新老”?7月12日,在由中国科幻研究中心、中国作家协会社会联络部主办,未来事务管理局承办的新航天与新时代太空科幻电影”主题沙龙上,专家们对新老航天的区分给出了界定,即老航天是以阿波罗任务为代表,政府投入和主导、举全人类之力将

让科技创新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不竭动力

4月16日,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一个举世瞩目的时刻。    在创下连续在轨飞行183天时长新纪录后,3名中国航天员从浩瀚太空安全返回地球家园。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圆满收官,为建造空间站奠定了坚实基础。    科技创新,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中国载人航天朝着星辰大海不断迈进,是中国科技

科学家确定影响人类文明宇宙事件

        据国外媒体报道,刚刚过去的2012年经历了玛雅文明的“世界末日”,许多预言家认为古文明流传的世界末日传说可能影响现代人类的命运,但是根据宇宙学家的观点,天体事件更可能成为挑战地球轨道安全环境的因素。在最近三年,科学家们确定了数件影响人类文明的宇宙事件。   科学家认为危险级近地小行

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人类长寿的代价

  与大多数物种不同,人类在生育期过后仍然有很长的寿命,这在自然界中十分罕见。虽然男性和女性的生育能力在40岁左右大幅下降,但却最长能活到110岁。相比之下,其他动物在生育期结束后不久就会死去。  近期,在Alzheimer's and Dementia杂志上,研究人员发表了这样一种新鲜的观

眼睛可能是人类感染新冠肺炎的重要途径

  香港大学医学院8日公布,其研究团队近期发现,新冠病毒远比“非典”病毒更容易感染人类结膜和上呼吸道,而眼睛可能是人类感染新冠肺炎的重要途径。  港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陈志伟及其研究团队在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利用人类上呼吸道和眼部组织,对比了新冠病毒、“非典”病毒、H5N1禽流感病毒,以及2

阿尔茨海默病可能是人类长寿的代价

  与大多数物种不同,人类在生育期过后仍然有很长的寿命,这在自然界中十分罕见。虽然男性和女性的生育能力在40岁左右大幅下降,但却最长能活到110岁。相比之下,其他动物在生育期结束后不久就会死去。  近期,在Alzheimer's and Dementia杂志上,研究人员发表了这样一种新鲜的观

标记健康长寿的可能是生理年龄,而不是出生日期

一项首次对1813名老年女性进行的研究表明,身体生理衰老的加速——具体来说是表观年龄加速——与活到90岁的几率较低、身体活动能力和完整的心理功能有关。在2022年7月27日的JAMA Network Open在线版上,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Herbert Wertheim公共卫生和人类长寿科学学院领

深圳“超级城市”计划侵占湿地威胁候鸟生存

米埔自然保护区附近湿地远景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7日刊发题为《深圳建设“摘星”高楼的计划令后海湾湿地鸟类面临风险》的报道称,深圳市政府去年9月出台了这一针对这个被内地人称为“深圳湾湿地”的计划。一场为在该地区建设一个“超级城市”的规划设计竞赛于今年6月开始,据报道截至目前已收到来自全世界的1

乌克兰可能是早期人类殖民欧洲的第一站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8638.shtm分子年代测定显示,乌克兰的一个早期人类遗址,其年代可以追溯到140万年前,是欧洲最古老的原始人遗址之一,这也表明早期人类从乌克兰迁移到了欧洲其他地区。相关论文发表于《自然》。

人类可以改变自己的基因吗

人类可以改变自己的基因,这就是基因编辑技术,在CRISPR帮助下,可以通过破坏特定的基因,并观察结果,以加深对不同基因的理解。基因编辑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在基础研究方面作用很大。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意义是极其深远的。可以通过抑制基因的表达,做成遗传筛选的平台,探索基因及其表达的蛋白在特定生理、病理、发

救地球先要救人类自己

  关于气候变化问题,经过三十多年艰苦谈判,世界各国都认识到这是一个需要认真面对的问题。虽然气候变化是由何种因素引起的,是不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等诸多问题在科学研究方面还有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但是人类还是需要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气和水循环系统,使其避免遭受无可挽回的损害。  

深海所呼吁关注驼海豚属动物的生存威胁

  近期,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李松海在《科学》(Science)期刊上发表题为Humpback dolphins at risk of extinction 的Letter文章。文章结合其研究团队的相关科研成果和认识,提出中华白海豚等驼海豚属动物正面临灭绝的风险,呼吁关注这些动物所面